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龙纹身的少年 >

第79部分

龙纹身的少年-第79部分

小说: 龙纹身的少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有严重的种族主义情节的希特勒希望寻找这一支雅利安人的祖先,通过基因工程重新恢复具有超能力的神族,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

    而具有神学、占星背景的希姆莱,也深信神族的后裔就生活在今天的西藏,由于几乎与世隔绝,所以还保存着纯正的血统。

    为了寻访先祖遗民,1938年,希姆莱组织了一支党卫军科考小分队,成员的组成也非常耐人寻味,探险队的队长是恩斯特。沙费尔,一位博物学家,时年26岁。其他4名成员分别是:布鲁诺。贝格尔,一位人类学家;恩斯特?克劳泽,一位植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同时也是官方的摄影家;卡尔?维内特,一位地球物理学者以及艾德蒙。格尔,探险队的管理者。

    在这次探险中,贝尔格接触了大量的西藏人,从初步的观察来看,这些人确实具备雅利安人的特征,额头宽,手脚长,五官棱角分明。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探险队测量了他们头部的尺寸,并将这些人的头发与其他人种的头发样本进行比对;他们还通过被测者眼球的颜色来判断其种族纯净程度;为保留数据,这些纳粹分子用生石膏对十几个藏族人进行了面部和手的翻模,制作了这些人头部、脸部、耳朵和手的石膏模型。

    在掌握和分析了大量的资料之后,贝尔格确认:这个部落的西藏人种,一定是介于蒙古人和欧洲人之间。而且至少西藏贵族还显示出雅利安人种的特点。

    1939年8月,考察队带着大量的资料回到德国,受到希姆莱的热烈欢迎。并且称考察队取得了惊人的发现,为了表彰他们做出的贡献,希姆莱向沙费尔颁发了“党卫军荣誉剑”。

    1943年1月,纳粹在慕尼黑大学设立了以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的名字命名的考古与人类学学院―――斯文。赫定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斯文。赫定是位著名的探险家,两项成绩使赫定名满天下。一个是发现楼兰古城,一个是填补地图上西藏的大片空白。

    塞弗尔经希姆莱推荐,被任命为首任院长。这份任命可谓寓意深刻。

    与塞弗尔同行的贝尔格也被希姆莱提升为党卫军高级军官。由此可见,纳粹分子的第一次西藏探险活动,受到了纳粹高层的充分肯定。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当时的德国媒体中,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希姆莱的这次考察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现,他所做的这一切歌功颂德,只是在掩饰自己的失败。

    讲到这里,苏睿说道,这个联合项目成立之后,我们联系了德国的国家档案馆,请求调阅希特勒西藏探险的相关资料,这里面尤其以沙费尔他们带回来的摄影资料最为珍贵。

    结果他们回复说:探险队第一次进入西藏所拍的纪录片在1945年秋天的科隆大火中被烧毁了。

    时至今天,关于纳粹两次西藏探险的资料要么被销毁,要么流失,可能还有小部分保存在英国、苏联的国家档案馆中,但是保密级别相当高,以我们的力量也无法接触到,要等这批文件过了保密期自动解密的话,可能要几十年后了――也可能永远也不会解密了。

    梓杨听到这里感叹道,“原来这个项目背后的故事这么曲折,难怪从年前一直拖到现在才正式启动。”

    苏睿点点头,“为了搜集资料,大哥和靳国强他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梓杨道:“我还有一点疑问,既然英国和苏联都掌握了一部分纳粹西藏探险的机密文件,那为什么之前他们没有采取行动?”

    苏睿点了点头道:“纳粹西藏探险的资料是高度保密的,而且在战争中有很多关键性的信息遗失、被销毁。我猜,大家手上掌握的信息,可能都比较零散,都不足以支持采取实际行动。”

    “叔父和张教授之所以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来支持这次探险活动,也是因为在那个党卫军精英的笔记本上,获得了关键信息。”

    “我们在洞穴中发现的那个党卫军精英尸骸,其主人正是掌握这两次西藏探险核心机密的人之一。他不仅是哈勒探险队成员之一,而且参与了水晶鞋行动并主导了灰姑娘行动。

    梓杨摆摆手道:“我有点头晕,什么沙费尔探险队、哈勒探险队,又是灰姑娘行动又是水晶鞋行动,希特勒到底派了多少支队伍来西藏啊?”

    苏睿道:“一共派出了两只探险队,第一支沙费尔探险队和第二支哈勒探险队,但是这两支探险队又牵涉到两次秘密行动――灰姑娘行动、水晶鞋行动。”

    我们搜集资料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困惑过,自相矛盾、信息不匹配的地方太多,后来我们才发现,沙费尔探险队和哈勒探险队是公开的信息,目的是为了掩盖灰姑娘行动、水晶鞋行动――这两次行动都是党卫军精英在暗中操纵,信息是绝密的。

    之所以起这么复杂的代号,是希姆莱为了混淆视听,掩盖他真正的目的。

    希姆莱性格多疑、谨慎,他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寄托在几个探险家和科学家身上。

    他暗中安插的党卫军精英才是掌握核心信息的关键人物,而这些人的身份信息是从来没有公开的。

    让我们把这几次行动联系起来,并发现希特勒和希姆莱真正目的的关键信息,就在那本党卫军精英的笔记本里。

    可以说,这个笔记本是解开整个谜局的钥匙。

    如果这个笔记本里记录的信息在当年泄露出去的话,那么整个二战历史或许就会改变,世界格局就不会是今天这样了。

    而中国的西藏,将成为世界瞩目的舞台。
………………………………

第一二一章:沙姆巴拉

    在这本党卫军精英的笔记本里,记录了大量希特勒西藏探险任务的信息。

    其中有一节提到,第一支沙费尔探险队从西藏回德国,除了带回大量有关西藏人种的样本和资料以外,还带回一个神秘的传说。

    根据当地人的描述,在西藏的神山之中隐藏着一个名叫沙姆巴拉的洞穴,这个洞穴具有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的神秘力量。这个传说引起了沙费尔等人的注意,他们在藏民中广为调查,搜集了不少相关的资料。

    在一份单独呈给希姆莱和希特勒的报告中,详细地描述了这个洞穴具有的神秘力量。

    据说在洞穴中获得神秘力量的人,不仅力大无比,还能刀枪不入。

    藏民把这个拥有神秘力量的地方称作“shambhala”,据说里面流出来的水可以治愈伤口,喝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他们把这种水称作“弱水”,而弱水的源头,据说就是“不老泉。”

    最离奇的是,接触过沙姆巴拉洞穴的人先后都失踪了,藏民称他们是被神山召唤,去了另外一个极乐世界。

    得到这份报告之后,希姆莱和他的科学顾问专家组经过分析,这个沙姆巴拉洞穴就是蕴含无穷能量的“地球轴心”。

    而那种使人“刀枪不入”的能力,应该是一种生物场的保护。

    弱水应该是一种反应堆物质――当时的纳粹科学家已经在核武方面有了深度的研究。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奇异的效果,专家们也不得而知。

    而接触过沙姆巴拉洞穴的人先后失踪,专家们推测应该是进入了二次元时空――也就是说,这个沙姆巴拉洞穴可能具有扭曲时空的能力,可以让人回到过去,或者把人送到将来。

    希姆莱对这个发现兴奋不已,他建议派遣一支军队到西藏,占领沙姆巴拉洞穴,控制地球轴心力量。

    但是这个计划也遭到了不少纳粹高级将领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太过“神学”了。

    希姆莱对这批持反对意见的高级将领嗤之以鼻,他认为,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

    最要命的是,一批科学家也支持希姆莱。

    就要不要派兵这事儿,双方陷入了分歧,最终决定权落在了希特勒手中。

    在遥远的中国执行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希特勒也陷入了犹豫,对于沙姆巴拉洞穴的传说他也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很快,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在沙费尔探险队回归一个月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希特勒把精力放在跟盟军的对抗上,探险计划被无限期搁置,这份资料被秘密保存在帝国大厦档案馆里。

    但是希姆莱和他的那批神学科学家,仍然对于这份资料耿耿于怀。

    1942年底,纳粹军队在斯大林格勒陷入重围。数十万士兵被俘虏,数千辆坦克和火炮被击毁。在非洲战场也遭遇了溃败。

    纳粹已经越来越对战局力不从心,很多高级军官中开始出现战败论的情绪。

    希特勒急需一支具有坚强意志和强大作战能力的军队来挽回颓势。

    这时候的希特勒思想也越来越荒谬,他甚至组织江湖术士通过在大西洋地图上悬挂吊锤的荒唐办法,来寻找盟军舰队。

    急于为元首“排忧解难”的希姆莱觉得是时候了,是时候考虑那个在遥远东方的“地球轴心”了。

    此后,希姆莱面见希特勒,提出派遣一支特别行动小分队,前往西藏沙姆巴拉洞穴,找到那个能够控制全世界的“地球轴心”,然后派数千名空降兵到那里,打造一个“不死军团”;

    与此同时,如果能研究并控制沙姆巴拉洞穴的话,就可以颠倒“地球轴心”,使德国回到1939年,改正当初犯下的错误,重新发动战争。

    为此,希姆莱与希特勒密谈了6个小时,还向希特勒递交了一份2000页的可行性报告。

    在他的建议中附有一张地图,就是沙费尔探险队第一次西藏探险时,由地球物理学者卡尔。维内特绘制的西藏地理地图,里面大概地标明了当地人描述的沙姆巴拉洞穴位置。

    1943年1月,由海因里希哈勒率领的纳粹五人探险小组秘密启程赴藏。

    ……

    苏睿讲述到这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梓杨疑虑重重地看着篝火跳动的火光,嘴里喃喃道:“科学的尽头是神学――难道,张教授和苏教授他们也相信这个沙姆巴拉洞穴的传说?”

    苏睿点点头:“在准备这次探险活动之前,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推论和验证,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个沙姆巴拉洞穴是真实存在的。”

    第一次探险队里的恩斯特。克劳泽,那个植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同时也是探险队的摄影师,曾拍摄了数万米的胶卷。其中的一部分摄影胶片战后在德国的一个共济会所在地被发现过。

    根据看过的人说,胶片中有拍摄沙姆巴拉入口的图像――当然,根据官方的说法,所有资料都在大火中被焚毁了。

    梓杨想起一事,继续问道:“那这个哈勒探险队跟靳国强提到的灰姑娘行动有什么关联吗?就凭他们5个人的话,似乎也无法承担运送、隐藏纳粹宝库的任务吧?”

    苏睿点点头:根据笔记本中的记载,第二次探险活动除了哈勒等五位科学家组成的探险小组之外。还有一批纳粹党卫队组成的精英军队暗中随行,希姆莱给两组人分别制定了两套任务,水晶鞋计划、灰姑娘行动。

    梓杨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灰姑娘行动的任务是纳粹藏宝。”

    “而水晶鞋计划的目的是寻找沙姆巴拉洞穴!”

    苏睿点点头,“是的,纳粹党卫军负责执行灰姑娘任务,做德国战败的最坏打算。而哈勒探险队则负责水晶鞋计划,研究地球轴心力量,为纳粹复兴扭转战局做准备。奇怪的是,两组人一开始互相并不清楚对方的任务。

    希姆莱性格多疑、谨慎,他做这样的安排或许是希望即使一个任务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另外一个任务的执行。

    而且他对自己的这些手下也并不放心,让他们分别执行任务也是避免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

    连第二支探险队的队长海因里希。哈勒,很多事情也都蒙在鼓里。

    只有少数党卫军精英知道同时有两个行动在执行,但是对于具体的水晶鞋计划细节也并不知晓。“

    听到这里,梓杨大气也顾不得出,问道:“那么后来呢?两个行动都完成了吗?”

    又觉得自己的问题有些可笑,如果水晶鞋计划成功的话,今天的世界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苏睿盯着火光,缓缓地说道:”海因里希。哈勒率领的探险队在1943年到达西藏,他在西藏的探险活动一直持续到1951年,哈勒1951年从拉萨回到奥地利,当时他随身携带了大量档案。

    因为他的纳粹身份已经暴露,所以当即被盟军抓获,他随身携带的资料也被英国人没收。“

    梓杨道:“那批档案里都记载了些什么?”

    苏睿摇摇头道:“不清楚,但肯定是跟西藏探险有关,纳粹进入西藏的档案保密级别较高,按德国、英国和美国的规定,有可能在2044年后解密,也有可能永远尘封在历史中。

    但是,我们在洞穴中发现的那个党卫军军官的笔记记录了大量的哈勒探险队的事迹,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猜测出这批档案记录的秘密。”

    梓杨道:“那个党卫军精英,跟这支探险队有什么关系吗?”

    苏睿深吸了一口气道:“我们在洞穴中发现的那个党卫军军官,就是哈勒探险队的军事长官,希姆莱的心腹――彼得。奥夫施奈特。

    在奥夫施奈特的笔记中,记录了哈勒探险队发现了沙姆巴拉洞穴这一信息,并且提取了神秘元素,包括洞中的岩石样本、弱水样本。

    但是探险队在探索沙姆巴拉洞穴的时候出现了意外,有人感染了神秘元素死亡,但是又进行了重生,成为不死生物――为了队伍的安全,彼得。奥夫施奈特强行命令队伍中止探险,撤离沙姆巴拉洞穴。

    回到驻地之后,哈勒立刻决定,提取洞穴里的神秘元素进行研究。

    但是他们的研究被当地人发现,因为触动了禁忌,他们被当地的土司驱逐出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