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 >

第426部分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第426部分

小说: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植指指提盒:“此乃匈奴阏氏赠送之物,母亲叫我带去给父亲过目。”

曹丕邀他并肩而行,曹植却不敢,在他背后一步紧跟;过西夹道入西苑,离着老远就听见曹彰那叫驴般的大嗓门——他自获准入宫,几乎天天泡在园子里,不是与众侍卫厮混,就是找卞氏蹭吃喝,曹操也放任不管。

“大哥!又有什么好东西?”曹彰可不顾礼法,奔着提盒而来。

曹植忙护:“父王还没过目呢。”

“我们还不知什么东西呢,你若想要跟我们一起上去见父王。”曹丕甚感这机会好,哥仨同去兄弟和睦,显得他这太子多贤明啊!

三人携手登阶,方至阁门就听里面说说笑笑;隔着帘子一望——郄俭、左慈、甘始、王真、郝孟节等一众方士都在,还有孔桂、秦朗左右侍奉着;曹操倚在榻旁满面堆笑。严峻知道老爷子这会儿高兴,连禀都没禀就领进去了。

“参见太子……参见鄢陵侯、临淄侯……”众人请安声阵阵。

曹操还沉寂在方才的话题中,急不可待:“甘先生,你说了一半。你说你师傅姓韩,叫韩雅,在南海住,你以前随他修行,后来呢?”

甘始鹤发童颜,一张小脸红扑扑的,笑道:“我师傅修成了炼金术,每日在南海岛上作金,炼成就投入海中,仅我在他身边那几年便投万斤黄金于海中。”

曹植忍不住问:“既能炼金,何必投入海中?”口气甚是怀疑。

甘始笑道:“侯爷不知,我师傅是有道高人,不喜黄白之物,投金入海乃祈福之法。”

曹操关心的却是这个奇人:“你师傅既有妙法,何不将他找来?”

甘始又道:“说来也怪,自我离了那岛就再没回去过,昔年也曾几番入海寻访,却找不到那岛踪迹。”

曹植欲要追问,王真却抢先奉承道:“哎呀!你师父是神仙啊!”众方士都道:“是神仙,肯定是神仙……神仙皆有灵药,服下便长生不老,可胜过我等辛苦修行了!”这帮人互相吹捧。

“岂能真有此事?”曹植甚是不屑。

甘始越发笑容可掬:“侯爷有所不知,人禀气于天,虽各受寿夭之命,如得善道神药,形可变化,命可加增。此等事古已有之,大王这等贵体,本就英气勃勃,倘用仙药寿不可测,至少寿增百年。”

这话曹操也不信:“古来百岁之人能有几何?”

孔桂早蓄势待发,忙见缝插针:“文王九十七而薨,武王九十三而崩。周公乃武王之弟,兄弟相差未有十年。武王崩,周公居摄七年,复政退老,出入百岁。邵公乃周公之兄,至侄孙康王之时尚居太保,出入百有余岁。今大王之功高于周公,大王之德过于邵公,百岁岂是虚话?”小人最善投其所好,既然曹操喜欢这个,他也挖空心思在这方面迎合。

曹丕这半天一直斜眼偷看父亲案头摆着的帛书,那是一首诗。若是一般的诗也罢了,却是描述神仙的诗。曹操一生自诩不信天命,到晚来竟也迷信此道:华阴山,自以为大,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М'。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蓩蓩。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曹植实在听不下去,便要与众方士辩论;曹丕却紧紧拉着他手,不让他上前。曹彰却满脑子只惦记匣子里的东西,忙招呼寺人抬来,打开一看,是短刀、金杯、廓洛带等物,皆匈奴人所制,甚为精良,还有一盒乳酥(奶酪)。

曹彰将一把牛皮鞘的匕首抢在手中:“这东西父王赏孩儿吧?”说罢揣进怀里就跑了,曹操只一笑而置之——在他心中礼法真的不可侵犯吗?也不过是打击人的手段罢了,只要他这会儿瞧谁顺眼,怎么无礼都行。

曹植打开那盒乳酥,先自己尝了一块,继而双手呈上:“请父王享用。”

曹操吃了两口,只觉味道浓厚,却少了些甜味,不甚喜欢;灵机一动,想跟众人开个玩笑,便盖上盒盖,又取过笔墨,在盒盖上竖着写下“一合酥”三个字,又递还曹植:“你把这个放到听政殿前殿,其他的东西你和子文分了吧。”

曹丕看得眼红,却也不好意思说什么,毕竟自己连太子都抢到手了,一点儿赏赐有何计较?但自己既在一边站着,偏偏摸不着,实在不舒服。

“子桓,”曹操一跟他说话,脸色马上严肃起来,“你来得正好,有两件事吩咐你。昨日我在楼上看陈祎与子文斗剑,此人武艺不错,子文也服气;前番南征他侍奉你母亲车驾也很周到,我想提拔提拔,现今后宫无掌兵护卫之人,就命他为长乐卫尉,你看如何?”

“儿臣遵命便是。”曹丕哪敢不依?所谓长乐卫尉其实就是皇后宫殿的侍卫长官,但长安、洛阳皆有长乐宫,邺城却没有,后宫主殿为鹤鸣殿,这官号不过是因袭旧称。一介后宫侍卫长曹丕并不在意,问题是陈祎似是得曹彰帮衬才得到这官,令他不喜。

“那便好。”曹操又道,“还有,近来添了西北军务之事,又调走辛毗,中台需填几个人手,你不是和陈群关系不错么,调他入中台。让崔林接任御史中丞。”崔林乃崔琰同族,但关系较远,今崔琰叔侄皆亡,也就不再牵扯,曹操还是要重视清河崔氏的。调陈群为尚书,曹丕还没来得及高兴,哪知他接着又道,“西曹之事改由陈矫主持,把丁仪也调为尚书。”

曹丕暗憋暗气,看来他跟丁仪的仇怨算解不开了,如今父亲又把这家伙弄进中台了。一年来好不容易跟傅巽、武周这帮人混熟,此人一来势必掣肘,以后私下说话都得提防了。但曹丕只能忍着:“一切皆听父王安排。”

“嗯,你们去吧。甘先生,那炼金术可……”曹操交代完这几句又一门心思扎进方术了。

曹丕本该提及裴潜之事,可这会儿也没心情了,施了个礼退出,曹植也跟了出来:“为何不让小弟揭穿那术士谎言?”

曹丕苦笑:“算了吧,由着父王高兴便是。”

“伪方异伎,巫蛊左道。昔日父王何等英明,从不信神怪之说,如今怎么这样?”曹植摇头不已。

曹丕叹口气:“你还年轻,病没长在你身上。等真到了父王这把年纪,就迷迷糊糊信了。秦王政吞并六国唯我独尊,不免被方士徐福蒙骗;孝武帝强横一世,晚年尚有巫蛊之失……”说穿了就是怕死,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照样怕死,曹操也难过这一关,“孝顺孝顺,以顺为孝,只要这些方士不耗费国资,不坑害父王身体,就由着他们信口雌黄吧,只当养了几个弄臣。”

“倒也是……”曹植也无法可施,“可西征之事怎么办?”

“唉!能怎么办?即便父王不耽于方术,以他现在的身体能放心让他出征吗?”曹丕看得更透——二十多年来亲临战阵,曹操的威严实是不可替代的。如今他的病体已很难远路跋涉指挥战争,经过一场瘟疫,他对出征甚至有些恐惧和厌恶的心理,但是交与其他将领全权指挥又放心不下,眼下也无人能挑起十余万军队的担子。曹操这颗震慑三军的定心丸已不复当年,魏国以后的路如何走实是难说。

沉默片刻曹植又道:“丁仪入尚书台之事与小弟无干……”

“我知道。”曹丕拍拍兄弟的肩膀,“你怎么会为他进言呢?此必父王之意。”

曹植见曹丕神情极是不屑,也不知这话是否是真心。其实曹植也不愿丁仪再生事端,他已不想再争了,再闹下去有朝一日父王归天、兄长继位,还有好日子过吗?

曹丕何尝不怀疑弟弟——他说与他无干,能是真的吗?



俩谁都不好再提,竭力避开此事,只谈论天气;又到鹤鸣堂向母亲问了安,曹丕便照旧离宫回府,一路上心中甚烦——如今这情形仿佛弟弟们比他这太子面子还大,即便他们并无争储之意,长此以往岂有益处?曹冲死后他费了近十年心血才抢来这个位子,却还得小心翼翼。以前的对手是兄弟,还可以阴谋阳谋,如今压他的却是父亲,除了忍还能如何?曹丕暗暗祷祝,愿战事顺利、天下太平。只要严守疆域,平蜀灭吴都可日后再论;重要的是太平无事,只有太平无事他才能当太平太子;若世事纷杂多是多非,谁能预料魏国朝廷将走向何等形势?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失太子之位?

曹丕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又回到尚书台院口,取几卷文书便可回他的太子府了;哪知刚迈过门槛,迎面快步走来一人与他撞个满怀。曹丕险些摔个跟头,抬头一看,竟是相国钟繇——何事能让这位儒雅老臣如此慌张?

“相国,怎么了?”

钟繇一个踉跄,被身后小厮搀住,手里攥了一份急报,气喘吁吁道:“快!快禀报大王……许都……许都出乱子啦!”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甲子(公元218年2月18日),新年正旦刚过,各地百姓还沉寂在一片喜庆之中,许都却显得死气沉沉。

汉廷本来是很重视新年的,腊月到正月有一套隆重的礼制活动。先是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举行大傩礼:中黄门宦官身蒙熊皮、头戴面具,装扮方相氏和十二神,高举火炬,手舞足蹈;召集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官员子弟一百二十人,头戴赤帻身穿皂衣,手持桃弓苇矢,随之击鼓作歌,这一礼仪意在驱除疫鬼,消灾祈福,又颇有趣味,把新年气氛衬托得火火红红。

紧接着腊月初八要举行祭祀,称作腊祭。无论官宦人家还是黎民百姓都要祭祖,天子也得到太庙向历代先皇上香叩拜。新年正旦更是要举行朝贺大礼:夜漏七刻天子身穿吉服登临正殿,黄钟齐鸣,朝贺礼正式开始。首先是公卿、将军、大夫、百官,然后是匈奴、羌胡、鲜卑、蛮夷等使节,最后是郡国派遣的上计吏,列好队伍依次入宫;二千石以上高官登殿觐见,其余臣子则在陛阶叩拜,宗室诸侯皆头戴两梁冠,身披蝉衣,立于西首,所有人按官阶等级给天子献上玉璧、羔羊、大雁、雉鸡等礼物,齐声高呼万岁。天子也向百官赐宴,还要演奏歌舞百戏。

朝贺之后拜祭先帝陵寝,那就不止天子百官了,就连公主、封君、外戚女眷都可以参加,北邙山下车马如云,喜庆热闹非一言可蔽。据说孝明帝朝鼎盛之时,每次新年朝贺都有万余人参加,齐呼万岁之声直冲天庭。只因那时皇族繁茂,加之班超经略安西,连西域诸国也纷纷遣使朝贺,有些僻远小国的使者为赴一次新年朝会要在路上走半年。光武帝时赐宴百官别出心裁,不唱歌、不奏乐,要百官辩论经学当游戏,输了的不但罚酒还要罚站,并把坐榻让给对手,有个汝南大儒戴凭,通达经义官拜侍中,有问必答来者不拒,一张利口驳倒群雄,竟叠坐榻席五十余张……多么热闹的节日,多么风雅的朝廷,多么伟大辉煌的帝国,而今这一切都不复往昔了。

许都虽比不上洛阳,但迁都伊始在荀彧、孔融、荀悦等人推动下一应礼制曾有过恢复,不过随着曹操建立自己的封国,所有礼仪又都荒废了。如今的汉廷连百官都严重缺员,但凡有点儿名声才干的人都被笼络到邺城了,还办什么朝会?新年之际皇宫倒是多点了几盏灯,不过越发显得殿宇空旷门可罗雀。若别的郡县也罢了,至少能沾百姓的喜气,偏偏许都没多少百姓,附近耕种之人皆属屯民,住在城外;城里多是官员府邸,这些不得志的闲散官员百无聊赖了一年,不是筹划着怎么往邺城钻,就是无欲无求等着告老还乡,谁有心思过年?故而值此喜庆之际,大汉都城竟成了天底下最冷清的地方,这就叫落草的凤凰不如鸡。

长史王必负责留守相府——说是留守,其实自曹操迁居邺城后,这边基本搬空了,他不过是率领一队兵马护卫许都、监察百官。每到冬天王必总是要把营帐移扎到城内正阳大街上,一来为了避风,二来也为防止城内失火。

屈指算来王必已在许都连续留守了十五个春秋,一年不如一年,今年连他都觉得有些冷清了。这个新春的夜晚,他只是带着亲兵草草巡查了一圈,又对守备皇宫的侍卫训示了几句,便回营休息了。亲兵们倒挺细心,给他预备了椒柏酒(用花椒、柏叶等混合酿造的香酒)和七八样精致菜肴,无奈王必独对珍馐难以下咽。

“德伟怎么没来?”王必想起了忘年交金祎。这几年金祎总是陪在他身边,常来常往跟营里的人都混熟了,这会儿若能与这小子对饮倒也不赖。

亲兵笑道:“长史大人忘了?下午金大人来过,说晚上与几位同乡朋友聚会,跟您告假了。”

“唉!他是年轻人,朋友多也是自然的。”王必没滋没味抿了口酒,招手道,“那你们进来陪我,大过年的别冷清。”

亲兵们自然高兴,连把守营帐的都挤了进来,即便讨不到就喝,暖和暖和也不错。王必一时兴起,讲起了陈年往事——他原本不过是九江郡一介平民,少时也曾读书,酷爱结交朋友,却因替友出头打伤人命,被官寺缉拿,蒙当时的九江太守、汉室宗亲刘邈宽饶,收留在府充个小吏。董卓进京天下大乱,曹操至扬州募兵,刘邈又把他荐给曹操,刚开始不过是个亲兵首领,后来曹操在兖州落脚,派他到西京献表;这一路凶险万分,幸得董昭相助才到长安,又多亏钟繇、丁冲帮忙,终于为曹操求得兖州牧的正式策命。自此晋升长史,成了曹营重臣……

其实这些话王必已不知跟亲兵念叨多少遍了,他实在太寂寞了。当初还有荀彧、夏侯惇,如今死的死,走的走,再无亲厚同僚,除了一个小辈金祎,连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王必思念的却不仅是亲人,还有故去的朋友,可能是年至五旬越发念旧,近来他时常想起楼异、典韦,昔日他们是同等出身,楼异命丧濮阳大火,典韦战死在宛城,只剩一个许褚,而今远隔千里不能相见;还有恩公刘邈,汉室宗亲德高老臣,老人家生前曾多次告诫他交友当慎,如今老人家在那个世界里要是知道他辅佐曹氏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