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 >

第245部分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第245部分

小说: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谁都知道议了也是白议,最终拍板的还是曹操,这不过象征性地走走程序。司徒赵温手捋白髯笑道:“青州新近克复,当选德高望重之人为郡将。光禄勋郗鸿豫乃郑康成之门生,在北海为人敬仰又颇受曹公青睐,不妨任他为郡守矫枉一时。”赵温是出了名的圆滑,搬出郗虑这个人选,既不失朝廷的威严又不伤曹操的面子。郗虑就坐在赵温下首,听他举荐自己,虽明知必不能如愿倒也觉得有面子。

哪知此言未落,对面的少府孔融就驳斥道:“赵公所言差矣,统辖一郡文修武备,非郗鸿豫所长也。”他也真拉得下脸来,当着人家的面如此批驳,非但得罪了郗虑,弄得赵温也下不来台。

满朝文武皆知郗虑亲善曹操,孔融如此不留情面哪个敢再议下去。正在此时天子却不冷不热发了话:“统辖一郡非其所长,那鸿豫何所优长呢?”话语间竟有一丝幸灾乐祸的口气。

孔融回道:“以臣下观之,郗鸿豫可与适道,然未可与权。”所谓“可与适道”就是说郗虑和光同尘随波逐流,除了攀附曹操没有什么真实才干。

那郗虑也是郑玄门下高足,口舌之利不输孔融,岂容他这般奚落?立刻高举笏板反唇相讥:“臣下才力不逮,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然孔文举昔任北海相,政散民流兵败城失,其权安在也?”汉廷朝臣最讲求礼仪,孔融说长论短已是忌讳,他这般冷嘲热讽更过分,殿上之人无不尴尬。唯有曹操心下称快,他早就对孔融不满了,郗虑这番驳斥也算帮他出口恶气。不过他只是暗暗冷笑,不想却有人忽然放声大笑——不是别人,是御座上的天子。

刘协左瞅瞅右看看,见这两个九卿大员犹如斗鸡,心里已凉到了冰点——好啊,真好!就是这么一群无能的臣子,国难当头权臣擅政,非但不能同心协力拥护朕,还互相诟病内斗不休。就凭你们这帮不成器的臣子,我大汉社稷焉能不亡?曹操老儿焉能不夺朕的江山……想至此不由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哈哈……”那悲凉的惨笑萦绕在雕梁画栋之间,把所有人都惊呆了。

荀彧心下越发忐忑,赶紧奏道:“朝会诸事已议,请陛下散朝吧。”

刘协兀自狂笑,不知不觉间已有两滴泪珠潸然滚落,所幸有冕旒冠遮挡。他只是无力地扬了扬手:“走吧……快走吧……曹公且留一步,朕还有话说。”

这般公卿大臣大多是陪衬,哪里有半点儿抗拒曹操的胆量,终于盼到这场唇枪舌战的朝会结束了,赶紧起身辞驾,似一群老兔子般仓皇而去。孔融与郗虑木然对视良久,各自挤出一丝冷笑,随着朝班也退了。荀彧知天子一肚子委屈,今日先是失态大笑,又要单独留曹操,实在是对他们君臣不放心,不声不响也留下了。曹操倏然觉得这气氛有些诡异,跪倒在丹墀道:“不知陛下留老臣还有何吩咐。”

刘协呆呆地看着他,心不在焉道:“荀令君退下。”荀彧不禁皱眉,但王者有命臣子不得不尊,与曹操对视一眼,也缓缓退了下去。

刘协又指指当殿伺候的黄门官、虎贲士:“你们也退下吧。”这些人虽然为天子近侍,却是曹操选拔的乡人,猛然听到天子的这般安排竟不知该去该留,瞪着两眼瞅曹操,见他微微点头,这才窸窸窣窣退下。

清冷大殿上只剩下君臣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许久未发一言。不知为什么,曹操渐渐感觉这气氛沉寂得令人窒息,特别是隔着王冠珠帘观察不到天子丝毫神色,忍不住开口:“陛下留老臣所为何事?”

刘协闻言不答,又呆坐了好一会儿,忽然亲手摘下了皇帝的冕旒冠。大臣是不能轻易仰视天子的面目的,曹操也不敢破这个规矩,连忙低下头去,却听他道:“曹公,你抬头来看看朕。”

曹操觉他这话冷得像冰一样,连忙请罪:“臣不敢仰面视君。”

“不敢……”刘协似乎笑了一声,“朕恕你无罪,你只管抬头看看朕吧……”

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操这会儿竟微微颤抖起来。明知这个天子毫无实权,可还是忍不住畏惧他的一言一行——这就是皇权的威慑,也是一个臣子的道德底线。

曹操颤颤巍巍抬起头来,轻轻扫了一眼这青年皇帝,赶紧又低了下去——刘协面庞白净清癯,相貌颇为英俊。而与之不协调的是,他眉梢眼角间多了几分优柔惆怅,那双又圆又大的眸子似乎已没有一丝光泽,宛如干枯的古井;尤其令人不忍目睹的是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鬓边竟已有了几缕白发!

刘协的表情既非愤怒也非幽怨。他曾将眼前这个权臣恨入骨髓,意欲杀之而后快,也曾经因董贵人之死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但到了现在,已经都麻木了,天下人已不再记得他这个皇帝了,满朝文武唯曹操之命是听。他早就没了期望和痛苦,所剩的只有茫然的现实:“曹公有多久没来见寡人了?”

这个问题曹操答不出来,他真的记不起自己有多久没有面见天子了。整日南征北战劳碌奔忙,耳边所闻多是歌功颂德赞美之言,仿佛天子只有在他冠冕堂皇招降纳叛时才真的存在。他伏在那里木讷良久,始终回忆不起上次面君是几个月前的事,便请罪道:“老臣征战在外久不朝见,实在是记不清了。但臣之辛劳乃为陛下之江山社稷,待臣殄灭叛贼大功告成之日,再……”

“朕不想听这些。”刘协打断了他的冠冕文章。

曹操听这话头,以为刘协又要发泄不满,赶紧顶了回去:“老臣一定要说。”

“那你就说吧。”刘协无奈地摇了摇头。

“诺。臣之所作所为或有失当之处,然一心所为陛下。倘能殄灭叛贼统一天下,则汉室之社稷昏而复明,上可告列祖列宗历代先皇,下可慰黎民百姓芸芸众生。臣明日还要领兵北上征讨逆臣袁尚,还愿陛下能……”曹操说了一半猛一抬头,不禁呆住了——刘协根本没在听他讲话,而是抬头仰望着宫殿的雕梁,完全是漠不关心的神情。

曹操见他如此模样,心中甚为不满。若是别人敢这么无视自己,他不把那人宰了也要痛责一番以泄恨,无奈这个人是皇上,总要恪守些臣子之道,只得阴森森试探道:“莫非陛下对老臣有何不满?”

刘协似乎全无惧意,依旧抬着头淡淡道:“没有……朕不怨你,朕谁都不怨……朕只是在想,这座宫殿闷得叫人透不过气来,就像只囚笼一样,把朕捆绑在这里,全然不知一年四季花开花谢……还记得《庄子·逍遥游》有言:‘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朕真的想摆脱这憋闷的一切,去一个无所羁绊的地方……”

曹操突然自脊梁后面升起一阵凉意,感觉这空灵的话语如此鬼魅,简直不知该如何答复,磕磕巴巴道:“陛下若、若是觉得气闷,何不带着皇后皇子们到御园中散散步。”

又是一阵令人煎熬的沉默……刘协忽然晃悠悠站起身来,手指着龙书案直勾勾看着曹操,咕哝着嘴唇道:“曹爱卿,你若真愿意全心全意辅保朕,就请让朕乾纲独断吧。若是不愿辅保朕,请君高抬贵手放我走吧……我甘愿永居林下世代为民,这个位子你来坐!”

曹操闻听此言犹如五雷轰顶,惊得汗流浃背跌坐在地。

刘协竟露出一阵春风般的微笑,兀自手指着龙书案,口气平淡得犹如清水一样:“你只管来坐这个位子,朕只想要……要自由。”

霎时间,曹操被这个年轻人彻底击溃了!倘若他是抱怨、是辱骂、是咆哮,以曹操的性格都敢以牙还牙。可是他竟要把皇位拱手奉赠,这等伦理纲常的变故岂是凡夫俗子能承受的打击!莫说曹操还不曾有这样的念头,即便夜深人静时在被窝里偷偷想过,也不敢这么做啊!况且天下尚未平定,曹操自诩奉天子以讨不臣,若是他自己先不臣,还凭借什么去征讨别人 ?还有何脸面立足世间?岂不千夫所指,归为王莽一流,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

曹操突然打了个寒战,感觉如芒在背五内俱焚,脑子里出现的唯一反应竟是逃跑。逃吧……天不怕地不怕的他此刻仿佛一个打败仗的逃兵、一个被人家发现的窃贼。他连辞驾的勇气都没了,慌慌张张连滚带爬出了玉堂大殿,哆哆嗦嗦只下了一半玉阶,猛然脚底踩空——自七八级玉阶上滚了下去。

“曹公摔倒了……”十几个殿前武士边叫嚷边跑过来搀扶。

“别过来!”曹操的冠戴磕掉了,足下一履不知甩到何处去了,额角也被玉阶磕得红肿,却迅速跪爬起来,擎剑在手厉声断喝,“谁也不准过来!谁敢过来……老夫就杀了他!老夫杀他全家鸡犬不留!”他那声嘶力竭的声音沙哑得都走样了。

众武士不明就里,只得怵生生向四下散开。

曹操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环视着这群人——虽然他们都是夏侯惇选拔的,都是沛国谯县的同乡,但他们手中依旧有武器。汉家旧制三公掌兵权者,入见天子时当有虎贲士护从。此时此刻曹操内心充满恐惧,眼前的一切都叫他感到不安。即便这些人不想谋害自己,可若是他们手里的武器没有拿稳,碰到自己身上又何等可怕啊!太恐怖了!每个人都如此恐怖!

逃吧!继续逃吧!许都皇宫,以后再也不要来了……想至此曹操愈加喊叫,直等到亲眼看着那些不知所措的虎贲士退回到殿门,才举着利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宫门方向而去。就这么哆哆嗦嗦跑出去好远,才见许褚督率幕府的心腹部从迎面而来。

许褚本在仪门伺候,是听到叫嚷赶过来的,一见曹操五官扭曲状若中邪,也吓了一跳:“主公为何此等模样?”

曹操一头撞在许褚臂弯间,只是不住晃脑袋,沉沉地喘着粗气。众卫士也吓坏了,揉前胸的揉前胸,拍后背的拍后背,为他收起宝剑整理衣冠,许褚见他这副惊魂未定的模样,焦急询问道:“莫非有人意欲行刺主公?”

“没有……没有……”曹操瞪着惊恐的眼睛咕哝着。

“宫中若有变故,主公不便提起,何不向令君诉说?”

这句话才算把曹操拉回到现实中。他眼睛一亮,又渐渐黯淡下来——如此暧昧之事如何向荀彧开口,若再传扬出去岂不闹得沸沸扬扬?他把牙一咬,掐住许褚臂膀,恶狠狠道:“今日之事不许向任何人提起……你去告诉丁冲、郗虑,把今日当值的侍卫黄门全部杀掉!”

“为什么?”

“不要问为什么!杀掉!”

许褚还算心地良善:“他们都是咱沛国同乡,若无罪诛戮,您日后何颜面对家乡父老。”

“那……那就撵出京师永远不许再入许都!”

“诺。”他不肯明言,许褚也不敢再问,只得搀扶他慢慢吞吞出了端门。许多有差事的掾属见他久不出来,都已在宫门外等候了,曹操直至坐上马车才渐渐不再颤抖,闭上眼睛愁眉不展,只一个劲儿叹气。陈矫小跑着来到他身边禀道:“主公,刚从东城传来消息,陈元龙七日前病发而亡。果如华佗所料,恰好是三年啊!”

陈登之死在曹操看来本是件好事,但此时他却打不起精神,只是摆摆手:“我知道了。”

恰在此时忽听一阵马蹄声响,自正南奔来三骑,乃是曹丕、曹真和曹休。这小哥仨今日格外精神,身披武服头戴皮弁,腰里跨着佩剑。曹真当先驰至车前,跳下马来跪倒在地:“恳请父亲带我一同出征,为朝廷效力!”一言未毕曹丕也到了:“子丹之言亦是孩儿所思,孩儿已过舞象之年,该追随父亲建功立业了。”曹休也说:“我母子蒙叔父恩养,正该上报天子下报叔父之恩,请您带我效力疆场吧。”

曹操蔫耷耷坐在车上,看着这三个孩子——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也并非不看好曹丕。只是这些年人们都在议论他曹某人,他可不愿让儿子过早染指朝廷仕宦之事,一者为避口舌,二来怕他们自恃身份有专横跋扈之举。如今这一切都不同了,此时此刻他只想把整个家族武装起来,让子侄在身边保护自己……曹操一反常态伸手拉住曹丕:“既然你们愿意,到中军虎豹骑挂名,为父不能假公济私厚此薄彼。但你们要住在我的中军营里,一定要带兵保护好为父的安全!”

曹丕既感兴奋又觉诧异,父亲今天的口气与平日大不相同。未及多问,又见王必挤进人群扑倒车前:“启禀主公,刘老常伯薨了。”刘老常伯乃侍中刘邈。

曹操闻言又是一阵叹息——刘邈虽因玉带诏之事为保梁王一族与他闹得不快,一番胡搅蛮缠硬是把王子服勾除了宗籍,改易为李氏之后草草结案。但是老人家毕竟是对他有恩之人啊。忽然想起玉带诏,曹操刚刚放下的心又紧张起来,那张血淋淋的绢帛似乎又浮现在眼前——“诛此狂悖之臣耳!”末尾那个“耳”字殷红的一竖拉得很长,似乎还在滴血。

王必跟随曹操以前曾是刘邈的属下,铁铮铮的汉子这会儿哭得泪人一样,见曹操一脸茫然,还以为他也在伤感刘邈之事,跪爬几步抓住车沿:“刘老常伯无后,恳请主公准属下留在许都为老大人发丧,已报故主知遇之恩。”

曹操讷讷地点了点头:“此番出兵你留下,给刘邈发丧之后,你把家丁部曲聚起来,再招募些亲族子弟,给我另组一支人马。”

“再组一支军队?”王必很诧异。

“对!老夫要你带领这对人马时刻保护幕府和家眷的安全!”

“属下明白。”

曹操揉着额头又嘱咐道:“你替我转告元让,叫他小心戒备许都周匝,千万不要大意。”

“诺!”

“还有……告诉卢洪、赵达,要把满朝文武都给我盯得死死的,任何风吹草动速报我知。再把那个精通剑术的邓展叫到军中保护我,不用再跟毛玠打招呼了,马上叫他来!”

“诺!”王必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变得这般小心,但还是件件照办;曹操这才稍觉安心,歪着身子靠在车上。

众人都瞧出曹操这会儿脸色不对,以为他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陈矫插言道:“我观主公气色不佳,那名医华佗已离广陵多日,听说在彭城一代游历,何不将他招来为主公调理一番?”

“老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