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高阳公主 >

第12部分

高阳公主-第12部分

小说: 高阳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早晚的钟声会提示他警醒他。

他想他会痛改前非。

他想他会变得洁净。

然而,就在他日异变得洁净的时刻,在那个傍晚,有小和尚说,门外有一位妇人求见沙门辩机。

辩机快要疯了。

他说他不见。

会昌寺的大门关得紧紧的,在那个星夜。而关在门外的是一个同样快要疯了的女人。

他怎么可以不见我?

又是整整的一夜。那辆马车始终停在会昌寺的门外。

直到会昌寺的晨钟响起。伴随着钟声,会昌寺紧闭的大门打开……

马车中的那位年轻美貌的女人走进来。她脸色苍白,不施粉黛,眼神中透露着绝望和悲哀。她想迟早这大门会打开的。她等。她就是要见到那个她想见到的人。

她像信徒一般烧香拜佛。她做着那一切的时候觉得很亲切,因为那是辩机的信仰。

她烧了一炷又一炷香。

终于在香烟缭绕之中高阳看见了那个已被剃度的辩机披着黄色的袈裟朝大殿走来。高阳见到如此形象的辩机不寒而栗。炫*書网收集整理那袈裟正在拒她于千里之外。

辩机在走进大殿的时候突然觉出有如刺的目光在扎他。

他抬起头,立刻在众多的信徒中看到了高阳。他是透过那袅袅的香烟看到那美艳而又苍白的女人的。那女人立刻使他怦然心动。

是她吗?他们分开才仅仅十天。那惨烈的疼痛那绝望的喊叫至今依然存留在辩机的心中。仅仅十天。她刚刚生过孩子的身体还那么虚弱。她怎么能?她简直是疯了。

他们透过香烟四目相视。

佛事不曾开始,辩机便托故匆匆逃离了大殿,逃离了那女人殷切而又满怀悲戚的目光。

他面壁。他求佛保佑他能断了这尘世的念想。他不要见高阳。他躲进这会昌寺就是为了不再见高阳。他怎么也想不到高阳依然会来并且如此执著。

他对又前来通报的小和尚说,不见,我谁也不见。

他面壁。他拼命地读经。

他怎么能不见我?两天两夜。我一直没合眼。我上山去找他。又在寺外等待。他怎么能不见我?

高阳推开小和尚闯了进来。

她是谁?她是高阳公主是当朝皇帝的女儿,她还是历尽了磨难的女人,她有进来的权利。

高阳闯了进来。

她进来后就闩上了房门。

她把她的两只冰凉的手放在辩机的肩膀上。她哭了。她说,你怎么能说出不见我呢?我在大门外整整等了你一夜。而这之前我上了山16ks。一路在线看书。你能知道我在山上见不到你时那绝望的心情吗?你知道我是怎样满怀着欣喜上山的吗?我想见到你。我想告诉你我们的儿子是怎样地像你,想告诉你他也有一双和你一样的蓝色的眼睛。可是你在哪儿?你让我满怀的希望落空。山上山下,马不停蹄。来到这会昌寺,听着寺院的晚钟我苦苦等待,而你又把我关在了门外。你就真的忍心永远不要我,永远不要你的儿子吗?你就真的要断了这份情缘吗?你怕我什么?怕我辱没了你的名声?怕我耽误了你的飞黄腾达?怕我是当朝皇帝的女儿,是堂堂宰相的儿媳,又是别人的妻子?……辩机,别离开我。我自从嫁给房遗爱,便已心如死灰。但却没想到在我绝望的那些日子里我竟在山林中遇到了你。我们在一起是多么美好。紧接着便是怀了你的儿子的那种种痛苦。那儿子是你的,而我却是房家二公子的女人。这是怎样地大逆不道。我宁可大逆不道,因为我爱你。为了这爱我宁可去死。我冒着生命的危 3ǔωω。cōm险到山中去向你告别,那是怎样的苦痛你知道吗?但是我快乐我幸福。我是死过的人了。但上天赐给我和我们的儿子平安。然而你却逃走了。不见我们。把我们丢在那没有亲人也没有温暖的房家……不,别这样,辩机你转过头来……

公主跪了下来。

她从身后抱住了辩机。

她轻轻地解开辩机身上的袈裟。她说,脱下来,这袈裟看上去太可怕了。它盖住了你的血肉之躯。让我们脱下它。我并不想剥夺你的信仰和追求,我知道那是你生命中的几乎全部。我只要我的爱,那么微薄的一点点爱。把它给我吧,让我们……

不!辩机扭转身。这里已不是终南山。这里……

这里怎么啦?难道你来到这里就能割断对我的想念吗?难道这寺院高高的围墙就能阻挡你对我身体的渴望吗?

但佛是看得到的。他此刻就在我的心中。辩机挣扎着。

不,他什么也看不到。他是虚幻的,而我们才是真实的。我已经没有人疼了。父皇也不再疼爱我。唯有你,唯有你是我的亲人。别再拒绝我了。你看,我已经摸到了,你的强烈的欲望。来吧,我爱你,我爱你……

高阳公主昏了过去。她倒在了面壁的辩机怀中。

从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位美丽的贵妇人坐着马车来到会昌寺烧香磕头。她很神秘。没有人知道她是谁。她总是在黄昏的时候来。然后虔诚地跪在大殿里。她会闭着眼睛在那里长跪不起。直到信徒们纷纷离去。然后,会昌寺朱红色的大门关闭。晚钟响起。如歌般回环。那妇人被暗夜吞噬。谁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也许是深夜。也许是黎明。

辩机最终无力抵抗。

只有当每天清晨,当钟声响起,当那朱红色的大门开启的时候,会昌寺才又恢复出它宗教的本真。而只有当虔诚的信徒们跪拜在大殿的佛像前,辩机也才又披上那一袭虚伪的袈裟,恢复他佛门僧人的道貌岸然。

这现状谁也不能改变。当事人已完全身不由己。

这样五六年过去。

五六年的岁月中,他们始终坚持着这无奈的缠绕。

高阳公主又生下了一个男孩。仍是辩机功德圆满的成果。

高阳公主 第二卷 第二章(1)

到了贞观十九年初,长安城里出现了一件轰动整个京都的新闻。十七年前为探求佛教真谛离开长安前往西域的唐三藏玄奘,在这一年的正月里,历尽艰辛返回了长安。当时的长安,佛教已开始深入民心,因此唐玄奘的归来,便立刻成为轰动全城的新闻。

其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筹集兵马,准备亲征高句丽,以完成他一代君王的英雄梦想。得知玄奘返唐,他竟也极想会见玄奘,以图了解西域诸国的情形,甚至构想西征扩大唐帝国的疆域。

正月二十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召见唐玄奘,对他的西域之行钦佩不已。他对玄奘婉言相劝,希望他能断然还俗,在朝廷之中做一名高官,帮助太宗处理西域方面的诸多政务,为日后征战西域打下基础。而自幼遁入空门,历尽艰辛,且已被佛家法义千锤百炼的唐僧,怎么可能离弃他早已深入骨髓的信仰呢?于是唐僧谢绝了唐太宗,并恳求皇上能允许他尽余生之力来翻译他从天竺国带回的那些佛学经典。

其实,一向以道家李耳为祖先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对佛教不感兴趣。唐太宗之所以召见玄奘法师,是因为他对西域的疆土感兴趣,对玄奘西域的经历和见闻感兴趣。但玄奘的执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他。他进而认定,一种宗教之所以引得这么多精英不惜生命地去追寻,这宗教必是有它的力量和魅力。于是,唐太宗欣然敕许玄奘组织班子译经。并将太宗为纪念亡母太穆皇后窦氏在长安建立的弘福寺,批准为译经的场所。

唐太宗的这一敕许,无疑给了唐玄奘极大的支持,同时也是朝廷对佛教的某种首肯和弘扬。有了皇上的许诺,这译经就不再单单是玄奘个人的行为,而是成为了朝廷的事情、国家的事情。不仅所需费用一律由朝廷筹措,就是那些德高望重、才学兼优的译经高僧,也将由朝廷统一征召。然而唐太宗作出这一敕许的决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他要求玄奘首先为他撰写一部关于西域见闻的著作。唐太宗并不是真的想读那种种新奇的域外故事,而是希望在向西扩充大唐的版图之前,能对西域那片陌生的土地和人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就是后来由唐玄奘讲述、由辩机代笔撰写的那部被载入了史册的《大唐西域记》。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原本是玄奘的事情,或仅只是佛教的事情,后来竟也成了辩机的事情,而高阳公主居然也被牵涉其中。

皇上的洪恩敕许加之玄奘的急切,使译经的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地筹备了起来。此次译述弘扬佛教经典事关重大,于是玄奘特别选择了九名全国最优秀的、也是知识才学兼备的僧人从事译著,历史上称他们为缀文大德九人。他们中最著名的是,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福聚寺沙门靖迈,豳州昭仁寺沙门慧立,还有,长安会昌寺沙门辩机。

多么可怕。

长安。会昌寺。沙门。辩机……

被朝廷和大名鼎鼎的法师招募译经,应当说对于任何一个有抱负的和尚来说都是个求之不得的机会。对于沙门辩机应当也是如此。就在这梦想成真的时刻,他怎么了?

辩机他突然犹豫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离得开这清幽而又温馨的会昌寺。他更不知道与他心心相印、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的那个女人是不是也能接受他这事业的美梦。倘他有一天真的跨入了弘福寺的伽蓝,也就意味着他已经舍弃了他深深爱着的他离不开的那个女人。

再也见不到高阳公主的那思绪使他痛苦万分。

所以辩机不能够裁决他是不是要去弘福寺。

那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他想,他把这决定的权力交给高阳。他要让高阳来决定他的未来,他的命运。

然后他等待。等待着那个迟迟到来的黄昏。

黄昏终于抵达。

当黄昏终于抵达的时候,天突然阴暗了下来,并开始飘起蒙蒙的雾霭一般的小雨。

辩机在殿堂前的回廊上徘徊着。他等待着。他想他的命运从来就不在自己的手上。在菩萨那儿。后来又在高阳那儿。连寺院的晚钟都撞响了,但公主却没有来。辩机内心深处充满了绝望。

他译经的伟业和他的高阳及孩子,这所有的,无论什么他都不愿失去。但是,命运能使他好事成双吗?

然而就在会昌寺那两扇朱红大门就要闭合的时刻,那个穿着深色长裙的贵妇人便在细雨中翩然而至。

公主远远地看见了正等在雨那边的辩机。辩机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那巨大的大雄宝殿前,竟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眼前的这一幅图景使她第一次感觉到了那“法力无边”的庄严、冷酷,和惨无人道。

高阳并没有急匆匆地奔向辩机。

她依然照每次进香的先例,先是燃上一炷香,然后跪拜,然后磕头,祈求佛祖的保佑。她很平静很娴熟地做着那些佛事。她心中安宁毫无怨恨,她认为她得到的已经够多了,她为此已经很感谢佛了。她是那么虔诚。

然后她从那巨大的佛像前缓缓地站起来。高阳想,在佛像前她此刻也一定如辩机般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然后她穿过那渺小穿过那微不足道缓缓地走向辩机。她抬起头。她看见了辩机那双已经变得有些黯淡的蓝色的眼睛。她想那是因为岁月的磨蚀。

有时候,在美丽的黄昏里,他们会在会昌寺宁静的院落里散步。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似乎已并不急于跨进辩机的寝室。今天他们也很想在这蒙蒙的雨中在会昌寺的威严与凄冷中散散步。他们不谋而合。辩机刚刚一转身,高阳公主便跟了上去。

这是他们多年相濡以沫的默契。

他们不讲话。

他们这样走着。看尽了黄昏,直到沉沉的黑夜降临。

有时候,辩机会偶尔问起他们的孩子。他只是从佛心出发,所以他问起他的孩子就像是问起这人世间所有的孩子。辩机从未见过他的两个儿子。他也许心里也很想见到他们,但是他却从来不许高阳把他们带到寺院中来。

而今天辩机却突然说,他是多想见见儿子们。他还说,他会在心里永远爱着他们。

辩机又说,我们在一起也有八九年了吧。有了这八九年,有了你,我便是死,也死而无憾了。

高阳公主停了下来。她惊异地看着辩机。你怎么啦?怎么净说些这样的话?

高阳拦住辩机,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惊恐。辩机无法躲避那凄婉的审视。他迟疑着。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他还没有勇气。

最后他们终于回到辩机的那个简陋的小屋。屋内只有一张木桌,一张窄窄的木床。

八九年过去,高阳公主已经出落成一个真正的美妇人。辩机怎么能够抗拒?怎么愿意抗拒?

这一次,等到他们终于完成了喘息和呻吟,完成了撞击和接纳,辩机说,你决定吧。辩机鼓足了勇气,对那女人说,你决定吧,我的所有的一切我的生与死都握在你的手中。我爱你,听你的……

高阳公主 第二卷 第二章(3)

起伏不定的喘息终于平静下来,高阳流出了眼泪。

那是预感。

黄昏时高阳走进会昌寺当她在大雄宝殿前看见了那个渺小的孤零零的辩机时,那预感就存在了。

高阳说,你说吧,我知道会有事情就要发生了。是不是你要离开我?是不是因为那个玄奘回来了?是不是你的才华学识太超凡了?是不是你太献身于你的宗教了?是不是你讨厌我了嫌弃我了?你说呀,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

高阳公主哭着。

她就那样赤身裸体地,不准辩机靠近她。

辩机说,我舍不下你。但我想去译经,去接近那佛学的真谛。去译经对我来说也至关重要,这是我一生所渴求的理想,这是尘俗之人所无法理解的。

可你难道不是俗人吗?你不是俗人又怎么可能和我这样在一起?

不,不,这不一样。我是千方百计要挣脱这些的。高阳,你要帮助我。为了床笫之欢我拒绝这次机会,那我毕生都将消磨在这小小的会昌寺内。我不能甘于这等平庸,我不能断送我的前程……

辩机,辩机你在说什么?你是说我平庸吗?你是说是我耽误了你的前程是我在阻碍你实现你宏伟的抱负吗?

不,我不是在说你。我是说我们。是说我自己。我们没有前途。我不想再拖延下去了,也不想再这样无休止地毁着我自己了。我们必须作一个决断。我们不能一辈子这样。常言说长痛不如短痛。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