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土佐之梦 >

第144部分

土佐之梦-第144部分

小说: 土佐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分人,和真田信纲、真田昌辉作为先方众配属在马场信春队中。

这么大的动作,再加上三方原东北端的伏兵,武田信玄想做什么,难道还不清楚吗?

“武田信玄,准备要决战了。”我慢慢的说了一句。

“都往三河而来,是和我们么?”长野藤敦稍稍有些紧张的兴奋。名震天下的武田信玄,整整三万余人的军势,其中还包括名扬东国的武田赤备,想想的确挺震撼的。

可惜目标不是冈崎城……我摇了摇头,回答长野藤敦:“不。对手是三河守殿下。”

“主公,有情况冈崎城出阵了”门边执勤的蜂须贺景胜忽然指着天守阁外叫道。

我、长野藤敦和井伊直虎连忙赶了过去,只见城门已经打开,大量的足轻正在鱼贯而出。几位全副武装、只是还没戴上铁兜的武士正行进在队列之中,被他们簇拥着的,是一个同样身着具足,头戴武将乌帽的武士,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

不用说,骑白马的,自然就是德川信康。这个年头,白马并不是谁都能骑,第一是因为珍稀,第二是因为显眼,除了家资充足、身边护卫森严的总大将以外,其余的武将骑白马上战场,完全就是自讨苦吃,不是找死的,就是败家的……整个织田家,目前似乎只有信长父子四人、我、还有作为畿内侧翼的丹羽长秀习惯于白马出阵。

“真是……太鲁莽了”我叹气道。

我说的自然是德川信康。前天商议的时候,表态放弃救援菅沼定盈的,是平岩亲吉一个人,德川信康并没有说话。那么这次出阵肯定就是他的主意了。虽然平时很愿意接受平岩亲吉的劝谏,可是他还是很有自己的主张。一旦他下了出阵的决心,平岩亲吉即使不赞同,也一定会服从他的命令,并且亲自带人护卫和辅佐。

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这么年轻气盛?为什么我要一再当他们的保姆?唉……

我刚想出城阻止德川信康,德川家的使番已经过来了,说是有事要和我禀报。

“是冈崎殿下出阵的事吗?”我回到主位上坐定。

“是,”使番的态度非常恭敬,“城主与平岩大人已经得到消息,马场信春率五千先方众进军三河……”

“所以冈崎殿下觉得,我方不可信任,准备亲自出阵,去召集诸位豪族的力抵抗武田家?”我有些生气的问道。

“淡路殿请息怒,”使番倒是十分镇静,“正是因为信任淡路殿,认同淡路殿的判断,城主和平岩大人才出阵的啊”

“哦,这话这么说?”我稍稍有些惊讶。

“禀淡路殿。城主此去,并不是和武田家硬拼,而是支援菅沼定盈大人守卫野田城,稳定东三河方向的。之后,西三河和冈崎城,就全权委托给淡路殿了”使番解释说。

听了他的话,我忍不住沉默了一阵。德川信康此举,表明了他完全的信任,也体现了不小的魄力。

另外就是他的正义感。他一直是个有所坚持的人,历史上的结城秀康,因为生母出身低贱,德川家康本来不愿承认,一直连孩子的母亲一起丢在本多重次家,结果本多重次告诉了信康,于是信康顶着母亲筑山殿的怒火,逼着父亲家康承认了这个孩子的身份。(当然,德川家康本人自然是不清不愿的,日后也一直很轻视秀康,把他扔来扔去,连苗字都换了好几个,那就是后话了。)

说起来,有这样的分歧,还是立场不同的原因。德川信康作为少主,从义理及自家的声望来考虑问题,自然是不愿意放弃坚守并且求援的家臣;而我作为援军,当然只会以任务为重,并且尽量避免无谓的损失。

如果是我自己的家臣遇险,例如蜂须贺正胜、安宅信康,或者是长野藤敦等人,我大概也会坚持救援的吧但是,我是否会将自家的基业放心的托付给援军呢?或者说,是否有完全值得我信任的援军?

作出这样的决定,德川信康肯定也不容易吧?

那么,我总不能愧对这番信任。野田城本就不利坚守,他又是初阵,以两千军势面对山县昌景的五千人,还是相当危险的……

我转过头去,向长野藤敦说道:“藤敦殿下,我决定马上出阵,请把你的安浓备交给我。”

安浓备是长野藤敦仿造我的常备设置的,从人员、编制和训练都几乎照搬我的那一套,也是我唯一向外提供了燧发铁炮的备队。这支备队是他五千军势中的精锐,耗掉了他从安浓津町获得的相当一部分收入,也为他带来了中伊势担当的地位,以及铃鹿郡两万石领地的加赠。其中的五百人,一直驻守在安浓津城,如果不是我在长岛之战前让他继续征召,大概还不会带出来吧。

“没问题,”长野藤敦爽快的答应了,“是要全军出阵吗?”

“全军出阵了,马场信春来了怎么办?”我笑了笑,“我只带上朝明备、安浓备、直虎的骑队还有水军的铁炮,其余六千人全部交给你,会同德川家留守的诸位一起守卫冈崎城。”

“以四千人迎击山县昌景的五千人,似乎有些勉强,那可是武田家的名将啊”长野藤敦稍稍皱起了眉头,“不如多带些人如何?守城的话,并不需要这么多兵力。”

“没问题的。兵在精而不在多嘛”我笑着拒绝了他的提议。

……,……

等我做好出兵准备,德川信康的两千人已经离城约两公里了。他们处在自家领地,非常熟悉路线,因为德川信康急于支援野田城,行军速度很快。于是我派出井伊直虎的骑队,前去和德川信康取得联络,并且勘察一路上的地势。另外,我让她每隔一会就派人回来,向我指示德川家的行进方向,以便紧紧的辍在他们身后。

井伊直虎很快赶上了德川家,向德川信康、平岩亲吉传达了我的安排。德川信康大为感激,主动要求和我军汇合,担任我的副将。这在他的身份来说,已经算是某种程度的屈就了,我考虑了一番,让他依然带领所部两千人走在前面,作为整支军势的先阵,并且将井伊直虎骑队的一半人留在他那边。

可是,虽然我交待他放慢速度,不要和我脱离太远,他却依然快速的行进着,一心想尽快赶到野田城。

我能够理解他的心意。野田城的信使到达冈崎,是在三天之前,面对山县昌景的攻击,野田城一定抵抗得非常艰难。可是,这里已经接近了东三河山地,而山县昌景的侦察队前一阵甚至到达过冈崎城附近,也就是说,山县昌景现在很可能已经知道我方出兵的消息,并且随时都可能出现。

到底是刚刚初阵的人……我心里想着,传令让井伊直虎手下的骑队加强侦察和戒备力度。

好在一路上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走到傍晚十分,我们离野田城已经不远了。井伊直虎派人前来联系,说德川家准备宿营,我也命令军势停下,在半山之间的一条溪流边设下简单的营寨。

第一百零七章:三方决战(下)

大约在后半夜的时候,值夜的前野景定叫醒了我:

“主公,滨松那边有非常紧急的消息”

“什么消息啊?”我依然不是太清醒。

一个使番来到我的面前,半跪着禀报道:“禀馆主,昨天傍晚时分,三河殿在三方原战败”

“什么”听到“三方原”三个字,我的头脑中一激灵,仿佛是昏暗的暮色中劈下了一条闪电,一下子就照亮了整个脑海。

不过,为什么这么快就决战了?不是说武田家才刚分兵吗?总得等上一两天,酝酿一下,才好继续移动本阵、以便诱出德川家康吧?

前野景定适时的递上了一条在溪水中浸湿了的手巾,我接过来,在脸上搓了一把,冰冷的触感让我彻底清醒了过来。

现在不是探讨战例、考虑前因后果的时候……

我看了看怀中的金表,现在大约是凌晨四点的时候,四周一片寂静,被浓浓的雾霭笼罩着。这是临海地区的典型情况,伊势国也是一样,虽然是腊月,气候依然不甚寒冷,但是晚间的湿气很重。再看看面前的使番,他一身水夫头的装束,衣上和头巾上都带着露水,显然是连夜赶过来的。在他的身后,是一个有点眼熟的武士,似乎是德川家的人,在之前的欢迎宴会上见过。不远处还有两匹战马,正低头啃着山间枯黄的衰草,栗毛上一片湿润的水迹,不知道是露水淋的还是累的。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向他问道:“是从冈崎城过来的?”

“是,”水夫头低了低头,“小人这条船奉命赶到冈崎城,才知道馆主大人已经出阵了……好在这位德川家的殿下知道行军路线,而且前一会遇见了本家留在后面的物见组,这才赶上了馆主的大军。”

“那么,三方原的胜负如何?”我继续问道。

“禀主公,昨天中午,武田家……”使番正要详细说下去,我微微皱着眉头打断了他:“直接说结果就好了”

“是……三河殿大败,逃入了滨松城,然后武田家又把滨松城围住了”

我叹了口气。德川家康终于还是出战了。他这一败,对于织田家来说,也就比直接灭亡好一点,因为德川家士气已经受到严重打击,面对武田家的兵锋,他们再也无力组织起什么抵抗来。

而经过了这一战,德川家对织田家算是尽到了责任。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织田家相当于丈夫,德川家相当于妻子,而武田家就相当于抢家劫色的恶徒。面对恶徒的侵犯,暂时抽不出身的丈夫要求妻子保护好自己的贞洁,可是妻子觉得不能让恶徒在家中肆虐,主动出去和恶徒搏斗,结果被对方给XXOO了。但是,她毕竟剧烈的反抗过,丈夫也不能因此而怪她。

另外,如果丈夫接着被恶徒赶走,那么她为了继续留在家中,主动委身恶徒,成为妻子或妾侍,恶徒一定不会拒绝,旁人也不会指责她见异思迁。她已经**了啊家也被占了啊那么只能选择曲意委身还是干脆殒身了吧……

但是这么一来,救援野田城的行动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一旦消息传到这里,双方的军心和各地豪族的态度都会向不利于德川家的趋势转变,使救援行动成为徒劳。现在最重要的,是努力保住冈崎城,保住这三河国最后的支撑。

“小太郎,你马上前往德川家营地,把这个消息通报给冈崎殿下,并且以我的名义建议他撤回冈崎。”我命令前野景定道。

“在下吉良初之丞,愿意一同前去,请淡路殿应允”同来的德川家武士要求道。

“吉良?三河吉良家的人 ?'…'”我略略有些惊诧。

“是。在下乃三河吉良家的庶支,现在是德川家的旗本。”他回答道。

“这样也好。你去吧”我点头同意。

不一会儿,他们两人一同回来,带来了德川方的回复。

“少主说,如今正是凌晨,足轻们赶了大半天的路,都还在熟睡之中;撤军的事,可否天亮了再行动?无论是赶路还是应付骚扰,精神都能充足一些,”吉良初之丞向我禀报说,然后又补了一句,“这是平岩殿下的意思。”

是平岩亲吉的意思么?单从战术上来说,这番安排倒是十分合理。可是,现在德川家在冈崎城的有力武士,几乎都随德川信康出阵了,城中只有一个长野藤敦,他在三河国内没有什么名望,大概只能应付一般情况。如今德川家康战败,城中谣言纷起,正急需我们回城镇压事态,并且应付武田家马场信春部接下来的攻击,怎么能够还在这里耽误时间呢?

或许是我对德川家的军势期望太高了吧,他们毕竟只是足轻,纪律和意志都比不上我带领的精锐。

“……那就这样”我只好迁就了他们,并且派人召回撒出去的侦骑小队和物见组。

趁着等待天明的机会,我详细的向使番询问了战况。

整场战役,大致从下午申酉交替十分开始(下午五时)。之前在中午时分,武田信玄派出了武田胜赖和内藤昌丰两支分队,武田胜赖率领自己的手势、武田信繁留下的典厩一门众、甲斐守护代迹部家的迹部胜资备等五千人在前,内藤昌丰率西上野众五千人在后,一起向三河方向进发。到了申时末刻,武田信玄的本队也动了,率领着郡内众、穴山众、板垣众、甘利众等一万五千余人离开了滨松城外。在这时,德川家康不知道是看到了胜机,还是想把武田家拖回滨松城的外围,总之他率领着一万一千人的联军出了滨松城,紧紧的向武田信玄的本队衔尾急追,一时间倒稍稍占据了上风。

我认为,这一招大概颇出乎武田信玄的意料之外,按照他的伏兵布置,似乎是想在都田川边决战、从而三面夹击德川家康的。不过他反应很快,立刻就加快了行军速度,并且命令内藤昌丰迅速回转,自本队北边杀出,死死咬住德川家的军势,然后武田信玄的本队也得以从容调整,返身过来攻向德川家,迫使德川家康不得不摆下阵势,准备和武田家野战。

到了这时候,德川家康应该知道事情要糟了吧。他摆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鹤翼阵,这是一个半包围攻击阵型,一般用于兵力占据极大优势的时候。以德川家处于劣势的兵力,摆下这个阵势,各部位的兵力会被摊得非常薄弱。

不仅如此,先前埋伏在西北大高坂的北条氏规部五千人和西南祝田坂的武田胜赖部也出现了,分别担当了武田军的左右两翼。三万武田军摆成密集层叠的鱼鳞阵,向德川家的阵地发动了进攻。

面对气势正胜的武田家,德川家几乎是不堪一击。这个时候,他摆鹤翼阵的目的似乎就体现了出来——正是因为兵力被摊成了非常薄弱的鹤翼阵,所以各个部位都可以毫无阻碍、非常顺利的逃跑,而最容易逃掉的,就是中间凹进去的本阵,以及鹤翼两端的顶点。这些地方,德川家康很上道的安排给了织田家的人,平手汎秀和水野信元分别位于鹤翼两端,援军大将佐久间信盛和德川家康本人自然处于本阵位置,由德川旗本众和佐久间队分别负责两翼的里测。

所以,德川、织田联合军势虽然一败涂地,陷入全面的总崩溃,但是战死的人并不算多,一共只有一千余人(据织田家文书。松平记说五百。其中伤亡最大的,是德川家康本人的旗本众,夏目信吉、铃木久三郎作为家康的身代战死,原二俣城中根正照、青木贞治为雪耻而奋战身亡,另外还有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