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小县令 >

第90部分

大宋小县令-第90部分

小说: 大宋小县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骁申见此被吓得不轻,连忙后退了好几步。

    吴半仙倒是没动,他看着符彦卿道:“郑王爱憎分明,确是个英豪。今日这个桩库的事,小的也略知一二,尤其是那个桩库门的钥匙一说,我还真能说道说道。”

    符彦卿一听,就来了精神,“那你就说说看这桩库门钥匙,兴许爷还放你一条生路。”

    吴半仙:“既然郑王有心做这个交易,那好,我只提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你大人大量,收留我们两人。”

    “收留你可以,他不行。”符彦卿指着肖骁申说道。

    “郑王有所不知,此人虽然无才无德,可此人确实有用。”

    “他有什么用?”

    “他知道沙陀人的人偶修炼**。”

    符彦卿鄙夷道:“邪门歪道,我不稀罕。”

    “我相信郑王的确不稀罕这邪门歪道,甚至对此深恶痛绝,但郑王您想想,若是有了此技,再加上这桩库的银子,您还愁什么?这肮脏的一技说不定还真有用处呢。”

    “你太小看我了,我符彦卿只做光明正大的事,绝不与这类人为伍。”

    “我很敬佩郑王此说,不过郑王可能也忽略了自己的处境。您正是需要有人从旁相助的时候,多一个人总比少一个人强。”

    “放肆!”陈公在一旁实在忍不住,“一个中原人还替沙陀人说话求情,你这个数典忘宗的腌臜老咬虫,看我不一剑也送你上西天。”

    吴半仙见陈公动了怒,吓得直往后退。

    符彦卿见此,示意陈公止怒,然后说道:“你说吧,要是不说,取你性命易如反掌。”

    吴半仙满以为自己可以搞定郑王,以为大家同为天涯沦落人,想必还有些容易相互接纳,没想到是碰的头破血流。现在不光是没有说服郑王,还被威逼如此。

    他只好说道:“这个桩库门的钥匙,曾经有个说法。就是此钥匙并非真正的钥匙形制。这建桩库的富绅原是姓柴,这钥匙上有一个柴字,而且为象牙雕的物件……”

    符彦卿急问道:“你说什么?牙雕物件,有一个柴字?”

    “恩,是的。此钥匙听说最后被武德司的人所得,但究竟何人,也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因为传言,这家人被武德司诛杀得干干净净,所以人们猜测钥匙在武德司人手里。”

    郑王一下子似乎领悟了什么,他转过身深深吸了一口气,把手一扬。陈公领会此意,转过身就是一剑,剑锋一闪,吴半仙应声倒地。

    肖骁申眼见不好,转身就跑,刚跑了几步,陈公飞身一剑给了他后背到前胸。念绍青在一旁看得魂飞魄散,吓得上下牙直打架。

    陈公拔出剑后,问符彦卿道:“郑王,你知道钥匙下落了?”

    “嗯,我猜到了**分,此人还在清河县。要怎么对付此人,我还得好好想想。”

    他看看周围躺着的三具尸体,说道:“走吧,这些人都是应得的下场,死得其所,我们也算替天行道。”

    三人转身下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王仁詹走出藏身之处,看着那三具尸体,他走到肖骁申的尸体旁边。然后俯下身看着他胸口淙淙冒出的鲜血,脸上浮起一个不可琢磨的笑意。

    第二日,就有人到县衙报,说南山寺废墟上发现了死人,还是被人杀死的。其中一个居然是圆序方丈。

    梁玉喜他们去仵作房,看了尸身后,又听朱权讲了讲尸身的情形。

    回到后衙,他对董书怀他们道:“看来这些人都是冲着桩库去的。圆序死而复生,如此不寻常的事,他可能真跟这南山寺的大火有关。只可惜现在死无对证。”

    马德贵:“他要是没有什么鬼名堂,也不会悄悄的躲起来,他的死说不定也是罪有应得。”

    董书怀:“另一个吴半仙,原是跟肖骁申他们一起的,他死在废墟那里就奇怪了。”

    梁玉喜:“朱捕头说本是三处血迹,但现在是两具尸体,所以这事还是很奇怪。吴半仙去过南山寺的话,他就算是桩库知情人之一。这些人横尸在废墟上,都是因为昨晚桩库门未曾开启,引动了杀机。”

    贾白羽在一边沉呤了很久,:“有句话我不知我该不该讲,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讲出来,也才是真正的仁义。”

    梁玉喜:“先生如此为难,莫不是跟郑王有关?”

    贾白羽摇摇头:“我看到尸身时,我就知道这是谁做下的事了。”

    “是陈公?”

    贾白羽点点头,“这河洛剑法,清河县除了公子,就是陈公。不过陈公如此不掩饰自己的杀人行径,看来也是少有的坦荡。”

    “陈公一人所为?不可能,他下此狠手,身边一定有郑王。他们不离开清河县,也是怕在清河县外,被圣上缉拿住了。只是,他们留在清河县又想做些什么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初入桩库

    马德贵似乎思虑了一番后,问道:“玉喜啊,这桩库的秘密和钥匙都在你掌握着,你有什么想法啊?”

    “我还暂时没什么想法。道长突然将这物件告知我,我还真不知该怎么办。毕竟这桩库是一笔无主的财富,也引起了诸多人的留意,保不保得住桩库现在都还是未知的。”

    董书怀道:“我看,我们还是要先解决为什么要保这笔财富的事,再解决怎么保的事。”

    梁玉喜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也请马叔和大哥都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马德贵:“虚印道长这一走,也不知经年才能相遇了。他倒是逍遥自在了,把这个摊子就扔给了我们三。我看啦,这桩库原本就是来之于民,虽说现在是无主的财富,但终究还是应该归还给老百姓才是。”

    董书怀:“嗯,有道理。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就该如此这般。”

    梁玉喜:“我也赞同马叔的说法,至于怎么还,我倒觉得应该从长计议,毕竟不是善捐和施舍。三下五除二把银子一散了事。那样虽说简单,我们也得个虚名,不过对百姓而言不是最好的。”

    马德贵:“玉喜说得好。这笔财富县衙紧紧的看着,然后可以拿出来疏浚水利和改良田地,也可以赈济贫穷者,扶助老弱。”

    董书怀:“话说回来,这笔银子我们说得如此热闹,还不知究竟有多少,是不是真如传闻一样,有个几千几百万两。”

    梁玉喜笑道:“这还不简单,今晚我们就去南山寺看看。”

    是夜,三人带了官差,到了南山寺的废墟处。显然官差们四处守护着,然后三人就到藏经阁位置。

    梁玉喜拿出那枚牙雕的腰佩,感慨道:“此物如此普通,没想到还是一桩秘密的钥匙。有道是人为财死,它这通体都沾染了人的鲜血。但愿我们对得起它,不让这笔财富落入贪婪之人手里。”

    董书怀指着牙雕:“这物件究竟该怎么用呢?”

    梁玉喜摇摇头,“虚印道长也没细说,他只说在藏经阁位置,具体位置我都没来得及问。”

    马德贵:“那我们就分头在这废墟里找找看。”

    于是三人就在藏经阁的废墟中开始寻找,寻找有钥匙契合的地板或是石基。还有,这晚的月光也皎洁,不用火把也看得清楚。

    可三人找了一圈后还是一无所获。梁玉喜站在那里细想,总觉得他们没有找对方法。按说地方不假的话,这石基又没被焚毁,应该直接找得到库门的。可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发现异常的地方,那钥匙该怎么用都不知道。

    三人也都住手,然后坐下来思索。

    梁玉喜一边想一边嘴里说道:“这南山寺被火烧,是因为有人想烧出库门,但其实是烧不出的。最开始他们设想是百年无人进库门,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个家族断子绝孙了,所以才巧设机关,让库门自动开启。那就是说,很可能桩库建成时,当时并没有南山寺。而后来有了南山寺后,就妨碍了库门开启,所以要烧毁它。这样说来,这钥匙不是在石基上,因为石基也是后来之物。那我们再找找看藏经阁附近。”

    三人于是就在藏经阁附近找开来,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正在大家有些沮丧之时,梁玉喜看着藏经阁背后的一口井,有些奇道:“诶,这个井倒是有点怪,山坡高处设井?还是个很好的标识,而且这井看上去就比南山寺古旧……说不定……”

    于是,三人找来火把和绳索,梁玉喜率先就用绳子绑在腰间,然后下到井里去。井的下面还有一些水,能看见月亮映照在井里。那些井壁青石堆砌,倒是不湿,摸上去十分干爽,这跟一般的水井很不一样。

    梁玉喜小心翼翼的往下降,注意观察着井壁。而没过多久,就有了令人欣喜的发现。在井壁一处,正好就有一个凹进去的小地方,那地方自然而然的就让梁玉喜联想到了牙雕。于是他取下牙雕,将它慢慢的按进凹处,只见那水井的水底开始哗哗的响动起来。

    梁玉喜惊喜的对井上两人说道:“大哥、马叔,这井里有戏。”

    果然那井底慢慢的水隐去后,就露出了一个洞口来。梁玉喜慢慢的降到洞口位置,只见这洞口可以容一人站立,而且有石阶向下。

    梁玉喜取了腰间绳索,一抖绳子说道:“你们也下来吧,这下面有洞口。”

    于是,他举着火把就往下走。这通道的确陡峭,斜斜的直往下走。据说这桩库离地几十丈,就是为了防止盗墓之人。

    梁玉喜就这样走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十分的费力,累的满头大汗。终于站下时,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自己正身处一个巨大的密室内,这密室大得几乎可以装下一座丽春院。密室的四周还有一些烛台,梁玉喜就走了过去,将烛台全部都点燃。不一会,密室里亮如白昼。

    待他回头看时,只见密室的四周一个个的皮箱子堆放在一起,他走进一个皮箱,打开后一看,里面是满当当的银锭。

    这的确太惊人了,如果这密室的皮箱都装满了银锭,梁玉喜敢断言,这密室的财富起码可以相当于清河县一百年的收入。

    马德贵和董书怀也相继下来,他们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得连连咂舌,啧啧连声。

    马德贵道:“这笔财富,清河县人有福了。”

    董书怀:“我奇怪得很,这么多的银子,当时他们就靠这个狭窄的通道抬下来的吗?不可能吧。”

    梁玉喜也在四处查看,“嗯,我也觉得奇怪。我敢断言,这密室应该还有一个出口,或者说入口。”

    于是三人又找了起来,结果一无所获。

    这密室明显结构上并不复杂,巧设机关的话,应该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密室因为银子抬入后,已经将那一条密道封死了。

    三人在密室转了一阵,也不得要领,只得先行退出。梁玉喜也准备去找些工匠来,请教他们一些巧设机关的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你好二娘

    第二日,南山寺那些和尚们就得到消息,让他们不比再四处化缘来修造南山寺了。以后,这寺庙的重建,一律由县衙出资。而且还要重建原来的辉煌。

    和尚们闻听此言,都喜不自胜。这化缘建庙都是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的事,这一下县衙就帮着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那还不是大好事。

    这个消息传到很快,全县的人也很快就知道。

    百姓们当然也很乐意看到一个对出家人为善的官府衙门,而且,梁玉喜重新执掌清河县的大小事务后,清河县正重新焕发生机。

    而另一个消息也传得很快,上午大家还口口相传县衙的功德,下午人们都得到了一个令人不知如何的消息。

    这个消息就是:清河县的人可以走出清河县了。但走出去了,也许就一辈子都回不来了。经过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很多人就开始收拾细软,准备携家带口的出境。而不愿走的还是占多数。毕竟大家一辈子、半辈子都在这清河县,并不是靠走南闯北才活下来的。另外,看到有的财主舍弃田舍房产就这样义无反顾的走了,留下的人就盘算着是不是就能白种他人田地了,也不用向谁交租子……

    所以,这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各有各的算盘。走的人也有走的理由,总是希望到更活泛的地方去,远离这异象连连的地方。

    梁玉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心里却是不好受的。按说,官府有职责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但百姓们不堪忍受这乱世一样的清河县,梁玉喜又哪来理直气壮的去阻止呢。

    令主簿在外面等了好一阵,都没见梁大人发令,知道他为难了。就进到书房去,说道:“大人,这守土保民是官府的职守,若是朝廷怪下来,这可是大人的失职,要查办的。”

    梁玉喜苦笑道:“谁要是来查办,他倒是来啊。”

    “我看大人既然要做这个人情,不如这样。我们还是派出兵勇守在各个要道,但在夜晚时,就撤了兵勇。这样既做了官面文章,又放了人。”

    梁玉喜点点头,“好,就依你。去办吧。”

    令主簿得令后,就下去安排人手,去守住给要道,如此这般一番。

    而有些想出境的百姓,见官兵把守了要道后,就怕官府不放人,千方百计的准备从其他地方出去。

    而这些人群中也有李保全和李雎儿父女两人。

    他两人与肖骁申、吴半仙分道扬镳后,就去乡下多了一阵。听说这可以出境的消息,就赶忙与一众人,混在一处,想着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伙人带头的是几个黑松山的猎户,平素在山脚村庄里,靠打猎为生。可黑松山异象连连,这不能打猎的日子实在难熬。所以就想着出境去,到其他打猎的地方去。

    这伙人听说官道不能走后,几个后生就相约从黑松山的一条山间小道走。那些有家室的就不愿意,知道那路不好走,不如等等走官道。

    而李雎儿父女两正好想躲着官兵,一听说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就好说歹说的要跟在一起。猎虎后生们都明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