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621部分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621部分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江晨很早以前就有怀疑过这件事,他的跃迁手环每次往返穿越的位置,应该不是单纯的三次元坐标那么简单,毕竟地球本身就是绕着太阳系自转公转。

  直觉告诉他,这一切或许都与那神秘的克雷恩粒子有关。

  将起草的扫描成了电子档,通过简办公传给了星环贸易航天部的克尔温,让他帮着参谋下,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处理完这些事后,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中午。

  和夏诗雨一起下楼吃了个午饭后,江晨估摸着也该到点了,于是开车前往了安加岛航天员培训中心。

  上次开会的时候,部分委员带来了各自成员国的意见,表示愿意派出本国士兵加入到地球舰队中,对于各成员国如此热心的提议,江晨当然不会拒绝。现在星环贸易的航天员已经极度短缺,一艘百万吨级的巨舰怎么也得配置数千乃名船员,如果各成员国愿意替他分担一部分压力,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安加岛航天员培训中心正门前的广场上,一队身形魁梧、目光如炬、站姿笔挺的男人,如一樽樽铁塔似的站在炎炎烈日下,列成了整齐的方队。

  他们有的肤色发色迥异,有的来自东亚,有的来自俄罗斯,最远甚至还有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的黑叔叔——唯一一个加入地球防卫同盟的非洲国家。

  路过的游人旅客纷纷侧目,向他们投去好奇与敬畏的眼神。

  单从这些人的精气神来看,便不难猜出他们的身份。

  军人这两个字,几乎写在了他们的脸上,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骨子里。

  然而此刻,站在这支队伍前,从吴长峰委员的手中接过名册的江晨,表情却是颇有些复杂。

  毫无疑问,各国都将地球防卫同盟的事放在了心上,一听闻要组建地球舰队,立刻热心地往他这边塞人。而且不单单只是塞人,从这份名册上记载的履历来看,各成员国塞进来的还都是军队中的好手,即使是丢到任何一支部队里,都是被领导抢着要的存在。

  然而他却很清楚,越是这样,对他展开工作便越是麻烦。

  想到这,江晨不由在心里暗叹了句。

  你们这些人啊,我要组建的是地球舰队,缺的是懂得变通、脑子灵活的基层军官,你们给我塞一堆大头兵进来有毛用?端着步枪和异种们短兵相接吗?个个都被洗脑的和头倔驴似的,光是再教育就得花上一番功夫。

  想到这里,江晨愈发坚定了成立专门的航天军事学校的念头。

  走到了队伍前站定,江晨定了定神,高声说道。

  “你们未来三个月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接受航天员所必备的基础训练。我向你们保证,你们这三个月来会过的很辛苦。但我也希望你们记住,你们今天的辛苦都是为了地球文明的未来!自然,也是为了你们祖国的未来!”

  “都听明白了吗!”江晨扯着嗓门喊道。

  “明白!”

  不同语言,但整齐划一的吼声,在广场上响彻,在楼宇间回荡。

  那吼声气势如虹,就如一把出鞘的长剑,锋芒毕现。令观者无不为之震撼,无不为之感染,一腔热血也随之翻涌激荡。

  虽然未来战争无法靠一腔热血做些什么,但战争的参与者毕竟是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也是人。这些军官将作为一粒种子,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意志根植在地球舰队中的每一个角落。

  江晨忽然觉得,有这么一批铁血硬汉作为基层军官,似乎也不错?

  

第1121章 世纪末的边界

  一共有五百名来自各成员国的志愿兵加入到了尚在组建中的地球舰队,其中华、俄、德三国占了百分之七十,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大多来自南亚。

  这些志愿兵将被在安加岛航天员培训中心——目前全球公认规模最大、最专业的航天员培训基地中,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学习航天员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以适应太空环境下作战。

  这五百名志愿兵还只是第一波,在未来的一年里,各成员国还将根据分配到的名额,陆续送来共计五千名志愿兵,为尚在萌芽中的地球舰队输血供氧。

  将这五百名志愿兵安顿好,与吴长峰打了个招呼后,江晨便离开了航天员培训中心。没有直接返回科罗岛的未来人大厦,而是开车顺道去了一趟高新技术园区,前往了未来人重工的工厂。

  上次与华国国电谈成电力出口协议后,华国交通部部长便往新国这边跑了趟,在了解到磁悬浮公路的改造成本后,立刻向江晨提出了希望引进磁悬浮汽车技术的请愿。

  当时江晨虽然答应了了下来,但未来人重工一直在处理科罗岛、安加岛以外其他几座岛屿的磁悬浮道路网改造,产能尚不足以开发海外市场。现在最后一座岛屿已经改造完成,未来人重工也总算是可以腾出手来,去消化那些堆积如山的海外订单了。

  到了未来人重工的工厂后,ceo杨光磊带着江晨在厂房里面转了一圈,向他展示了最新建成的磁悬浮装置生产线。

  “这条新增生产线是我们在自动化项目上的一次尝试,采用超级计算机协调各生产环节,从生产、加工、装配到最终出厂,全部由机械完成。除了几名负责生产线维护和调试的工程师外,可以说这套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完全无人化!”

  说这句话的时候,杨光磊脸上的表情相当自豪。

  这可不是什么钢锭、子弹生产线,而是囊括了上百个加工环节的高科技产品!

  从石墨烯电路板的刻画到磁悬浮生成装置装配,完全由自动化的机械完成操作,如果这种自动化技术能够在其它领域同步推广,对于未来人重工提升产能与节省成本的意义无疑是飞跃性的。

  虽然未来人重工现在的发展焦点主要都倾注在了航天领域上,但在民用领域上也从来没有落下。毕竟对于人类这种麻烦的社会动物,经济效益往往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原动力。而历史也证明了,技术突破往往都是从民用领域开始的。

  “每个月大概能生产多少台磁悬浮装置?”看着漆黑色的四棱锥形铁桩从流水线上走过,江晨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杨光磊问道。

  “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月产量能达到十万件!”

  十万件,已经比第六街区强了。

  听到这个数字,江晨不由有些感慨。

  楚南很早以前就开始在第六街区推行磁悬浮公路,当时江晨也有了解过,负责生产这种磁悬浮装置的工厂,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也仅仅只做到了百分之五十。

  战前的生产效率他无法得知,但想必也不会差的太远。

  很多时候江晨都有种感觉,在他手上的未来人集团就像一只蚕宝宝,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他从22世纪带回来的技术,一缕一缕地吐出洁白而牢固的丝线。

  终有一天,丝汇成茧 。

  终有一天,将破茧成蝶。

  在末世文明的遗骸中,未来人集团将孕育出新的光辉,将这个世界带向更繁荣,更美丽的方向。

  而现在,江晨已经模糊地“看见”了那个茧的雏形,他的手甚至已经隐隐触碰到了22世纪的边界。

  至少在末世那条三极世界的时间线上,直到战前2170年为止,殖民火星都还只是个尚在襁褓中的梦想。然而在星环贸易的手上,火星殖民地已经开始了第二轮扩张。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的电话打断了江晨对未来的畅想。

  电话是叶庆华打来的。

  点开全息屏幕,江晨对杨光磊打了个稍等的手势,走到一边按下了接通键。

  “叶叔?有什么事吗?”江晨笑道。

  自从上次外层空间开发。论坛之后,叶庆华便留在了新国这边。已经从位子上退下来的他虽说和半个闲人没什么区别,但没人能忽视他和他背后叶家在华国政坛影响力。

  他之所以留在这里,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华国官方的态度,对新国这个天然盟友还是相当看重的。

  “哈哈,江先生也太见外了,没事儿就不能打电话了?”叶庆华用半开玩笑地口吻说道。

  “那倒不是。”江晨呵呵笑了笑,说道。

  虽然这叶老平时和他没什么交流,但他却是很清楚,这老家伙一天到晚可没闲着。如果不是阿伊莎和他了个醒,他还不知道这叶老居然把家搬到他爸妈家隔壁去了。

  可不仅仅只是搬过去,这老家伙每天不是和他爸、夏老几个坐门口下棋,就是偶尔结伴出海去钓海味。

  刚好叶家起家于江南一带,严格来说和他们几家人还是老乡。在异国他乡碰着老乡,几个老人自然是热情的不得了,这叶老也就很快便融入到了江建国他们的圈子里去。

  江晨不清楚他这么接近自己老爸打的究竟是打着什么主意,不过也没多去管。平时里他也就回爸妈家吃个饭,几乎不会聊工作上的事,所以这叶老也打听不出个什么东西来。

  只要这叶老不向他爸推销他那难伺候的宝贝孙女,一切都好说。

  “是这样的啊,我听说,你们和交通部商量的磁悬浮公路,还有一两个月就要开始动工了?”

  巧了,自己正好在这儿视察生产状况,他这电话打来的可真是时候。

  江晨挑了挑眉毛,说道,“你们叶家还对基建感兴趣?”

  “嘿嘿,都是晚辈们在那瞎胡闹。”笑着说道,叶老的话里可没半点胡闹的意思。

  “我实话也不瞒你,这磁悬浮公路改造工程量不算大,技术含量也没多高,就是弄台打桩机,将我们的磁桩打进公路地基里就可以了。”江晨呵呵笑了笑说道。

  闻言,叶老连忙说道:“那你看这……”

  江晨笑着打断他了的话,接着说道,“关键不是在我们,而是在你们。我们只是供货商,负责招标改路的是交通部和地方上的省交通厅,如果你们有那个能量把工程搞到手,我们当然没意见。”

  “哈哈,这你就放心了,交通部和省交通厅我们都打点好了,现在就等你们这边开始发货,我们那边就可以开始施工了。”叶老哈哈大笑道。

第1122章 智能化城市的概念

  在未来人集团拥有的所有技术中,可以说是目前华国最感兴趣的就是这磁悬浮公路了 。

  立体化交通对释放高密度城市的交通压力,有着显著的功效。别的不说,堪称反人类的限牌限号政策完全可以取消了,当立体化交通被推行后,城市的交通网络承载量将以几何式的增长。

  也正是因此,华国直接开出了一百亿的天价,请未来人重工帮忙对试点城市——深市进行磁悬浮交通网改造。

  江晨当然不会拒绝,毕竟这可是打开鲁尔卡磁悬浮汽车海外市场的大好机会。华国的电气化程度越高,便越是难以拒绝他的全球电网计划,今后将越难以摆脱新国对其的影响力……

  并没有满足于此,借着这个机会,江晨又顺道向叶庆华旁敲侧击地推销了下“智能化城市”的概念。

  “所谓智能化城市,就是将城市的物流、交通、通讯、水电得等等一切公共服务项目,全部整合在一起,统一由ai进行统筹调配。以磁悬浮技术为例,我们将每一辆汽车连接入交通内网,在特定的高度保持特定的车速,使同一高度的车辆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完全杜绝车辆碰撞发生的交通事故……”

  听着江晨的话,叶庆华交换了下握着电话的手,浑浊的眼睛微微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江晨的话已经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名为未来的种子。

  ……

  7月29日晚上九点,一抹亮银色的剪影从天边浮现,湾流g650平稳的降落在科罗市国际机场。

  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尚未完全调整好时差的埃隆·马斯克睁开了疲惫的眼睛,隔着舷窗向外望去。他看见了各式各样的机型,看见了向后快速倒退的跑道,看见了远处那座灯火通明的城市……

  跑道一侧的蓝色信号向后飞逝着,宛如了一道流光溢彩的长蛇,渐渐迷蒙了他的双眼。

  就在这时,他感觉有人在拉他的衣袖,于是他眨了下眼睛,将黏在跑道上的视线从舷窗外挪开,看向了身边的人。

  “马斯克先生,已经到了。”他的助理小声说道。

  埃隆·马斯克点了点头,双手按在了扶手上,就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刻,那疲惫的双眼重新焕发出了锐利的精芒。

  他是个目标极其明确的人,习惯从工程师的视角看世界。

  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常常思考,这个世界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哪些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他看好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和空间探索。后来他依约进入了这三个领域,并依次扔下sla…motors和x三个重磅炸弹。

  虽然后两者分别被鲁尔卡和星环贸易打败,但无论是特斯拉还是x都未真正倒下过。然而现在,随着“诺亚方舟”基金破产,千亿美元的项目与x失之交臂,现在更是被排挤在地球防卫同盟的地球舰队计划之外。

  长此以往下去,即便x继承了nasa在冷战时代积累的优势,也会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被抛在身后。

  一想到这里,埃隆·马斯克的心情就不怎么美妙了。

  他这次前往新国的首要目标,就是和江晨当面谈谈。虽然来的时候就没有抱太大希望,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下了飞机后,机场的工作人员走过来,与他的助手交谈了几句。很快,他的助手折了回来,快步走到了埃隆·马斯克的旁边,小声道。

  “马斯克先生,未来人集团在机场特殊通道外为我们安排了专车 。”

  “未来人集团?”埃隆·马斯克表情略微惊讶,“他们已经知道我来了?”

  不过想来也是,别说他脚底下这座国际机场是星环贸易出资建的,连新国的防空都被星环贸易承包了。恐怕他的飞机从洛杉矶国际机场起飞的那一刻起,这边就已经知道他要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