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土佐之梦 >

第163部分

土佐之梦-第163部分

小说: 土佐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言说,足利义昭似乎已经离开纪伊,前往了毛利家的领内,让日高郡和牟娄郡西部的国人众大为沮丧,畠山高政虽然有心支援杂贺众,却已经无力将一众豪族凝聚起来。

我觉得,这个传言很可能就是事实。如今畠山宗家的家主,乃是足利将军家出身的畠山义周,家格极为高贵,而且背靠着整个织田家,地位极为稳固。这种情况下,畠山高政已经不可能夺回家业,可谓是日薄西山。纪伊众跟随他,即使立下功劳,也无法得到任何封赏,如何能够期望他们有多大的积极性?

去年出阵河内国,从大义上是讨伐叛臣,为主家家主畠山昭高报仇;从实利上是向信长示好,可以趁势靠拢织田家。可是畠山高政却一心扶持幕府,让纪伊众也跟着失去了赏格,白白的辛劳了一阵。现在足利义昭若是真的前往毛利家,纪伊众肯定会觉得是被抛弃了,从而对幕府和畠山高政彻底离心。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有征伐日高郡的必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意放纵敌人,固然会助长对方的气焰,灭自己的威风;可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加以征讨,却会徒然留下创痕,将原本可以降服的势力推向自己的对面。

我把听到的传言报告给信长,请他加以详查,并且附上自己的考虑。与此同时,我率领滨手渡过纪川,和秀景的山手汇合,逐步向弥勒寺、杂贺城两处推进。

三月十七日,信长的回书传来,证实了足利义昭离开纪伊的传言。回书中说,足利义昭目前正居于備后国的鞆津,由因岛水军首领村上吉充的弟弟、鞆城城主村上亮康担任警护。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地方,对足利家具有莫大的意义,当初的足利尊氏,就是在这里接受了光严上皇的院宣,正式讨伐占据京都的新田义贞,从而揭开了足利家创建幕府的序幕。

不仅如此,足利义昭还派人致书朝廷,推举毛利辉元担任右马头之职。这一职是右近卫大将的兼务,而信长如今的官职正是右近卫大将,所以,足利义昭的这一行为,等于是公然向信长发出了挑战书。

信长估计,毛利家很快就会有所动作了。这个时候,他需要我尽快从纪伊脱身出来,然后回到四国,从侧面牵制毛利家的力量,并且对付毛利水军。所以,他命令我加快攻略杂贺众的进度,还派畠山义周率南河内众前来纪伊,看是否能降服汤川、玉置、山本等国人众,命令他们驱逐畠山高政,把纪伊守护的职位收归畠山宗家。

“这位公方殿下,还真是个不安分的人啊”我把信中的内容大致说了下,然后对主帐内的众人叹道。

说是众人,其实只有四个,分别是担任副将的信景、担任军奉行的竹中重治、暂时负责情报的蒲生赋秀和没有什么事情的景政。其余的众人都各有职司,分别在前线指挥各国众、各备队的行动,由秀景在前线负责协调步伐,而周景和本多正信等还留在和歌山城筑城工地上。

对于我的这句感叹,他们都不好说什么。毕竟评价的对象是幕府的将军,在作为主君的我来说没关系,但是他们就不那么方便。

“对于大殿的命令,大家有什么看法?”我在帐中环视了一遍。

“把国人众交给畠山殿下对付,寻求双方体面的下台,这让我们的攻略省事不少,”竹中重治说着,微微皱起了眉头,“但是,要加快攻略进度,就必须改变目前稳步推进的方针才行啊。”

“重治大人所言极是。”信景立刻表示赞同。

“那么,具体该怎么办呢?”我带着考究的语气问道。

信景想了想,把目光望向竹中重治。显然,第一次涉及到需要灵机应变的具体军务,他还是嫩了一些。

“景三郎,你怎么看?”我望向景政。

“这个,”景政稍稍有点局促,“孩儿在想,父亲大人会怎么做……”

“你想到了什么?”我微微叹了口气。太依靠父亲,这可不怎么合适。

“还没想到。”他老老实实的回答。

“哦……那么就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吧”我看了看竹中重治和蒲生赋秀。

“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或者是寻求主力决战,或者就尽快攻下杂贺城。”蒲生赋秀说道。

“贸然攻城的话,恐怕不见得奏效,伤亡也会比较严重。毕竟杂贺众还有两千余人,战力不俗,又是在本乡作战,还占据着地形之利。”竹中重治首先否决了其中一条。

“是啊,”我点了点头。这一点我深有感触,随着越来越靠近杂贺众的大本营中心地带,我方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不少的信众都加入了反抗的行列,并且向着弥勒寺和杂贺城聚集。

“臣下倒有一个想法。不过,也许要稍稍冒一点险。”竹中重治想了想说。

“先说说看。”我向竹中重治点了点头。

“臣下认为,可以先不管畠山高政,将经定的川手调动过来,然后以这里作为突破口,”竹中重治起身拿起一枚白棋,放到桌面地图上和歌川畔的秋叶山弥勒寺位置,“那么就全盘皆动了”

“不错”我赞叹了一声。其实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畠山义周还没来,所以对调动岩松经定有些顾虑。不过,正如竹中重治所说的那样,想要尽快完成攻略,只能冒险一点。

“就这样办吧”我作出了决定。

当日,我命令岩松经定率部前来和歌川,封锁弥勒寺边的水面,并且在山下建筑城呰。上月才加装了舰手火炮的铁甲吉良船“伊势丸”,原本还在水试和操练阶段,被我提前从淡路调来,从和歌川上向弥勒寺发起炮击。

弥勒寺作为石山本愿寺的别院,号称为纪伊御坊,地位就和石山本愿寺在畿内的地位仿佛。此刻受到攻击,信众们立刻蜂拥前往,协助寺方抵御岩松经定的攻击。少了他们的捣乱,我方在领内受到的阻碍立刻降低了许多。然后我暂时停止了和歌山城的建设,将土佐众解放出来,和淡路众、伊贺众、西阿波众、北伊势众汇合,一起围攻弥勒寺。

四五国的国众,加上川手的话,总人数达到了一万八千,这已经是一股非常可观的力量。一时之间,标高六十七米的秋叶山被团团包围,弥勒寺处于了风雨飘摇之中,山上浓烟四起,似乎马上就要陷落似的。

看到这种情况,铃木家很快就坐不住了。领内的一向宗信众,乃是他们的实力基础,如今看见御坊方向的险情,他们虽然明白不能和我方硬碰,却不得不屈从于部属和信众们的要求,召集全部军力前往支援。

在爱宕山口,铃木家军势和我方围点打援的蟹江备、三重备迎头碰上。铃木军有五千余人,包括两千余杂贺众和三千余信众;我方则是三千余人,而且是不折不扣的精锐。交战没多久,双方战力的高下就显现了出来,铃木家很快就溃不成军。

当我亲自率领由津岛备、淡路备和朝明备组成的另一路打援军赶到战场时,战事已经结束了。铃木家军势不出意料的被击溃,沿来路了撤回杂贺城。

不过,稍稍检视了一番,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战死的基本都是信众,杂贺众主力被没有怎么损失,”作为先阵的蜂须贺正胜露出一个苦笑,“才刚一接战,臣下就发现了。”

“铃木家出兵,本来就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是为了向信众们交代。”竹中重治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现在的这个结果,足以让铃木家有理由坚守杂贺城了吧……这就有点麻烦了。”秀景叹了口气。

“那也不尽然,”我却是摇了摇头,“经此一败,杂贺众还能剩下多少士气?领内的信众还会有信心抵抗吗?”

再次看了看战场上堆积的尸体,我摇了摇头。这些信众,实在既可恨又可怜啊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回合(上)

击溃杂贺众的增援后,我加紧了对弥勒寺的攻击。大半天下来,虽然信众们仍在苦苦抵抗,寺中的僧众却坚持不下去了。弥勒寺建立至今,何曾受到过什么成规模的攻势?特别是偶尔从河上飞来的炮弹,已经砸毁了十几间房屋,将十七八个人磕得断手折骨,皮开肉绽。很显然,如今即使躲在寺中也不安全,而伤者的痛苦呻吟和哀嚎,几乎成为一堆血泥的尸首,无不让他们胆战心惊,这般的遭遇,谁能保证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他们派来使者,表示愿意遣散信众,交出此山,条件是保留寺中所有人的性命。

这个没问题,对于他们的性命,我根本没有任何兴趣,需要的不过是拔掉这个一向宗信仰策源地,将之改造成我方的据点而已。

我爽快的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用船把他们全部送往石山本愿寺,随后把淡路备、淡路众和川手留下,负责守备和改造工作。其余的近两万军势,我全部带往杂贺城,将不大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但我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势,而是派去了劝降的使者。我告诉他们,这次征伐,主要原因是铃木家在石山和长岛数次与本家作对,而且拒绝了我前番给予的将功补过要求,所以铃木家必须交出一半领地,退出杂贺众的中枢,由土桥家单独主导,铃木家的家主、杂贺党的大头领铃木重意也必须负起责任来。至于其他人,念在曾经并肩作战的份上,只要早早降服,都可以既往不咎。

这个条件,已经是非常宽厚了。如果不是信长让我尽快结束战事,我根本不会开出这样的条件,因为回去后很可能会受到信长的训斥。而杂贺众才经过一场大溃败,如今又被十倍的重兵围困,想必会很满意这个条件。当然,其中不包括被勒令切腹的铃木重意,也不包括即将失去一半领地和杂贺众头领位置的铃木家。

当晚,城中发生了一起变故,由于意见严重不合,铃木重意、重秀父子当场动武,杀死了土桥家家主土桥重隆、嫡子土桥守重和幼子土桥重治三人,留在居馆的土桥家庶支土桥平丞得到消息,逃到我的使者藤堂高虎居处,随即和藤堂高虎一起被铃木家的人团团包围。但是,铃木家并没有失去理智,他们让藤堂高虎派出随员,向我通报土桥家谋反伏诛之事,要求重新修订降服条件。

“这是釜底抽薪啊杀掉土桥家的家主和宗家一门,就没人能够有资格统辖杂贺众了……铃木家打的好主意。”竹中重治有些无奈。

我倒没有太多的感慨。这次按照与根来寺的协议抬举土桥家,我就隐隐明白会有这个结果。铃木重意、重秀父子都不是省油的灯,绝不会甘心就此失去地位。不过,这没什么不好,他们愿意帮我削弱和分裂杂贺众,我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以现在的情势,即使保留铃木家的大头领位置,南三乡也不会跟随他们了,而根来众和铃木家之间也会产生裂缝。

“既然这样,那么就修订降服条件吧”我吩咐了下去,“铃木家可以保留大头领的位置,但是领地必须要削减,家主也必须谢罪。至于土桥家谋反之事,其中颇有可疑之处,铃木家必须给我方和根来众一个说法……对了,派人去平井居馆,将此事通报给铃木重兼。”

“兄长,这是不是太纵容铃木家了?土桥家一直在和我方联系,现在一门被谋害,难道就这么算了吗?”秀景质疑道。他负责和土桥家的联络,而且和土桥守重有并肩作战之谊,对于我的这个决断有些意见。

“秀景,大殿的命令很急,只能先这样了,”我解释道,“毕竟,我们的目的是平定杂贺众,不是来主持公道的。”

“……是。”秀景想了想,只好叹息了一声。

“接下来是和歌山城的事——”我的目光在帐中扫视了一遍,“大殿应该会把这里交给本家驻守,为了控制住局势,这座城一定要修建得坚固些才行。”

“父亲大人,还是由我和正信大人继续修建吧”周景主动请命道。

“你们不合适,”我摇了摇头,“如今织田家和毛利家交恶,接下来很可能会在伊予打起来,他们的土佐众必须返回领内。”

“臣下遵命。”本多正信答道。看他的神情,似乎早预料会是这样的结果。

我继续打量着众人,眼光落在了景政的身上。这次征伐,无论是信景还是周景都不乏表现,只有他担着一个守护的虚名,在军中毫无存在感。看见父亲、叔父、两位兄长都是那样耀眼,甚至自己的代官也威风凛凛,他肯定很有点失落吧

或许,应该让他担负一些责任,逐步建立一点威望才行。虽然不期望他在伊贺国内压过福地宗隆,但总不能就这样荒废下去。

“景三郎,”我和蔼的喊了他的幼名,“你和宗隆殿下的伊贺众无事,就负责和歌山城的修建如何?建成之后,由你担任城代。”

“啊?”景政稍稍楞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连忙大声领命。

“这是你第一次担任这样的职务,我会派藤堂高虎协助你。他曾经主持过洲本城的修建,是家中的筑城高手,所以你要多多借重才是。”我继续嘱咐他说。

“是父亲大人”景政恭敬的应道。

……,……

天正二年的纪伊征伐,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最终的结果,很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日高郡、牟娄郡西部的国人众虽然驱逐了畠山高政,在名义上成为畠山义周的部属,实际上却保持着半独立的立场,畠山义周也无法隔着东部大片纪伊山地控制他们;而对于我的降服条件,铃木家也打了个折扣,重兼、重秀和重朝三兄弟联名通报藤堂高虎,声称已经推翻了自己的父亲铃木重意,但是却不知他去了何处,所以无法向我方交人。看在他们同意献出一半领地的份上,我接受了这个解释,并且答应在信长那里替他们转圜。

虽然不是非常理想,但毕竟杂贺众已经被严重削弱,畠山高政也失去了力量,大致算是初步平定了纪伊,信长也就接受了这个结果,并且赏赐了有功之人。

暂时平定的纪伊国中,日高郡交给畠山义周,担任分郡守护;杂贺众大本营所在的有田郡,果然是交给了我。虽然这一郡石高达到八万,我实际上能拿到的却只有沿海的三万石左右,分别夺自弥勒寺和杂贺众手中,另外的五万石,有四万石属于郡东粉河寺的寺领,另外铃木家及其配下也保留了一万石。土桥家由于一门绝嗣,不得不废除家名,族中远支的土桥平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