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拉贝日记 >

第15部分

拉贝日记-第15部分

小说: 拉贝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也不值得磋商了。考虑坐三桅帆船的有:希尔施贝格 太大和女儿,两个人已经在船上了(希尔施贝格太太要把三桅帆船给妇女们收拾得更 好一些,听说船上情况很糟糕);此外有罗森博士、许尔特尔和沙尔芬贝格(3个人都 是大使馆的)、两个售货员(诺伊曼小姐和一个我不知道姓名的俄国妇女)以及基斯林 一巴德尔糕饼店的会计。不过,最后这位也有可能还留在这里,我需要给克勒格尔 领导的财务部找会计。希尔施贝格大夫在封·舒克曼太太的陪同下,把生病的张群 送到了汉口。在此之前我把我储备的胰岛素给了他一些。希尔施贝格大夫想坐飞机 回来(他说的),因为我们迫切需要医生。

晚上8时,在首都饭店和马市长、林勋欣(音译)、林度信(音译)、谢晓春(音译) 和刘泽方(音译)共进晚餐。中国人和我先后致辞。除此以外,没有讨论什么值得注 意的事情。反正这是一次“告别宴会”。韩先生和他那位怡和通砖瓦厂的朋友孙先 生被我任命为粮食委员。韩先生喜笑颜开,他有生以来还没有担任过这么高的职务 呢。我当然也是首次任命这么高的职务。今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听到了3次防空警 报,但没有空袭。韩(湘琳)说,他看见20架崭新的中国飞机朝西边飞去了。

12月2日

法国神父雅坎诺(上海南市难民区)给我们转来了日本当局的电报。下面是译文:

1937年12月1日电致南京大使馆(南京美国大使馆):

根据您11月30日来电

给南京安全区委员会答复如下:

日本政府已获悉你们建立安全区的申请,却不得不遗憾地对此予以否决。

若中国军队对平民及(或)其财产处理失当,日本政府方面对此不能承担任何责 任。但是,只要与日方必要的军事措施不相冲突,日本政府将努力尊重此区域。

签名:雅坎诺(上海)

高斯(美国大使馆官员)

据电台报道,伦敦把这个答复视为断然拒绝。我们这里的看法不同。从外交角 度看,这个答复措辞巧妙,留了一条后路。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有利的。我们根 本就不指望日本人为“中国军队的处理失当”承担责任。电报的结束语“但是日本 政府将努力尊重此区域… ”等等,已经令人非常满意。我随即通过美国大使馆发 去了下面的回电:

我们恳请您把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下列意见转发给

雅坎诺神父:

衷心感谢您的帮助。日本政府承诺,只要与日方必要的军事措施不相冲突,它 将尊重安全区区域,对此,委员会表示认可和感谢。中国当局完全同意严格执行我 们原来的建议。因此,委员会将继续开展安全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并通知您,难 民已经开始迁入安全区。委员会将在适当的时候,在进行适当的检查之后,正式通 知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安全区业已开放。

委员会恳请您,以最友善的方式再次与日本当局取得联系,促使对方注意:如 果对方直接给委员会一个带有保证性的通知,将会大大减少陷于困境中的居民的忧 虑。我们诚恳地希望不久便能收到日本政府相应的通知。

签名:约翰·拉贝

主席

德国大使特劳特曼博士和使馆参赞劳膝施拉格尔博士从汉口回来了,这使人们 感到很意外。罗森博士在回答问题时解释说,这件事与委员会的工作毫无关系。不 过罗森博士私下还告诉我:大使不完全同意我给元首和克里伯尔发的电报,他认为 没有必要发这两份电报!明天我要登门拜访特劳特曼博士,因为今天没有时间。我 估计,他的归来与德国的和平斡旋有关。马市长为此向我打听情况,我当然无法给 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我们很难找到运输工具去拉运给我们的大米和面粉。其中一部分存放在离安全 区很远的地方,无人看管。听说军事机关已从中取走了大量的米。给我们的3万袋米 据说只剩下了1。5万袋。

晚上6时,在英国俱乐部举行的例会上,新闻界得到了下面的简报: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特此公布,今天早上收到了雅坎诺神父从上海发来的电 报。据该电报称,日本当局已声明:只要与日方必要的军事措施不相冲突,日本当 局将努力尊重安全区区域。

根据这个半官方声明,同时在希望得到日本当局直接答复的情况下,委员会在 今天下午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开始各项准备工作,以安置即将迁入安全区的难民。

委员会已经得到了中国军事当局和民政机关的明确保证,即全面尊重安全区的 民用性质。

鉴于上述保证,委员会感到有责任为安置大批遭受苦难的居民而采取预防措施。

雅坎诺神父建立了上海南市难民区。前面提到他的电报全文如下:

(电报全文见前)

这份电报是对委员会11月29日晚致上海一个国际小组电的回电。委员会的电报 全文如下:

我们恳请您,从安全区的利益出发,尽快拜会日本大使馆官员日高和日本大使, 并授权您通知对方,中国当局已完全同意我们的建议,并向我们提供大米及其他物 品表示支持。——万分紧急。

与此同时,委员会主席约翰 H.D.拉贝先生于11月29日晚给上海日本当局发送 了下述电报:

国际委员会承蒙美国大使馆友好帮助于11月22日向日本当局递交了关于建立南 京安全区的建议书。本委员会不揣冒昧,再次恳求对此建议予以友善考虑。由于必 须事先采取措施以救助成千上万名只有在安全区才能找到避难场所的平民,委员会 急需立即开始工作。出于人道主义,迫切希望即刻对此建议作出答复。

11月22日,用电报把原建议书全文发给日本当局。当我们得知对方已于11月23 日晨收到此件后,即于11月24日把建议书全文交给新闻界发表。建议书全文如下:

(建议书全文见前)

方孝(音译)上校以警察厅联络官的身份出席了记者招待会。

罗森博士根据大使馆警察的叙述,通知说:警察得到命令,将与军队一起撤离 这座城市。马市长对此予以否认。

晚上8时,在福昌饭店参加杭立武博士的告别晚宴。丁先生重新开办了这家饭店, 表面上则由住在那里的施佩林管理。杭博士今天晚上携带1。4万箱皇宫珍宝去汉口。 由于运输条件跟不上,他不得不留下1000箱。我们为他的离去而深感惋惜,因为他 极其能干,曾给予我们很大帮助。我们希望他能重返此地。

我们今天听到了3次警报。投掷了炸弹,发生了多次空战。据说空战时击落了3 架日本飞机。

   12月3日

罗森博士来看望我,并向我转达特劳特曼博士的问候。特劳特曼博士昨天晚上 已经搭乘他来时乘坐的海关巡逻艇又回到汉口去了。罗森犹豫了片刻后还是承认了, 大使确实带着和平斡旋的建议去了最高统帅那儿。当然,关于和平建议的细节我是 不可能从罗森先生这儿了解到的,因此我也不在这方面费神了。只要真的采取了这 类步骤,对我来讲就足够了,但愿这些建议能带来好的结果!罗森博士又给我看了 一份给大使本人的电报,内容如下:

发自:汉口,12月2日 发往:南京,1937年12月3日 南京德国大使馆:

东京1937年11月30日电:

日本人想尽量保护城市、国民政府、外国人的生命财产以及和平的中国百姓。 日本希望中国政府能在列强的影响下使首都免除战争的摧残。出于军事上的原因不 同意设立南京特别保护区或要塞区域。有关这点日本人将发布正式声明。

邵肯

罗森博士断定,其他国家的大使没有得到类似内容的电限。这样,委员会就可 以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这个消息,同时又不泄露发电人是谁。罗森博士建议我们和蒋 介石的夫人取得联系。

尽管负责守卫南京城的唐将军向我们保证从难民区中撤出全部军事人员和军事 指挥所,我们仍然发现,上述区域内有3处地方新挖了战壕和高射炮阵地。我告诉唐 将军的特使,如果不立即停止修筑工事,不履行将军人清理出安全区的许诺,我便 辞职并解散国际委员会。人们对我们提出的所有要求立下了书面保证,但同时又指 出,执行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我们对一家中国小报(蚊报)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异议,这家报纸呼吁读者,不要 进入所谓的外国人的安全区,宁可把自己的全部财产烧得寸草不留,也不要让它们 落到日本人的手里。马市长指出,对这种无稽之谈他要表明自己的态度。18时的新 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以下通告:

新闻简报 1937年12月3日

1.宣读了12月2日回复雅坎诺神父电文的副本。

2.今天早晨委员会要求中国军事当局开始从区内撤出全部军事设施。

3.委员会的成员和朋友们观察到,在区内西南地区的3个地方,中国军人重新 开始了掘土作业,今天下午委员会进行了实地观察,并将此事件通报了南京卫戍司 令总部。我们满意地看到,总部立即颁布命令,必须停止修筑工事。

4.委员会决定安全区采用和南市难民区相同的标记符号:白底红圈中间一个红 十字。

我们今天经历了数小时的空战。伦敦电台已经报道了德国大使昨天对南京的访 问,并简短地提到,特劳特曼博士给最高统帅带去了和平建议。上海的一个电台报 道说,此地的一个日本阅兵仪式因为一个中国人的炸弹行刺事件而受阻。行刺者当 场身亡,一些士兵受轻伤或重伤。日本人随即占领了国际租界。

  12月4日

我们将中国军人从安全区清理出去的困难是很大的。士兵们非但没有如唐将军 所许诺的那样撤出,反而继续挖掘新的战壕并在安全区内架设军用电话设施。我提 出严厉抗议并指出如果再这样下去,委员会只能听其自然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 不断向我们保证,3天之内从安全区撤出全部军人。这个时候又有谣传说,日本人再 过两天就会兵临城下。我甚至觉得已经听到了炮火声(也有可能是我弄错了)。运粮 的8辆卡车今天只来了一半。我们又经历了好几个小时的空袭。我的朋友克勒格尔当 时正在飞机场上忙碌,离他100米远的地方落下了好几校炸弹,他差一点就丢了命。 我们委员会开了一个长会,讨论了是否可以利用一下11月30日东京发给特劳特曼博 士大使电报中罗森博士已经传达了的内容。我们作不出任何决议,因为中国人现在 看上去是执意要守卫城市,因此中国人很有可能会愤怒地拒绝我们的建议,从而危 及正在筹备成立的中立区。上海的电台报道说,由特劳特曼博士在牯岭(有意改动地 点,因为最高统帅目前正在南京)带给最高统帅部的和平建议遭到了蒋介石的一口回 绝,当然,此间我们对此深表怀疑。

难民们开始陆陆续续搬进安全区。一份小报(蚊报)反复告诫中国人,不要进入 “外国人”的难民区。这家煽动性的报纸写道,即使城市遭到炮击,中国人也应当 正视危 3ǔωω。cōm险,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

在18时的新闻发布会上,报界得到以下消息:

供新闻界和警方的专稿 1937年12月4日

在安全区(中文翻译用的是“难民区”)

安置居民及分发食物的暂行措施

一、安置

1.安全区内还没有做好大规模安置居民的准备。目前的战局还没有达到必须这 么做的地步。

2.为了在紧要关头(也就是最后的时刻)将逃进安全区内的人数控制到最少程度, 委员会建议,各个家庭可以和亲朋好友私下协商现在就安排好自己的住处。委员会 保留在必要的情况下在这些房子里安置难民的权利。

3.一个负责安置难民的特别委员会目前正在区内忙于了解所有可以考虑安置难 民的房屋的情况。凡是无法通过私人关系在区内找到住处的难民,该委员会将通过 协商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战局紧迫)时,将不实施该办法。一旦这个时刻到 来,将会发布正式通告,正式宣布启用安全区。

4.私下协商仅适用于私房,不包括公共建筑或学校。

5.安全区内可供使用的空间有限,故家具或类似的财产不得带进区内。只允许 携带铺盖、衣物和食品。

二、膳食

1.目前区内还没有足够的食品储备供大量难民食用,所以现在已经搬进安全区 的难民必须备有至少能维持一周生活的食品。

2.建议专事米、面和其他食品以及燃料供应的商人现在就进入区内继续经营。

3.储备专供委员会在区内分发用的大米和面粉,待私商的粮食库存全部用尽时 再使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储备的粮食将交给持有委员会执照的私商出售。

三、运输工具

委员会急需卡车和板车向区内运送储备物资,为此请求无偿或有偿地将运输工 具提供给委员会使用。

四、安全区的启用时间

中方军事人员及其全部军用设施没有离开该区域之前,无法正式启用安全区来 安置难民。

签字: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中文文本中称为:难民区)

安全区管理委员会

(1937年12月3日的情况)

一、理事会:

1.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 H.D.拉贝2.秘书:刘易斯 S. C.斯迈思博士3.总 干事:乔治·菲奇4.副总干事:杭立武博士5.财务主管:克里斯蒂安·克勒格尔6 .中方秘书处主任:汤(忠谟)系主任

二、委员会:

1.总稽查:爱德华·施佩林2.粮食委员会:韩湘琳 主任

休伯特 L.索恩 副主任

孙耀三

朱 静

蔡朝松(音译)

晁老五(音译)



C.C.孟

周保新(音译)(红卍字会)3.住房委员会:王 廷 主任

查尔斯·里格斯 副主任

查尔斯·吉

朱舒畅(音译)

欧文 C.C.朱

许豪禄(音译)

王明德(音译)

Y.S.张

王有成4.卫生委员会:沈玉书 主任

C.S.特里默大夫 副主任5.运输委员会:E.L.希尔施贝格 主任

R.R.哈茨 副主任(非委员会成员)

   12月5日

阳光明媚的星期日,刚到早上8时,一天的烦恼就开始了。应该来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