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眸凝笑 >

第76部分

回眸凝笑-第76部分

小说: 回眸凝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惨惨淡淡,要么落得不冷不热。闹不好,就和淑妃一个下场了。一入侯门深似海,这后宫之中,比那侯门何止深了百倍、千倍。夫君夫君,却不是一个女人能够依靠一辈子的人,因为他不仅仅是夫,更是君,是天下主!”

玲珑听到这里不由的愣了,好半天没有回过味来,手里梳子也险些放进了胭脂手里端着的铜盆盆中。胭脂正听得糊里糊涂,被她吓了一跳,毫不客气地白了她一眼。

往后的几天里,梓绣闲来无事,心里总也记挂着飞扬交代的事情。她有心里很乱,但是易天远没有做出最后决定地时候自己也不好再拿出来说。不管是玲珑还是胭脂,她都不敢多透露半句,毕竟这件事关系太大,没有人能承担的了其中的责任。宫里地流言蜚语日渐多起来,不光是太后地事情,就连以前地很多事也都冒出来,把梓绣传得神呼其神,好象她从来都是默默把握着一切的人,而宫里地一切也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梓绣不想辩解,也不想去阻止,因为这些都起不到什么效果。说不上是有心无心,谣言总是越传越离谱,就好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到了后来,不单单是这点事情,就连淑妃,都好象是梓绣一手害死的。岳飞扬的事情昭雪,淑妃就成了整件事死的最冤的一个人,按理说,皇上应该复了她的位子,可是易天远却好象故意忘了一样,提都没有提。就更不用说直接关系到这件事的岳飞扬、太后、傅雪,甚至是梓悦,这些好象都是自己一手造就的一般。

传言虽然靠不住,但是梓绣清楚,幕后的人想给大家一种错觉,那就梓竹把一切的一切都看得清楚,只是任由发展,直到自己能得到最大利益的时候才一举打倒所有的人。玲珑和胭脂总算明白了梓绣的那番话,然后过后的几天,就经常能看见胭脂和其他的宫女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气呼呼的回点翠宫。就连玲珑也几乎压不住自己的脾气。

于是点翠宫的气氛开始古怪起来,谁也不想谈起外面的事。梓绣索性几天没有出门,实在无聊的时候便取出自己的琴来,让自己想办法找到一条发泄感情的途径。只是这样一来,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她的心更乱了,弹出来的曲子没了心境,自然大不如前。

在点翠宫人仰马翻的同时,易天远也心乱如麻,闷头在乾元殿里批阅奏折,但桌前的奏折却越来越高,批阅的朱笔却很少动上一动。门外高喜无声地踏进门来,身后跟了一位意气风发的人,正是接手了平阳侯十万军权的孙茂。

孙茂见乾元殿里空荡荡的,易天远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看见自己进来,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知道这番皇帝找自己来,恐怕又是很棘手的事情,于是小心地跪下去三呼万岁。高喜见易天远看着眼前的奏折发呆,半天也没有回应,只得轻声的连续叫了几声,易天远一震,方才抬起头来,用手狠狠的揉了两下脑袋。脸上的愁容一闪即散,易天远恢复了帝王应有的高傲和冷漠,拉长了声音,道:“啊,你来了,平身吧。朕找你来,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想知道。你接受平阳侯手中地兵将以后,朕听说很下了一番功夫整顿,近日军中如何?”

孙茂赶紧谢恩站起来,将军中的事情一一交代清楚。平阳侯的旧部养尊处优。平日里除了作威作福。根本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即使是严加管理,短短的时日里也是见效甚微,反而是哭爹喊娘之声愈多,军心很是不稳。说到这里,孙茂见易天远眉头微皱,赶紧补充道:“微臣有负皇上重托,请皇上降罪。”

易天远笑了笑。摆摆手,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操练士卒是一朝一夕之事,那天下岂不是尽皆威武之师?哎,朕想地过于简单了。如果所有地狼群都能团结一致,那山林里怕是早就没有老虎的生存余地了吧。”孙茂

涂,只得低头应道:“皇上说的是。”嘴上说着,始揣测皇帝的意思。平阳侯手下的十万军队数目虽然可观,但一直只是个摆设。皇上当然知道这些,但此时的意思却好象希望这十万军队立刻便成为所向披靡的雄师。心里不敢乱猜,孙茂只得小心地试探道:“不知皇上召见微臣所为何事。只要孙茂能有为皇上分忧的地方,必然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了看孙茂。易天远心里稍微的安慰了一些。岳宣在朝中的地位十分特殊。身为当朝重将。他谋反的事情断然不能公开,否则。按照岳宣的声望,朝野上下,怕是要狠狠的动荡一阵子了。到时候,别说要怎么样抵抗住大军压境,就是趁机出来作乱的贼寇,都够他好好的头疼一阵子。再加上虎视眈眈的边境诸国,只要一想就会冷汗直流。唯一现在地希望,就是还不能肯定岳宣真的反了,如果要他选择的话,他倒是情愿这是梓绣一手捏造出来邀宠地。于是他只得一个人承担这些烦恼,连个分忧地人也找不到,或者说不不敢找。此时孙茂一眼看透自己地心情,易天远对他的聪明很是欣赏,更加因为他地话而多少安了点心。

招招手,易天远把孙茂叫到自己近前,问道:“你在朕的身边立了不少功劳,也给朕解决了不少的难题。开门见山吧,岳宣岳将军有心谋反,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易天远说出这话的时候,高喜在一旁脸色平静地站着,好象什么也没有听到,但一双耳朵却是小心的等待着孙茂的回答,暗暗提了一口真气,将乾元殿内内外外过滤了一番。

孙茂虽然有了点心理准备,仍然被岳宣的名字吓得一愣。同为武将,孙茂一直把岳宣当作自己的偶像,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对他也是敬畏三分。短短的一会过后,孙茂虽然恢复了平常的表情,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无比震惊,隐隐的觉得皇上这次找自己来,怕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而这个大事,就关系到岳将军,便回道:“岳将军文涛武略,如果有心为之,必然国难当前,恐怕当今朝中无人敢出其右。不过……”孙茂顿了顿,话锋一转,说道:“如果岳将军真的这么做,恐怕也是自毁一是清名罢了。”

“说下去。”易天远不动声色,目光穿过殿前的天空看出去,表情淡然,但心里却是对孙茂的表现有了几分满意。

孙茂站直了身体,目光中多了几分精气,笑道:“皇上,岳将军在战场上创造了无敌的神话,但是只要是人,必然有他的弱点。当前是平安盛世,民心所向,自然是拥护皇上,所以即使起并为乱也不会得到民心。再者,岳将军远在西疆,即使有心,也有足够的时间给我们准备,除非与藩国勾结。但是以岳将军的正直,可能性很小。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不具备,这一点岳将军定然清楚。另外,皇上对岳将军一向委以重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岳将军果然为乱,势必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

易天远点点头,这些他也十分清楚,于是换了一个角度,问道:“那么,如果岳宣为乱,社稷必然不稳,真的到了那一天,他输得起。但是朕却不同,既输不起,也赢不起啊。”

孙茂闻言点点头,心里也明白了十之八九,道:“皇上,臣以为无须太过忧心。一来,臣会加紧操练手中军队,只消半年,便是一支雄师,绝对不逊于岳将军手中的精锐。二来,可以派一员大将到西疆助守,可一举两得,进可巩固国防,退可探听虚实。更何况岳将军唯一的女儿也在宫中,他总要为自己的女儿打算的。”

易天远摇摇头,看向孙茂,道:“你近日忙于军事,却不知道,岳将军的女儿岳嫔娘娘,已经在前些日子去了。”按下性子,易天远简单地把岳飞扬的事情说了一遍,同时把从梓绣那里得到的信也递给他看了。孙茂双手接了信,看到最后也是面色凝重,小心地问道:“皇上……此信从何而来?得信之人可否信任?”后一个问题有些多余,但是孙茂出于谨慎考虑,还是问了一问。

“此人应该可以信任,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易天远问道。孙茂此时也知道事情紧急,不再侃侃而谈,直接说道:“皇上,当前之际,惟有此人方可解社稷之危。”这话说得易天远大为不解,问道:“为什么?”

“此事绝非表面这么简单,外松内紧,一面由此人代表皇上,以岳女之事为由进行安抚,至少可拖延时日。另外在暗里抽集国力,以备万一。”

易天远心思一沉,突然想到梓绣的模样,波澜不惊的表情始终让她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聪明的心计不让须眉,用大气或者城府来形容都不为过。想到这里,易天远难以平静,各种感觉争相涌来,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孙茂也看在眼里,却不说破,只是静静地,用无比恭敬的表情等待下文。

沉默了半天,易天远才喃喃说道:“也好,她也应该出去走走了。”

卷四 第一章 出宫

默了半天,易天远才喃喃说道:“也好,她也应该出了。”

第二日,后宫里到处是哀乐齐鸣,当朝天子易天远厚葬嫔妃岳飞扬,追封为慧妃,赐贵妃规格下葬,以示哀悼,并下旨三品以下送葬。当天送葬的队伍里有竟然还有不少前朝老臣及当朝重辅,而后宫以德妃为首,谨衣严服,品阶分明,不下百人。绵长的队伍声势浩大,满街银装地奔皇冢而去。这样宏大的送葬队伍自然会闹得满城风雨,街道旁穿着白服的不少平民百姓都争相猜测,议论纷纷,都以为岳飞扬是皇帝心中的皇后人选,只是命薄无福,这才落得这样的下场。

而在那边风光大葬的同时,另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也浩浩荡荡地出了京城西门,虽然声势也不小,但由于人们都去那边看热闹的缘故,相比之下,这边就清凉的多了。街道上行人稀少,倒也省了开道的麻烦。孙茂此时身披溜光战甲,头戴战盔,武装的严严实实一脸严肃地在前面开道。只是一路畅行无阻,倒让他松了一大口气,身旁的禁军也乐得清闲,只是脸上依然肃杀,看不出半点松懈。

孙茂在马上细细回味易天远的话,他实在想不明白,这马车上的不过是个美人而已,为什么皇上会对她这么忌惮。按原本的计划,孙茂希望能好好操练自己的军队,但是在易天远的一再强调之下,他不得不把军队的事情交给自己的亲信。

回头看了看身后披彩画凤的四辆马车,因为路途遥远,梓绣特别备了两套车衣,该彰显的时候就彰显,碰到万一的情况。这四辆马车便是普通大户人家也很常见地那种。孙茂见其中一辆马车上掀起了帘子,立刻收回目光看向前方,心里想道:“确实有一点心思,不过皇上有点太小题大做了,普通一个女人,哪里会有什么大智?怕是到了西疆。这件事还要我来完成吧。”想到这里,孙茂露出一丝冷笑,策马上前,对守在京城西门的门卒说了几句。

队伍畅通无阻地出了京城,梓绣的心里顿时空了下来。回想起刚才玲珑和胭脂的话。确实,几乎所有的妃嫔都挤破头皮去参加飞扬的葬礼,反倒是自己象是做错事地孩子,有点偷偷摸摸的味道。这几天点翠宫里的人都很少出去,也不知道外面又传了什么关于自己的话。但是梓竹明白,自己在后宫里已经成了众矢之的,甚至连梓悦也没有因为真相大白而对自己有所改观。

梓绣明白。易天远说的对,自己确实是此行的最好人选,既不会引起恐慌,也不会引起岳宣的戒备。最重要的是后宫肯定会为此欢庆,自己出行地目的也就没几个人关心了。{炫}{书}{网}如果非要说有人关心,最多也就是德妃。想到德妃,梓竹有点后怕,她总是能把握好易天远的底线,而且总能事先看到易天远想做什么。这一次恐怕也不例外。

看到随行地孙茂时。梓竹便猜到了。或许是因为特殊的身份。也或许是因为特别的性格,易天远对自己并没有完全的信任。不过这些并没有什么错。身为一国之君,总不能用普通人地眼光来判断。当很多事情上升到社稷的角度,衡量对错的标准也要随之改变。

“娘娘,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附近的青阳小城,我们在哪里歇息一下,然后继续赶路。”孙茂的话打算了梓绣的思路,恭敬地说道:“按照行程,我们可以在青阳逗留两个时辰。”梓绣正看着官道两旁地景致,挺拔地杨树不算紧密,可以看到远处地青山若隐若现,只是不知道究竟在多远的地方。头顶悠悠地飘了几片白云,没有风,显得如此平静。笑了笑,梓竹也尽量礼貌地对孙茂笑了笑,道:“一切由孙将军安排就是。”

两人正在说着,车队突然停了下来。梓绣伸头去看,却被孙茂一句话喝了回去。低声咕哝了几声,孙茂不知道说地什么,只丢下一句“娘娘请安心在车里宽坐,末将去去就来。”。等梓竹小心地再撩起帘子时,孙茂已经没了踪影。

只听得隐约传来拳打脚踢的声音,有人大咧咧地骂着,不时的夹杂着痛苦的哀号。梓竹只当没有听见,在车里静静地坐着。玲珑和胭脂原本跟在车旁,此时出了京城为了加快速度,二人也被安排到后面的车上,梓绣也没了个说话的人。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队伍再次前进。梓绣透过帘子的缝隙看出去,却看到一个肥胖的,衣衫褴褛的落魄书生打扮的人从草地里爬起来,一边用袖子擦着眼,一边张着嘴不知道说的什么。象是刚刚被人狠狠的打过,胖书生的帽子歪歪斜斜,显然是胡乱套上去的。身上的衣服飘了一条宽大的布带,从左肩到腰部露了很大的一片肥肉。

有了这个小小的插曲,孙茂一直在队伍的前面,没有再出现。等队伍再次停下来时,外面响起玲珑和胭脂的小声议论,孙茂恭敬有加的声音也再次在车窗外说道:“娘娘,我们到了。”

玲珑和胭脂小心地把梓绣扶了下来,眼前是一家诺大的酒楼,深红色的外表和规模很是惹眼,“悦来酒家”四个镏金大字高高地挂着。梓竹粗略地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里应该是当地最好的了。孙茂按照易天远的意思,一路上大张旗鼓,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当今皇帝对岳宣的器重和尊敬。显然的,当地的衙门也配合得很好,百姓们小声地议论,对这队人的来历大加揣测,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