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28部分

大宋小县令-第28部分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闾珏见管家杜子辛没在,也不知道迎儿都说了些啥,反正,这好歹也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原本,柴公子到了门口准备道别的,东闾珏也怕老娘气不过,怕她怪罪柴公子等人,就有心让娘见见这斯文有礼,高贵儒雅的公子哥儿。一是消解误会,另外也让娘在外人面前不好责骂自己。

    于是,她就吞吞吐吐的邀请了柴公子和陈公、贾先生一起到府上喝杯茶。贾白羽想,也可借此机会看看这东闾府如何,另也陪个不是,把公子撇清了。

    没想到,这后堂已是如此热闹。几人也知,这府上千金大小姐不在了,能不乱成一锅粥吗。只是这进了门后,想要出去就有点难看。就只好硬着头皮,等在后堂的门外。

    东闾珏不待家奴们给娘禀报,怯生生的迈过门槛在后堂中央就跪下,把那包袱高举过头。

    赵月娘悠悠的醒来,看见堂前跪的人,嚎啕一声就哭了出来:“我的儿啊,你是非折煞你娘不可啊。你爹还糊涂得不像个人,你就不能省省心,也成心要气死为娘的啊。”

    东闾珏抬头道:“娘,孩儿也是为了替父母亲大人分忧,才如此这般……”

    赵月娘哭了一阵,也是心痛女儿,不待李雎儿在一旁劝她,就让东闾珏起身来。忙不迭的问道:“我儿啊,你这是到何处去了啊?怎地也不给为娘的说一声啊?你手里拿的又是何物呢?”

    东闾珏见娘脸色好转,忙道:“我是与柴公子他们一起去取了个宝物,这宝物娘定是知道的。这不柴公子他们还在门口候着。娘也该招呼他们进来,谢他们一路的关照才好。”

    赵月娘也看到了柴公子,原本她还有些生气自己的女儿,私自跟一个公子哥在外抛头露面,但看如此器宇不凡的一个公子哥站在门口,不知怎么,那点气性竟然小了很多。她对丫鬟道:“快请进来吧。”

    柴宗训和贾白羽、陈公三人入内后,都一一施礼。赵月娘起身还礼,招呼看茶。双方按宾主落座,李雎儿和东闾珏就站在赵月娘的背后。

    赵月娘拿过那包袱,对柴宗训道:“听小女说,她取这物件全靠公子和两位先生。我这当家的正卧在病榻上,我就代他谢过公子和先生了。”

    柴宗训道:“我们也是敬梁兄的仁义,受他的托付,才与小姐一起同去取来的。唐突之处,还请夫人多多见谅。”

    赵月娘心想:“怪不得玉喜说让我静待两日,原来,他是怕老身担心,又不放心这宝物交由外人取来,故才把小女叫上了。玉喜想得也是周全。”

    她道:“真是有劳几位了。几位取这物件时也定是辛苦万分。”

    贾白羽道:“不辛苦,不辛苦。让夫人担惊受怕了,我们如此冒昧也是梁玉喜有交代,实是迫不得已。”

    “哎,回来就好。这前前后后自玉喜入狱后,府上和她爹都不安生。玉喜交上你们几位朋友,是他的福气。”

    东闾珏一旁笑道:“娘,这位贾先生还是我的师傅呢!”

    “师傅?什么师傅?”

    贾白羽道:“哦,东闾小姐天资聪明,小可有些道家功课,传授过一二。”

    赵月娘:“我这女儿,从小娇惯,先生提点她倒是辛苦了。”

    柴宗训、贾白羽和陈公见东闾府这夫人如此贤淑,心里也想,怪不得这梁玉喜如此死心塌地的为了东闾府,原来这夫人是如此的豁达。

    赵月娘:“还未请教几位高姓大名……”

    东闾珏一旁忙道:“这位是柴公子,这位贾先生,这位是陈公。他们都是梁玉喜的朋友。”

    贾白羽:“是的,我们都是梁玉喜的朋友,也是在林场去办买卖时认识的。”

    赵月娘:“哪几位是来自哪里呢?”

    “阳谷县。”

    “哦,我娘家就在阳谷县,不知几位是哪个府上的呢?”

    “我们是郑王府上的。”

    赵月娘一惊,这阳谷县人,谁人不知郑王府。再细看面前这公子哥儿,这气度难不成是郑王?

    赵月娘虽说嫁到清河县时,阳谷县还没有郑王府,但后来往娘家走动时,也知晓这郑王府住的是什么人。

    她心想,这下梁玉喜有救了。依她所见,这郑王何许人啊,前朝的天子,如今的王爷,不仅尊贵还应是权倾一方。而其实,郑王柴宗训只有个爵位,地方官们平素倒是忌惮三分,给些面子,那些朝臣是不会放在眼里的。

    赵月娘一激动,就起身要拜。柴宗训忙扶住她,道:“夫人不必多礼,千万别折煞了我。”

    李雎儿和东闾珏在一旁,见大娘要行大礼,都不知这柴公子究竟是何许人。若是一般富家子弟倒不必如此,敢情这公子是位王公贵族?

    赵月娘知柴宗训的身份十分敏感,也不好多提。就道:“柴公子此来,府上也有些慢待了。您是贵人,又是玉喜的朋友,若是不嫌弃,就在府上住两天,我们一起商议这怎么救梁玉喜的事。”赵月娘思虑,这一是府上没人帮自己,另外,柴宗训要是肯帮忙,说不定,这哪一桩事都好解决呢。

    柴宗训没想到赵月娘会如此相邀,有些不知所措。贾白羽道:“那敢情好,我们也想在这清河县盘桓几日,把梁玉喜救出来后,再作其他打算。”

    贾白羽此说,也是想在当地这府邸落脚,不容易被人察觉,对公子也安全些。

    赵月娘听了后,甚是欢喜,忙吩咐下人去叫管家,另拣宽敞的客房出来,收拾干净妥当。又吩咐人去厨房,备上好的饭菜来。

    那东闾珏见母亲跟柴宗训等人相谈甚欢,心里也喜不自胜。就又拿眼偷瞄柴宗训,不想柴宗训也瞄着她。两人都忙把眼神撇开,东闾珏脸上禁不住有些红晕。

    小姐回来后,东闾府上下都在欢天喜地的。唯一个人面上倒是挂着微笑,心里却盘算着,此人正是李雎儿。

    她心里正纳闷,这东闾府还有如此多自己不知道的事体。这府上不知中了什么邪,想方设法的要救一个下人,一个曾经府里的小厮而已,还金银大把大把的掏。这大小姐也不顾千金之躯,风尘仆仆的跟一群汉子,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要去取什么宝物。这大娘见了这位公子,也是像掉了魂一样,高兴得不得了……

    李雎儿隐隐的又有些失落,这一家老小,没一个把自个当家人的。自个什么都不明白,也没人给你讲明白。

    哎!自己的肚子也不争气,偏又生不出个一男半女来。这老爷眼看都快成废人了。就算老爷好了,这要是老爷再讨一个小的,哪还有自己立足之地。

 第五十二章 丹书铁券

    东闾府在后堂放了桌儿,赵月娘坐了上首,李雎儿称有些不舒服回房去了,东闾珏也没好意思一直陪着,就回闺房了。柴宗训三人就客座上坐了。

    许是府上好久没有如此热闹,这不光女儿带着宝物回来了,又有贵客临门,赵月娘是喜上眉梢。这一桌酒席也置办得甚为气派,不光水陆珍馐美味,样样精致,府上还拿出陈年老酒来款待,就是餐盘和酒盅也都是镶金骝银。不用讲,这是把柴宗训当作最珍贵的客人来对待。

    酒过几巡,贾白羽道:“这玉喜老弟现下在牢里,夫人也里外在打点,不知,这衙门的人可有个什么好的准信?”

    赵月娘:“府上倒是托了秦县尉,给太爷通融了。太爷现下只是说暂缓一阵,也没有松口要放人还是怎么。我也正不知这后面如何是好。这样等着,也没有个盼头似的。这不,府上的管家还一直在外忙乎这事情呢。”

    贾白羽:“我昨日去县衙面见太爷稍晚了些,那看门的衙役怎么也不放我进去。今日这事情耽搁,只有看明日一早了。”

    “也不打紧,只要郑王有心,玉喜看来有救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贾白羽和陈公对望一眼,知赵月娘太过乐观了,只是他们也不好就此点破。

    柴宗训道:“我是十分的敬梁兄,若是明日贾先生进衙门没有好消息,我这里还有一个法子。”

    贾白羽和陈公异口同声道:“什么法子?”

    “天子赐我的丹书铁劵……”

    陈公一听急道:“使不得、使不得,且不说这丹书铁劵对公子如何贵重,且这东西在玉清仙师处,谁人也拿不过来的。还有,梁玉喜不是柴家人,恐怕……”

    柴宗训:“这丹书铁劵有用时且有用,无用时就是个摆设。”他苦笑道,“这东西难不成对我还有用?我又不**鸣狗盗之事,也不逞凶斗狠与人交恶,要动杀机。若是我真有事时,相信这丹书铁劵也是救不了我的。”

    贾白羽知他有所指,也不好劝他。

    陈公显然觉得主子太唐突,急道:“再怎么,这丹书铁劵也是保全主子的性命之物,主子如此慷慨,玉清仙师绝不会同意的。”

    “这个我可以央求母亲大人。”

    “那梁玉喜也不是柴家人,这怎么办?”

    “这县太爷要是还给我大父一些薄面,我就求他网开这一面。”

    陈公一时语塞,就拉拉贾白羽的衣袖。贾白羽道:“公子莫急。这虚印道长也说了,此时他一定要给玉喜一个交代,他说不定还有些法子,我们等两日看看。”

    赵月娘见三人为梁玉喜的事,也是争执了起来,原本以为柴公子凭借王的爵位,就能救出梁玉喜,没想到,这官司还如此难料。她虽然不知何为丹书铁劵,但似乎此物极为有用,莫不是堪比圣旨呢?

    于是她说道:“柴公子,你们为玉喜的事费尽了心神,我有个说法不知可愿意听听?”

    柴宗训恭敬的道:“夫人但讲不妨。”

    “我虽不知这丹书铁劵为何物,但若是救得了玉喜,我想以东闾府的传家宝物与公子交换,不知可否?”

    “这……”

    “这宝物就是小女取回之物,也是我东闾府兴旺发达之物。但现如今此物似与我府的缘分将尽,留它已无多大用处。但公子若是得到它,它能保公子一生的富贵平安。”

    贾白羽和陈公听她说得如此神奇,不仅好奇的问道:“此物如此神奇?”

    赵月娘点点头,她重重的吁了一口气,“此物有个久远的传说,传至我老爷这一代,差不多有二十余代了。但现如今,这宝物眼看是救不了老爷,也救不了玉喜了。所以,我想换公子那丹书铁劵。”

    陈公哈哈笑道:“实不满夫人,这丹书铁劵乃是当今圣上赐给郑王的,在铁券上以丹书写明,何时何地均免柴氏家族人的任意罪行。但此铁券对外人无用啊。不过,夫人以传家之物来换一个府上下人的性命,此举甚为让人钦佩。”

    贾白羽:“夫人也不急,此事还可从长计议。有道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玉喜老弟能有如此多人帮他,他自是吉人天相,不会被人草菅了性命。”

    几人正商议间,杜子辛急匆匆的进来,见后堂坐的都是陌生人,他不明究里,就小心翼翼的走到夫人身后,低下头。

    “管家可是有什么事,你尽管讲,这都是梁玉喜的朋友。”

    杜子辛没想到,这半天不见,府上一下子来了三个气度不凡的人,还都是梁玉喜的朋友,当真这小子令人刮目相看了。

    “回大娘,宋押司有个消息,说是太爷明日又要升堂审……”

    赵月娘一惊,“明日就升堂,那不是明日就要判他?”

    柴宗训三人听说明日升堂,也觉不妙。东闾府这上下打点似乎也没什么收效,而他们这边,还没见到这县太爷,连话都还未递到。明日升堂,若是依前面的屈打成招的供词,那梁玉喜就麻烦了。

    管家问大娘道:“这宋押司说,秦县尉出了个价,若是再出五百金,就判个徒沙门岛,也算保住了性命……”

    赵月娘:“真的?”

    “是,此事不能拖延,银钱今夜就必要送到,那边才能去跟太爷讲好。”

    赵月娘正拿不定主意,陈公道:“此事万万做不得,这太爷也太狠毒了,要是流放沙门岛,那还不是生不如死啊。”

    贾白羽也道:“这沙门岛自唐朝以来,从来都是有去无回的流放之地。听说,岛上还有专门折磨犯人的十八难,跟炼狱一样。没有几个人过得了那十八难的。”

    赵月娘也心想,这前面花了五百金,也没有个什么好的眉目,再花一大笔钱,如果只是换条命去让人折磨,那也太不值当了。“只是,这好歹能保一条命吧……”

    她如此说,其他几人也不好再劝。而此时,看门的老杂役,一脸喜色的跑到后堂来,连呼道:“大娘,好事来了,好事来了……”

    都问他:“什么好事?”

    “我刚在门口听黑松山的猎户说,黑松山林场里出了天相了……”

    “什么天相?”

    “说是天外飞来一块花石,隔老远就能看见,那花石悬在半空,上面闪闪发光的写了几行字……”

    陈公听了激动不已,忙问道:“是什么字?”

    老杂役念念有词道:“大雪盖黄沙,清河出奇冤;血光映沙陀,地动赵江山;斧声伴烛影,殺兄弟登殿”

    柴宗训、贾白羽、陈公三人对看一眼,心里也嘀咕,这莫不是虚印道长和董书怀他们做的手脚。不过如此也甚是时候,这第一句就把梁玉喜的冤情道出,不消二个时辰,全城人都会知道这几句话。看那县太爷还怎么判案了。

    陈公一拍大腿连声称妙,“这谶纬之言,果是一语中的,也道出了些天下事的玄机。我看夫人也不必去取悦那县太爷,这明日要是升堂,清河百姓十之**都会去看他怎么断案的。那时,看他还敢不敢枉判,怕不怕天谴。”

 第五十三章 初十日

    初十日,注定这一日跟多数日子不一样,又有了新的不安和焦躁。清河县城在一片薄雾中,被人们焦躁了一夜后匆忙的脚步唤醒。

    这些匆忙的脚步,漫无目的的到处乱窜。焦躁后的人们,只是因为要把昨天自己听到的,或是讲给别人听的,想再重复一遍。

    一夜后,多数人都知道了两件事。一件事跟前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