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杜月笙传 >

第102部分

杜月笙传-第102部分

小说: 杜月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头,为人处世则大而化之,不拘小节,因此,他自嘲般的取个别号曰:「得天」,又称「得天居士」,以喩其禀赋独厚,精力过人。王晓籁能言善道,舌辩滔滔,机智深沉而变万化,可谓当代不可多得的肆应长才。他曾躬与辛亥革命,资格老,花样多,难怪上海大佬、赤脚财神虞洽卿要把他当作左右手,视同心腹肱股。

虞洽卿绰号赤脚财神,大约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谓虞洽卿籍隶浙江省宁波府龙山乡,儿时家贫,不曾读书,长大了便径赴上海习艺谋生,经同乡人介绍他到一家钱庄学生意,当他抵达的前一夜,钱庄经理做了个梦,梦见一位赤脚财神直闯进来,翌晨醒转,方日诧异,当时大雨倾盆,虞洽卿匆匆赶到,他怕街头积水浸湿他的布鞋,于是打着赤脚,赴钱庄报到,讵料门坎太高,他个子又小,于是在忙乱间被绊跌一跤,这位赤脚童子直摔到经理跟前,经理回忆梦中情景,约略相同,自此对虞洽卿另眼相看,不次擢升提拔,于焉果然造就了这位赤脚大仙。

另一个说法则谑而且虐,由于虞洽卿出道既早,千笔奇大,他自钱庄脱颖而出,荣膺荷兰银行买办,然后说服逊清两江总督端方,则办南洋劝业会,是为我国第一次农工商业展览,他荣任总办。往后他资助上海光复,刱办上海商团,组设宁绍轮船公司,办事业,兴建设,在他的黄金时代,兼任上海各大公司董事长,头衔卽在一百以上,接下来他又创设交易所,革除包办制的商场陋规,使工商各业纳入现代化的轨辙,获有利润,则尽量资助赞可国民革命,虞洽卿勇于创业,也敢于举债,他事业庞大,声望崇高,却是左支右绌,永远空手赤拳,摇摇欲坠,天天都在过年三十,嗣后他全心全力经营其主要事业三北轮船公司。这间公司为什么非叫「三北」不可,因为虞洽卿的故里龙山,恰在镇海、慈溪、余姚,三处宁披府辖管的县治以北,镇海之北、慈溪之北、余姚之北,正是面临烟波万顷的玉盘洋,当然也在宁波府城之北方。这「三北」的名称,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龙山乡负山面水,一望无际,却有伏龙、虎蹲两山遥相对峙,奇峯危石,交通不便,虞洽卿任职荷兰银行买办,白进斗金,赚了些钱,便一心一意要为故乡龙山打出路他在家乡滨海地点固海滩,建码头,一口气买下三艘小火轮,命名镇北、慈北与姚北。他派慈北、姚北行驶穿山、舟山、沉家门等岛埠,以镇北航行甫江,衔结沪甬航线,镇(海)慈(溪)姚(余姚)三县之北都移充轮只名称,是为「三北公司」的刱始,办这个造福桑梓,饶有意义的事业,虞洽卿投资了二十余万现大洋。虞洽卿胸怀大志,建设故乡,除了辟航线、建码头以外,他更斥巨资在龙山筑轻便铁路、架电报线、开辟公路、布置公园、刱办学校、设教养院,民国以前,他卽已为家乡化费颇多。

虞洽卿以阿泣宁波同乡为基本羣家,拿上海金融工商中心公共租界为根据地,长袖善舞,大展鸿猷,他所刱办的事业多得不可计数,然而他却经常闹穷,债台高筑,几乎一年四季闹退票,从早到晚轧头寸。他最感与趣的事,是为三北公司买新船,在经济上支持他最力,随时可供缓急的,则是一丬资本雄厚的永丰钱庄,因此老上海有一句打趣话︰「三北公司的轮船一只一只开进永丰钱庄去」正是笑他一买了船立刻抵押的说法。

市面上经常在说洽老要倒,但是前后五六十年,纵使虞洽卿一向风雨飘摇,却是依然屹立如山,倒他不掉。老上海又有一个说法︰「洽老的支票,十张退念次!」偏就是实情,因为不论那家银行,都要顾洽老的面子,他开的支票存款不足,行员会替他盖上一个专用的戳手:「取款人与出票人接洽」,取款人祇好再去找洽老,经过洽老「婉言情商」,延迟几天,另换一张支票,如此三番四回:方始领到现钱,因此,说他十张支票退念次还仅祇是指其平均数而已。

王晓籁的作风,跟虞洽卿有点不谋而合,却是虞洽卿的鹘起鹘落,时而富可敌国,时而债台高筑,那都是环境关系,实偪处此譬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虞洽卿趁趁外国轮船抽调回国,货多船少,运费激涨,因而竭尽一切力量,扩充三北公司,待欧战一停,外轮纷纷东还,三北便受到排挤,亏损数百万元,三北已濒破产,但他仍尽量支撑,闹得个人经济状况自此一蹶不振,便是显明的例证。王晓籁对于钱财则彷佛视为身外之物,大去大来,并不在意,他曾有一次和陆京士闲谈,说起他早先拥有的几丬钱庄,后来一榻枱子蚀光,言下之意,一眼呒啥,就像谈他昨天晚上输脱了几个钱一样,因此在对于钱财的基本态度上,虞王二人又大不相同。

鱼市场上第一回合

王晓籁不是白相人,也未必是纯粹的读书种子,在绅商地界,他远比杜月笙出道早,声名好,要想降伏这个多子王,实在不很简单。头一个回合,杜月笙是要摆点颜色给他看看,藉以表现自己深厚的潜力,使王晓籁不至于忽略或轻视,杜月笙窥伺机命直到民国二十二年,王晓籁准备往上窜了。民国二十二年春天,吴鼎昌在当实业部长,他和上海市长吴铁城商量,由实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合资,在上海办一个渔市场,一方面增裕政府收入,一方面有以平准鱼价,减少上海广大渔民所受的中间剥削,吴铁城觉得这个意见很好,立卽应允,着手筹备。

渔民住上海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而且渔人都是热情豪爽,慷慨大方,轻生死,重义气的朋友,谁能掌握得住他们,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因此,渔市场主管这个职位,当时有许多大力人士垂涎角逐,王跷籁便是其间最热中者之一经过虞洽卿的鼎力推荐,上海渔市场筹备主任,乃至成立以后的总经理一职,遂为王晓籁所得。

任命发表,杜月笙怦然心动,王晓籁不是久屈为人用者,蛇龙得了云雨,唯恐他终非池中之物。所以,当王晓籁开始办事,为时未几,便发生了层出不穷的阻挠和窒碍,上海渔民打鱼,无分远洋近海,内河池沼,一向都由渔行收购,大中小盘,辗转出售,鱼价的贵贱,供应量的增减,都有幕后的牵线人在,如今官办的鱼市场一开张便不知道有多少鱼行要关门大吉,更不知有多少人失业,或是断绝了财富的来源,卽使渔民本身,狃于积习,甘受剥削,对于官家的插足其间,一开头也有着疑惧不安的心埋好几股力量一道汇集起来,杯万纠缠,百计破坏,于是负责筹备、主持的王晓籁,首当其冲,被各式各样的纠纷,闹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

好不容易,选定了建造鱼市场的地点,而且也建好了市场、冷藏库,种种应有的设备。上海鱼市场设在杨树浦复与岛上,和历史悠久,占地广远的沪江大学,遥遥相对,

但是鱼市场一揭幕,麻烦急增,纠纷更多,最棘手的,还是渔民不肯合作,他们不上鱼市场的门,使王晓籁急得团团乱转,一筹莫展,既坍不起台,又无法善后,直到这时,他才自已承认,要突破重重障碍,镇压有潜势力的无数敌手,光凭灵敏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腕并没有用,这个官办鱼市场的主持人,必需是拥有更大潜力,更多羣众的社会领袖,帮会头脑。

僵居打不开,他唯有自动告退,请当局另请高明,在这种情况之下,辞职便等于承认失败,王晓籁觉得非常难过,但是事实如此,已不容他再事恋栈。他把这个意思向虞洽卿一说,虞洽卿左思右想,对付这一类的事情,他也是无能为力,不过他希望王晓籁能够荐贤自代,以使自己能向吴部长、吴市长有个交待。

虞洽卿问王晓籁:

「你看请谁来当这个总经理最适合?」

王晓籁无须思索,脱口而出:

「杜月笙。」

吴鼎昌是银行界的大亨,他在上海多年,跟杜月笙公谊私交,相当要好,吴鼎昌急于决定上海鱼市场的继任人选,他托人去劝杜月笙的驾。当那位先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去见杜月笙,准备开口,他以为杜月笙会推辞的,然而,杜月笙却出人意外,一口答应

「我答应,是因为这件事情大概要我出来挺一挺,」杜月笙坦然无隐的说︰「否则,政府化了那许多钱,造好了鱼市场,消息已经传开,结果是办不成功,那未免就太不好看了。」

但当杜月笙和有关方面洽商,他提出两大先决条件,使冷眼旁观的王晓籁,听到以后为之一惊,因为杜月笙头一个要求,便是请王晓籁留下来,仍旧担任总经理一职,他自己则愿意从旁协助,使王晓籁的任务,得以完成。第二项建议,杜月笙认定鱼市场一定是大赚其钱的机构,他主张「有饭大家吃」,给面临重大威胁的人,也留一点余地。所以,上海鱼市场应该成为一个官商合办的公司组织,政府不妨让出一部份股权,叫过去靠鱼吃饭,颇有两文者也能分一杯羹,同时,他更希望鱼市场的职工,尽量在鱼行业老中去访求。

请君入瓮心悦诚服

按照杜月笙的计划,把靠鱼吃饭的渔行老板伙计分为两等,妥善安排,有钱的可以投资于公司,坐享利润,没钱的则参加鱼市场工作,一来他们是老手,毋须训练,尤可驾轻就熟,胜任愉快,对鱼市场业务的发展,自有帮助。二则他们有了职业,固定薪水,生活问头立获解决。杜月笙的计划如果实现,所有的阻扰和障碍,必将顺利解决,一骨碌清除扫开

他这个办法合情合理,尤其切中时弊,因此实业部和上海市政府欣然同意,将鱼市场一改而为官商合办的公司组织,资本额定为两百万元,杜月笙本人卽投资九万。—至于第一项要求,正好并案照办,渔市场成立公司,便「推选」杜月笙为董事长,王晓籁的总经理一职,乃由杜月笙用董事长之尊,加以聘请。

经过这一件大事,王晓籁对杜月笙不但心怀感激,而且把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仍继任上海鱼市场总经理,台弗曾坍,种种纠葛烦恼窒碍犹有杜月笙为之全部解决,如今他等于坐享其成,笃定泰山,吃碗稳当饭,总经理他在做,有事情便往杜月笙的头上一推,黄浦滩那里有这么便宜的事,也只有杜月笙存心羁糜结交方始做得出来。要说朋友他跟杜月笙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但是眞正共事还以此为头一回。杜月笙一记漂亮手法,抓住了王晓籁的心,多子王的态度渐渐转变,他和杜月笙推心置腹,一天比一天更接近

杜月笙约王晓籁吃饭,专谈鱼市场的事,王晓籁坦白诚恳,他承认自己受够了折磨,吃足了苦头,鱼市场经杜月笙大刀阔斧,澈底改革,问题虽已根本解决,但是枝枝叶叶,纠纷仍多。他知道杜月笙千头万绪,一年四季忙碌紧张,不可能将全部心力集中在鱼市场上,因此,他要求杜月笙派一个人,作为他私人常驻鱼市场的代表,有以应付日常事务。

杜月笙想了想,慨然的说:

「好,我自会派一个得力的人给你。」

唐承宗,字缵之,在民国二十一年的时候,邀集志同道合的朋友,钱南山与陈亚夫,请由杜月笙的知交、吴湘要塞司令邓振铨介绍,三个人一道上华格臬路杜公馆,在杜月笙窗明几净的书房里,递呈三代履历,点起香烛,铺好红毡,尊杜月笙高高上坐,然后三兄弟跪下来,恭恭敬敬磕三个头,正式拜杜月笙为师。

一二八事变起后,上海各地民众,纷纷组织保卫团,支持国军,捍卫家围,保卫团的团长,多由地方上的青年绅士担任。唐承宗家住吴淞,年青有为,更吃得开,因此他被推选为吴淞保卫团长,拥有一支四五百人枪的民间武力。一二八事件结束,各地保卫团已经办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政府觉得并无立卽取销的必要,于是让他们继续存在,吴淞保卫团团长从此成为非正式的官衔。

自从民国二十…一年拜门,起初一段时期,杜月笙对于唐承宗的印象并不深刻,尤正值他食少事繁,无非必要便懒得开口,因此他不大和唐承宗说话。往后由于唐承宗侍奉夫子大人必恭必敬,情见乎词,杜月笙开始对他留意,发现他热心诚恳,忠实可靠,而且照样是个聪明能干的角色,在他评骘人才的标准上,应该列为「有才干而无脾气」的头一等,因此他决定加以重用,经常晤面长谈,师生两欢。民国二十二年恒社成立,唐承宗能够以入门未及一年而被杜月笙圈定为十九位发起人之一,就可以觇知杜月笙对他的器重和爱护

所以,当王晓籁请杜月笙派一位私人代表的时候,杜月笙脑海心立刻便想到了唐承宗。当日王晓籁称谢辞出,他派人去喊唐承宗来,征得唐承宗的同意,马上就把他介绍过去。

王晓籁请唐承宗当选鱼市场常务董事,常驻鱼市场办公,唐承宗尽心尽力,协助王晓籁,他运用杜月声的声望,加上自己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使不可胜计的复杂问题迎刃而解。民国二十二年五月某日,上海鱼市场在凌晨二时开始交易,采取拍卖制发售鱼产,中午十二时,正式宣告揭幕。

由于唐承宗认眞负责,有为有守,王晓籁对他极其信任,事无大小,一概交由唐承宗掌管。因此,唐承宗渐渐的掌握了鱼市场的全部业务,抗战胜利以后,总经理此一要职,王晓籁便乐得双手奉送给唐承宗了。

上海是我国的商都,市商会这个机构,大权在握,非常重要。上海有所谓「五大团体」,遇有任何事件,必须向政府或外间有所表示的时候,只要有这「五大团体」会衔,便算代表了全上海。这五大团体各以其重要性与权威性依序徘列,则以上海市商会为首,地方协会次之、银行公会、钱业公会与航业公会又次之。

推上市商会长宝座

五大团体中,敬陪末座的航业公会,从它刱始一直到民国二十六年中日大战,向来都由虞洽卿担任主席,航业公会是洽老的一大根据地,不容任何人染指。银行公会和钱业公会的选举,大家不约而同要看看杜月笙的风色,他在幕后操踪运用,可以说是以手使臂,如响斯应,要说银、钱两公会原在杜月笙的夹袋之中,实也并不为过。地方协会会长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