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31部分

大宋小县令-第31部分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雎儿到后堂后,见大娘一脸的肃然,也不知她要问什么话。她心里强作镇定,就上前道了万福。

    “姐姐叫我来,可是有什么事?”

    “妹妹,这道长今日的法事,妹妹可是一直看他做的?”

    “我怕碍他事,只待他吃了一盏茶,叫了丫鬟们伺候着,就没顾他了。我就回老爷房里看老爷去了。”

    “哦,这样啊。那道长后来是不是也到过后院落里去了?”

    “他倒是在老爷房里念了一阵经文,烧了几道符,他出门后没多久,老爷就醒来,我就陪老爷说了几句话?”

    “道长出来就走了?”

    “道长出了老爷的房间后,应是到后堂去了吧……不知姐姐问这些,可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要不,明日把道长叫来,让他把法事如何做的,再细细说一遍。”

    赵月娘:“不瞒妹妹,这老爷书房里掉了一样东西,还甚为珍贵……”

    “许不是那些小丫头片子不知好歹偷拿了?要不我们报官,衙门的人说不定有些法子。”

    “此事别报官,衙门的人也做不出什么来。连好人都要变成罪人,官差能做什么?”

    “嗯,这今日府上人也不多,看来只有一个个再细细的问一遍了。姐姐今日里外忙活个不停,要不妹妹帮着把那些丫鬟问一遍?”

    赵月娘此时的确是心神交瘁。这家里的事一桩接一桩的,还没有一桩事情能妥当了。眼看这今日的事火烧到了眉毛,却一会子冒出个大伯来说不能做,一会宝匣又不在了。

    她叹息一声后道:“好吧,妹妹就费心帮我查查看,我想回房歇一会。”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五十七章 赵爷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初十日临近晌午时分,从县城的西门进来了一个行脚打扮的客商,身后跟了两个伙计。这客商身躯魁梧,相貌堂堂,留一部美髯,戴顶毡笠儿,手提哨棒,穿的粗麻短裳,像是穿州过县的货郎。那两个伙计,一个年纪稍长,戴了顶竹笠,遮住竹笠后犀利眼神,一路走来,无人不被他看识一遍。另一个精壮年轻,也戴了竹笠,时不时顾盼前后,小心谨慎。

    这三人正是赵匡胤一行。那货郎模样的是赵匡胤,年长的伙计是王仁詹,年轻的伙计是个武德司的二指挥。这三人如此轻装简行,也是王仁詹认为最安全的方式。

    外表上只要不招摇,不引人注目,就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况且,这一路上,武德司的察子们在他们方圆一里的范围之内,少说也有五十号人一直跟着。

    三人弃了快马步行进城,也是不想让人从行迹上看出什么。进城后,王仁詹前面带路,走背街的小巷,径往南大街的土地庙去。进了庙门,庙祝也不言语,把几人让进边厢。

    王仁詹服侍赵匡胤在炕上坐下后,禀报道:“赵爷先歇息一阵,小的去把最近的事体摸清楚后,就来回禀。”赵匡胤点点头。

    王仁詹退出来后,示意年轻的伙计和庙祝看好门,自己往土地庙后面的院落走去。

    他一现身,后院齐刷刷的几个察子都单腿跪下,抱拳施礼,嘴里也不言语。他微一抬手,察子们都起身站立好。王雨鹛也在其中,见爹爹面色还好,原本心里的忐忑也稍安了一些。

    王仁詹落座后,听着察子们一一给他禀报,说关于花蕊夫人、柴宗训与人偶大战、胡道生审案和黑松山的谶纬之言等。

    越听他心里是越沉重。这花蕊夫人虽是还在清河县,圣上知道此消息也定会高兴。但这时清河县突就冒出了沙陀人。还有一个天降谶纬之言,且这些话不光惊世骇俗,甚至让人都能嗅到血雨腥风。圣上要是知道了这些,不知他是什么反应呢?

    王仁詹知道,这些事一定是要禀报给圣上的,这事要是瞒着不报,一定是欺君之罪。只是他犹豫着该怎么给圣上讲这些事呢?自己心里还是要先盘算好才行。

    这也是伴君如伴虎最贴切的证明。

    他挥手让察子们都散了。王雨鹛知道他此次回来,察子们前后左右保护得如此森严,不用言说也知道跟他一起的是个非凡的人物。只是,察子一是向来不敢问是谁,另也都不会往圣上身上想。

    不过王雨鹛隐约知道是谁,她就没有马上走。她见义父沉闷不语,就上前叫了一声爹。

    王仁詹见是义女,道:“你怎么还不去了。”

    “我见爹不高兴,想替爹分些忧。”

    “你去吧,做好你自己的事,爹知道了。”

    王雨鹛还是没动,她心想,爹一定是被这谶纬之言给惊住了。她是真心想给爹分些忧,就又道:“爹,其实清河县这些怪像,都跟一个人有关,也只有此人才最可能把这些诡异的事破解了。”

    “谁?跟谁有关?谁可以破解?”

    “此人就是清河大牢中的梁玉喜……”

    王仁詹冷笑道:“你还在为那小子说话?”

    “不,爹,您想想啊,这梁玉喜是第一个谶纬之言言中的人,也是他一直在林场跟沙陀人斗,才被沙陀人陷害入狱的。他入狱后,这沙陀人才在林场越发逞强了……”

    “哪他怎么破的了这些呢?他有这些本领吗?那沙陀人厉害非常啊!”

    “我亲眼见郑王他们与沙陀人斗过,虽是人偶方占尽上风,但郑王他们凭借几人之力,就化险为夷脱身而出,甚为了不起呢……”

    王仁詹瞪了她一眼,王雨鹛知道,自己不该用赞许的说法来讲述自己监看的人。她继续说道:“郑王跟梁玉喜似乎很有交情,若是梁玉喜的奇冤一事被破,则谶纬之言破除三分。若是梁玉喜与郑王联手为朝廷平了林场的沙陀人,则谶纬之言就破除了六分,最后的事,相信再无人相信了。”

    王仁詹听她讲完,心里暗暗点头,觉她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甚至可以说,对圣上而言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一种方式。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义女心思还算缜密,能想到这一层来。

    “嗯,爹考虑一下,你先去忙你的。把郑王看紧一些,别再出什么岔子。此时正是关键时刻,容不得一点差错的。”

    王雨鹛抱拳后转身走了。

    王仁詹回到边厢,见赵匡胤盘腿在炕上养神,趋前将察子们报的都一一禀报了。

    赵匡胤听到人偶大战一节,脸上已有些挂不住了。他没想到,这销声匿迹的沙陀人如今又要卷土重来了。这几乎当于他听说北汉要进攻中原似的。沙陀人的凶悍和诡异,赵匡胤并不比其他了解的人差多少,甚至可以说,他是最了解沙陀人的中原人之一。

    王仁詹顿了顿,最后才开始讲那黑松山现的大地洞,花石上的谶纬之言。他看着圣上的脸色,一字一顿把谶纬之言说了一遍。他怕圣上一时情急,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赵匡胤听完后,似乎被最终击中了什么要害。只见他脸色苍白,鬓角微微的有汗珠。王仁詹知道圣上此时,正心潮难平,他也不敢再说什么,垂手立在一边。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赵匡胤长出一口气道:“走吧,我们也去看看那谶纬之言。”

    王仁詹点点头,他出了门给那年轻的伙计吩咐停当后,就回身来请圣上:“赵爷,黑松山虽说离县城不远,但此去山路甚多,加之山里怪异之事频出,故请赵爷再等半个时辰再动身。”赵匡胤点点头,就坐在了炕上,等着武德司的人,把这一路上的警戒做好。

    这折腾一阵后,赵匡胤表面上是平静了许多,但他内心其实波涛汹涌。原本他认为此行只是来劝慰花蕊夫人与自己一起回京的,也顺路探一探清河地界吴越和南唐两国的形势,民间有些什么说法,摸摸民心向背。甚至他也作好准备,被花蕊夫人拒绝后应该怎么办的想法。但没想到,这离了京城后,天下大事仍是瞬息之间,变化无穷。

    大宋朝根基尚浅,就有人要动摇它。准确的说是动摇自己的江山,且这些都不是虚妄之言。已经有一支强悍的力量潜伏了下来。那郑王和卫王的蝇头小事,根本算不了什么了。

    尤其是那谶言最后两句:“斧声伴烛影,殺兄弟登殿。”这斧声不外指威胁赵氏江山的沙陀人,这个赵匡胤非常清楚,那烛影呢?还有殺兄?弟登殿?这是多么明显的提示。

    赵匡胤一辈子最相信的就是那句“点检做天子。”他怎么也不会怀疑这谶纬之言的真实性,从一开始就没有怀疑过。这也是他被谶言击中的原因。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五十八章 一事相托

    五娘一回丽春院,惊魂甫定,就赶忙去见曾妈妈。

    曾妈妈也似在等她来。她进门见费六爷也在,心道,不知道费六爷是如何处置那个路上遇见的人,曾妈妈也应知道此事了吧?这背后肯定有什么因由。

    “五娘,妈妈一直待你不薄吧?”

    “是的,妈妈。如果当年没有妈妈救我,我也许早已暴尸荒野了。”

    “嗯,我就知道五娘记得这知遇之恩。我没看错你。”

    “当然,五娘跟着妈妈也有一年多了。虽说五娘人笨拙,但只是心直口快而已,心里却一直有对妈妈千恩万谢的情义。”

    曾妈妈点点头很认真的说道:“五娘,今日你外出……也知道了些事体……前几日我们匆匆回来后,我也没给你讲过什么,今日我倒想把有些事讲给你听。”

    五娘颚首不语,仔细的听着。

    “一年前,我与你虽是萍水相逢,但你被人逼至绝路,差点死在野外,全靠我与你费六爷救了你。我们出手相救,只是因为你一个弱女子有些可怜劲,实在于心不忍置之不理。这一救后,你跟着我们在这丽春院,也快一年了。妈妈虽说是做这皮肉生意的,但从未逼你做过你不情愿的事。你在丽春院要怎么样,妈妈都不勉强。这是因为,我不想你觉得亏欠我什么,必须要报答我或是依着我……”

    五娘有些哽咽道:“妈妈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心里也一直记着。巴不得有一日也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哎,你过去也是良家妇人,不仅识文断字,还跟妈妈我有些相似的地方,做事敢作敢为的……”曾妈妈顿了顿“今日妈妈有一事要求你……”

    “妈妈有什么事但说不妨,怎说一个求字出来了?”

    “那日我们匆匆从林场回城,皆因为有仇家追到了林场。只是没想到,这回城数日来,满以为太平了。今日费六爷跟你出门试了一试,才知仇家已经盯上了丽春院,且这周围早已被围上了……”

    “可是今日跟六爷打斗的那人一伙的?”

    “是的,这些人十分凶狠。这一旦被盯上后,这丽春院是出不去了。而妈妈有些要紧的事要托付你去办……”

    “妈妈请讲,但凡五娘做得到的,粉身碎骨也去做。”

    “嗯,好。若是妈妈和六爷被人掳走,我这里有一本《兰桂图谱》,请你带到青城山去,交给重瞳真人。”

    五娘接过曾妈妈递过来的一本锦册。她没想到,妈妈如此郑重其事,仅只是为此画册而已。

    “这本画册原不是什么神秘之物,只是它是我故友所有,对她是珍贵无比的东西。我怕到时被那班仇家拿走。只是这一路艰辛,可能要辛苦你了。”

    “妈妈,那我何时动身呢?”

    “你暂且不忙,待我仇家那些人进来时,你再与迎儿一起走。”

    “嗯,也好。我正想在城里逗留两日,我怕那县太爷近日要斩了梁玉喜,怎么也要见他最后一面。若是见上了,我也就可以心安上路。我也到那青城山去修道去。”

    曾妈妈轻叹一声,“哎!五娘,你也是个情种。这梁玉喜与你年纪如此悬殊,你不知怎么就迷上了他?”

    五娘脸上现出些红晕道:“曾妈妈也知道,五娘也是命苦,一辈子就敬重有情有义的人。那梁玉喜虽是个小弟弟,不过,他顶天立地时,当真就是个伟男子,且人又重情义。如此男子,世间有几个女子不欢喜呢?只不过,我也不图他什么。只想他自个好好的就是。”

    费六爷一旁道:“这小子倒是很有趣,跟我也有些合得来。若不是他深陷大牢,我还当真想帮他一把,说不定这以后江湖上就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义士。只可惜,他身陷囹吾,我们也暂且难以有自由身了。”

    曾妈妈问道:“听说这城里在传黑松山的谶言,说他的案子就是个奇冤?”

    “嗯,听人说,这林场外的林子里,平白无故的被神灵凿了一个地洞,上面一块天外飞来的花石上,写了几句话。这第一句就说,清河出奇冤。”

    “哦,还有这事。这几日都没有什么客人进来,我们也不知道外面的消息。这仇家定是在外面做了手脚,把要来的客人轰走了。”

    “今日一大早,城里人大多去林场看那地洞去了,还有的人都围在县衙看审案子。”

    “这谶言还说了什么?”

    “有这么几句:大雪盖黄沙,清河出奇冤;血光映沙陀,地动赵江山;斧声伴烛影,殺兄弟登殿。这第一件事,说的正是清河县现下审的这案子。梁玉喜本就是被肖骁申那毒蝎子给谋算了,他若不得罪那毒物,怎么会惹祸上身。”五娘说起来,心里还是揪心得紧。

    曾妈妈皱着眉琢磨着这几句话,过了一阵自语道:“这清河县要出大乱子了……说不定天下都要出乱子了。”说完,她又冷笑道,“也好,这易得的江山社稷,说不定丢得也快。此一时彼一时,谁都是局中之人啊。”

    五娘也不知曾妈妈说的什么,只呆呆的看着。曾妈妈回过神又说道:“五娘,我怕这要来的事猝不及防,故还有一样东西送给你。”说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