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说唐 >

第30部分

说唐-第30部分

小说: 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吃酒之间,探子报到:“启上大王爷,不好了!今有山东节度使唐璧,领十万甲兵,在瓦岗东门外下营了!”分付再去打听。探子应声得令而去。又有探子报进:“启大王爷,今有临阳关总兵尚师徒,领十万人马,在瓦岗南门安营!”咬金道:“啊呀啊呀,完了!再去打听。”探子应道:“得令。”
  又有探子报道:“启大王,今有红泥关总兵新文礼,领兵五万,在瓦岗北门下寨。”咬金道:“啊呀,罢了罢了!再去打听。”探子应道:“得令。”又听报道:“报启大王,今有靠山王杨林带同十二家太保,领十万人马,离瓦岗寨只有一百里了!”咬金听说,大吃一惊道:“这杨林那厮来了么?啊呀,完了完了!要驾崩了,这个皇帝当真做不成,大家散伙罢!”徐茂公道:“主公不必心焦,自古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趁杨林未到,臣等保主公出南门会尚师徒。待臣用一席之话,说退尚师徒。若师徒一退,这新文礼不战而自去矣。唐璧这支人马,不足为忧。待杨林到来,臣再设计破之。”咬金道:“既如此,备孤家的御马,待孤御驾亲征。”当下咬金上了铁脚枣骝驹,提着宣花大斧,大小将官一齐上马,遮拥着龙凤旗幡、飞虎掌扇,三声号炮,大开南门,一拥而出。
  尚师徒闻报,全身披挂,挂锏悬鞭,骑上一匹能行惯战千里马,带了十万大兵出营。这尚师徒乃隋朝第十条好汉,向年因征南阳走了伍云召,所以今日不奉圣旨,合了新文礼,攻打瓦岗寨,倘得头功,杨林不来罪他了。这尚师徒随身几件宝贝:第一件,头上这顶盔,名曰“马鸣盔”,盔上正中这粒珠,若遇黑夜交兵,这珠上放出光来,周围有五六里亮光,虽虫蚁亦能看见。第二件是身上这副甲,名为“七翎甲”,乃金子打就,鱼鳞穿成,中心有七个鱼角。穿在身上,若有刺客并劫营的,这七个鱼角齐立起来报警。第三件是手中一杆枪,重一百二十斤,名为“提炉枪”,枪杆中间却有一个洞,若行兵时节口渴起来,一时间哪里有清水茶吃?不论怎样活水,把枪注在水中,呼起来吃,就如甘露一般,非惟解渴,亦且耐饥。第四件,是坐下的这骑马,不像祸,不像兽,头呢,像个马头,身上毛片犹如老虎一般,一根尾直像狮子尾一样,四个大蹄犹如铁炮头一般,顶上却有一个肉瘤,瘤上有七八根白毛,如银针一般硬。若上阵,得胜便罢,若战不过时,就将那肉瘤上这几根白毛一扯,这马一声吼叫,口中吐出一口黑烟,那凡马见了,便尿屁滚流,就跌倒了,真算是一匹宝马。
  当下,程咬金一马上前,大叫:“哪一个是尚师徒?”这尚师徒出马道:“反贼,可认得尚将军么?”咬金道:“我和你风马无关,不知何故兴兵到此?”尚师徒一声喝道:“陡!好强盗,你反了山东,取了瓦岗。我在邻近要郡,岂可不兴兵来擒拿你这班反贼?”咬金大笑道:“将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当今炀帝无道,欺娘奸妹,鸠兄图嫂,弑父害忠,荒淫无度。因此英雄各起,占据州县。将军何不弃暗投明,归降瓦岗?孤家自当赏爵封官,不知将军意下若何?”尚师徒闻言大怒,举起提炉枪就刺。秦叔宝飞马来迎。徐茂公恐怕他扯起马的痒毛,叫声:“众将,我们一齐上去。”二十多员好汉齐催坐骑,各使器械,团团围住。尚师徒使枪招架众人的兵器,哪里还有功夫去扯那马的痒毛。
  尚师徒微微笑道:“我从来不曾看见有这个战法。”徐茂公叫从将下马住手,众好汉噗的一齐跳下马来,举兵器围住尚师徒。徐茂公叫声:“尚将军,不是我们没体面,围住你交战,只怕你的坐骑叫起来,就要吃你的亏了。这且不要管他,但将军你此来差矣!却又自冒了大大罪名,难道不知道么?”尚师徒道:“本帅举兵征讨反贼,有何罪名?”茂公道:“请问将军镇守的是瓦岗呢,还是临阳?”尚师徒道:“本帅镇守的是临阳,难道你等不知么?”茂公笑道:“将军既镇守临阳,这便有罪了。”尚师徒道:“本帅却有何罪?”茂公道:“将军此来,是奉圣旨呢?还是奉靠山王的将令?”尚师徒道:“本帅闻尔等猖獗瓦岗,理宜征剿。奉什么旨,奉什么令?”茂公道:“将军独不闻,向年奉平南王韩擒虎的将令,往征南阳伍云召,令你镇守南门,却被伍云召逃去,几乎性命难保。如今靠山王杨林不比韩擒虎心慈,若将军胜了瓦岗还好,倘然不胜,二罪俱罚。况又私离汛地,可有罪么?目下盗贼众多,倘有人闻将军出兵在外,领众暗袭临阳,临阳一失,将军不惟有私离汛守之罪,还有失机之祸矣!我等从山东反出来,那唐璧乃职分当为,该来的。即新文礼私自起兵,亦有些不便。”尚师徒一闻徐茂公之言,即大惊失色道:“本帅失于筹算,多承指教,自当即刻退兵。”徐茂公分付众将:“不必围住,保主公回瓦岗,让尚将军回营。”这尚师徒忙回营内,知会新文礼,二人连夜拔寨,各自领兵回关去了。次日,徐茂公得报二处兵已退去,下令紧守四门,多设弓弩守备不表。
  再说杨林,兵至瓦岗西门,安了寨。老大王升帐,有山东节度使唐璧辕门候令。杨林分付:“令进来。”唐璧入营,俯伏阶下:“臣唐璧,愿大王千岁!”杨林大喝一声:“好狗官,你为山东一个行台,孤家把两个响马交付于你,却被贼众劫牢,反出山东,猖獗至此。孤家闻得只有三十六个强盗,你却掌数十万兵马,为何拿他不住?又不及早追灭,却被贼人成了基业,还敢来见孤家么?”分付左右:“与我把狗官绑出营门枭首。”左右一声答应,就来捆绑。唐璧大叫道:“老大王,你却斩不得臣。”杨林令推转来,喝道:“狗官,怎么孤家斩你不得?”唐璧道:“臣放走了响马,还是三十六个,所以拿捉不住。请问大王,秦叔宝只得一个,缘何也拿他不住?况臣只得一处城池,三十六个反了出去;那长安却是首城,外有潼关、黄河险阻,只得一个秦琼,被他走了。大王不自三思,而反责臣,臣死也不瞑目。”杨林闻言,说道:“你这狗官,倒会强辩,如今孤家且饶了你。你说孤家拿不得秦琼,如今孤家就着在你身上,要拿了秦琼便罢,若拿不得秦琼,你这狗官休想得活。去罢!”
  当下唐壁回到东门自己营内,没奈何,领众将抵关讨战,要叔宝答话。探子飞报入皇殿,程咬金叫声:“秦王兄,唐璧讨战,你可出马对阵,须要小心在意。”秦叔宝答应,领旨披挂上马,不带兵将,一马出了东关。只见唐璧亲在营外,叔宝横枪出马,鞍鞒上欠身打拱道:“故主在上,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望祈恕罪!”唐璧叫声:“秦琼,本帅从前待你也不薄,今日杨林要我拿你,你若想我平昔待你之恩,自己绑了同我去罢!”叔宝说:“末将即使肯与故主拿去,只怕众朋友心中不服,故主亦有些不便;若末将不与故主拿去,杨林那厮又不肯甘休。况今炀帝无道,欺娘奸妹,图嫂鸠兄,弑父害忠,专权乱政,天下大乱。”正是:隋炀无道人伦失,天怒民离取败亡。
  毕竟不知唐璧怎生退兵,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回 徐勣智退三路兵 杨林怒打瓦岗寨

  诗曰:
  杨林恃勇逞威风,待士全无礼貌恭。
  故使延平帷幄将,反将粮草借群雄。
  当下秦叔宝对唐璧数说炀帝失政之故,因此四方反者也不计其数。”当此之秋,正英雄得势之时,成王定霸之日也。故主倒不如改天年,立国号,进则可为天子,退亦不失为藩王,何苦反受人之辱?”唐璧闻言,如梦初觉,叫声:“叔宝,本帅虽有此心,只恐杨林不容。”叔宝道:“不妨,他若有犯故主,我瓦岗自当相救。”唐璧道:“本帅今日一听你言,退兵自立。他日若有危难,你等必须相助。”叔宝道:“这个自然,必不负故主之恩。”当下唐璧回营,下令大小将官、十万雄兵,将大隋旗号改了,自称济南王,兴兵拔寨,反回山东。
  再表徐茂公说:“主公,今元帅在关外,自然说那唐璧,谅唐璧听了,必反无疑。目下城中人多粮少,倘杨林将兵围困,如何处置?”咬金说:“孤家没有主意,王兄自去料理。”茂公暗想:“好个冒失鬼!也罢。”分付王伯当:“传令箭一枝,速到济宁,那里曹家庄,内有一将,姓曹名延平,他被杨林打了三十棍;削职为民。他有家私巨万,与他暂借粮米三千斛,待杨林兵退之时,一并送还。”
  王伯当得令上马,开出南门而去。不几天到了曹家庄,见了曹延平,说:“杨林攻打瓦岗。缺少粮草,特来与将军告借几千斛。兵退之时,加利奉还。”曹延平一听王伯当说起杨林,心中着恼,便叫:“王将军,不要说那杨林!向年在登州,口出大言,说帐下众将没有一个能与他敌三个回合。俺一时性起,杀得他讨饶。我在他属下,不伤他性命。不道他怀恨在心,寻些小事,将我打了三十棍子,削职为民。白白的一个总兵去掉了,到今心中放他不下!不料他兵犯瓦岗。你们缺少粮草,也罢,分付五百个庄客,端整三百辆车子,装载一千担米先往,俺随后来也。每辆车子上插一面绣旗,上写着‘双枪将曹延平解粮’八个字,往瓦岗寨进发。”王伯当道:“曹将军,这般前去,只恐使不得,倘被杨林出来劫粮,如何是好?”曹延平道:“王将军,这倒不妨。若说杨林那厮,他听说我曹延平三字,头脑多要疼起来了。”王伯当道:“既如此,相请速行。”曹延平手执兵器,同王伯当一同上马,粮车后而随行。
  再说杨林坐在营内,忽闻探子报说唐壁反回山东。老大王好不心中大怒,即披挂上马,率领十二太保、大小众将,来拿唐璧。唐璧见杨林率众赶来,口中只叫得苦:“这都是秦叔宝害了我也!”不说唐壁着惊。再讲秦叔宝在城上看见杨林率兵下去,料必追赶唐壁,忙与众将领兵出城,齐声呐喊大叫:“快拿杨林这老贼!”军有哨马飞报杨林:“报启大王,城中贼将杀出来了!”杨林道:“敢是强盗杀出来么?分付不必追赶唐壁,后队作前队,前队作后队,去杀强盗。”那叔宝等见杨林回兵,即忙忙退入城去。
  唐壁见杨林退兵不追,心中想道:“好个秦琼,果然有义!他既为我杀来相救,我岂可不助他之理?”遂下令:“休回山东,且拿杨林。”众兵齐声大叫:“拿杨林!拿杨林!”这杨林闻知大怒,分付:“杀转去捉唐璧。”复又领兵追唐璧。忽有探子报进:“启上大王,远远望见有数百辆车子,尽是粮米。车子上有一面绣旗,写着‘双枪将曹延平解粮’,又有小锣当当声响,不知何故?”杨林听了大惊,忙下令道:“强盗不必捉,唐壁也不必追,且扎营寨。”众将答应扎营。
  再说王伯当同曹延平解粮来到,相近隋营,正当杨林追捉唐璧之时,他趁此无人劫夺,忙将粮米推入城中。叔宝等接着。曹延平说:“将军可曾与杨林对阵交锋么?”叔宝道:“不曾交兵。”因说及唐璧:“方才杨林领兵去追唐璧,故此城外安静。”曹延平道:“原来如此,待俺取杨林首级到来。”茂公说:“曹将军不可出去,杨林乃世上无敌,况将军年近八旬,倘有差误,我们之罪也!”延平说:“先生有所不知,向年杨林曾在俺手下败过,欲要取他之命,不料他识时务,立刻讨饶,故俺饶了他性命。谁知他反怀恨在心,把俺打了三十棍子,削职为民。俺想起此恨,不得不报。”匆匆上马,一怒出城。咬金说:“既是曹将军发愤开兵,孤家必须点齐众将,同去杀那杨林。”徐茂公掐指一算,说:“命该如此。”分付摆队伍出城。众将奉令,齐齐摆列队伍,发炮大开南城。
  曹延平一马当先,冲至隋营,口中大骂。军士报进营来:“启上大王,营外有一员老将,言称登州总兵曹延平,口中不住痛骂大王,骂得好不狠毒。”杨林听报,大怒道:“这老匹夫,焉敢这等无礼,孤家难道怕他不成?”分付备马,带了十二家太保,并同众将,齐出营外。抬头一看,见曹延平耀武扬威,即大喝道:“曹延平老匹夫!你不助孤家,反送粮米与强盗,是何道理?”曹延平气满胸腹,不问情由,拍马上前,就是一枪。杨林将囚龙棒架开。曹延平又是一枪,杨林又架开。一连架了几枪,还转囚龙棒来也是几棒。二人枪来棒迎,棒去枪还,这一场好不狠战!战了三十个回合。曹延平是发愤的,使开双枪,好不厉害。嗖嗖嗖,好枪法,犹如风卷残云,只听得叮当叮当响。又战了十余合,杨林把棒虚闪一闪,回马便走。延平在后追赶上来,杨林说声:“不好,今番性命休矣!”只得扭回身,将左手那根囚龙棒一抛,望面门打来。曹延平合当命该如此,要躲闪也来不及,正中面门,打落门牙,大叫一声:“不好!”翻身跌下马来。杨林回头一看,见曹延平落马,心中大喜,忙回马来要取首级。瓦岗众将一声呐喊齐上,救曹延平回转城中。两下收兵。
  瓦岗众将都来动问,见延平伤十分重,各各流泪。延平道:“俺就死也不为无寿,但不能报一棒之恨!只要访吾徒张善相前来,可复此恨。”说罢,泪下如雨。茂公等再三解劝。当夜,延平老将死于瓦岗城中,众将无不下泪。就葬在向阳空地,立石为墓。此言不表。
  再讲杨林见瓦岗众将救了延平进城,他一心要除灭这班英雄,因此收回囚龙棒,同十二个太保摆下一个阵图,名为“一字长蛇阵”,围困瓦岗。
  再说秦叔宝、徐茂公一班人,在城上见杨林调兵,按四面八方布下一个阵势,众将俱皆不识,便问军师此是何阵。茂公道:“此乃‘一字长蛇阵’。若击首,则尾应;若击尾,则首应;若击其腰,则首尾皆应。须得一员大将,能敌杨林者,从头颈杀人,四面调将,冲入阵中,其破必矣!”叔宝道:“不知何人可能敌得杨林,破得此阵?”茂公道:“必得白虎星官一到,其阵破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