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随章侃 >

第52部分

三国随章侃-第52部分

小说: 三国随章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挠⑿廴宋铩
  个人能力:没有地盘不行,有了地盘没有个人能力也不行,这些个人能力不是什么厚黑,厚黑只是把别人当傻子,可是往往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被当成傻子耍,曹操刘备孙权,所有的英雄都不是靠那种所谓的厚黑。当然,也不是什么只需要会用人,当年刘邦评价汉初三杰,确实也没说什么假话,但是一下把用人当成包治百病的良方也太可笑了。实际上用人也是要有能力的,假如什么都不懂,人才对你说的话你听不明白,结果只能是把人才当庸才,庸才当人才,就好象赵孝成王用赵括为将,为什么?就是因为赵孝成王其实不懂军事,才会被赵括这个半内行搞的信之然了,天下没有相面之术,要认识人才,只有自己有才。
  在那种乱世起家的人更是如此,只有比属下强,才能站在顶峰,否则不单属下忧心,自己也害怕,若是有参与过公司创业的人便可以想想,假如手下比老板强,会有怎么样的结局。曹操刘备都是独立起家的,也长期以来喜欢自己领大军出征,为何?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本就比下面的将领高出一截。曹操如此,刘备亦然。
  这两个条件是英雄的基本,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看出这个人是否有成为英雄的潜质,但是也只是潜质而已,多年历史中,具备了以上条件的不少,但是成为英雄的人不多,这还是因为英雄要具备其他的一些东西。
  魅力,这个词语已经被小资和言情类的小说赋予专门女性身上了,但是加上人格两字应该可以用在男性上了,在我看来,这种极强吸引力是一个领袖一个英雄很需要具备的气质,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比前两者稍微逊色,但是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这种人格魅力不是小家子气的小恩小惠,也不是无聊的厚黑,而是一个人的理念,这个理念在艰难时刻也不会变色,依然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尽管这个理念往往会相反,但是相反的理念却能同样酝酿出英雄来。
  曹操,刘备,这两个人理念相当的不一致,但是为什么在煮酒时期,曹操说出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呢?这不是客套,也不可能是试探,作为充满霸气的曹操来说,无须客套,也无须试探,因为他能感觉到这个与自己理念完全不同的刘备是一个英雄。
  是的,充满霸气,主张严厉法治的曹操是英雄,但是他并不否认一个完全和他不同类型,以仁义为本的刘备是英雄,正如刘备也认为曹操是英雄一样。尽管这两个人是如此的不同。
  宽厚仁义,这是当时对刘备的评价,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这算不了什么,但是在乱世中能获得这样的评价,尤其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能获得这样的评价,已经显得十分不易,不过在现代这样的物质超越古代的世界,人们对于古代施行仁义的要求已经觉得很单薄了吧,毕竟我们这个时代,有着远超古人的物质水准,没有可怕的劳役,没有严厉的等级制度,也没有残酷的劳役制度,没有严刑峻法在我们生下的那刻就徘徊在我们头上转悠,所以我们体会不到当一个终日劳作的百姓在看到突然出现一个有皇室血统贫寒出身宽厚亲民的人,那时的感觉,我们感觉不到古人对仁义的迫切需要。
  不过,对于另一点,或许大家会有所感觉,甚至已经或者以后有所体验,便是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在没有经受过失败没有经受过考验的人眼里,这些人或许是傻瓜。刘备便是这样的人,他自起兵起,不断成功,又不断失败,有时甚至落到只身逃跑的地步。
  “为何不认命呢?”一些人或许会这样喊出来,这很正常,经受过失败的人便会感觉到失败的痛苦,成果丧失,亲人离散,最可怕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弃确实是一个选择,选择这个也是正常,并不丢脸。何况又有多少人在失败时还能收拢住部下对自己的怀疑,离散的心。
  人,总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谁都渴望胜利,讨厌失败,所以对于那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人往往崇拜甚至代入。但是那些英雄又有多少?我们又可知那些英雄胜利的背后,经历了多少的失败,就拿好象一帆风顺的曹操来说,初起兵时,连续战败,假若他那时放弃,怎么能成就霸业。在曹操成功的那刻,还有几人记得当年他惨败的情形。
  同样的,刘备也是如此,失败很正常,失败后放弃也很正常,但是失败后不放弃,还能收拢人心,再度搏杀,那才是英雄气质。
  英雄,需要拥有一个正常面对失败的心。
  道德或许会变化,但是意志的坚强是人,或者说英雄们需要的。
  艰难时方见英雄本色
  附一章:刘备与诸葛亮刘备遗嘱之问。
  曹刘两个理念不同的英雄在三国的对立,实在是三国的亮点,在曹操死后刘备的死去,标志着属于他们两个英雄的时代已经落幕,他们迎来的是一个后曹刘时代,在这个时代,代替着刘备的理念的是诸葛亮,从这个程度来说,演义实际上是将刘备和诸葛亮混在一起塑造成一个人物了。
  刘备在死前的托孤,被一些人称之为他设局束缚诸葛亮,其实此话一想便不成立,刘备这样的人物,何须要做出这样的举动,假如是他不死,这话还会束缚诸葛亮,当然他不死,何须要用话来束缚诸葛亮。此时他临死在即,难道还能凭借一句话就收揽住日后诸葛亮的心不成。要是诸葛亮真想夺取天下,刘备说的这话不单不会成为什么束缚,反而成了诸葛亮夺位的证据,都要夺位了,还会在乎死去的人一句话,真是可笑至极。就好象日后魏明帝托孤司马懿,司马懿不照样夺曹家天下。
  刘备这样说其实并不是设局,而是:
  一来,这样的话有过前例,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孙策对张昭就说过类似的话,而此时的蜀汉和孙策死时的江东形势确实挺象,继承人年幼,外敌强大,而且孙权还有孙策对之的勉励,称其能举贤任能呢,刘禅可有刘备对之如此评语?假如平时的话,刘禅才能就无所谓了,但是危急时刻,还是诸葛亮的才能更为放心。
  二来,诸葛亮和刘备多年君臣,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继承关系,便是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理念。刘备其他一些的遗嘱:如著名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这句话可以说最代表刘备一生在仁义方面的理念。)就是通过诸葛亮文集流传下来的。而刘备的仁义理念,复兴汉室的思想实际上在诸葛亮的身上体现的最为完整,(当然,诸葛亮还是保留了一些和刘备不同的施政想法)在其他重臣都死去的情况下,刘备不断的将诸葛亮的职位加重,可以说,刘备是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政治接班人,对其十分信任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刘备才会说出那样的话,这包括让几子事丞相如父,更象一种授权方式,和孙策对张昭的话一样,是在世局危机的时刻,对托孤老人的尊重和授权,以防继承人太过年轻而莽撞误事,毕竟此时的蜀汉经受不起折腾了。
  本书由。cc提供下载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名将终有隐退时
(更新时间:2007…4…19 22:34:00  本章字数:5510)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六章 名将终有隐退时
  (演义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在这一回演义中,张辽在曹丕征伐孙权的战役中中了一箭,回去之后伤重而死,不过这其中大有演义杜撰的成分,张辽在这次战役之后死去确实是事实,他的死也确实和这次战役大有关系,但是和演义中有些出入,在史书中,张辽并没有中箭的记录,这次出征时张辽已经染病,但是曹丕依旧带他出征,在这次出征后,张辽病死。说起来张辽当年大破孙权军,抵挡孙权多年不得北进,或许为了这关系,作者干脆便把他的死因为安排为丁奉射箭的关系,也算是为江东出口气吧。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不过演义中时常会安排把名将的死来个乾坤大挪移,而且十分偏好大将因为箭伤而死,太史慈,甘宁,黄忠,还有徐晃,张辽等人都被他安排为箭伤而死,假如算上如张郃这样真的是受箭伤而死的,那就更多了。这弓箭的威力,实在不一般。
  无论怎么说,这张辽确实是在此时死的,假如仔细想来,此时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那些曾经驰骋风云的名将们大都已经老得老,死得死,依旧在战场上的已经越来越少。其实当上一回刘备逝世时,已经意味着东汉末年那一代诸侯已经全部成为了历史。
  一个将领能成为名将,除了本身的素质,经历的战事规模次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难想象只经历一次战役的将领便可以称之为名将。汉末的战乱造成了大规模的战事,这给老百姓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得大批的名将得以涌现,而这些名将也是我们喜欢三国的一个原因。在此,我们便在此处寻觅那些早期的名将们,以供纪念。自然,在这里如曹操孙坚孙策刘备吕布等人都是一代名将,其中曹操更是东汉第一军事家,但是考虑到他们又是一方诸侯的关系,又被大家所熟知的关系,就不将这些人列入了。
  关羽:关羽,刘备集团中自刘备而下的一代名将,一度曾投降曹操,在此期间立下斩杀袁绍大将颜良的大功,而后回归刘备,因此事而被世人尊其之义,之后在刘备帐下一直为排名第一的武将,更是在刘备入蜀后都督荆州,其荣宠无以复加,建安二十四年,以汉中王座下前将军身份北上攻打曹操,并水淹于禁七军,擒曹操手下大将于禁,杀庞德,威镇华夏,达到其事业顶峰,但是之后便被吕蒙偷袭成功,被擒杀。在三国演义中增加了他许多戏份,如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准确的说,从战绩上来说,关老爷当不得这个第一的位置,不过这一来也不是分先后,二来名将这名气也挺重要,所以便把他放在第一个说明了,自然,这和实力无关,以后的次序也是一样。)
  张辽:原为丁原手下战将,后属何进,董卓,吕布,在吕布死后率众投降曹操,之后在攻打袁氏战役中多以战功,尤其以斩单于蹋顿一战最为出名,日后多屯守各地,在合肥时以八百人大破孙权军,此战也是张辽人生中最出名的一战,曹丕称帝后任前将军,而人生最后一战是在带病随曹丕伐吴,时孙权令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之,慎之。”出征破吕范,还军后病死。演义中对他的事迹有所挪移,比如他的死在演义中就有所变化,但是总的来说,事迹大都记载进演义。
  高顺:在汉末群雄争霸中,他作为不属日后三国派系的一员战将,其能力相当突出,在有限的史料中,便有他破刘备,夏侯惇这样的战绩,对吕布甚为忠心,所领之军攻击无有不破者,当可称之为一代名将。在吕布死时同时被杀。演义中没有太大的变化。
  夏侯渊:跟随曹操起兵后,随同征战无数,但是其中最出名的是在曹操击败马超后镇守关中时破韩遂马超宋建极其羌军无数,并跟随曹操破张鲁,得汉中,但是便是在夏侯渊行都护将军镇守汉中时被刘备击败,战死。
  夏侯渊族兄夏侯惇:名气虽大,官位也高,又为曹操重用,日后曹丕登位更是拜他大将军,但是战绩远不如他族弟夏侯渊,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干脆多是屯守,少有征战,这或许和他在攻吕布时左目失明有很大关系,准确的说他不能称之为名将。他在被拜大将军后几月就死了,他在演义中戏份很多,在诸多评书中更多,但是多是倒霉的角色。
  曹仁:跟随曹操起兵,征战多年,对袁术袁绍战中都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曹操对其相当信用,曾在汝南破刘备,在江陵抵挡周瑜,尤其是在守樊城抵挡关羽一役中,艰难时守住一城,不至于局势崩坏,功可谓高之,日后曹丕称帝任其为大将军大司马,在黄初四年死,和张辽死的差不多时候,他在演义中也是被欺负的一个角色,尤其是在面对诸葛亮和周瑜的时候,便成了少智的勇将。(曹仁弟弟曹纯是虎豹骑的将领,在破袁谭,北征,和长坂一战中都有所表现,不过死的很早,建安十五年就死了。)
  曹仁族兄弟曹洪:他的名气不小,但是最出名的时刻应该是在曹操最危急的时候送了他一匹马,说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的名言,不过最后两个都没死,比起来曹操儿子曹昂在进马的时候就比较逊色了,没有名言留下,也死了。他和曹仁一样,是曹操发家的主力军,开始时都收罗了千余人马,这在当时的时候也很有用了,不过曹洪明显比曹仁有钱,他收罗的千余人都是家兵,可见他家富而吝啬的情况肯定是事实,但是因为这个毛病日后差点倒霉,要不是诸人说情还有当年救曹操的功劳,曹丕就把他杀了。曹洪其实颇得曹操信用,官渡偷袭乌巢时便留曹洪守营,而且参与的战事也多,无论是在兖州苦战的时候还是日后在汉中的时刻都算是很活跃的将领,但是没有出色的代表性战绩。倒是活的很长,在曹丕死后曹叡即位后重新起用,熬到了拜骠骑将军以后才死,死的时候已经是太和六年了。曹洪在演义里的待遇比曹仁好不到哪里去,其实曹洪的军事才能也值得怀疑,在对于刘备属下大将吴兰时,曹休其实上才是当时的真正主将,不过曹休和曹真其实和张辽关羽这些人差了一代,不属于早期名将了。
  张飞:这位大家都很熟悉,演义中刘关张三兄弟的三将军,他的战绩开始不算很好,除了在长坂力阻敌军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日后入蜀一战和对于张郃一战中表现极其出色,他的故事不用太多说了,演义中对他的形象有所歪曲,但是在战绩上没有给他掺水分。从演义中来说,他光辉的一刻是在长坂,但是从历史上来说,收严颜和破张郃二战最为出色。死于在刘备伐吴前的暗杀。死前为车骑将军。
  黄忠:这位演义中的五虎将早期跟随刘表默默无闻,但是在跟了刘备后,马上便被重用,在入蜀一战后表现出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