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蒙哥马利传 >

第46部分

蒙哥马利传-第46部分

小说: 蒙哥马利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法,蒙哥马利的
建议被打入了冷宫。但 10 年之后,即 1957 年,蒙哥马利的主张终于变成了 现实。
蒙哥马利在任参谋总长期间,还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据说,有一 次在海上旅行时,蒙哥马利和乔治·科尔中将曾“伏击”苏联外交部长葛罗
米柯。当时他们在一条船上旅行,但葛罗米柯谢绝会见蒙哥马利。葛罗米柯 习惯于清晨起来到甲板上散步,蒙哥马利和科尔就事先藏在通风装置后面。
当葛罗米柯走上甲板,科尔引开葛罗米柯的保安人员,蒙哥马利就走上前去 同葛罗米柯交谈。在另一次横跨大西洋的旅行中,蒙哥马利做了一个大蛋糕
庆祝自己的生日。他每天邀请几个人去喝茶,吃蛋糕。一位富有的美国女商 人问,她是否也可以享受这种特权。她被告知说,只要她向蒙哥马利指定的
慈善机构捐赠一笔款,她就会受到邀请。第二天,蒙哥马利要求她预先开出 支票,于是,女商人退却了,她的财产分毫无损,但蛋糕也没有吃成。当 1946 年 9
月访问加拿大时,蒙哥马利决定收集他签过各种文件的钢笔(通常是授
予他荣誉市民称号的文件)。有些城市的长者对他们价值昂贵的钢笔以这种 方式得到“解放”心存不悦,在哈利法克斯就明显如此。到访问结束时,帝
国参谋总长的行李中已经有了 11 支非常漂亮的新钢笔。
当然,蒙哥马利也不可避免地在公众场合制造了一些令人扫兴的尴尬 局面。有一次,300 多名军官在伯明翰大饭店举行团聚晚宴。宴会进行了一
些时间以后,蒙哥马利站起来要求大家安静:“当乐队演奏的时候,你们大 家都聊得非常愉快。现在,我请乐队演奏另一支曲子,但这一次,你们必须
保持绝对安静。”结果,整个宴会马上失去了自发的欢声笑语,热烈气氛一 扫而光。更令人尴尬的事件发生在斯大林为他举行的宴会上。为了打破席间
有点呆板乏味的气氛,蒙哥马利决定跟莫洛托夫开个玩笑。他问起莫洛托夫 在纽约的生活,并说:“显而易见,你早上的时间是花在盘算如何在上午挫
败对手方面,下午的时间则用在挫败对手的活动中,晚上则跳舞和饮酒。所 以,很显然,政治家们并不工作。”这番话使斯大林非常高兴,却使莫洛托 夫如坐针毡。
在陆军部工作期间,蒙哥马利在威斯敏斯特有一套房间,但他却喜欢 住在郊区。
经过一番勘查,他在汉普郡看中了韦河旁的伊辛顿磨坊,于是便把这 座古老的磨坊及其周围的草地和两侧的田地一并买了下来。磨坊的主要建筑
很结实,里面全是机器,从不住人。水、电、煤气等得从远处接过来,最近 的电源线也远在 1 英里之外。
蒙哥马利决定保持建筑物的外壳,但把内部改装成住家。 战后头几年内,建筑材料和劳力都极为缺乏,一切住房都由卫生大臣
严格控制。 蒙哥马利向磨坊所在地区办事处申请许可证,但遭到拒绝。蒙哥马利
便给卫生大臣安奈林·比万写信,请他出面干预。但比万说,这在法治方面 将使他处于困境,他也是爱莫能助。最后,蒙哥马利向首相呼吁,才领到了
许可证。当得知蒙哥马利修建家园有困难时,塔斯马尼亚送来了橡木、山梨 木;加拿大政府送来了雪松板;澳大利亚政府送来了一座车库;新西兰政府
送来了家具。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自治领的鼎力相助之下,蒙哥 马利终于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园。
1948 年 9 月 20 日中午 12 点 45 分,国防大臣亚历山大召见蒙哥马利。
他告诉蒙哥马利说,他已提议任命蒙哥马利为西方联盟各国总司令委员会主 席。9 月 27 日,西方联盟五国国防大臣(部长)在巴黎举行会议,一致通
过了对蒙哥马利的任命。于是蒙哥马利在同国防大臣、其他内阁成员和参谋 长委员会的不断争吵声中结束了他的帝国参谋总长的任期。正是:雄心勃勃
强陆军,时世艰难志未成;政治主子不中意,卷起铺盖换门庭。欲知后事如 何,请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一章 国际战士

主席转任副统帅,主管训练很自在;
来往盟国忙演习,不忘青年新一代。
1948 年 3 月 17 日,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五国签订布鲁 塞尔条约,宣告西欧联盟成立。一开始,这个条约仅限于经济事务和促进民
主等。苏联于 1948 年 6 月封锁西柏林后,西方国家认识到,必须考虑制定 西方防务计划。于是,布鲁塞尔条约国的五国国防大臣(部长)和三军首长
开始讨论人员和装备问题,并于 1948 年 9 月决定建立西欧联盟防务组织, 草拟联合行动计划,以对付一旦出现的袭击。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西欧联盟各
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委员会的常任主席。蒙哥马利几乎是不可能拒绝这个任 命,因为一方面英国政府迫使他接受,另一方面这也完全符合他的一贯主张:
西方国家有必要建立一个互相协调的军事司令部。因此,蒙哥马利说,如果 这是政府、参谋长委员会中他的同僚和西欧联盟中别的政府的一致愿望,他
就接受此项任命。不过,他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他仍是一名英国军官, 他的名字仍应留在陆军部的花名册上,不把他的个人事务转给某个国际组
织;另一个条件是在另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情况下,不由他出任最高统帅。 他的两个条件都得到了满足。
西欧联盟各国总司令委员会的总部设在法国枫丹白露,联合总部简称:
“联总”。 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联盟各国总司令委员会主席后,即去枫丹白露附近
住下。他和同僚们走遍西欧,研究各种问题,并制定了对付侵略、保卫西欧 的计划,但没有一个计划能够实现,因为这些国家都不愿意提供必要的、经
过专门训练的、有健全的指挥机构和可靠的通讯联络系统的部队。更大的困 难是,没有真正的团结一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共同利益牺牲任何主权。
蒙哥马利认为,这些国家强调经济复兴,不了解经济力量和军事实力 都是必需的,而且必须平衡得当。只有以军事实力作后盾,政治才能有力量,
实力是最重要的。但西欧联盟如果不在政治上意见一致,要想实现经济合并 和建立军事实力,是十分困难的。外长们在表示友好与团结的宴会之后,围
着桌子坐下来签署条约是一码事,回国后要求各个政府根据条约行事又是另
一码事。 当了几个同主席之后,蒙哥马利得出结论:如果要在西欧组织防务。
防御布局就必须包括西德。但当时的状况又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连能否守住 莱茵河这条线都靠不住。于是,他于 1949 年 1 日去见外交大臣贝文,请他
采取措施,使西德加入西欧联盟,并最后使它加入正在讨论中的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贝文对蒙哥马利的建议感到十分惊讶。1949 年 11 月,蒙哥马利又
去美国向美国三军参谋长、杜鲁门总统和艾森豪威尔宣传这一思想。为了把 西德从政治上和军事上纳入西方阵营,蒙哥马利不断地作出努力。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后,蒙哥马利加快了使西德进入西方阵营的步伐,马上向西 欧联盟各政府送去有关此事的书面报告。1950 年 9 月,北约理事会讨论了
德国参加西方防务的问题,但遭到法国的激烈反对。随后,北约国家为此争 论了 4 年之久,直至 1954 年 8 月 30
日法国国民议会否决这个计划为止。最 后,西德终于在 1955 年 5 月 9 日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
1949 年 4 月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后,西欧联盟防务组织被吸收进这个由 美国人统治的新体系。1951 年 4 月 2 日,艾森豪威尔出任欧洲盟军最高司
令部最高统帅,接管了所有北约部队的作战控制权。蒙哥马利成为欧洲盟军 最高司令部最高副统帅,先后在 4 位美国最高统帅手下工作,一直到 1958
年 9 月退休为止。
在国际舞台上的这 10 年,是蒙哥马利一生中较为轻松愉快的一个时期。 在这 10 年中,由于他那难以改变的个性,蒙哥马利虽然难免同周围的人产
生摩擦,但却极少发生大的争吵。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他远离了决策中 心的缘故。英国政府让他出任西欧联盟各国总司令委员会常任主席,实际上
是对他明升暗降。尽管蒙哥马利有金光闪闪的头衔,但他那个职务并不比一 个协调员好多少,真正的权力仍掌握在各国政府手里。当北约成为军事实体
时,蒙哥马利又戴上了“最高副统帅”的头衔,但他的作用却更显得无关紧 要。艾森豪威尔 1951 年 3 月 12 日给蒙哥马利的指示阐明,艾森豪威尔不在
时,由蒙哥马利负责全面指挥。但他作为副统帅的职责却使他的权力受到限 制:“你担负的主要日常责任是对打算今后拨归本司令部的各国部队进一步
做好编制、装备、训练和战备工作,并通过同下属司令官紧密合作,对已经 拨归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的部队履行同样的职责。”在履行这些职责时,蒙
哥马利的控制是间接的,“为了帮助你做好这件工作,你可通过参谋长支配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整个参谋部。当然,给下级指挥官的一切行政命令,
应当通过参谋部颁发。”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最高统帅的真正副统帅是 参谋长——开始是格伦瑟,格伦瑟成为最高统帅后,是斯凯勒。蒙哥马利的
角色只不过是一个东奔西走的军事演习组织者。
因此,他再也没有力量去影响决策中心的各种关系,但他发现新的工 作比当帝国参谋总长更合他的口味。在西欧联盟各国总司令委员会,他致力
于确保盟国部队能有效地进行防御。尽管他承认,不断地要求提供更多的资 源可能使某些外交部长烦恼,但这些外长们至少没有像亚历山大那样,接到
那么多并不需要的忠告。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副统帅这个职务似乎是专为蒙哥马利设置 的,没有任何实权和责任一点儿也不使他着急,因为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追求
过半军事领域中那种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权力。对他来说,权力意味着向参谋 人员和下级指挥官发布命令的能力。他知道,他不善于处理战后欧洲军人与
文职政府那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作为最高副统帅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人物之一,他依然享有巨大 的声誉和很高的威望。由于他现在不处于北约机构的中心位置,他能够对许
多事情进行批评而不至于引起太多的怨恨。他主管训练,而训练一直是他的 拿手好戏;他不得不在欧洲东奔西走,忙于检阅各国部队,而这正是他最喜
欢做的事情。因此,副统帅的位置对他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蒙哥马利在任“联总”主席时就逐渐认识到,西欧联盟防务组织不可 能提供足够的常规力量来对付苏联的威胁,原子武器已成为西方防务必不可
少的手段。比原子弹的威力大得多的氢弹的问世,更坚定了他的这种信念。 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西欧联盟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技术优势。1950 年 1
月,他在向说英语协会发表演讲时,便把这个观与作为演讲的主题。到
50 年代中期他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与他任参谋总长时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1955 年 10 月'炫+书+网',他在庐皇家联合军种协会发表演讲时说,未来已显而
易见地掌握在科学家手中。早在 7 个月以前,在北约的一次军事演习之后, 他对记者们说,核武器将改变战争的节奏。常规力量不会被抛弃,但核武器
将决定未来战争的参数。自 1945 年以来,核威慑战略便一直是西方用来阻 止苏联使用其优势常规力量的主要手段,后来,蒙哥马利接受了核威慑战略
理论。于是,他与北约和盟国大多数防务专家的看法趋向一致。看法的一致 使他更易于同与他打交道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是,在接受核威慑的思想
之后,他却把它推向了极端。
他说,在一次全球战争中,只要对军方提出使用核武器的要求哪怕有 一点点的迟疑,都会造成敌地面部队席卷北约国家领土的严重后果。一旦发
生战争,将不可避免地使用核武器。他的这番话曾使许多人非常担心。然而, 他在 1956 年更把使用核武器的问题说得明确无误。他说:“如果世界上谁敢
发动侵略战争,我们应该对他们使用原子弹和氢弹,应该以我们所拥有的最 厉害的武器和所拥有的一切武器,对他们实施打击。”6 月 1 日,丹尼斯·希
利在下议院提出质询,问蒙哥马利最近在加拿大的讲话是否反映了北约的方 针。10 月 11 日蒙哥马利在澄清他对政治家控制核武器的态度时说:“就我
本人而言,我会首先使用它们,然后再提问题。”
然而,人们对他这些可怕的说法并没有大认真,因为他已没有任何权 力把他那多少有些天真的想法付诸行动。他的话可以被看作是北约参谋军官
的个人意见而被置之不理。现在,蒙哥马利已不能在英国政坛激起波澜,而 只能引起小小的涟漪。
他有关北约政治团结的坦率陈言,并没有在下议院引起多大反响,只 有他的核威慑观点,才在那里引起了一些表面的惊慌。
可是,在上议院一次小小的争论中,他却成了中心人物。1945 年,工 党反对派提议,应该让蒙哥马利交出吕讷堡荒原的投降文件。丘吉尔坚决支
持由蒙哥马利保存那份文件,因为是蒙哥马利元帅本人阻止了这份文件落人 美国人之手。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持续了好几天,蒙哥马利只好孤零零地坐
在那十分显眼的贵族席上。丘吉尔使出浑身解数为他辩护。他辩解说,如果 未来的将军每俘虏 200 万敌军就让他们保留投降文件,这对他们将是十分有
益的鼓励。最后,这个问题中止讨论,很可能是欣韦尔在暗中进行干预的结 果。
北约组织机构臃肿,几个重要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多得远远超过和平时 期的需要。
文件之多,无以复加,时间都泡在看文件上,军官们大多没有时间思 考,影响工作。
蒙哥马利对此十分不满。有一次,他收到一份报告,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