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 >

第463部分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第463部分

小说: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先帝有多尊贵、有多英明,把帝位传给他是多么正确!”他是以古讽今,暗寓曹氏之事,而且曹丕还要做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更得给他父亲办一个隆重的葬礼、准备丰厚葬品,只有把他父亲抬高,他自己才能随之提高,才能更顺利地图谋帝位——说穿了,死人丧事如何安排完全是活人意志的体现,其实与死者本人关系并不大。

司马孚默然无语了,呆呆望着外面的雨,显然他对曹丕违背先王遗训不认同。司马懿也呆呆望着外面的雨,所想却截然不同——

曹孟德,你没想到吧?你英明一世,把身后事算计得那么好,也终有你无可奈何之处。

任凭你强横一世、任凭你杀人如麻、任凭你恣意妄为,到头来也不过是后人维系正统的一个物件。伴着珍宝长眠固然是荣耀,却也是危险,因为总会要人打它们的主意,也免不得唐突尸身——这也是你独揽大权称霸一世所要付出的代价!

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我眼中曹孟德并非一个圣明之主。

荀子有云:“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抉择也,不敢有以私取与也,以顺上为志,是事圣君之义。调而不流,柔而不屈,宽容而不乱,晓然以至道而无不调和也,而能化易,时关内之,是事暴君之义。”以其臣反视其君,曹孟德是明君还是暴君呢?平心而论恐怕还是更多偏向暴君吧?

不否认曹某人武略出众,不否认他有满腔热忱、救世之志。甚至在我看来他图谋篡国也无可厚非,人都有野心嘛!

可是做人得懂得识时务……

秦汉以来世家崛起乃不争之事实,这回避不了、抗拒不了。昔日外戚猖獗之时、宦官抗拒之际,还不是士林群贤维持正义,撑起一片天?当初昏君孝灵帝设鸿都门学重用寒门宵小,你曹某人不也曾大加斥责吗?可等你掌了权就都变了,所谓唯才是举与鸿都门学本质有何不同?不过是你招的那帮人是帮你谋天下的,孝灵帝招的那帮人是哄他高兴的……

袁绍是英雄也罢,是蠢材也罢,至少他的为政之路没走偏,现在就是这世道,世家大族掌权大势所趋!曹某人嚷了一辈子唯才是举,绕了个大弯,最后还不是要回到这条路上?官渡之战你赢在战场上、赢在谋略上,并没赢在朝堂。

你的理想世道是很美,但王莽的理想世道更美!结局怎么样?

人得学会放弃理想接受现实,当你掌握了现实再去谋划理想!你曹某人就不明白这一点,当你发现自己的为政之道不合时宜的时候,你放弃得那么拖沓、那么不情不愿。朝堂就是这么个现实的地方,你狠不下心来在别处叫人情味,在朝堂上那就是修炼不够!你之所以当不了皇帝就是你没修炼到家!

遇抵触你就凶狠暴躁,杀孔融、杀崔琰、杀杨修,杀了多少名士?最后几年不就是个暴君吗?理想落空就归于愤怒,以威权自固,牛不喝水强按头,那跟董卓有什么不一样?杀人不是本事,有权力、有刀就能杀人,让别人听你的话、真心跟着你走那才叫真本事。

论统兵驭将,我佩服你十分;论心机策略,我佩服你七分;但论为政之道,我只佩服你三分……

你固然能抵触一时,可你死以后呢?就在此时此刻,陈群已按照他的理想拟定新的选官制度,唤作“九品中正”,曹丕已经准允了,从此以后州郡推荐的人才要以德才、学识、门第予以评定,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按等级授官职。这可又把察举制往前推了,也等于把唯才是举的最后一丝痕迹扫得一干二净。

曹孟德,别小看你儿子。他比你识时务,他懂得把暴戾野心藏起来,以笑脸示人。现在不是刘邦带帮穷哥们打天下的时代了,也不是刘秀一手拉着绿林军、一手牵着世家豪强玩阴阳调和之术的时代了,现在只能把政权绑在我们的马车上。并不是我身为名门子弟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需要我们站在朝堂上,我们必须站出来,你若硬是不让我们站出来,那打倒你也要站出来;如果有一天不需要我们了,我们也只能退,如果我们恋栈不退,同样有人回来打倒我们——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你没办到的事你儿子办到了,所以你视为潜在敌人的那些人,却成了他的朋友,他站在那些人的肩膀上抓到你的王位……

正想到这里,从人前来禀报,马已经喂好了,干粮也补足了。司马懿点点头,见外面的雨势已小了不少——春雨来得快去得快,这会儿已细如牛毛了。他立刻起身:“咱们接着赶路吧。”

司马孚却道:“急什么?等雨停了再走。”

“再耽误就赶不到孟津了。”司马懿说罢赶紧招呼从人牵马。

司马孚又道:“你急着走,还这么多随行之人呢。你也体恤体恤下情,叫大家多歇会儿。”

司马懿把眼一瞪:“叫你走便走,废什么话啊?”率先跨上鞍恚В犊稚劢曛小K哉饷醇弊抛撸故桥虏茇в泻笮牟钍屡筛欢还懿茇Ы桓裁床钍拢家呔∷茏龅迷娇煸胶茫霾荒芤蛭约菏谴笸醯木山痪痛嬗邪敕纸男摇R蛭翟谒私獠茇Я恕

虽然帮曹丕上位了,数载辛苦没白忙,不过高兴也只能高兴这么几天。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以后的日子更得小心。曹丕或许在诸多方面不及其父,但唯有一点有过之——他更懂得如何玩弄威权,更像一个真正的天子。

一个满腹野心抱负的人在父亲阴影下隐忍半辈子,忍得心中沟壑纵横、千疮百孔,这种人一旦掌握大权得以宣泄,杀伐之厉必如狂风霹雷,其尊严权威必容不得半分亵渎!

其实报复已经开始了,丁廙已被控制起来,身在邺城的丁仪早被投入大狱,莫说他兄弟二人性命,只怕丁氏满门谁都活不了!孔桂虽还没治罪,却被转任刺奸令史,专门得罪人的官,只要露出一丝把柄小命就难保!杨俊也好不了,不过看在名望极高的份上先放一马,先给个郡守让他当,等天长日久世人都忘了过去那点儿恩怨,谁知又会落个什么下场?臧霸别军擅鸣金鼓而去,这笔账也得算,即便不追究其责任,迟早要设法拿掉他兵权,青徐沿海之地自治多年,早该收归朝廷直辖了……

他对待手足兄弟也很无情,前几日跟我提及,等丧事一办完就要让诸兄弟各赴封国,不得诏令不许入京,在地方上也不能掌军队、封官员,比中兴以来的诸侯制度更苛刻。还不是怕有人觊觎他这一支的权力?临淄侯曹植、鄢陵侯曹彰尤其是防范的对象,绝对逃不过他的报复!

即便从龙旧臣又怎样?鲍勋不可谓功劳不多,但处死郭贵人之弟折了曹丕颜面,还不是要秋后算账?所有东宫旧僚都升官了,唯独他非但没升反而差点儿丢官。只要触犯曹丕,哪怕只有一丁点儿,有朝一日必遭惨祸——他半辈子修炼矫情诈术,太懂得隐忍、太懂得等待,太懂得如何一步步把人逼入死地啦!

给这样的帝王当臣子,越是功臣越要小心,哪里有什么居功自傲的余地?曹操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曹丕在位更需夹起尾巴做人……新的艰难旅程又要开始了。

唉!曹操、曹丕都是铁腕强人,其实从我本心论,真的有点儿看不起这对父子。好歹我司马家是河内名门,老祖宗司马卬当初是项羽分封的殷王,我曾祖司马均乃孝安帝时的征西大将军,祖父曾任颍川太守,父亲是京兆尹,现在我们兄弟却要辅佐赘阉养子之家,实在有点儿别扭。

但是人总得活着吧?总有所图、总有理想吧?除了接受现实又能怎样?进了官场就别打算轻松,就是这么档子事。我司马懿最瞧不起某些人了,逢人便讲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真想归隐放弃之类的话;可你真要让他放弃,他又道妻儿父母赖谁,满口的无奈之词——呸!不过是出卖自尊博取些同情的眼泪!

还有一等人虽狠得下心来,但处处谋私利,也不过三流货色——他也就值那点儿钱,没多大出息啦!

既然做了就别那么多废话,既然干了就干出个样来。就算瞧不起曹氏,现在就得为曹家卖力气。哄得曹丕高兴,自己才能有机会进取;能让曹丕满意,才能有机会满自己之意。如今我好歹算是从龙旧臣,日后有望当开国功臣,至少富贵不愁,一步一步走吧。

还是守灵那晚我跟陈群说的那话——今日如此,明日未知如何!道理谁都能说,但人生在世永远是走一步看一步。世事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至于像想象的那么坏!别抱希望,也永远不要失望,看准脚下的路,把梦想埋在心底别让人看见,沉住气往前走就行了。

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命运这玩意邪门得紧,说不定将来一日我司马氏还能走运呢,这谁说得准啊……

晚霞红艳微风过楹,永安城郡府好一派欢悦景象。轻歌袅袅燕舞婆娑,觥筹交错醇香正浓,文士擎酒相让揖动如云,武将引喉高歌挥汗如雨。所有人笑着、唱着、闹着,只不过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在此狂欢的再非刘备一党,而是新主人江东孙氏。

对孙权而言这真是个怎么庆贺都不过分的日子,一喜夺得荆州据江表之地,二喜晋封骠骑将军、领荆州牧,三喜平生大敌曹孟德呜呼哀哉。东风吹尽西风起,一代新人换旧人,老英雄倒下了,而孙权却正值三十九岁春秋鼎盛,江山如画前途似锦,豪情壮志运筹于胸。

当然,眼下还有点儿小麻烦,曹操虽然死了,向曹魏“称臣”的戏却要演下去。可在孙权看来曹丕根本算不上什么强大对手——

曾听人言曹丕才华横溢,不过在我看来这都不重要。作为王者,最重要的一点他根本不具备——他从未领略过生死存亡的感觉。

昔年兄长遇刺身亡,我不过年方弱冠,偌大一份家业压在肩上。那时候曹操称雄于北、刘表窥觊在东、江东豪族人心未附、草莽盗贼四方谋叛,这千斤重担我哪里挑得起?我在兄长灵前痛哭不止,哭得昏天黑地……可哭能解决问题吗?老天爷是聋子,这世上之人都是自私鬼,要生存只能靠自己!

曹丕啊曹丕,你可知二十年来我受了多少磨难?你可知昔日赤壁之役我冒着多大风险?不成功则成仁,你几曾有过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时候?你生于公侯之家、长于妇人之手,康庄大道早被老爹铺就,不过秉承父旨按图索骥,说好听的是个唯唯诺诺的孝顺子,说不好听的就是个纸上谈兵、坐享其成的纨绔子弟。莫看我向你称臣纳贡,其实根本没把你当回事。不经忧患不知珍重,不临危难不知生死,我比你更了解这个世道。若论驰骋天下的心志,我与你父曹孟德是一等,莫看你只比我小五岁,充其量只算晚生后辈。

至于大耳贼……你也老迈困厄了吧?可还有昔日之志?当初你强占荆州百般耍赖,我生气归生气,但若设身处地,换了我在那位置上也只能这么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倒也算不得下作。不过你既然能强占荆州混不论理,我就能背弃盟约夺你之地,同样地无可厚非。诚然这是笔糊涂账,但失败就是失败,这世道只承认强者!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虽说荆州易主,并不意味着你我不共戴天。毕竟曹魏才是当今天下最大强敌,你我若联手北御自然最好。不过要叫我把荆州吐还给你,休想!咱们是继续做朋友,先定北方再争天下;还是就此做仇敌,我继续向曹魏称臣牵制于你,你自己掂量着办!我想你还不至于老糊涂,孰轻孰重会权衡清楚的。曹丕是要当皇帝的,你这半辈子以汉室宗亲自居,口口声声“汉贼不两立”,想必也要以承继汉祚为名跻身天禄。

别着急,孙某人怎能输于你们两家?昔项羽称霸九州、勾践耀师中原,难道江东就不是龙兴之地?六合八荒何等广阔,即便同时坐下三个天子也无不可。倒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震耳欲聋的喧闹声打断了孙权的心事。他抬眼望去,只见朱然、潘璋等一干武将都已喝得醉眼乜斜,兀自纵情牛饮、仰天大笑。孙权并不在乎他们失仪,反而觉得他们越这样越好,终究他们是在为孙氏大业庆贺,他们越尽欢则越是忠诚。曹操用人重在权术驾驭,而孙权驾驭臣下不但靠权术,更靠意气相投。想至此他高擎酒盏:“我有言在先,今日欢宴不醉不归。我看你们还都没醉,来来来!咱们同浮三大白!”

众将齐应一声,举酒共饮。有人早已过量,但在他们看来酒场如战场,既然主公有令,哪怕醉死也要喝干!于是鼓起腮帮子,强撑着往下灌。孙权一见此景仰天大笑,遍视众将无不欣喜。不过欣喜之余又泛起一丝感伤,这酒席宴上少了几个人。

袭取江陵的第一功臣吕蒙死了。自荆州形势大定他便一病不起,即使孙权加封他南郡太守、孱陵侯,赐钱一亿、赏金五百也未能令他再站起来,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抱憾而终,年仅四十岁。紧接着最重要的宗室大将孙皎也染病身亡。

孙权着实难过了一番,回想昔日周瑜、鲁肃,老天似乎发下一个魔咒,江东厥功至伟的股肱良将全都英年早逝,怎不叫人扼腕叹息?但孙权并不焦虑,吕蒙临终之际推荐了朱然;而此番挥兵西进,陆逊也展现了超凡才智。世世不乏英才,只要能用好这些英才,江东便无衰退之势。平心而论,战场上的本事孙权比父兄差之千里,但是识人之明、用人之胆可谓青出于蓝,或许这才是他振兴大业的根本。

三碗酒下肚,众将叫嚣狂笑更加热烈,连丝竹之声都湮没了,可对面的文官们却甚是沉寂。幕府司马顾雍天生不饮酒,刘基、诸葛瑾等人也非海量,不过略进两盏凑凑热闹。孙权猛然发觉首席竟空着,被朝野臣民尊为“仲父”的老臣张昭不见踪影,连忙发问:“张公哪里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注意,最后还是守门卫兵禀奏:“张公方才不声不响出了府门,在外面门车上坐着呢。”

“又犯脾气了?”孙权不禁皱眉,“大好的日子,独自在车里做什么?快把他老人家请回来。”不光卫兵去请,不少臣僚也随之起身迎出去。不多时刘基、薛综一左一右搀着满头白发的张昭走了进来。张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