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119部分

中国皇后全传-第119部分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啤G”阆氚淹级嫉拿妹媚扇牍校榷园哺Щ夭坑欣蠊杏挚啥嘁晃患牙觥

公元1760年年初,容妃进宫。六月,封为和贵人。时年27岁。

公元1762年,乾隆帝奉皇太后懿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公元1768年,容嫔升为妃。

容妃在宫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乾隆帝非常注意照顾容妃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她还是贵人时,赐给她的新疆哈密瓜等贡品就比一般妃嫔的多。乾隆帝赐给她的御膳大都是羊肉、鸡、鸭和素菜等菜肴。宫中曾有一位名努倪玛特的维吾尔族厨师,专门为她做“谷伦杞”(抓饭)和“滴非雅则”(洋葱炒的菜)等维吾尔饭菜。她在宫中长期穿维吾尔服装,直到封为容妃时,才新做了满族式样的冠戴首饰16项和朝服等。公元1771年,容妃陪同乾隆帝到泰山、曲阜时,乾隆帝赏给其他妃嫔的菜肴有“猪肉馅粘团”、“猪皮冻”、“猪肚”等,而赏给容妃的却是“春笋拌豆腐干”、“羊他他土”、“麻酥锅渣”、“豉豆粥”,“油煤果”等。

公元1778年,乾隆帝偕容妃及其他妃嫔出游盛京,有人把在围场打得的一只野猪、一只狍子进贡给乾隆帝。乾隆帝分赏给颖妃、博妃、惇妃、诚嫔、循嫔每位野猪肉一盘,而独赏容妃狍肉一盘。这说明,乾隆帝对容妃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十分尊重的。

乾隆帝对容妃的家属也很照顾。图尔都于乾隆四十三年死后无子,由侄托克托袭辅国公。乾隆帝给予容妃及其家属很高的地位,优厚的待遇,这不能单从宠爱一个妃子的角度进行解释。清朝的民族政策主要是笼络各族上层人物支持朝廷,以加强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统治。为此,清皇室多次与蒙古族贵族联姻,清太宗和清世祖曾以蒙古贵族女儿为后妃,自努尔哈赤始,历康、乾等朝,也一再把公主嫁给蒙古贵族。乾隆帝纳容妃,也应有同样的用意,即通过她及其家属,笼络维吾尔族上层,搞好民族关系,以巩固中央政权对于西北地区的统治。

自公元1786年起,容妃身体欠佳,在宫内大宴上很少露面。公元1787年开始,容妃病倒,经常在御药房取药。乾隆帝因容妃有病,多次单独赏给她枣糕、桔饼、柿霜、梨膏、西瓜等物品。容妃的病越来越重,她对宫中朝夕相处的妃嫔和本宫女子以及她娘家的叔叔、婶婶、嫂嫂、姐妹等都寄以无限深情,她把毕生积存的衣物和珍贵首饰分赠给他们留作纪念。

容妃在清宫生活了28年,于公元1788年病死,年55岁。

传说容妃死后,被埋在北京的陶然亭旁。那里至今还有一个很大的坟头,坟前树着一块碑,碑上写着“香冢”两个大字,碑的后面,刻着这样一首词:“浩浩愁,茫茫劫,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容妃的一部分衣物运回新疆喀什,埋葬在和卓墓中。这样,在遥远的新疆喀什城外,也有一座香妃墓。其实,容妃死的当年,就“奉移容妃金棺于纯惠皇贵妃园寝安葬”,神位于舒妃之次。

公元1799年,乾隆帝死,葬裕陵。纯惠皇贵妃之园寝就在裕陵之侧,容妃棺木即在此处。裕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县,属东陵。

第三百八十六章 喜塔腊氏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即嘉庆帝)皇后

姓名:喜塔腊氏

生卒年:?~1797年

婚配: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帝)

封号:皇后

子女:一子旻宁,二女

谥号: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初谥“孝淑皇后”)

喜塔腊氏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公元1774年,嘉庆还是皇子时,册封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的女儿喜塔腊氏为嫡福晋。

公元1782年,喜塔腊氏在宫中的撷芳殿生下了嘉庆的第二子旻宁,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

嘉庆受禅登基后,喜塔腊氏随即被册封为中宫皇后。只是喜塔腊氏的身体一直柔弱多病,到公元1797年,喜塔腊氏就一病不起。二月初七日,她在宫中逝去,结束了自己显贵而平淡的一生。当时,嘉庆正充当着傀儡皇帝的角色,他的日常举止时刻要受到太上皇乾隆的监督,搞得嘉庆诚惶诚恐。喜塔腊氏去世后,乾隆让嘉庆素服7日以示哀悼。嘉庆虽然表示尊奉皇父的旨意,但应当取意吉祥,况且喜塔腊氏被立为皇后的时间也并不长,许多丧礼都可以免掉。于是不仅嘉庆本人穿戴着常服,他身边的太监们也是如此。

喜塔腊氏去世后不久被谥为“孝淑皇后”,安葬在京西易县的太平峪。公元1803年,昌陵在太平峪完工,喜塔腊氏遂先于嘉庆皇帝葬入昌陵,嘉庆死后也葬于此。

喜塔腊氏一生为嘉庆养育了3个儿女。除皇子绵宁(后改名为旻宁)以外,还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幼年夭折,另一个女儿成年后下嫁蒙古贵族玛尼巴达喇。

在道光、咸丰年间,喜塔腊氏的谥号一再增加,被称作“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第三百八十七章 钮祜禄氏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皇后

姓名:钮祜禄氏

生卒年:?~1849年

婚配: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781年

子女:二子(绵恺、绵忻),一女(夭折)

谥号: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钮祜禄氏的父亲恭阿拉在乾隆朝曾出任过礼部尚书。在嘉庆还是皇子时,钮祜禄氏便嫁给了嘉庆,成为嘉庆的侧室福晋。

嘉庆称帝后,钮祜禄氏的地位也日渐尊贵起来。起初她被封为贵妃,中宫喜塔腊氏去世后,太上皇乾隆诏令钮祜禄氏继位中宫,她进而被封为皇贵妃。公元1781年,钮祜禄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钮祜禄氏是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的生身母亲。绵恺在嘉庆年间被封为悼郡王,在道光年间又成为亲王。绵忻在嘉庆年间已被封为瑞亲王。此外,钮祜禄氏还有一个女儿,但这个女儿未成年就夭折了。

钮祜禄氏十分工于心计。在成为皇后的最初几年,她给人的印象尚比较平和,但渐渐地她也弄起权术来。嘉庆后期,随着嘉庆皇帝日垂暮年,他身后皇位属谁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出于对自己今后利益的考虑,钮祜禄氏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关切。

公元1820年夏,嘉庆皇帝带着绵宁等人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七月二十五日,原本身体安好的嘉庆猝死。在嘉庆临终之际,内大臣赛冲阿、禧恩等人聚在一起打开了盛有皇帝御书的铁匣子。清王朝自雍正皇帝以后有一个习惯:何人继承皇位是由在位皇帝及早写在御书上,盛在铁匣子里,然后放在故宫太和殿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只有在皇帝去世时大臣们才能打开匣子,按御书上的人选拥戴新的皇帝。当时,赛冲阿等人打开铁匣,取出了御书,只见上面写着让皇次子绵宁继承皇位。嘉庆皇帝刚刚晏驾,远在北京的钮祜禄氏就派人快马加鞭传来了她的旨意:让绵宁继承皇位。这样就更加确定了绵宁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不过,钮祜禄氏对嘉庆的死讯知道得如此之快不免令人惊讶,似乎她对嘉庆的死早有预料。而且她指定的新皇帝人选与嘉庆御书上所写的正相吻合,莫非她事先看过了御书 ?''如果钮祜禄氏早已心中有底,那么她传旨之举是顺水推舟地对绵宁示以恩典,还是防止王公大臣们节外生枝?嘉庆驾崩前后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是否隐含着钮祜禄氏的一番苦心?尽管这幕新桃换旧符的短剧有令人起疑之处,但这在当时的政坛上并未激起轩然大波。绵宁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他便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尊奉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安排她住在寿康宫,并且对这位皇太后一直十分敬重。

后世的一些人坚持认为:钮祜禄氏在嘉庆驾崩、道光继位的过程中扮演了很微妙的角色。不过,这毕竟是人们推测的结果,尚无法成为定论。在后世的一些描述中,钮祜禄氏与道光帝皇后的死有很大关系,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原来,道光皇帝先后有过4位皇后,其中第3位皇后也叫钮祜禄氏,这位皇后与孝和睿皇后——当时已被尊为皇太后的钮祜禄氏还是姑侄关系。皇后钮祜禄氏不仅姿色秀美,而且聪颖伶俐,颇得道光帝的欢心。皇太后钮祜禄氏在道光帝面前说话很有分量,道光帝的后妃对她自然不敢怠慢。这样,太后和后妃们相处得倒是比较宁静。不过,时间一长,岔子就冒出来了。

公元1836年,适逢太后钮祜禄氏60大寿,皇宫内外隆重庆祝。一天,道光帝到太后那里请安,他们在闲谈时无意中谈起了皇后。道光帝禁不住对皇后的聪颖灵巧夸奖了几句。不料,太后钮祜禄氏却不以为然。她认为,女子以德为重,德厚才能载福。若仅有点小聪明。那不算什么福相。太后的这些话后来传到了皇后那里,皇后当下便有些气愤。皇后心里不顺,便想给太后点颜色看看。后来,皇后每当跟太后接触,言语中便带了些讥刺。太后渐渐觉察到皇后对自己的态度有变化,待她明白了其中原委,顿时火上心头。身为皇太后,又是皇后的姑姑,她怎能容忍皇后的不恭?她几次当面训斥了皇后,在道光帝面前也指斥他管教不严。不过,皇后根本不吃太后这一套,她依然是我行我素,甚至和太后当面顶撞。就这样,两人的关系日趋紧张。一些平素与皇后不和的妃子趁机在太后跟前添油加醋,挑拨是非,两位当朝最显贵的女人简直有点不共戴天了。

公元1839年腊月,京城里一连几天风雪交加,寒气袭人,皇后不小心得了感冒,便未到太后那里去请安。谁知皇太后竟以已过花甲之年不畏风寒,亲自到皇后那里探望病情,煞是热情。皇后见此,心中不免有些愧疚。转年正月,皇后病好了,连忙去向太后请安。太后很是高兴,两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很融洽。一天之后,太后特地派人给皇后送来一瓶名酒,皇后很是感激,当着来人的面便饮了一杯,并连夸酒的味道不错。但在当天夜里,皇后就突然去世了。

后人描叙的故事是否属于历史的真实,恐怕目前只能存疑。不过,清楚的,即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在一些后人心目中的印象是不佳的,甚至是可憎的。

公元1849年,钮祜禄氏在寿康宫去世,终年74岁。

公元1853年,钮祜禄氏被安葬在昌陵之西的昌西陵。从道光至咸丰年间,钮祜禄氏的谥号都有所增加,全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第三百八十八章 佟佳氏清官票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帝)皇后

姓名:佟佳氏

生卒年:?~1833年

婚配: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帝)

封号:皇后

子女:一女(夭折)

谥号: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初谥“孝慎皇后”)

公元1796年,15岁的旻宁与满州镶黄旗钮祜禄氏结为夫妻,是为原配嫡福晋,可这位嫡福晋薄命,没能活到旻宁做皇帝的那一天,就与世长辞了。

嘉庆皇帝于是册封三等承恩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为旻宁的继嫡福晋。等到旻宁登上帝位,继福晋佟佳氏也被立为皇后。

此时,清王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及至嘉庆,整个社会已呈现出“四海变秋色”的衰世之象。及至道光登上皇位,封建制度已病入膏肓,而西方资本主义正迅速发展,不断东侵,在中国沿海扣关。这是清帝国自立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道光皇帝为挽救清王朝的衰败,即位之初,也想锐意图治,整饬朝政。对奢靡之风加以矫正。道光二年,他规定在皇子皇孙指婚其福晋后,父家置备妆奁“不得以奢华相尚,一概务从俭约……如有靡丽浮费之物,经朕看出,不惟将原物发还,并加以议处”,就连皇太后万寿圣节,“奉懿旨停筵宴”,道光帝自己更是以“俭德著称”。作为皇后的佟佳氏,就更应该以身作则了。可惜道光皇帝除弊乏术,宰辅又误政,最终没能除弊起衰,成为中兴之君,反而是国势如江河日下,急剧衰落。

佟佳氏就在这内忧外患交加、世界潮流剧变的时代,与道光皇帝共同生活了20多年。其间佟佳氏给道光皇帝生过一个女儿,但幼年时就夭折了。

公元1833年,佟佳氏寿终正寝。道光皇帝给她上谥号为“孝慎皇后”,葬在龙泉峪慕陵。经过咸丰、光绪两代的加谥,佟佳氏的谥号全称为“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第三百八十九章 钮祜禄氏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皇后

姓名:钮祜禄氏

生卒年:公元1807~1840年

婚配: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834年

子女:一子奕裕ㄒ慌舱郏慌侔补搪坠鳎

谥号:孝全皇后

侍卫颐龄之女钮祜禄氏,生于公元1807年,比道光皇帝小25岁。她幼年时其父颐龄曾在苏州做官,就随父居于苏州。苏州女子多慧秀,通行七巧板拼字,作为兰闺清玩,钮祜禄氏随俗演习,后来熟能生巧,发明新制,斫了木片若干方,随字可以拼凑。人人称慕她的聪明灵敏,“蕙质兰心并世无”。

后逢道光皇帝亲选秀女,颐龄便把女儿送入宫中。因她生长在苏州,故性情明慧温柔,这与旗下格格的开朗爽健大异其趣,故独蒙帝宠,地位也不断提升,不到一年便从全嫔晋封为全妃,接着又获得了全贵妃的封号。

公元1831年,全贵妃生了皇四子奕裕▃hǔ,主),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道光皇帝对钮祜禄氏更是宠爱有加。皇后佟佳氏于道光十三年去世后,道光皇帝将钮祜禄氏全贵妃晋升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第二年,又立钮祜禄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父颐龄为一等承恩侯,由其孙瑚图哩袭爵。但好景不长,仅做了6年皇后,钮祜禄氏便于道光二十年正月暴崩。享年33岁。

关于皇后的“暴崩”曾有异闻。清宫词:“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怀鸩毒兆当筵”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皇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道光)亦不敢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