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298部分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298部分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颗581g行星位于红矮星格利泽581的“适居带”。与恒星相距0。15个天文单位。

  该行星它与太阳系水星存在相似之处,总是保持一面朝向恒星,使得该行星一侧永久处于光照之下,而另一侧则永久处于黑暗中,即潮汐锁定。

  虽然难以想象,但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形态稳定了该行星的气候。

  除此之外,人们还了解到该行星公转一周时间为37天,具备厚度足够浓厚的大气层,地表存在水源。行星直径为地球1。3倍,因此重力与地球相仿。

  一颗适宜居住的类地行星!

  幸福来得太突然。船员们就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般雀跃地欢呼了起来。

  唯一的遗憾只是,他们与另外两艘殖民舰失去了联系,这份喜悦注定无法与别人分享了。

  殖民舰立即结束了自动巡航,改变航向。向着581g行星驶去。

  在路上,船员们为着殖民新世界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包括检查殖民模块的运转情况,包括投票决定该由谁第一个踏上新大陆而被载入史册。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为新生活忙活着的时候,殖民舰上的物理学家却是有了另外一个惊人的发现。

  他们携带着的铯原子钟出现了回溯现象。

  这种回溯现象在物理学中根本无法解释,就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原子会衰变,却没有人会相信衰变了的原子能够在自然条件下恢复到衰变之前。

  只有一种解释。在穿越虫洞的时候,他们不仅穿过了扭曲的空间,同样穿过了扭曲的时间。

  简而言之,他们回到了过去。

  根据量子计算机的推算,铯原子钟此刻显示的时间是公元前120年。

  这一年在历史上为汉武帝元狩三年,罗马建城第634年。这一年,汉武帝派使节前往亚历山大,古希腊建成万神殿。

  假如现在殖民舰突然回到地球,地球正处于蛮荒时代一样。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是你的父母尚未没出生,但你已经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上。

  物理学家对这种现象做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有人提出,如果假设多世界理论成立,他们会不会是到达了某个与先前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而那个地球,也是一个与现世截然不同的地球。

  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所有人的接受。

  因为生活在22世纪的他们,实在无法相信,三维存在的人能够在四维尺度上垂直移动,这样会诱发时间悖论。唯一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大概只有他们跳跃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而之前的那个世界已经与他们无关了。

  这种感觉很微妙。

  就好像婴儿脱离母体,被剪断脐带的那一刹那。

  被宇宙剪断的不只是距离,还有精神上的寄托。

  三秒钟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有人试探地提出,如果改变航向返回地球,完全能够凭借着殖民舰强大的战斗力征服那个尚处于青铜时代的星球。即便存在20。5光年的距离,以最大十分之一光速的最大航速,抵达地球也就只需要四百到五百年的功夫而已。“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殖民舰遇上匈奴骑兵。

  但很快这个提议便被否决了。

  没有人能肯定,在这个平行世界中,地球文明的历史一定是按照他们原来那个世界的轨迹在进行。或许文字早发明了一千年?或许哥伦布早诞生了500年?或许第一次工业革命早了200年?或许这一切根本都没发生。

  相对于整个人类族群40万年的进化史来说,只需要一个微小的变动,便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唯一能确定的仅仅是,这个世界肯定与他们曾经的世界不同。

  没准等他们回到了这个世界的地球,面对的将是一个比他们更先进的文明,指不定到时候是谁会被当成土著吊打。

  很奇怪的想象,当距离地球20。5光年之后,所有人脑中涌现的想法,围绕的都是一个中心词。

  战争。

  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所有人都安分了下来,将心思重新放回了对现在这颗581g行星的殖民上。

  与此同时,两个思想也不知不觉地在所有人的脑海中成型,并最终影响了这个新生文明的发展轨迹。

  “地球不是家园。”

  “人类不是人类。”

第四百八十章 殖民纪元

  然而无论如何,生活都得继续。

  人们开始试着忘掉那个地球,开始新的生活,同时隐藏了自己的通讯频道。

  在不确定这个时空的地球文明等级的情况下,冒然暴露自己的存在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无论如何,生存是第一要素。

  这点得到了所有船员的赞同。

  殖民舰进入了格利泽581行星的同步轨道,然后开始向着行星的晨昏线一带投下探测器。

  当探测器着陆,并带回地面数据后,殖民舰接着扔下了轨道空降兵的空投舱,然后是基础设施单元,再接着是装载着殖民者的生活舱,由此拉开了“殖民纪元”的帷幕。

  虽然一年是37天,但因为这颗星球不存在昼夜的概念,为了纪念那颗蔚蓝的母星,人们还是沿用了地球的24小时计时与太阳系历法计年。

  这个世界没有海,淡水完全来自行星背日面的冰川与零星分布在晨昏线的淡水湖泊,以及那些似血管般交错的地下河道。

  地表大型真菌与低矮灌木繁多,空气中含的氧量非常充足,呼吸这个世界的空气很舒服,这个世界就好像专门为人类打造的一样。

  这个世界很美,许多瑰丽的自然景观在地球上根本看不到。

  从背日面流至向日面的河流,在高温下被蒸发成一道上千里宽的雾墙,阳光在这里偏折,汇聚成一道永不散去的彩虹。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植被与巨型真菌,覆盖着晨昏线上每一寸松软的土壤,从高空望去就好似一张翠绿与嫣红交错的绒毯。

  这个星球上存在生命,虽然很稀薄。

  其实从很早以前,这颗行星的观测者史蒂文·沃格特就做出过预测。就个人而言,他认为这颗行星存在生命的概率为100%,并对此毫不怀疑。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晨昏线上密布着植被与大量形状古怪的中小型节肢动物,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殖民者们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并不孤单。

  一座座生活单元建成,一座座生态农庄拔地而起,然后道路网铺开,将它们连成一座城市。探矿车如蚁群穿梭。工程车改造着地貌,生物学家如饥似渴地收集闻所未闻的基因图谱。那永不落下的巨日就如黎明的太阳,人们用辛勤地劳动打造着新的家园,歌颂着美好的未来。

  就如踏上美洲的殖民者那样。

  只不过他们不是欧洲的罪犯,而是来自泛亚洲的人类精英。无论是********还是科学技术。他们都有足够的底气藐视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乌托邦在他们的手下建立,这里没有战争也没有犯罪,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

  矛盾已经在旧世界解决了。

  人类文明的种子将在这片土壤上重新萌发。

  当然了,困难还是有的。

  比如这颗星球的金属矿产异常稀薄,铁、铝、稀土的储量都低的超乎想象。地底飘来的瘴气会降低人的免疫力,甚至致人患病。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金属矿物可以通过殖民舰的太空采矿模块解决。困扰殖民者健康的瘴气只是一种特殊真菌的孢子,生物学家很快研制出了克制其繁育的杀毒剂,轻松解决了这个麻烦。

  然而除了这些,还有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太阳风。

  这颗星球没有稳定的磁场。对于从红矮星抛来的粒子抗性几乎为零。

  581g行星的距离与恒星只有0。15个天文单位,只有地球与太阳距离的0。15倍。时不时从红矮星吹来的太阳风就像是直接呼在人类的脸上,没有地磁场保护的情况下,所有电子设备都只能在电磁屏蔽环境中使用。

  就好像成千上百个EMP不断轰击在这颗星球上。

  为了提高精确度,有些涉及到原子层面的物理实验,不得不搬到位于太空的殖民舰上去做。

  再后来,为了避免这颗红矮星的太阳风对殖民舰的损坏,人们重新加速殖民舰,将其开到了背日面,同时从行星的同步轨道进入了恒星的同步轨道。如此一来。殖民舰永远与“太阳”隔着一颗行星,这样就能够避免太阳风对殖民舰的频繁骚扰,同时也能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极度依赖电子设备的人类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即使是后来人们用广域磁场护盾解决了太阳风的问题。但这种影响依旧存在。

  毕竟这磁场护盾再怎么广域,也不可能将整个星球都笼罩在其庇护之下。

  不过好在人类的适应性很强。

  在适应了这些困难后,一切都渐渐地顺利了起来。所有的城市都建在电磁护盾之下,从太空俯瞰下去,就好像一把把撑开在晨昏线一带的伞一样,而人类则生活在这伞顶之下。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直到他们发现这个星球存在“原住民”。

  它们是一群攻击性很强的生物。就社会形态而言与蚂蚁很相似。有负责繁衍族群的母虫,也有负责狩猎的战虫,还有负责开凿洞穴的工虫。

  通常而言,他们都生活在背日面20…30千米深的地下。这里的地热温度足以抵消背日面地表的酷寒,而且能将地表嵌入地下的冰块融化成水。

  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那些纵横于地表之下的上千万条粗细不一的河道,竟然是这些虫子们的杰作。而他们的族群已经存续了百万年之久,或者说他们的文明已经存在了至少数十万年。

  一个比人类所有文明时间总和还要古老的文明。

  虽然这个文明尚未“开化”。

  原本因为双方生活空间相差太远,一个在晨昏线,一个在背日面的地底。可能双方都将彼此当成了“虫子”,人类一直在这颗星球上生活了一百年都没有发现这些邻居。

  直到因为生活空间逐渐告罄,人类开始打起地下的主意,并将手伸向了那些虫子的“运河”。

  当双方接触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战争在所难免!

  按理来说,面对一群血肉之躯的虫子,科技先进的人类是不会落于下风的,然而现实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手持高斯步枪的人类士兵以雷霆之势清除了流窜到地表的虫子,科学家研制出灭绝这些虫子的病毒,殖民舰投放的轨道卫星发射钻地弹定点清除地下巢穴。

  一切都很顺利,以至于所有人都乐观的认为,要不了多久他们便能将那些虫子花费数万年开凿的地下运河据为己有。

  直到一场虫潮席卷了边境城市。

  数百万只节肢类昆虫,悍不畏死地涌向人类的城市。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晨昏线一带的人类殖民地。

  爆炸的火光染红了天边的红霞,但依旧无法阻挠虫群的汹涌。

  那场面,就如同末日一般。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未想过,这些被他们碾压的虫子竟然爆发出了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他们的炮弹虽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洞穿这些脆弱的肉。体,但在面对如海潮般的虫子时却依旧无能为力。

  无论是生化武器还是基因炸弹,人们想进了一切办法都没能将这些虫子灭绝,反倒是促成了这些虫子的进化。就像人类用了数百年的时间都没有消灭蚊子和蟑螂一样,这些虫子怎么也杀不完。

  为了与人类作战,虫子们在高强度的自然选择之下,分化出了基因类似但性状却迥异的个体。原先的母虫、战虫、工虫进一步分化,最终演变成了令人类难以忽视的存在。

  喷吐者的酸液足以腐蚀穿坦克的装甲,撕咬者那的金刚石般坚硬的利爪足以撕开人类士兵的碳纳米防弹衣。上百米长的攻城虫体表镶嵌着变质岩外壳,如蚯蚓犁地似得将人类城市拱成废墟。到后来人们甚至不得不限制使用核武器与生化武器,以避免这些虫子进一步进化。

  数十万年的文明爆发出了它的底蕴,这人类所不能理解的文明,用它独有的残忍,宣告了对这颗星球的主权。

  人类从出生到成年需要18年,而这些虫子最慢的也只需要一周的时间。他们吞噬同类的尸体,用这些有机质繁育出新的个体。事实证明,最后人们哭笑不得地发现,以人类的市场经济学来衡量这个虫族文明的后勤,一只能用利爪撕开碳纳米护甲的异种,“成本”甚至低于高斯步枪的弹夹。

  这些不知死亡为何物的生灵,用潮水般的数量考验着人类的后勤。

  被虫子挤压生存空间,人们一度退回到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即便空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没有能将其转化成战斗力的资源,也不得不承认在与这些虫子的战争中处在下风的事实。

  好在部分虫子虽然能飞,但却飞不出大气层。

  人们创造了一个词汇来概括所有这些畸变进化的虫子——异种。

  就这样,为期一千年的“战争纪元”拉开了帷幕。

  人类与异种的战争。

第四百八十一章 和谐纪元


  画面变了。

  依旧是那颗潮汐锁定的星球,然而地貌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道赤色的线条于晨昏线环绕,分割了星球的向日面与背日面。

  一面翠绿,一面肉红。

  至于那艘殖民舰,已经看不见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江晨感觉到这颗星球在动。

  就好像这颗星球是一个生物,而非死物。

  “战争纪元呢?”俯瞰着这一切,江晨忍不住问道。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浮现在了他的身旁。

  一身龙袍,仪容端庄,她负手而立,肃穆地平视着前方。

  “战争纪元结束了,现在是和谐纪元。”

  “结束了?是人类输了吗?”

  “没有。”

  “那是异种输了吗?”

  出乎了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