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隋唐不演义 >

第23部分

隋唐不演义-第23部分

小说: 隋唐不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合其他史书,撤兵一事其实是这样的,在唐军攻上河东城时,李渊在城的另一面,又因为大雨,视线不好,李渊并没有及时发现这一有利情况。在情况不明下,李渊下达撤兵的命令,从而错过了一举攻下河东城的良机。

最好的结果已经错过了,但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李渊相信,就算屈突通再出兵,也无法对自己攻取长安造成任何威胁。

挥师渡河,进军长安,去夺取天下的中心,实践得关中者得天下的古老预言。

十月四日,李渊终于来到长安城下,一个月后的十一月初九,唐军攻克长安。

长安的大门终于向李渊打开。

李渊昂首阔步进入了这座辉煌的城市。壮观的大兴城握在了他的手中,关中也将成为他扫荡天下的基地!

经历了多少的忍耐,做出多少关键的决定,他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许答案只有李渊自己才知道。

在踏上长安最高处时,李渊并没有太多喜悦,他结束了一段凶险的旅程,同时也开启了另一段更为惊险的旅程,他战胜了许多强劲的对手,与此同时,他也将面对最具威胁的竞争者。

北面的刘武周依旧窥视着他的太原,寻找着进攻的机会儿,西北边,武威郡的李轨,金城郡的薛举,朔方郡的梁师都正在崛起,他们绝不会坐视李渊独占长安;而在东面,杨广自然不会对夺他京都的人善罢甘休。

环顾了他的对手,李渊发现自己陷入了重重包围,但仔细分析了一下,他松了一口气,这个包围圈并不严密。至少有一个人,会为他挡住东面所有的威胁。

托那封信的福,李密会成为我不花钱的韩信跟彭越,为我独当一面!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我的对手。李渊下了这个判断,这是一个精明的判断。

群雄逐鹿说到底是一场生存竞赛,众人常常以为要取得胜利,就要击败最多的对手。实质上这是一个错觉。生存竞赛的核心不是杀死对手,而是存活。最高明的人会占据水草丰茂、视野开阔又易于藏匿之地,然后静观他人厮杀,直到最佳时刻到来,才会从密林中跃出,取走最后的胜利果实。

第一篇 瓦岗风云 第八章 血战水

瓦岗的分裂

荥阳,瓦岗大营。

李密收到了李渊的来信,信里除了“复封于唐,斯荣足矣”,还有一句:“欣戴大弟,攀鳞附翼。”意思是,兄弟,以后老大哥就跟你混了。

李密兴高采烈地展示给瓦岗诸将看:“唐国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在一片恭维声中,李密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此,李密专心洛阳,再没有向长安踏进一步。

如此看来。李渊用一封信,就让对方成为自己计谋下的又一个牺牲品。李密挂着盟主的称号,却为李渊干着阻挡东都兵马的苦力活。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要说李渊忽悠别人还有可能,但要忽悠李密只怕有些夸张,李密并不是笨人,也不是没读过史书,这种明推崇暗利用的把戏只怕瞒不过他。但李密依然选择朝李渊挖的坑跳了进去,那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李渊用他来抵挡东都的兵马,而李密亦要借李渊来拖住长安的兵马。

混乱的局面下,没有谁利用谁,有的只是互相利用。

李渊在坐观洛阳的鹬蚌相争,然后做一个乘虚而入的渔人,同样,李密也在窥视关中的战局。要想成渔人,而不是盘中餐,他们都必须要战胜自己的对手。

对于李密而言,他要想进军关中捡李渊的便宜,必须跨过王世充这个坎儿。

洺水,王世充满眼血丝,一脸憔悴地望着对面,月城之战后,他跟瓦岗军大大小小又较量了数十回,遗憾的是胜得少,败得多。

这一次的瓦岗军不再像以前的对手,他们装备比政府军还精良,战马比政府军还多,粮食也比政府军还充足,相比之下,王世充的江淮劲卒倒像半路起家的山寨武装。

王世充渐渐陷进了失败的沼泽,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

现在说胜负还为时尚早,我还没有败,我还有兵马在手。而对手却绝非不可战胜,再强大的对手也一定有软弱的地方。

仔细打探了瓦岗军的来历,王世充终于找到了对方的弱点所在。那个薄弱地带处于李密跟翟让之间。

=》文《=现在所要做的就只有等待吧。

=》人《=死盯洺水对岸的眼睛益加阴冷起来。

=》书《=瓦岗军的表面看起来一片和谐,李密只取将来,不取金银,翟让偏好金银,不求腾达。两人交换了位置,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但裂痕还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开始延伸。

=》屋《=翟让永远搞不清楚李密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连个性都低调得让人无法理解,都已经做了大当家的,却还是穿着布衣,平时也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房间里只收藏了一些书,夺来的珍宝,俘虏的女子,李密一个也不收藏。实在没个山大王的样子。

他这是要干什么?

没有人是无欲无求的,所有看上去无欲无求的人只是他的欲望大得让人看不清全貌,深得让人捉不住影子。可惜,翟前当家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理解这种概念的,大家上山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吗,你搞得像苦行僧一样干什么?

想不明白之后,他就单纯地将李密归为软弱的人。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从此以后,翟让虽然从大当家的位子上退了下来,却依然保留了大当家的做派,据史书记载,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李密抓获了江都郡丞冯慈明,此人是当朝名士,李密亲自劝说,想拉其入伙,但冯慈明反而做起了李密的策反工作。无奈之下,李密将此人关了起来。进了牢房之后,冯慈明又做起了牢头的策反工作,竟然说动对方放了他。

冯慈明骨头硬,舌头活,但也有技术短板,是个路盲。下山后,又被瓦岗军抓住,在山上吃了两天山寨食堂,李密一看,养着也是浪费粮食,关又关不住,干脆把他放了。

没过一会儿,翟让进来,告诉他,那个冯慈明我已经将他斩杀了!

李密愣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司徒杀得对!”

翟让颇为得意地离开,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干会引起李密的不满。但他毫不在乎。

他不高兴又怎么样呢?他能打得过我?他现在的位子都是我让给他的!

在翟让转身时,李密的脸色冷得像秋后的霜,那是凝结杀气的霜。

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让李密感到不安全,他很快又听到了一个消息。

翟让的老部下劝说翟让夺过李密的权力,重新当老大,他的老哥翟宽更表示,天子只有自己做,哪有让人的,你要是不当,我来当!

听到这些话,翟让哈哈大笑。

翟让本人早已经放弃了当老大的想法,但他依然很享受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于是,对这种追捧,他没有认同,但也没有严词拒绝。

在权势斗争里,这种不置一词的态度简直是找死的态度。

在劝进事件之后,翟前寨主又干过如下事情。

事迹之一:翟让叫来了瓦岗总管崔世枢,这位崔世枢上山之前是隋朝官员,是早期投靠李密的人之一。叫来崔世枢后,翟让也能坦率,直接让对方孝敬点钱。

瓦岗军管物资的被瓦岗军二把手敲竹杠,这简直闻所未闻,崔总管脑子没转过弯来,下意识拒绝之后被翟让关了起来,要不是李密及时赶到,估计屁股就要开花。

事迹之二:有天,大概三缺一,翟让叫人传元帅府记室邢义期前来打牌(也就是李密的机要秘书),考虑到这极有可能是工作牌,再摸摸口袋,邢义期决定不去。不陪翟二当家打牌的后果是八十大板。

事迹之三:有一天翟让很生气,因为他发现山寨攻打汝南郡分红时,竟然没他的份,于是,他把负责进攻的左长史房彦藻叫来。这一回,翟让不再客气,他恶狠狠地说出了下面的话:

“你破汝南郡搞到的钱,竟然全部送给了魏公,而不给我。你知道不知道,魏公都是我立的。你搞清楚状况!(事未可知!)”

够了,翟让终于触及了死亡的底线。

要知道,领导最忌讳的是部下说出没有我,他哪有今天之类的话。无论你救过领导的命,还是跟领导同生共死过,又或者共创了大业,但唯一的正确应对是忘记,至少永远不要主动提及。违反这一原则的人最终都会很惨,喝毒酒死掉的吕不韦,惨死长乐宫的韩信,以及一个个被朱元璋收拾掉的明初开国大臣们都曾经触犯过这条一触即死、不死法办的十万伏高压线。

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为了团结瓦岗,李密已经忍了很久了,蒲山公营受到翟让部的欺负,他忍了,翟让分红多拿多占,他忍了,翟让故意折他的面子,他也忍了。

但这一次,已经无法再忍。

翟让,我已经受够,我不再忍受你的狂妄,我要让天下人知道,瓦岗只有一个领袖。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十一日,兴洛仓城,石子河。

王世充又一次向驻扎在兴洛仓城的瓦岗军发动了攻击,这应该是例行攻击,主要作用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向领导表示自己正在消灭敌人。

大概是王世充对瓦岗军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一开战,王世充就先找上了翟二当家的。毫不意外,开场后,王世充打得翟让连连撤退。同样,在危难时刻,李密又及时前来救援,再一次反败为胜。

在李密没上瓦岗之前,也不知道翟让是怎么幸存下来的。

在大家面前丢了面子,翟让很生气,表示要立刻追击,就是王世充逃到洛阳城也要将他抓出来。

刚要打马出发,李密叫住了他:“翟将军,不要追了,天色已黑。”

翟让抬头,果然,日已暮。

“翟将军,还是回去吧!”

苦劝之下,翟让终于气消了一点,勉强同意先放王世充一马。

大军收兵,走到一半,该是各回各营的时候,李密突然说了一句:

“王世充此败,短期必不敢再来,明天翟司徒到我那里喝两杯。”

火并

第二天,翟让来赴宴。他不是一个人来的,浩浩荡荡地领了数百人,从后面的事情来看,翟让倒不认为他是赴什么鸿门宴,多带些人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真正的原因可能还是抱着你敢请客,我就敢组团来吃你的心理。

进了蒲山公营,李密将翟让引了进来。接下来,就是排座位了。这是鸿门宴能否成功的关键。

主桌前很快坐满了人,上席人员翟让、李密、裴仁基、郝孝德,这都是自有派系的人员,单雄信虽然是资深瓦岗将领,但没有嫡系部队,也只有站着的份。

后面站了一堆人,李密的保镖,裴仁基的保镖,郝孝德的保镖,当然,还有翟让的保镖,把会餐厅挤得满满当当。

这些保镖五大三粗,平时也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成堆地挤在后面,确实影响就餐心情,于是,李密转过头,对自己的保镖说道:

“今天跟大家喝酒,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在后面了,你们先下去,留两个服侍的就行。”

李密的保镖退下了,裴仁基、郝孝德的保镖也退下了,唯独翟让还没发话。显然,翟前寨主的部下只听翟让的指挥。

这麻烦了,李密的人不见了,翟让的还站着不动,这怎么看都像翟让要火并大当家的。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靠了上来,此人是左长史房彦藻,就是前面被翟让训斥不分他红的那位。大长史倒是管着这些酒宴杂事。

房彦藻走到李密身边:

“今天大家饮宴作乐,正是快活的时候,现在天气这么冷,还请给翟司徒的身边人赐以酒食!”

李密笑了,他望向了翟让:

“这个事情你还是请示一下翟司徒!”

翟让一开始没有让保镖退下,也不是察觉到了什么,他就是想让大家看看,翟司徒的部下只听他一个的号令。现在翟让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就没必要让手下在这里站着喝西北风了。

“这个提议很好!(甚佳。)”

翟让的部下全部退了出去,这个举动说明翟让确实是马大哈型。让部下下去时也没有注意到,李密的后面却还站着一个大汉,这大概就是李密所说留一两个人下来服侍的吧,只不过,大家都是汉子,还需要一个大汉服侍什么?

风从掀开的营门里吹进来,刚还拥挤的大厅突然显得有点冷意。酒菜还没有上来。

将进酒,奈何酒未至。

风吹过大厅,大厅里响起了吱吱呀呀的声音,搞不清楚这声音从哪里来。

为了打发这段空白时间,李密唤人拿出了一把良弓,请翟让鉴赏。

红粉送佳人,宝剑赠英雄,名弓馈草莽乎?

翟让沉气,猛拉弓弦,好一个满月!

翟让没有说出好弓之类的赞叹。因为一直站在后面的侍卫突然举起了大刀朝他的头部挥了下来。

牛鸣一般的怒吼响震整个大厅,翟让轰然倒在了血泊里。

曾经雄霸运河,割据一方的枭雄就此结束了草莽的一生,他大概临死都不会理解这一切。那一声巨牛怒啸里充斥着恐惧与疑惑。

我让出了第一把交椅,为什么还遇到这样的事情!

是的,翟让,你还是合适讲道理啊,到了今天,你还是没有脱离一个法曹的境界,不想讲理时就不讲理,想讲理时就讲理。

翟让最后一眼看到的是李密冷酷无情的脸。

营门大开,伏兵袭来。小说下载

没用多久,李密的伏兵进行了扫场,翟让的亲信受到清除,包括号称要当天子的翟让他哥翟宽。现在他总算明白,翟让为什么应该把老大的位子让给李密做,心不狠,手不辣,光凭资格是做不成老大的。当然,明白得太晚了。

场面一片混乱,蒲山公营的士兵经常受翟让部的欺压,这下可以出一口恶气。但扩大化的清除是不对的。

王伯当连忙大喝了一声:“手下留人!”

被救下的是徐世勣,徐世勣比较聪明,一看情况不对,撒腿就往门外跑,刚出门,就被迎头的大刀斩伤了脖子。

在第二把刀挥下时,王伯当终于及时救下了徐世勣。

与时同时,李密在另一边救下了单雄信。

单雄信倒没有受伤,翟让的怒吼声传到了他的耳边,他的大脑顿时充满了热血,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下,单雄信第一时间抄起了大刀。

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