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草莽英雄 >

第7部分

草莽英雄-第7部分

小说: 草莽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猴子,”徐海问道,“你怎么样?”

“我么?”毛猴子有意试探,“想请你先进城好好吃一顿,澡堂子里舒舒服服睡一觉。明天一早动身。”

“谢了!”徐海摇摇头,“认识你的人多,我们还是分开来的好。”

“这话也对。”毛猴子又问,“你歇脚在那里?瓦子巷王九妈家?”

“嗯!”徐海重重地点头:“你先请吧!‘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明天我就不送你了。”

“是,是!各便。”毛猴子拱一拱手,扬长而去。

徐海目送他的背影消失,方始接踵而行。一路走,一路寻思,什么都做得对,只有一样做错,不该将王九妈家这个联络地点,泄露给毛猴子知道。汪直派人送钱送信来,应该由自己指定时间、地点相等,到时候寻了去,岂非万无一失?如今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毛猴子,要防他出卖朋友。这样转着念头,突然警觉,吓出一身冷汗。王九妈家去不得!他停住脚细想,毛猴子说不定会去告密,半夜里捕快到门,前后包围,拿自己精赤条条从王翠翘床上拖了起来,那时候毛猴子可有得笑话好看了。

“哼!”他轻声冷笑,“毛猴子啊毛猴子,你果真起这种半吊子心思,不但教你扑个空,还教你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

念头转定,脚步移动,折而往西,以巍巍的六和塔为目标,大踏步奔了去。

第四章

六和塔前面是一座建于宋太祖开宝年间的古刹,寺塔同名,亦叫六和。到了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归地,改六和寺为开化寺,塔名如旧——这座用来镇潮的宝塔,塔身宽大,能容十余桌酒筵,高达七层,层层品题: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网、五云扶盖、六鳌负戴、七宝庄严,是杭州有名的一景。

徐海到了寺前,不进山门,由围墙旁边的夹道,迳到塔下,向“初地坚固”张望了一下,喜得正无游客,便踏进去轻轻唤一声:“五叔!”

在蒲团上打坐的和尚,张开眼来,发现徐海,先把他从头到底看了一遍,点点头说:“阿海,阿海,旧性不改!一定又是闯了祸,没有地方可以容身了!”

“倒不是没有地方容身,是想你老人家的腐汁肉,想得流口水。”徐海笑道,“五叔是几时学会打坐的?”

“莫非我四空和尚真的只会吃酒吃肉偷婆娘,四大不空?”四空一跃而起,“你来得正好。我有两句话问你。”

徐海点点头,看一看天色问道:“是时候了吧?”

“可以了。”

于是徐海走到一边,牵动一根拇指般粗麻绳,只听七级浮屠,铜铃齐响,琅琅然散入向晚的秋空,余韵清幽,令人意远。

原来这六和塔定时启闭,就归四空管理。到向晚闭塔之前,只怕有游客流连忘返,误关在塔内,未免麻烦,所以特地振铃为号。果然,上层游客纷纷下塔,在塔外嬉戏的两个小沙弥,亦赶了来帮着打扫收拾。见有生客逗留不去,少不得多看上两眼,徐海十分机警,避过四空,招招手将两个小沙弥唤到一边,一人手里塞一把制钱,然后问道:“你们知道我是什么人?”

“你是师父的客人。”年长的一个说。

“不是!我是你师父的徒弟。”

“呃!那,我们是师弟兄了!”

“一点不错。不过,我从前犯过清规,师父拿我撵出山门了。今番没奈何来投奔师父,他老人家不肯收留,拜烦两位师弟替我求个情。求准了,我再谢你们,诺,每人一个!”说着,将出炉未几,晶光闪亮,净重一两的两个小银镍子托在手里给他们看。

“要什么谢礼?师兄弟嘛!我们就去求个情看。”

两人就当真有其事般去求情。四空一听,知道是徐海捣鬼,也知道他必有缘故,且将就着敷衍完了再说。

“也罢,就看你们的情分,饶了这个孽畜。”

“谢谢师父!”小沙弥笑嘻嘻地倒退两步,然后很快地掉身去找徐海报喜信,讨谢礼。

“多谢两位师弟。”徐海言而有信,一人送一个小银镍,“不过,有句话,我不能不关照。我身上犯上案子,借师父这里躲一躲,两位师弟可千万要嘴紧,只当没有见过我这个人,什么也不知道。懂吗?”

“懂!”两个小沙弥异口同声地回答,但看得出来言不由衷。

“懂最好,不懂就麻烦了!我能躲在这里,是你们替我跟师父求的情,不出事最好,出了事第一就是你们俩脱不了干系。俗语说:”贼咬一口,入木三分。‘就算我不咬你们,你们也够受的了!“

这一下将两个小沙弥吓得面无人色。徐海笑一笑,摸一摸两个小光头,管自己去找四空。

拾级而登到了第五层,是游客的最高楼了。第六层盘梯口铁链横栏,壁上贴着一张斑馥褪色的梅红笺,大书十二字:“年久不堪负载,敬请游客止步。”

徐海却是视若无睹,一抬腿就从铁链上跨了过去,四空亦复如此。走到盘梯尽头,却需让四空在前,因为特地安置的一扇木门,只有他能开启。门上装着暗锁,四空探右手在顶端一按,起左手向前一推,入眼便另是一个天地了。

这层塔中,满壁琳琅,尽是画幅,花草竹石,萧疏有致;徐海惊奇地问道:“五叔,你什么时候学会的画?”

“你倒仔细看看,落款可像是我的字?”

落款皆是别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果然不是四空的笔迹。看到有一幅署名“田水月”,徐海便问:“这姓田的是什么人?”

“他不姓田,跟你同宗,姓徐,单名渭,拆开来便成‘田水月’——”

“啊,我知道。徐秀才,徐文长。我不知道他会画,更不知道他是五叔的好朋友。”

“你怎么知道他跟我要好?”

“不是好朋友,那里会有这么多画送你?徐文长的脾气很怪的,差不多的人不放在他眼里。”

“你说对了一半。这些画不是他送我的,可以算是卖给我的。他用我的钱,我又不要他还,他偏要画些画抵给我。可又不准我送人,只好自己挂起来看看。”

“真是怪人!”徐海笑一笑,抛开徐渭,谈他自己:“五叔,你说你有话问我?”

“问你句话,你不可骗我。”四空逼视着问:“有人说,你在做强盗?”

“是的。”

“为啥?”

“还不是手气不好!”

“喔,赌输了不得过门,只好落草为寇?”四空突然厉声喝道:“孽畜,你杀过人没有?”

徐海猝不及防,倒吓了一跳;定定神答道:“我不欺瞒五叔,没有!”

“现在没有,将来难保会有。过来!”

徐海不知他要干什么。跟着他走到西面窗口站定,在落日余晖中见他凝神相视,才知道他是在看相。

“阿海,你也做和尚好不好?”

“五叔,”徐海笑道,“你真是异想天开。”

“我看你的相,三十五岁那年有杀身之祸,趁早皈依佛门的好。”

徐海越发好笑,“五叔,你就出花样嘛,也动动脑筋,另编一套能叫人相信的说法。”他说,“怎么把你自己的故事,原封不动地搬了来用?”

原来四空俗家姓诸,算起来是徐海的表叔,家道殷实,又是独子,成了纨绔。十八岁上有人替他算命,说是活不过二十岁,除非遁入空门,方可免此厄运。他家父母割舍不下,始终将信将疑,那知到了二十岁那年,一病几殆,遍延名医,费了大半年的功夫,始得下床。原是巧合而他家父母却以为命中注定,不得有此一子,终于送他出家。因此,徐海那样笑他。

“我说的是真话,信不信由你。”四空又说,“你只记住,修心可以补相,如果不造孽,多行善,也许可以避得过三十五岁那一关。”

徐海笑笑不答,管自己提一个木桶,取一块毛巾,下塔出便门,汲取山泉,大洗大抹了一番。再回到第六层时,四空已在烧肉了——一把陶制的新溺壶,放进十来块一寸见方的五花肉,加油加酱,皮纸封口,搁在铁架子上,下燃佛座前拔来的蜡烛头。这样炖到天亮,便是其烂如泥的东坡肉了。

“五叔,”徐海咽一口唾沫,“可有吃剩下的?煞煞我的馋!”

“几时见我炖的肉能够剩下!今夜委屈些吧!”

徐海无奈,盐菜干粥,将就果腹。吃饱了铺开草席,正想躺下,四空开口了。

“阿海,你倒实说,你在捣什么鬼?”

徐海不即回答。沉吟了好一会,总觉得扯一套假话骗他,是件不智的一事,于是点点头说:“好!我老实告诉五叔,不错,我在做强盗——”

他谈得很详细,四空也听得很仔细。一直等他讲完,四空方始问道:“照你说,朱巡抚还不知道汪直脱逃这回事?”

“是的。不过,此刻也许已经知道了。”

“你预备在我这里躲到那一天?”

“也许只躲一夜。明天一早,我吃了肉就走,但愿不再来打搅,也好让五叔安心。”

“我倒不在乎。我只替你担心!阿海,你依我说,明天也不要进城了,在我这里住两天,回绍兴去吧!”

“这,我可要违背五叔的意思了!我跟汪直约好的,不能失信。”

“回头是岸!你跟汪直淌浑水,淌到几时?”

徐海无以为答。好{炫&书&网}久,才叹口气说:“做天和尚撞天钟!”

“对!”四空斜睨着他说,“我看你迟早要做和尚。”

※       ※        ※

徐海是第二天中午进的城,先到估衣铺买一件蓝袍、一顶方巾,打扮成书生模样,然后又买一把折扇,捏在手里,慢慢踱着方步,向瓦子巷迤逦行去。

走到巷口,先在一家茶店中歇脚,喝着茶侧耳静听。他在想,如果昨夜王九妈家发生了新闻,自然会有人谈论。听了好一会,一无异处,便付了茶资,放心大胆地向王九妈家走去。走到一半,突然心中一动,毛猴子决非好相与的人,倘或去告了密,此时便必有捕快守在那里。贸然登门,岂非自投罗网。

转念到此,随即站住,四周张望了一下,看到一家笺纸庄,便有了主意。走过去买一份信笺信封,向店家借枝笔,匆匆写了两行,封缄完固,再开信面:“王九妈家,翠翘亲启。”接着招招手,将店中的小徒弟唤了过来。

“你可识得字?”

“不识字,怎么卖纸笔?”

“言之有理!”徐海抓一把铜钱,连信一起递了给他:“托你送封信,再请你在那里等一会,倘有回信便带回来,我在这里等你。”

小徒弟答应着,高高兴兴地去了。徐海亦不敢怠慢,随即开溜了出去——他是用的“投石问路”之计,如果王九妈家埋伏着捕快,一见他这封给王翠翘的信,自然立刻就来捉人,所以必得躲开。

可又不能躲得太远,总要视界可及,才能观察动静。恰好斜对面是家裱画店,徐海借着鉴赏书画作掩饰,眼风不断瞟向王九妈家的来路。

约莫一顿饭的时候,小徒弟嘴里咬着甘蔗,兴匆匆地走了回来,但见他一进店门,到处张望。徐海知道,心知他是在找谁,却还不敢留然露面,细细看明,确实没有人跟踵而来,方始出裱画家到笺纸店。

“你到哪里去了?”小徒弟埋怨他说:“害我到处寻!”

徐海摸摸他的头笑道:“可有回信?”

“叫我带个口信,要你马上去。”

“好!”徐海又摸一把铜钱给他,顺手将他拉到一边,悄悄问道:“你到了那里,遇见些什么人?细细告诉我听。”

“先看到王九妈那个老妖怪,问我去干什么?我说送信,还要等回信。她就拿了信进去,过一下喊我到后面。王翠翘在弹琵琶,叮叮咚咚弹了好一会才完,看了信就说:”托你带个口信,请他马上来!“

“喔。”徐海又问:“有没有什么看上去像是在衙门里当差的男人?”

“都是女人,根本就没有看见男人。”

徐海很满意,但亦很奇怪,毛猴子居然没有起半吊子的心思!

※       ※        ※

徐海处处胜过毛猴子,唯独这件事上,差了毛猴子一着。毛猴子已经布下罗网了。这天进城,找了家小客栈投宿,征尘未洗,先关照伙计买来笔墨纸张,关紧了房门写信。写好出门,直投清和坊,找到钱塘县刑房书办牛道存家,亲自投信。

“你是哪里来的?”牛家看门的问他。

“宁波。”毛猴子说,“宁波方三爷托我送来的。”

“方三爷”是宁波府的捕头,跟牛道存是好朋友,所以毛家下人改容相待,“你请坐一坐,喝碗便茶,我马上替你送上去。”他问,“要不要等回信?”

“不必。方三爷只说,送到就好!”毛猴子料知此信一定能送到牛道存手里,便拱拱手说声:“再会,再会!”扬长而去。

牛道存接信到手,拆开一看,大为诧异,原来信中有信,这封得极严密的另一封信上,标着一行字:“如闻要犯汪直脱逃,再拆此信。切切!”

牛道存当然不当它一回事,偏要即时揭穿迷底,撕开第二个信封,不道里面仍是信中信。这个封好的信封上,亦有几行字,开头有称呼:“牛头”。

原来牛道存是捕快头儿出身,因为知书识字,熟谙律例,方始补上刑房书办。捕快头儿仍是捕快,同事相呼,为示尊敬,称作“头儿”,对外人道及,是“我们头儿”。所以一般人客气,亦都称“头”。姓张的“张头”,姓李的“李头”,牛道存便是“牛头”。但从他补上刑书,身分比补头又高一等,称呼亦升格而为爷,唯有少数老朋友,称呼不改,是将牛头当作他的外号,也是表示亲热的昵称。

因此,“牛头”二字入眼,他先就不敢轻忽,只字不遗地细看,写的是:

第二个信封你一定会拆开。这不怪你,换了我也不相信,只当没事戏耍,定要拆开来看,不过这个信封,你这时候可千万不能再拆!一拆,泄露天机,会错过机会。

牛头!到现在为止,大概你还当是什么人无聊,开你的玩笑。如果真的是这么想,有个验真假的法子,请你到巡抚衙门去打听,可有汪直脱逃的急报到来?汪直脱逃的地方,是不是余姚城南的紫阳观前?看我说的话真不真?不真?任凭你处置,不假,你再回来拆第三个信封,包你有莫大的好处!

看到这里,牛道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