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缘比昙花 >

第11部分

缘比昙花-第11部分

小说: 缘比昙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开过四个时辰便既枯萎了”,父亲道:“昙花!原来是这个模样。”

我怕他弯身太久,忙站起来扶他,他道:“只能在夜间开四个时辰,白昼里的大好时光都无法经历。这花之美或许便是美在它的短暂一生。昙花一现,原本也就是这个意思。”

他站直身子,极目远眺,目光落在了假山边的小亭子上,却又不再说话。我知他又念及大娘,心知劝慰无效,只得站在一旁。

夜风习习,轻拂而过,静了一会,听他幽幽地道:“我这一生实是负你大娘良多。她为我求谋的,我没有应允。她想要的,我又没有办到。若早知人生如此短促,便是圆了她的心愿……哪怕她只能过一天……过一天那样的日子,到如今,我也不会如此痛心疾首!”

他转身向我柔声道:“东莪,你有什么愿望么?阿玛一定为你做到!”我怔怔地看着他,他的脸背着月光,看不清面貌,但在这黑暗之中,闪着盈盈地亮,使那星光亦为之黯然了。

我道:“东莪没有他求,只愿阿玛早离病痛,孩儿能陪伴在您的身旁,那就是了。”他点头道:“我都答应,我都答应。”我扶住他慢慢回转,朝房中走去。

这一夜,我辗转难眠。父亲的言语总在耳际撩饶,心里隐隐有些不安,长夜漫漫,我一时想着父亲一时想着大娘,几乎整夜未眠。好不容易等到了天亮,我便起身往父亲房中,在半路上碰到他房中的侍女,向他问及,她笑道:“王爷今早好的多了,一大早便上院子里去了呢!”

我将信将疑,忙向院中寻去,果见父亲正坐在池塘旁的石凳上,他看到我便招手唤我过去,显得十分高兴。我走到近处,看他脸色虽白,精神却好,满脸是笑向我说道:“一觉睡醒,觉得身子轻快了许多。你看阿玛,是不是好多了。”我在他身旁道:“这么早便在石凳上坐着,阿玛可要小心着凉了。”

他站起身子道:“那好吧,咱们就回房去吧。用过早饭,你让人去请林太医来,看看我是不是好多了,”我看他谈笑间言语轻松,心中压着的大石渐渐放下。

迟些林太医赶来诊治后喜道:“任何病症,皆与心绪有关。只要心态轻和,再配以对症下药,身体康复,只是早晚的事而已。”

父亲只看着我笑道:“这丫头只信林太医的,你瞧她听了你的话顿时眉开眼笑,早上我说我好的多了,她还不信呢!”

林太医笑道:“格格关切王上,其心足以感天!有格格承欢膝下,王上的病指日便可痊愈了。”父亲微笑点头,我看他神情愉悦,方才真正地松了口气。

果然,接下来的时日。父亲不再长期卧床,除去午休晚寝,其余的时间他都努力活动身体。慢慢的甚至开始晨练。我从旁督促他每日按时进药,众人见他渐渐恢复神采,无不欣喜。

第一卷  飘摇富贵花 第八节 芒种

这段父亲生病的日子却成为了我与他几乎是这一生之中,最最接近、相聚最多的时光。这一日的一个午后,父亲在房中休息,看我在一旁看书,忽然问我:“东莪,你有多久没有出府了?”

我笑道:“阿玛有多久,东莪便有多久!”

他道:“我知你爱静,上香郊游,别的女儿家喜欢的事,你一概不喜。我只记得以前你曾陪我与你十五叔一同狩猎打围,其它的事,我还真想不起来呢!”

我笑道:“是东莪不愿外出,待在府里有什么不好!”

他道:“你倘若怕见生人,可要让阿玛担心了。”我忙走到他面前笑道:“等阿玛身子全好啦!东莪便出去逛个痛快,到那时,阿玛说不准又要阻拦呢!”他笑道:“那是当然。你身份尊贵,要去便要去配的上的地方才行。”

他看了看我道:“阿玛久居不动,想出外走走,一方面有些各地的政要需见上一见,另一方面嘛,也可狩猎散心。东莪,你可愿随着阿玛一同出巡么?”我忙点头道:“东莪愿去,您一路上不是也要女儿照顾么?”他笑道:“是呀,要不怎么说‘有女万事足’,可见阿玛还是有福之人呐!”

我站起身子要去准备,他忽道:“你的侍女……就不用带了,我另外给你分派。”我应声退出,自去准备。

额娘听闻我要出行,又惊又喜,一再的反复叮咛要保重自己照顾父亲的话。我看她担心的样子,忙都一一答应。吴尔库尼低头帮我收拾行装,我想起她多年来对我的悉心照料,此番既不能带她同往,便拍拍她的背,打手式告诉她待我回来时一定给她带一份礼物。她微微一笑,便转身忙手上的事。我偶而转头却总看她频频望向窗外,目光闪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父亲是时常出门的。他房中的侍女准备惯了,一早便已就绪。倒是我头次出远门,额娘又有千万个放心不下,结果忙这忙那,只弄了两日方才妥当。

这一天,晴空万里,我坐上车舆,跟随着父亲的马队,缓缓离京。额娘送出城门,自是免不了一场道别落泪。出城许久,马车旁传来父亲的呼唤声,我掀开帘子,他道:“在车里坐的倦乏么?要不要坐到阿玛的马上来。”我忙点头答应。换乘父亲的黑马,与他同坐一骑,行在列队之前。

他身旁尚有诸多王公将领,纷纷向我点头微笑,十二伯阿济格也在其中。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人即矫捷,马亦雄骏。每一匹马都是高头长腿,各样毛色油光发亮。在护卫的白装胄甲的的侍卫队群中很是抢眼。

一路上,马队不疾不徐,缓缓前行。穿城过镇,早有侍卫在前开路,两侧百姓纷纷下跪旁迎。父亲徐徐道来,向我说起这是哪里、那又是什么!我听到许多从未听闻的地名,很是新鲜。马队晚上便在城里驿馆驻扎,第二日再度起行。

如此行走了几近半月之久,马队开始折而往北。又走了数日,此时关山万里,离京已远。风光也渐渐改变,再也看不到高山连绵,放眼望去,天地连成一线,向无际的更远之处延绵。

大队在营地驻扎,立时便有蒙古王公纷纷前来求见。父亲安排我居于后帐之中,连接数日,他都与这些与他一般高大,但却魁梧硕壮的多的男人们聚首。席间满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与大娘相似的口音。只是同样的语调出自他们的口中却是字字顿挫,落地有声。

父亲在此便和我在家中熟悉的他判若两人,他言谈间显露威严气势,一呼百诺。几乎令周遭众人无敢仰视。期间,他也有与众人狩猎,我初时不甚放心,都陪伴在侧,但每次都见他气色如常,意气风发的样子,慢慢地也就放下心来。风沙刮面如刀,父亲看我皱眉眯眼的模样,便不再许我跟随在他身旁。接下来的数日,他每当出狩,我便在帐中等他回来。

这日晚饭过后,我在帐中有些困乏起来,便离帐走出。冬日的傍晚,已是十分阴暗,虽未有雪,但寒风狂扫,只吹得篝火“咧咧”作响。父亲所在的大帐说笑声依旧十分响亮,我看了几眼,正准备离开。

却看到那大帐之外有一个矮小的黑影,正小心翼翼地从草地上抬起身子,四下张望。篝火的亮光遥遥地晃亮了一下她的面庞,我立刻认出,那竟是吴尔库尼。她此时本应在王府之中,又怎会出现在这里?这千里迢迢的,她又是如何来到此地的呢?我的心中涌起种种迷团,便转身朝她慢慢走近。她(炫)恍(书)然(网)不觉,站起身子,在帐外张望了一会,又朝另一个大帐移去。她一连寻了几座大帐,也不知在寻些什么。她身着侍女的服饰,见到守卫的侍兵便低头站在一旁,旁人也就不去留意。

我跟着她走了一圈,眼见她转入了一个大帐之中,忙快步跟到那帐外,向里看去。里面黑压压的什么也看不清,正犹豫间,忽然旁边有人走近,一下跪在我的身前,我吃了一惊,不由的向后退开一步,借着帐外的亮光,看到吴尔库尼满脸是泪跪在眼前。

我正自不解,这边的动静已惊动了旁人,一名侍卫上前喝道:“是谁?”我转头看他,他一愣忙笑道:“原来是格格。”他低头看到地上的吴尔库尼,忙讨好的笑着说道:“格格,这婢女做错什么事了么?要不要小的带下去查问明白。”我看了一眼吴尔库尼,她的目光中尽是恳求之色。我便拒绝了那个侍卫,带她回到自己的帐中。

烛火之下,只见她面容憔悴,神色间满是惊慌。我待她稍稍平静,便开始打手势询问。她低垂眼帘,一一答复,偶而抬头看我,眼中也尽是留恋的神情。看了她的手势,我才知道原来她一直跟随大队之内,混在一众侍女之中,也没有人去注意她。她与我为伴已近十年,在这之间如同长姐一般爱护亲近于我,王府虽大,侍女虽众,却没有她能与之交心之人,因而她甘冒奇险,也不愿远离我的左右,所以偷偷跟了来。

帐内暖洋洋的,与外间的风寒交错俨然天地之别。我看到她目光中的眷恋,心里很是感动。虽随父远行,其实在我的内心之中却也时常有寂寞之感,有时也会难免想起有她在侧的日子。虽然她违抗了父亲的命令,但我深觉事出有因,不应责怪于她,因而我努力安抚她,并答应为她向父亲求情。她的双目发红,又落下泪来。

第二日,父亲早起便于我一同在帐外漫步,我和他共坐一骑,按辔徐行,在草原上游走。但见湖绿色的天空漫漫无边,轻风拂动衣襟却也不觉得寒冷。

父亲这日兴致很好,问起我近日的生活是否惬意,我一边答复他,一边心下更盘算着要怎样提及吴尔库尼的事。正在这时,亲兵来报,又有王公求见。父亲轻拍我背转身离去。过了一会,父亲传人来询问我,是否要随他出猎。我如前婉拒,尚在帐外散步,过不多时,就见父亲与一众王公绝尘而去。我遥看他们背影渐小,方回到大帐。

谁知一直快到晚饭时分,父亲尚未回来。他平日狩猎都是当日返转,我十分焦急,眼看天色渐暗,更是焦躁难安,频频往返于大帐内外,朝他今晨出发之处遥望,心中竟隐隐泛起不祥之感。吴尔库尼又劝我回到帐中,我无法落坐,只在帐中来回踱步。

万籁俱寂之中,我忽然好像听到一个急促的声音,立刻冲出大帐。外间灰蒙蒙的一切如旧,可我向昏暗的深处注目良久。果然自灰暗中,有一阵马蹄声音渐行渐近,遥遥的开始看清是一支小队骁骑向大帐行近。

这小队转眼便到了帐前,带队的侍卫翻身下马,朝我跑来,我只觉全身瑟瑟发抖,不祥之意涌上心头。那侍卫跌爬着冲到我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格格……王上狩猎时…受了伤,如今正在近城医治……下官奉命来接格格前往。”我无暇多想,便召吴尔库尼一同坐上马车,随他而去。

一路上,只听得耳际风色急急,两侧的树木飞快倒退,但我仍觉太慢。只盼生出翅膀来,能立刻飞到父亲的身旁。天色越来越暗,终于黑将下来,马蹄如飞,便是胸腔中的那一颗心也好似要按捺不住,想从嘴里跳了出来。我不停询问距离,只觉心急如焚,惊惶之极。

好不容易自无尽的黑暗中远远望见一片灯火,渐行渐近,马队呼啸着直奔入城,在一处灯火辉煌的行宫前,发出惊人的刺耳停蹄之声,马匹纷纷立起前蹄,昂然长啸。远远看见十二伯至内而出,他伸手握紧我手,带着我向里走去。

他的声音低沉浑重将今日之事相告——原来父亲出猎不远便微有不适,但觉仍能坚持,也没有太当回事。不想在途中忽然自马背跌落,以至膝盖受伤,因太医未随行在侧,诸王公只以凉膏为他敷在伤口上。

众人力劝,而父亲不愿示弱离开,仍勉力支持,直至中午,众人见他已是面无血色,伏鞍不起。这才匆匆将他抬至附近的喀喇城内,此时随行太医已赶到多时了,正在房中救治。他说到“救治”二字,面色一沉,道:“情形实在不太乐观,东莪,你要坚强一些!”他伸手轻拍我的肩膀,我只觉双腿又重又酸,短短的几步台阶,已走的气喘不息。

大堂之内,随行的众多王公贝勒八旗将领都已纷纷赶到,此间聚集了这近百人之众,竟没有半点声息,连咳嗽也没有一声。众人神情郁郁,都在静候之中。堂内的气氛异常压抑,令人窒息。众人见到我纷纷站立向我点头,侍卫将靠窗的椅子搬出,放在我的身旁。我茫然坐下,吴尔库尼则站在一旁。

我只觉得心绪烦乱,站起身来,望向窗外的天空,为父乞求。却见灰暗的天空中掠过巨大的黑影,好似风雨欲来,满蓄着风雷……

就在这时,人群中起了一阵蠕动,我转过头去,看到那随行太医自内室走出。他面色惶恐,低声向身旁的人说了几句话,我快步走上前,众人向两边让道,我直至太医的面前。

他道:“请格格在外稍待片刻,王上先召见的是英亲王。”十二伯离座自后而上,轻拍了拍我的肩。

我抬头看他,却见他目光中虽显悲痛之色,但同时又有一丝闪烁的光芒无法抑制的流露出来。他转身向室内众人一一环视,方才昂首走进内室。吴尔库尼轻拉我坐在一旁的椅中,众人纷纷回座原位,屋里又回复到寂静之中。

时间仿似凝结不动。只见侍女们进入大堂,换过一次烛火,又给众人换下两次冷掉的茶盅,但内室依然没有传出一丝动静。

只是自十二伯进入内室,大堂的寂静却与刚刚略有不同了,许多人眉目间悲痛之下滋生诸多烦忧的目光。过了一会,厅里的众人开始按捺不住,有些人起身在堂内踱步,更有一些则开始窃窃私语。

又熬了一会,才又见房门开处,十二伯走了出来。许多人上前相询,他脸上泪痕才干,双目尚自通红,他紧锁眉头,面上却有不忿之怒。他并不理会众人,至靠门外的一张大椅上重重坐下,一言不发。众人面面相觑,却也不敢上前打扰。

我自他走出房门,便一直盯着眼那扇门,隐隐听到脚步声响,那个太医来到门口,众人不约而同一涌而上。我却觉得心如鹿撞,见到他的目光缓缓移动,果然落在我的脸上。

他道:“王上召格格入内。”我快步向前,众人纷纷让开,在我经过之时,有几只手在我的肩上轻拍,我也没去回看是谁。只向屋里走去,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