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51部分

中国皇后全传-第51部分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依附于他的人。儿子李岫担任将作监,李崿担任司储郎中,李屿担任太常少卿。女婿张博、郑平、杜位、杨齐宣、元伪等人也都身居要职。

于是,整个大唐朝廷几乎成了李林甫一家的朝廷,他凭借手中之权,杜绝言路,欺蒙皇帝,弄得国事日非,怨声载道。

国家被李林甫及其追随者搞得一片混乱时,太真宫里的杨玉环却在加速与高力士的勾结,着意排除妨碍她的势力,巩固自己在宫里的地位。权力这种东西不是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懂得运用的,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地位的变化,杨玉环也要为着自己弄权了。耳闻目睹的宫廷生活的残酷使她明白,要保证自己在宫廷生活中不被抹杀掉,就必须抹杀别人。她曾奇怪武后的残忍,然而现在她理解了武后,要保证自己的稳固地位,就必须杀掉每一个有碍于自己的人。她懂得靠自己孤军奋战是不可能立稳脚跟的,必须寻求党援。在皇帝周围的人中,拥有实权的李林甫曾是武惠妃的得力帮手,二人内外联合扳倒了太子李瑛,企图改立寿王,由于武惠妃的暴亡未果,现在他似乎对自己诸多不满,多次试探李林甫不置可否。可以引为援手的只有老宦官高力士,在玉环看来,长得高高大大有着狡黠小眼睛的高力士是玄宗把自己弄进宫来的主谋。

高力士生于嗣圣元年(684年),比玄宗年长一岁。本姓冯,幼年曾为一高姓人收养,故改姓高,后来作为阉儿入宫侍奉武后,到玄宗时代深受玄宗信任。经过一年多的观察,杨玉环发现,高力士同玄宗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形影不离,在许多重大决策中,高力士都有很大的发言权。据说太子李亨的册立就是高力士的一句话决定的,因此东宫太子将高力士视为兄长。

初夏的一个黄昏,杨玉环邀请高力士到自己的宫室,这是她第一次单独和高力士在一起。

“玉环被宣进宫已经一年多了,宫里的许多事情都还不明白,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高公公能多加帮助。”像是不经意似的,杨玉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不男不女的高力士正襟危坐,险上毫无表情,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才低哑地说道:“您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像泰山一样稳固,需要有一些得力的帮手,而最好的帮手还是您杨家的兄弟姐妹。让他们身居要职,拥有一定的权势,到您被册为贵妃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外边的一切,您认为怎样办好就去办好了。”

此后,两人频频来往,杨玉环事事都同高力士商量,高力士为杨家的每一个人都安排了合适的位置。

公元743年正月,北部边塞胡将安禄山带着大批随员进京入朝来了。玄宗下令隆重接待。看着对安禄山如此感兴趣的皇帝,杨玉环感到不可思议。安禄山的名字她是听说过的,也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安禄山出身胡族,母亲突厥族,父亲是胡族。据说他会7个民族的语言,有着超乎寻常的肥胖身材,曾在范阳节度使张守珪部下干过,因为战功累累受到玄宗赏识,被任命为平卢兵马使、营州刺史,到天宝元年被破格提拔为平卢节度使,成为唐朝第一个拥有节度使称号的胡族将军,一手掌握了北部边境的军权、民权和财政大权。

元宵节过后的一天下午,当杨玉环陪同玄宗在大殿上看到向皇帝走来的安禄山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天啊,这就是那个拥有各种各样动人传说、以勇武著称的安禄山吗?你看他有多笨,那臃肿的大脸,还有那正慢慢向前蠕动的大肚子,实在看不出他勇武在哪里。

“啊,杂胡小子,你到底来了!”唐玄宗喜形于色。

当人们都看清安禄山的尊容时,也不由得瞠目结舌,世上竟有这样的人。然而更令人吃惊的是,来到玄宗面前的安禄山并没有弯腰下拜,而是转向玄宗的右边,对着杨玉环弯腰行礼。

“啊,杂胡,你为何不向朕行礼,却只向妃子叩拜?”

“从小时候起,臣就只向母亲行礼,从未对父亲行过礼,因为我只知道母亲生下了我,至于父亲是谁,那就很难说清了,因此臣总是先向女的行礼。”安禄山认真地说。整个殿内响起了笑声。杨玉环也笑了起来,她感到安禄山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内心不由得对他产生了好感,尽管他胖的出奇。

为了犒劳这位胡将,宫中连连举行宴会。玄宗赐给了安禄山数不清的金银珠宝,还给了他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的领衔,使安禄山的势力一下子平添了10万人马,掌握了北部边塞的军政实权。然而玄宗却觉得给予安禄山的太少了,于是以后几乎每年都要给安禄山加官晋爵,直到这位胡将扯起反旗要来夺他的大唐江山时,才猛然醒悟——这是后话。

对玄宗的恩赏,安禄山感激涕零:“臣乃蕃戎贱臣,受此过分恩宠,真叫臣不知如何是好,望陛下减轻臣的重任。”

“根据你的体重,这还不算重呢。瞧你那惊人的肚子,里边到底装了些什么?”

“除了忠于陛下的一片红心外,别无所有。”安禄山献媚地说。

对安禄山肉麻的话语,群臣谁也不觉得奇怪。玄宗也信以为真,觉得像安禄山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真应该再赏点什么给他。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希望陛下恩准。”一向嘻皮笑脸的安禄山忽然一本正经,这令玄宗和玉环奇怪。

“啊,杂胡,有什么要求你就尽管提吧。”

“臣自幼丧母,打算认一位高尚的女子做母亲。”

“不知这个女子是谁。”唐玄宗饶有兴趣地问。

“就是坐在陛下身边的那位。”安禄山认真地说,毫无做作。

举座愕然。玄宗和玉环也感到意外,旋即玄宗点头应允:“朕同意。不知玉环意下如何?”

“贱妾能收此义子,感到非常高兴。”认这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安禄山为干儿子,这令玉环错愕,然而她还是表示接受,愉快地接受,这样一个拥有地方实权的武将在自己通往贵妃的道路上绝不会没有好处。聪明的杨玉环绝没有想到正是今天的事情决定了13年后大唐历史悲剧和她个人悲剧的上演。

“谢娘娘,从即日起,儿臣和娘娘就以母子相处了。”

玉环收安禄山为义子,这令玄宗十分惬意。为了庆贺,宫中连连举行盛宴。安禄山返任的前一天,玄宗在鸿卢亭为他举行饯别宴会。席间,玄宗问道:“杂胡小子,什么时候再来看朕呀?”

“等到杂胡母亲册封为贵妃时,杂胡再来庆贺。”

“那要到什么时候呢?”

“这是陛下心里的秘密,杂胡怎么会知道呢?”

玉环当贵妃的日子确实已经不远了。

册封贵妃

公元745年,唐玄宗颁布诏令,命左相兼兵部尚书李适之为使,金紫光禄大夫陈希烈为副使,持节册立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妻子入宫后就一直没有正妻的寿王终于又有了一位正妻,这位妻子的出身比杨玉环高贵一些,是玄宗亲自选定的,这大概是他觉得有愧于儿子而对儿子做的一种补偿吧。

丈夫寿王另有妻室,杨玉环心中别有一番滋味。从内心里她是爱寿王的,然而命运却要她在先嫁了儿子后又嫁老子,她不能忘记5年前离开丈夫的情景,寿王眼含热泪教她如何为他的被立为太子努力争取的话音犹在耳畔,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她明白,自己的贵妃是当定了,寿王的打算却完全落空了,玄宗不会糊涂到让玉环的前夫来做太子的,她只能痛楚地在心里对前夫说一声珍重。

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在长安大明宫凤凰园向文武百官发布诏命,册封太真宫女道士杨玉环为贵妃,入宫5年身份一直不明不白的27岁的杨玉环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分。为了庆贺,宫内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宴。第一次穿上大礼服的杨玉环显得雍容华贵,仪态风韵比之初入宫时还胜。她端坐在镶满金银的大椅上接受文武百官和朝廷命妇们的祝贺。看着那些年老的大臣命妇对自己下拜,杨玉环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

几天后,杨贵妃亡父玄琰被追赠为济阳太守,封齐国公,母亲李氏受封陇西郡夫人,叔父杨玄珪官拜光禄卿银青光禄大夫,哥哥杨铦为殿中少监,堂兄杨锜为驸马都尉,娶武惠妃生的太华公主为妻。贵妃的三个姐姐天生丽质,都有倾城倾国之貌,也分别赐以夫人封号,大姐封韩国夫人,二姐封虢国夫人,三姐封秦国夫人,并赐第长安,准她们以女官身份出入宫廷。

当上贵妃的杨玉环与在太真宫时代的生活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杨贵妃已从冷冷清清供奉着老子画像的太真宫搬到兴庆宫来了,房间陈设焕然一新。侍女和服侍人员的人数也大大超过以前,单是为她织锦刺绣的工人就有1200多人,出则乘轿,入则扶侍,享受的礼仪品格完全是皇后级的。大臣回京上朝时她要陪侍玄宗皇帝接见,还在宫中赐宴招待,外国使臣进京也要为她备份厚礼。然而现在的杨玉环却变得十分挑剔,难以侍候,饭菜稍不如意就要大发脾气,弄得御膳房十分为难,只好不惜巨金投其所好,据说一顿饭的花销就相当于当时10户中等人家的房产。年老的皇帝也不时地赐给她各种金银饰物和古玩珍画,有时还亲自取来黄金步摇为贵妃插在头上,每逢这时,贵妃就笑盈盈地轻移莲步,让黄金步摇随步轻摇,丰腴的体态,嫣然的笑容,令60多岁的玄宗皇帝心花怒放。

贵妃的三个姐姐时常出入宫廷,她们个个妖艳异常,每逢宴会都打扮得花枝招展,陪侍皇帝和贵妃左右。三人中长相最美的虢国夫人搔首弄姿,特别善于逢场作戏,她时而笑闹不止,忽而满面娇羞,同玄宗眉来眼去,有时甚至当着杨贵妃的面和皇帝打情骂俏,令年老的风流天子春心荡漾。

虢国夫人是杨玄琰的二女儿,杨贵妃的二姐,嫁给成都巨族裴氏,不幸早寡。贵妃得宠后,她携子来到长安,受封虢国夫人。她淫荡成性,骄奢无礼,据说同族兄杨钊即后来的杨国忠关系暧昧,时人称双狐。到长安后曾以不施脂粉名震京华,“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一大清早就骑着马跑到宫中,三姐妹中除了虢国夫人还没有谁有过这种殊遇。放荡不羁的虢国夫人无疑对玄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公元746年盛夏的一天,皇帝一行游幸曲江。那天,贵妃和皇帝同辇,三夫人各自乘着华丽的钿车随后,满朝文武也都参加了游宴,曲江河畔搭起了华丽的帐篷。由于天热,酒宴在傍晚开始,行将结束时,贵妃提议到附近的乐游原上看夕阳美景。皇帝借机与虢国夫人成了美事。

久已对虢国夫人不甚放心的杨贵妃,在发现了皇帝和虢国夫人都没有来时,立即带领随从径回玄宗歇息的帐篷,看到那狼藉的场面和玄宗尴尬的目光,她明白了,立即吩咐:“备车,回宫!”车子将要启程时传来了玄宗的诏命:令贵妃马上回去伴驾。贵妃不理。

杨贵妃气呼呼地回到皇宫,坐等玄宗回来,她感到受了虢国夫人的侮辱,靠了自己才有今日的虢国夫人竟敢背着自己与皇帝乱来,她感到气愤。梅妃没除,又出了个虢国夫人,她不能容忍!匆匆赶回来的高力士一见贵妃就说:“啊呀,娘娘,请您千万别说其他话,就说是因为身体不适才急着赶回来的。”

“不行!虢国夫人算什么东西?!我岂能受她的侮辱!”

“啊呀娘娘使不得,不能那样说呀!她是您的姐姐,您怎么会为区区小事……”

“为什么不能那样说?!我就是受了虢国夫人的侮辱!”杨贵妃妒火难消,拂袖而去。

次日一早,皇帝的使者带来了诏令:贵妃立即出宫,搬到杨铦府第。“知道了!”杨贵妃余怒未消,大唐宫廷中一宗严重的事件发生了。

杨贵妃余怒未消,乘了轿子离开。匆匆赶来的高力士一句话没说,然而贵妃却明白那扶轿而行的除了高力士不会再有别人。杨铦府已事先得到通知,做好了迎接的准备。高力士简单地嘱咐了侍女几句后来到贵妃的面前:“请娘娘暂且忍耐,老奴不久就来接您回宫。”

倚仗贵妃得以飞黄腾达的杨氏家族听说贵妃被驱逐出宫,都纷纷集到杨铦府中。往日豪华喧闹的杨府被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笼罩着,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应付这突来事情的办法,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赶快让贵妃向皇帝赔赔罪,然而贵妃却毫无认罪的表现,她觉得该赔罪的是玄宗而不是自己。

在宫中,大唐皇帝在盛怒中度过了这一天。他希望贵妃有所表示,然而贵妃却更倔强。

到了晚上,皇帝的赐膳送到了杨府。次日又有十几辆宫车运来了贵妃的衣物和几十个侍奉贵妃的侍女,这时杨贵妃已明白皇帝已经不再生气了。

杨贵妃出宫的第5天夜里,玄宗下令打开安兴坊的栅门,命陈玄礼的龙武军做护卫,派高力士往杨府迎接贵妃回宫。

为了给贵妃压惊,唐玄宗下令在宫中举行欢宴,并赐给了贵妃各色各样的小玩艺,给她的姊妹每年几千万钱作脂粉费,杨家满门为此又获得了大量的赏赐,贵妃依然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杨贵妃爱吃荔枝,玄宗就诏令岭南地方官,荔枝成熟时选择最好的派专人奉送。于是每年荔枝成熟的季节,从岭南到长安的官道上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荒淫奢侈的生活令宫人侧目,因她而飞黄腾达的杨氏家族更是极尽奢侈豪华之能事。除了皇宫外,杨氏五府的住宅是长安城最豪华的。长安的人们都传唱着这样的歌谣: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

杨贵妃的从兄杨钊不学无术,但仪表堂堂,颇善辞令。高力士以为,气宇轩昂的杨钊如果能和贵妃的那个干儿子安禄山联合起来必能当大任,既可保证贵妃的地位稳固,又能保证杨氏一门的荣华。在高力士的提携和贵妃的暗中干预下,杨钊很快又升任御史中丞。次日,高力士带杨钊到贵妃宫来谢恩。

“承蒙贵妃恩德,臣才有今日。臣愿为贵妃效劳,纵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贵妃默然良久,方说:“我有一不能告人的心事现托付于你,那个曾获圣上宠幸的梅妃,虽已远离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