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李扬传 >

第226部分

大唐李扬传-第226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扬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扬笑了笑表示不忆为然而道:“兄长言重了,小弟知是兄长关切,就莫要说这些见外之话了。”拦了薛嵩的杯子,将这话题转开道,“薛兄长,此次小弟来访,也是有事想问。”

“请明言。”薛嵩一听有事便是正色而道。

“今日午后,使君寻我。”

“哦,程军使是接了州府送来的抄件而急赶了回来的,身畔有长史有我。”薛嵩跟着说道,“莫不是这抄件之中有事?”

李扬站起推门朝外看看,见无人便又是关门回来坐好,以指点案面点头道:“也是无事,早送邸报,上有幽州战事,张大使大胜,斩其王。但这都是小事,后转来一纸调令却是与此有关。”

薛嵩挺直身驱抱拳而朝东道:“定是圣上要出兵了。”

“也倒不全是。是碛西节度大使、延王玢以北庭都护的名义要调河西之兵,我沙州豆卢军请调四千军马入安西,驻扎西州。”李扬压低了声音说道。

薛嵩猛的站起急问:“可是要发兵河中,进击大食?”

李扬点头而又摇头:“暂不明白兵锋所指为谁人 ?'…'但大食一直是为安西、北庭之大患,不能不说有些打算。但近年来,大食一直与我大唐刻意交好,约束其军不可生事,按常理说圣上应是不会,要知道一军足调四千,那可不是个小数。以五万铁甲足以扫灭那河中的粟特诸国,何必要如此大的动静。”

“妹夫,此等大事莫要相议了,为兄是什么也未听到。”薛嵩在地上急走了一圈后,反而坐下举杯说道,“这与你也无什么干系,来,饮了。”

李扬饮罢停杯摇头而道:“此次出兵之将却是落到了小弟的头上。兄长你说有没有干系?”

“什么?”薛嵩惊呼,又压低了声音问道,“程军使是糊涂了怎得,为何挑了你这个不是武行出身的司马去做这等事?真是荒唐!妹夫听我一言,切莫答应了!刀剑无眼,那河中之地可不是在寿昌县外,你是不知那大食兵的历害,可是只比突厥人稍逊一分,这些年如不是西有突骑施在牧守河中之地,也不知道要死去我多少大唐的好男儿。再则说来,那河中是为昭武之姓的地界,又不是我大唐的疆土,以往高宗皇帝时期设了几府,后来都是反叛了我大唐,为何要替他们去卖命,不值,不值得!妹夫要三思而后行。”

“晚了,小弟已是答应了下来,回不了头了。”李扬苦闷之极,饮了一杯苦酒。

“唉!”薛嵩以拳击案而道,“定是那老狐狸想的主意,让你入了瓮。我说可是相符?”

“不说这些了,薛兄长,今日不醉不归!”

“好,我也不说你了。事已做下,就不能回头。你也请放下心来,开拔之时为兄助你!来,你我不醉不归。”薛嵩举杯与李扬相碰一口饮下,“好酒,不枉我从花了二十文买他一斤。”

“呵呵,有薛兄长助小弟的话,小弟便是感激不尽了。小弟来时与娘子们说了,即是明日要去了军营,兄长也不在家中,不妨二家合一家,请小嫂嫂与之坐个伴如何?等兄长至军营里回来,便可再搬回去。要是嫌了麻烦,也可不去,只是能不能时常与她们说说话,兄长,你看如何。”李扬忽是想到了这事,便顺便提了出来。

薛嵩一喜道:“甚好,原些本就是有这个想法,但怕妹夫不应允。如今妹妹也是回了沙州,且又与你的妾相认,再加上我也不常回来,如此一来,倒是二家之妇人能相互照应了。此事可成,那明日便让翠姑搬过去住。”

“谢薛兄长成全。”李扬也是喜道,这下也省的三位娘子整日嫌闷,如今入住了翠姑也可解些闷气,再说这翠姑年岁大些,有些事也能帮衬着朵儿做了主,便是自己西去安西,也能安心了。

说着便是来回相敬,后来弄不清喝了多少,反是天已黑了,那边想必也是拉家事说的投机,一时忘了时辰,也未是过来相问。直至李扬有些看不清眼前之物,心里却是明白是醉了,这才摇摇晃晃的起身来告别。

薛嵩自是无事,便好言相留。

李扬嘻笑道:“小弟又不是木头,兄长自回来一日,那能作那等不解风情之人。兄长,良宵苦短,可要珍惜。”说罢,不知礼数的大喝,“娘子,娘子。随为夫回去!”

那边小娘们也是吃了些酒,但都为浅尝而已,但都是红腮满面,平添了八分的风采。听得这边吵闹像是自家郎君的声音,便与翠姑表了歉意推门出来搀了李扬而归。

第三百三十五章 点兵

第二日,李扬揉着仍是有些晕沉的头被昨日看护了夜的朵儿叫醒,忙起了身问着时辰,听到未迟时,便放下心来,穿衣洗漱后用了少许的饭,交等着自已离别的后的一些安排。将刘一与李苍头便留了下来,一边看护着院子,一边将买来的奴仆好生的调教,并说道:“不可懈怠了,日后将有大用。”便与早已准备好在客房相等的杨钊去了城外操练的军营。

至军营中,见了程刺史将杨钊引见。程刺史见杨钊身体魁梧,便是喜欢留在了身边做了一名防阁亲卫,对此杨钊也是满意,等安顿了下来,便是让人将自己留在蜀中单名柔的裴娘子接到了沙州。也不知怎得竟是与李扬的娘子杨氐攀起了亲戚,自是处处以李县男妻家人的名义自居,对此李扬也是一笑而过,反正自己的妾室杨太真也是他的堂姐,便是不去矫正,由她去了。

在军营之中一晃三月而过,李扬除了临时仓促而习的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靖问对》),便是与军中众校尉互相熟知了解。豆卢诸军驻沙州原为四千三百人,后牛大使坐镇凉州牙里看重吐蕃防务,增军一万余人,设军使一人由沙州程刺史兼任,副使、营田副使、司马、仓曹、胄曹、兵曹参军各一人,习骑射者是为越骑计八千余众,其由为步卒共计二千,由军由团、旅、队、伙由成,伙计十人,备六驮之马,设伙长一名,其队五伙,有队正、队副掌事,一旅二队,一团二至三旅,团有校尉,旅有旅帅。其军兵为世袭军户,三丁之家抽一丁,以上类推抽数。前军计五团之数计一千五百人由一别将率领。后军带辎重计十二团共三千七百人,由营田副使兼顾。左右二军各为一千左右取军中校尉压制,中军三千出头直接听命于军使。在这当些校尉当中,有一时任旅帅的姓李名嗣业的昭武校尉与薛嵩交好,也连带着和李扬比较亲近。也私下交谈了几次,惊是神人,这李嗣业文武韬略皆是精通,,又排演了几次兵法,用兵神鬼莫测,俱是大胜,当下便将其引于程刺史,程刺史也是大喜,即刻让其校验一团的校尉。

这一日,李扬在帐中温书,新春中智谋将帅科补任从八品上的参军事季广琛进帐拱拳禀道:“李司马,军使有令,命各团及军中七品职官入帐议事,请司马速速点到。”

“哦,知道了。”李扬合了书,心里奇道,为何不点鼓升帐反是让人通报,但军令如山,不敢乱问怠慢,便忙是从榻上起身,挑帐而去直奔了大帐。

一路之上与各校尉拱手相见,齐齐相让进了帅帐,按品阶站好。李扬官尊列于豆卢军使长史下首,见程使史未在,便小声的相问:“长史,可知今日为何议事?”

长史笑而摇头不语,用嘴努了努主座。

李扬点头与长史拱了拱手。

“军使到!”押牙杨钊从内出立于一侧威武而道,看的出这些日子过的是为得意,本就是身材魁梧之人,如今在军中滋养的更为彪悍。也是瞧到了李扬,见李扬以目示已,便转了转眼珠,微微一笑。

李扬顿时明白,大概是程刺史接了军令,莫不是要开拔了?便是心中有些兴奋。

程刺史沉了脸出来坐定,用眼环了下面,沉声而道:“今早有军中露而传至,吐蕃夜犯龙靳镇,破之,镇将死命力敌殉国,其副将以下者皆身死!”

“什么?”众将校大惊失色,纷纷不敢相信。

“军使,此消息可是真的?”李扬愣神,想到与之合计灭了困惑沙州许久马贼的张镇将这心中不由的悲苦。抱拳相问。

程刺史点头道:“这是今早传回的露布,请李司马代本使念于当堂。”

杨钊进来拿起交于李扬手中,行礼退去。

李扬便知是真的了,缓缓展开念道:“告急,夜三更贼寇龙靳,破关。镇将身殒,余者皆死。此番吐蕃来袭,回去如风、行如诡异、声息皆无,竟使烽火未燃,破关之后将所获之马尽数杀死,钱帛分文未取。至早辰时通关商贾方才觉,急报寿昌。开元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寿昌令赵奉璋呈。”读罢,耳语之间尽是杀声,脑海之中俱为惨烈,一股悲壮之情不由的涌上了心头,与上抱拳道,“军使,下官愿带一营人马去追敌,不斩敌首誓不回头!”

众将校也是一一请战。

“好,你等如此,本使心慰。沙州司马李扬!”程刺史喝道。

“下官在!”李扬列声应道。

程刺史瞪着李扬之眼,狠声说道:“本官与你五团人马,其军种、兵器、马匹由你在军中挑选,你可否替我大唐为死去的袍泽招回怨魂!”

“下官愿意!定将其凶斩杀以祭我大唐英烈!”李扬此刻已是心情激荡,心中直想要为张镇将等人报仇,大声应道。

“好,本使点你为行军子总管。来人,擂鼓点兵!”

当鼓角声响,各团旅队纷纷至校场列到。

程刺史率一干将校至点将台,大声喝道:“敌寇犯我大唐,众将士何不杀敌!”

“杀!杀!杀!”滚滚吼声直冲霄汉,无形的杀气顿时弥漫于四野。

“李总管,请点将选兵!”程刺只见军心可明,便回身与李扬说道。

李扬抱拳应是,朝前一步扫了众军一面,顿时下面鸦雀无声,只有烈烈的劲风卷起阵阵的沙土吹打在各营之旗上,发出嘭嘭之声。

“昭武校尉李嗣业、仁通校尉薛嵩、炖煌戍主张正听令”李扬还是希望用一些旧部,于是大声的喝道。

“末将在!”自队列之中,出三人侍立台前抱拳而道。

“你等各挑一团人马,随本总管出征!”

“得令!”三人反身回去。

李扬又转身与程刺史躬身道:“军使,下官还需要你身边的二人。”

“好,任李总管听调!”程刺史心里满意,知是这为李扬的报恩之举,选自己身边之人,便是送了自己功劳,这些程刺史心知肚明。

李扬也是如此之想,用眼看了程刺史的身后之人,说道,“牙官程义孝!”猛的又看到妻兄杨钊与自己狂打眼色,便开口道:“牙官杨钊!你二人可愿随本总管出征?”

“小的愿往!”这一名是程刺史之侄,另一位却是自己的妻兄,虽是有些过了,但还是需照顾一些。

果然程刺史身后所跟将校脸上有些怪异,但碍于脸面谁都未出声。

李扬自知这些,跟着点了三名军中能战且又脸上鄙视之色重的校尉,这才罢了。

那三校尉过来闷声闷气的行礼,有些不情愿的站于李扬身后。

点将完毕,喝过出征酒后立即整军出发。

在行至寿昌县途中,李扬将左右避开,只留薛嵩一人在侧,唤了三校尉过来说道:“诸君,本总管知道你等皆有才干,只不过不会钻营至到如今还是一团的校尉。康忠康校尉,你于开元初年入伍,经数战,身斩百人,累功应至果毅,只因看不惯军中之人冒功直言都护,被打压轮番至了沙州,可对?”

康校尉一愣点头:“总管所讲无异。”

李扬又点了当中一位道:“这位张靖张校尉,开元十二年,战突厥,以一旅之兵迎二千敌,死战不退,身中十四伤,力竭倒地晕迷被袍泽所压而逃过一劫,战后,论功落在了校尉头上,论罚却是打在了你之身,贬至队副,后被程军使看中,这才又因军功升迁如今之位,本总管说的也对?”

“末将无话。”张校尉有些激动,便还是低头抱拳。

“至于这位陈校尉,本总管自不说了,你之事全军皆知。只因为下属呜不平,顶撞了劳军使,而被指成犯了军规,杖责四十,从上镇将贬为一团的校尉,但你后悔吗?”

“无悔!”陈校尉大声说道。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细节

“好,好一个无悔!”李扬笑起,与三位校尉拱手道:“我大唐升平已久,就少了你这般的无悔之人!本总管知你等忠勇,是为我大唐的良将,心中自是看不起我这只会钻营上官之人。可你等想过没有,如是扬不钻营,岂能让我当了这领军的行军子总管。本总管自知不才,但却知用人,行军论战本总管概不插手,皆由你等商议决断,可否?”

三人大喜,皆是互看了一眼,陈校尉又问道:“李总管可是说的当真?”

“当真,本总管只求一点,要务必将那群吐蕃贼子尽除了去,你等可是答应?”李扬手握了腰间的仪刀,严正的说道。

“好一言为定,李总管只需坐镇中军,这行军打仗之事自有我等一力承担,不屠尽这拔敌寇誓不为人!”

“口说无凭,你三人可敢立下军令状!”李扬冷眼看着三人,话气有些轻漫的说道,“本总管可不信那油嘴之人。你等也看到这这薛旅帅是本总管之妾兄,连他都不敢应承这追击之事,你等莫不是信口胡说!”

“李总管!莫要欺我无能!”康校尉气极大声说道,“要说这武艺我等不如薛帅,但这行军之事他却差的远亦。我康忠不才,倒也不怕,拿纸笔来!”

陈、张二人想要阻止已是晚亦,只得跟的说道:“康校尉说的极是,还请李总管取了纸笔。”

李扬冷冷而笑:“不是本总管要驳了你们的脸面,这话是好说,如是完不成这军事,那可休怪本总管无情了。”

这下陈、张二人皆是脸色赤红,沉声而道:“李总管,末将自知后果。请纸笔!”

让随中令史取了纸笔,三人挥而书就,画了押将笔掷在一旁,拱手冷语:“末将去准备,李总管便是听着信吧。”大步告退而下。

李扬回过头来与薛嵩笑笑而道:“薛兄长,你举荐之人可有十分的把握?如今可是箭在了弦上,不可不发。要是这三人不如你说的那般历害,那小弟可是要被你害惨了。”

“妹夫莫要着急,如是这三人出力必成。康忠最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