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 >

第16部分

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第16部分

小说: 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调整方向后的NeXT将成为一款高性能的工作站级电脑,与Sun等公司的高性能工作站竞争。虽然第一个目标市场仍是高校,但价格将向工作站级的电脑靠拢。

另一个关于产品的重要决定是,NeXT将既生产电脑,也研发软件,而不是外购操作系统。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乔布斯从卡内基·梅隆挖到了操作系统开发高手阿维·特凡尼安。NeXT公司的操作系统NeXTSTEP由特凡尼安领导研发,而NeXT电脑的硬件团队则由里克·佩奇(Rich Page)负责。佩奇是从苹果的Lisa团队跟随乔布斯来到NeXT的,是当初与乔布斯同时辞职的6人之一。

1987年,NeXT在加州的弗里蒙特(Fremont)投资建立了第一座工厂,拥有年产15万台电脑的能力。这一年,商人罗斯·佩罗(Ross Perot)慕名找到了乔布斯,希望能投资NeXT。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个有趣的佩罗?1992年,就是这个佩罗毛遂自荐、自掏腰包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与克林顿和布什同场竞逐,一时传为笑谈。

佩罗是主动给乔布斯打电话要投资NeXT的。说来有趣,和佩罗在NeXT总部会面时,乔布斯突然对身边一个员工大发雷霆,言辞粗暴。老到、圆滑的佩罗并没有流露尴尬,只是劝乔布斯说:“我在你这个年龄,也是这个脾气。但后来,我懂得了激励比呵斥更有效的道理。来,史蒂夫,别管他,我们继续谈。”

最终,佩罗注资2000万美元,换得了16%的公司股份。事实上,乔布斯一直小心地控制着外部资本的流入,保持自己的股份不被稀释太多,以免重蹈在苹果时被董事会剥夺权力的覆辙。

乔布斯原本告诉媒体,1987年NeXT就可以正式发售。但一直拖延到1988年10月12日,乔布斯才向媒体展示了NeXT电脑的原型机。一些记者猜测,NeXT会不会像当年的Apple II那样风靡世界。但更多记者对NeXT的未来表示了谨慎的怀疑。原型机展出后,开发进度仍不断延误,发售时间一再推迟。

焦急的记者当面追问乔布斯:“究竟NeXT的发售还要拖后多久?”

乔布斯一脸不屑的神情:“拖后?不,不是拖后,而是领先。NeXT领先这个时代整整5年!”

终于,1989年,NeXT开始以校园协议的方式,向高校直销。但叫好不叫座,无论媒体对NeXT有多少热情,NeXT的销售情况就是不像乔布斯估计的那样好。其实道理也很简单,NeXT的零售价定在6500美元,虽然和竞争对手的工作站相比并不算高,但普通的高校怎么买得起呀?这个定价,也和当初想的大学生买来放在宿舍里的电脑差距太远了吧。

虽然卖得不怎么样,但值得一提的是,为数不多的用户里有一个牛人。Web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使用一台NeXT电脑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这应该是NeXT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靠着媒体的追捧和过人的口才,1989年,乔布斯又说服佳能公司注资1亿美元,占公司16。67%的股份。这下,乔布斯暂时可以不用为资金发愁了。

NeXT可以算是乔布斯的第二次创业。与头一次在苹果创业相比,乔帮主有了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工程师和更响亮的名气。最重要的是,因为吸取了苹果的教训,乔布斯在NeXT有无可争辩的话语权,不会再有外来的CEO和他明争暗斗了。

在NeXT,乔布斯刻意尝试打造一种与苹果不同的企业文化。对苹果曾经出现过的部门倾轧、产品线混乱、资源分散、人浮于事等种种弊端,乔布斯早就不耐烦了。现在,既然NeXT由他乔布斯一人说了算,那就来个彻底的制度重建,让那些弊端无从滋生。

自以为已经谙熟管理技巧,有足够资本进行管理创新的乔布斯开始在环境、后勤、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做着理想国式的实验。NeXT差不多成了他自己练习和证明管理能力的实验品。

例如,从根本制度上,乔布斯就想彻底改变传统公司的模式,建立一种类似社团或协会的架构。员工的身份更像是社团会员,而不是企业雇员。为了实现社团式的管理,乔布斯在薪酬体系上尝试着使用简单的二级工资制度。员工的起薪只有两档,凡是1986年前加入的元老,起薪就是7。5万美元一年,其他人的起薪则统一为5万美元一年。所有员工每6个月考评一次,根据个人业绩决定是否加薪。同时,为了保证最大限度的透明化,员工可以看到其他所有人的工资单。明眼人都知道,这种乌托邦式的薪酬制度并不靠谱,如果许多经理拿的薪水比自己的员工还低,那还怎么保证工作积极性呀?没几年,乔布斯就自行放弃了这一套所谓的制度实验。

在办公环境上,为了激发员工的灵感和创造力,乔布斯煞费苦心。最初,乔布斯将NeXT的办公室选在帕洛阿尔托(Palo Alto)的鹿溪路。那是一幢两层的小楼。乔布斯在上下两层都铺了红木地板。除了乔布斯自己的办公室和几间需要隔音的会议室,所有办公区域都是开放式的。后来公司员工不断增加,乔布斯又将办公室搬到了红木城(Redwood City),但同样延续了豪华的装修和开放的布局。

NeXT办公室的墙上常年挂着风景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的作品。偶尔还会有临时的艺术作品展出。办公室楼顶配有太阳能板,以及供小孩子玩耍的嬉水池。

无论是在帕洛阿尔托还是在红木城,NeXT办公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办公室里的楼梯都有着特别的设计。鹿溪路的办公室,上下两层之间是一个漂亮的圆形扶梯,而红木城的楼梯则是一个半透明的,没有多余支撑物的“悬浮”楼梯。据说,这两处楼梯都出自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手笔。

很明显,乔布斯在选择办公室时有或多或少的“楼梯情结”。这情结一直延续到了后来苹果专卖店的设计风格里。今天,无论是在第五大道,陆家嘴,还是在三里屯,每一家苹果专卖店里几乎都有一个半透明的楼梯,这可能是NeXT留下的最美丽的一份遗产。

至于内部管理,乔布斯还是延续了自己在苹果时苛求细节、完美,风格简单、粗暴的做法。他会像以前一样,突然出现在忙碌的员工面前,然后用刻薄的话挑出对方工作里的毛病,给人当头一棒。他也会像以前一样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

他经常骂员工是傻瓜,但大多数人都已经习以为常。有一位员工回忆说:“当史蒂夫说你是个傻瓜时,别当真。那并不说明他真的认为你是一个傻瓜。那只说明,他不同意你的意见。”

在NeXT,乔布斯对细节和完美的追求近乎疯狂。他在决定NeXT机箱外该使用何种黑色颜料时,不厌其烦地比对几十种不同的黑色颜料样本,又几乎对每一种都不满意。这把负责机箱制造的员工折腾得苦不堪言。

他还要求工程师把NeXT机箱内部的电路板设计得漂亮、吸引人。工程师不解地问:“电路板只要清晰、容易维护就好了,为什么要吸引人呢?谁会去看机箱里的电路板呢?”

“我会。”乔布斯说。

与其说乔布斯是在精心打造与众不同的管理文化,还不如说,在管理上远未成熟的乔布斯正在NeXT的平台上实验和摸索。对于乔布斯这样心高气傲却又缺乏经验的管理者,也许,只有更多的失败才能让他更快地清醒和成熟起来。

第十四章 崩溃边缘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落差,越是急于证明自己,想在短时间内重回巅峰,就越容易跌得头破血流。

乔布斯的战略眼光独到,往往能预见未来几年的产业趋势,这是乔布斯的财富。但能看到未来趋势,不等于有条件也有能力把握好未来。乔布斯一上来就把NeXT定位成领先业界5年的外星科技,但又没有认真考虑过当时的产业水平是不是允许他用足够低廉的价格生产出好用的外星电脑来,也很少顾及外部竞争的因素。

其实,NeXT从1985到1996这11年里,正是个人电脑产业一边放量发展,一边借着技术换代而重新洗牌的关键11年。一大批电脑公司快速兴起又快速倒下。PC及其兼容机不但垄断了市场,而且悄悄窃取了苹果在图形用户界面方面的开创性成果。晚于苹果Macintosh系统出现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3。0版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到了微软发布Windows95时,IBM、英特尔和微软结成的PC同盟在市场上已经没有敌手,只求一败了。

同期的苹果,规模比NeXT大许多倍,也无法和PC阵营正面竞争。乔布斯走后,斯卡利全力推动苹果转型,虽然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但更像是回光返照。1993年,随着苹果业绩再次滑向低谷,曾在权力斗争中胜过乔布斯的斯卡利也从苹果黯然离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乔布斯的NeXT居然又像苹果那样,选择了一条与IBM PC不兼容,局限在教育等特定市场,但囿于技术限制,定价居高不下的不归路。

而且,不仅仅是定位上有问题,在研发上,乔布斯尽管凝聚了一干技术高手,NeXT的进度却一拖再拖。电脑硬件的发布时间从预计的1987年春天拖延到1988年10月,操作系统NeXTSTEP更是到1989年9月才真正可用。

关于NeXT的拖延,还流传着这样一段笑话。1986年10月,距NeXT成立已经一年之久,媒体记者都在猜测乔布斯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一位叫托德·鲁伦…米勒(Todd Rulon…Miller)的资深电脑销售来到了鹿溪路应聘NeXT的工作职位。

在会议室,米勒看到了一个用幕布遮盖着的矩形物件,他猜测,也许幕布下面就是传说中的NeXT电脑了。这时,乔布斯几乎是蹦跳着走进了办公室。他先是云山雾罩地跟米勒讲了半小时NeXT的宏伟蓝图。米勒被感染了。随后,乔布斯故作神秘地说:

“怎么样?你想看一看这块幕布下面的东西吗?”

乔布斯拉开幕布,米勒看到了一块黑色的矩形铁盒子。矩形的正面还有奇怪的斜角。

“这是NeXT电脑?”米勒好奇地问。

“不,这是NeXT电脑的主机箱。可是,这难道不是一台漂亮的主机箱吗?瞧,这斜角的设计多么前卫。”

米勒对着面前这个黑漆漆的铁盒子无语哽咽。原来NeXT在一年里只折腾出了一台机箱呀。即便如此,米勒还是被乔布斯的感染力打动,加盟了NeXT公司。

NeXT发布后,根据乔布斯最初的设想,NeXT主要是通过大学合作项目在高校中销售。因为NeXT定价过高,普通高校又往往拿不出足够的资金。乔布斯就常常通过大幅度的折扣,甚至是赠予的方式,将NeXT电脑送进校园。

后来,免费赠送的例子越来越多,以至于NeXT自己的销售人员都经常开这样的玩笑:

“提问:我们常说的助高校一臂之力,究竟是什么意思?”

“回答:就是高校一伸出手臂,我们就免费捐赠。”

教育市场销售乏力,乔布斯不得不改换思路。1989年3月,NeXT与商业地带(Businessland)签署协议,由商业地带的连锁零售店代销NeXT电脑。这个策略也不成功,连锁店在一年内只能卖出几百台电脑。本来嘛,NeXT设计时就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个人电脑,在零售店里怎么可能卖得动?

NeXT电脑的质量也是个问题。乔布斯口中“领先5年”的未来科技在真正的用户手里成了笑话。前面说过,李开复的语音识别系统移植到NeXT后,就饱受性能低下的困扰。几乎所有用户都抱怨NeXT性能不如Sun的工作站,抱怨NeXT早期产品没有彩色输出,磁盘驱动器的配置太低等等。乔布斯和他的NeXT团队不断改进产品,却总也无法达到“领先5年”的标准。

1989年,在NeXT销售不顺的情况下,乔布斯凭着他出色的口才,居然说动了IBM的PC之父比尔·劳(Bill Lowe),让他相信NeXTSTEP比Windows更适合IBM的高端电脑。正巧,当时的IBM对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心存隐忧,Windows本身也远未成熟。在比尔·劳的建议下,IBM派出规模庞大的技术团队到NeXT考察操作系统。

当时IBM为乔布斯准备了一份长达100页的合同,试图用6000万美元获得NeXTSTEP系统的独家使用权。乔布斯把100页的合同抛在一边,傲慢地说:

“请重新拟一份10页以内的合同,我可没工夫看这么长的条款。而且,我绝不会将系统独家授权给IBM,我们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用NeXTSTEP,其他电脑公司也在找我们谈合作。”

的确,康柏和戴尔也曾为了NeXTSTEP系统找过乔布斯。但他们和IBM一样,不希望他们自己的电脑使用了NeXTSTEP后,还要面临来自NeXT的竞争。他们打算出更多的钱,换取NeXT停止生产自己品牌的电脑硬件。

是否该像微软那样只卖软件?是否该独家授权某个电脑厂商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这在NeXT内部引起了激烈争论。员工们各执一词,但无论有多少分歧,都无法影响到乔布斯。乔布斯脑子里非常清楚,他的梦想是打造完整的、可以改变世界的电脑,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代码。

设计制造完整的电脑产品,尽量控制软件、硬件等全部环节,并尽量保持独立、封闭的产业链,这是乔布斯从打造Apple II和Macintosh起就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思路。在IBM PC用开放的思路打造PC兼容机的生态系统,并由此而垄断市场的年代,乔布斯的思路与产业的流行风向格格不入。NeXT这样的小角色,也的确没办法在这种事情上和IBM叫板。

坚持控制一切的乔布斯就这样失去了与IBM合作的最佳时机。有人说,如果当初乔布斯与IBM联手,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微软,没有今天的Windows。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乔布斯从那时起就放弃了对设计独立、完整产品的追求,那多半也不会有后来从硬件到软件都完美整合的iPod、iPhone和iPad,更不会有苹果自己构建的相对封闭,却更容易赚钱的iTunes音乐库、App Store应用商店等产业模式。

NeXT还在不断改进和发布新品。1990年,新一代NeXT电脑NeXTcube发布,这是一个边长1英尺左右的可爱的立方体。NeXTcube的销路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