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摆渡天师 >

第50部分

摆渡天师-第50部分

小说: 摆渡天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心性不够坚定,仓促闯进去心灯辐射范围之心最大的短板,就会一览无余,从而产生幻想。那些所谓的古董文物,其实不过是内心中的渴望,而营造出的假象。如通李大嘴渴望财富,因此他看见的都是古董文物。光头强渴望武林,他看见的都是宝物。

  仅仅是幻想,还不足以对人造成损伤。最可怕的地方是,它利用人性弱点,并无穷放大,最后把人压死。古代有一种小虫“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完全不肯放下,导致最后被压死。

  其实人与“蝜蝂”又有何区别。内心的欲望被无穷放大之后,自然被这些身外之物给压死。就拿五蕴皆空之人来说,追求成佛也是他的负累。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也就理解为何李大嘴和光头强不断往身上放东西。看来我只能豁出去,进去救他们了。否则他们必被压死。

  我咬着牙,撅着骨,口念禁咒,鼓起勇气走了进去。前脚才踏入,我眼前就迷迷糊糊出现一堆秘笈宝典。我双眼发亮,宝典里不但有。甚至不乏四部典籍!

  “他娘的,豁出去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殿了。”

  我兴奋无比,伸手就要去抓其中的秘笈。等等,好像哪里不对!“这些都是假象,千万别上前。我自己告诉自己。”“不会的,秘笈一般都出现在这种地方”另一个声音告诉我。“算了,随便捡一本!”就到我要伸手时,怀中一热,隐隐发烫。被这一烫,我倒是清醒了许多。

  “这是内心的欲望,千万不能有任何妥协的念头!”

  “可是秘笈难得啊,你就不想要了吗?这样你的人生也就更顺畅了,谁敢欺负你,他娘的一拳头打死,要是还不肯放过我,就打得他魂飞魄散!这样就可以无敌了,登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了!”

  “那又有什么意思呢?无敌真寂寞,不如平平淡淡的过一生!”

  “无敌多好啊,要啥有啥!”

  “那不是我的追求,我不需要无敌!”

  两个声音在我心头响起,我伸向秘笈的双手,也越离越远。我完全放弃了破解这个阵法,如同老僧入定,五蕴皆空。

  “破除这个阵法,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陷入沉思之中,整个人脑袋一片空白。就在这时,一只手猛的拍到了我的肩膀上。“小子,你在想什么呢?”那声音很熟悉是正阳。正阳怎么出现在我面前了,难道是幻觉?

  “傻小子,这个心灯被你破了!”正阳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心灯其实并不凶猛。如果内心平淡如水,心灯便无可奈何了。当年孙悟空的后裔孙小圣保护唐半偈西行求解,遇到造化小儿的圈,躲过了名利、好色,贪欲诸圈,却被一个好胜圈给套住。经过太上老君指点,放下好胜之心,好胜圈就自动脱落,无影无踪了。

  心灯既灭,李大嘴和光头强突然醒悟,环视双手和身上,大叫“可惜!可惜了这么多宝贝!”“你们两个傻逼,还可惜宝贝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命都差点快没了!我将这事简单的和他们说了说,他们叹息之余,还是对到手古董成空表示惋惜。

  “你们快看!那盏灯的光罩之下,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阵眼就是一块陨石,由灯焰笼罩,灯焰产生心魔,会进行自残。李大嘴,光头强都失败看,最后我亲自上阵,用顽强毅力,对抗住心魔,解法类似放下之类的。并观看到灯焰之中有一块石块。我用盒子装走灯焰,取出石块,发现是陨石。陨石收走,阵法坍塌,我们迅速躲避,阵里的人冤魂不断消散。

  正阳和不化骨也回来了。出路已被炸毁,只有按照不化骨的重点,挖掘前方的冰窟窿前进……


第0076章,凌窖

  我看向那片光罩,若隐若现中有一块黑漆漆的东西,大概巴掌大小,看不太清楚。我就要伸手过去拿,正阳急道:“住手!你不要双手了么?”我急将双手缩回,怔怔的问:“怎么!这东西这么邪?”

  正阳点了点头,严厉的说:“这道光罩名叫“回光罩”,心灯既破,其未能燃烧尽的焰余之气,就转化为“回光”,双手触及,就变会为白骨!”“啊?那有什么法子破除?”我看着正阳,李大嘴和光头强显然没有法子,也怔怔的盯着他。

  “回光返照”这个词很好理解,人体阴阳是相互制约的,回光返照就是阴不敛阳,虚阳外浮。一旦患者出现这个症状,就代表死期不远了。这个回光罩的原理也是阴不镇煞,煞气外浮所形状的流光罩。这种老阴过盛之物,唯以老阴克之。唯有休门的白骨,方能挑开这层光罩。

  说罢,我用白布包起一只臂骨,口中念叨:“多有得罪,还请见谅!”,将白骨伸挑了过去,那光罩竟如同帘子一般,被挑开一道缝隙。正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指头夹了出来。

  “快跑!”正阳大吼一声,我丢了白骨,他妈的哪里管别人骨身分离,迈起腿跟着正阳一路飞奔。李大嘴和光头强也跟着后面,大概跑了七八十米。回头一看,那阵竟隐隐发出幽光,渐渐形成球状,好像闪电球一般,发出嗤嗤响声。

  那光球竟不断膨胀,似乎要撑满整个洞穴,光球中八门阵里的尸体,发出一阵阵厉啸。看样子,这是要爆炸啊,并且威力不小。

  我们直勾勾的盯着光球,心扑通扑通直跳。然而诡异的事发生了,那光球竟蔫了下去,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蔫不拉几,接着发出一窜连环屁一般的声音,就毫无动静了。里面的尸体也跟着倒下,一动不动了!

  这太不科学了!

  雷声大雨点小,简直就不可思议!

  我们半晌没有回过神来,直勾勾的盯着那边看。这时正阳开口:“嗯!起初我也好奇,按照道理,这种阵法完全破解,就应该释放出一股极力,至少要发生250千克TNT当量的爆炸,也就是类似一个小型伤害半径为50米的小型炸弹。当我感觉一股力量升起时,似乎后继能力不足,导致毁灭失败。”

  “正阳,你的意思是这里面有一个能量源支持?”

  “按照理论来说是没错的,世上根本就没有永动车这类东西。都是消耗能量进行驱动。科学上如此,这些灵异事件也如此。驱动这种阵法的,可以是一块煞气之眼,也可以是其他能源。”

  “依你看,是否是那盏心灯,心灯灭后阵就毁了!”

  “表面上看是这样,其实不然,心灯也是由能量源驱动。如果没有猜错,这块黑石应该就是能量源了。”正阳举起黑石,迎着光线仔细的看,神色相当凝重“嗯!这和你那块陨石很像啊,你瞧一瞧。”

  我接过陨石,大小和我身上那块类似,一面刻有神秘符号。另外一面却光滑如镜。显然和我那一块一样,脱胎于同一母体。我从背包里掏出那块陨石,将棱角相对,竟有一面能接上,整齐无比。“啧啧!神奇了,竟然还能找到他一奶同胞啊!”我这一句竟将他们都逗乐。

  “还是先找一找出路吧!在这种地方呆久了,整个人都会精神崩溃!”

  “我倒是还行,当年老子参加任务,可没少在这种地方混上一年半载!”

  “那就按照原路出去,在沙漠里好歹强过这个鬼地方!”

  “不行,不化骨将来路给封死了,哪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多!”正阳说完,我才注意到不化骨,这个老家伙半天没开口,我几乎都无视他了。

  咯!咯!咯!咯!不化骨发出一阵怪笑:“小子,我看你邪得狠,将来估计比我这个老家伙还造怨!”我顿时脸上就不乐意了心想“我擦?我再邪能邪过这种千年老妖精?”问道“你说啥?”

  “要想活路就跟我走!”不化骨开口了。毕竟人家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了,还有求于我,肯定不会害我。反正已经没有退路,何况还有正阳这种牛逼哄哄的人,我害怕什么?骑驴看剧本走着瞧。

  穿过阵法废墟,走到溶洞的尽头,竟然是一面冰墙。墙面光滑如镜,晶莹剔透,可以望穿三四米的深度。那冰棱透出幽蓝光线,也不知道这一片冰川到底有多大。我仔细绕着冰川看了看问:“老家伙,门在哪里?”

  “别急!别急,你再仔细找一找!”

  我盯着冰川仔细看,冰面完整得如同一面镜子,哪里找得出半点缝隙,就连气泡也不见一个。“莫非是这老家伙耍我们?”对于这些阴类,我往往从恶意怀揣,人鬼殊途这样是正常的。

  在险恶环境下,要生存下来,就要保护好自己的性命。其他一切道义,等到安全的环境再说吧。“喂!你就别卖关子了!”

  “这冰块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这怎么可能!”我们五人一口同声,董彤跟在后头,一直没有说话。这时也忍不住开口了。

  “我记得一千年前,有一位国主下葬在这附近。为了保护尸体,特意开凿了整座冰山堆在墓中。你们仔细瞧一瞧那些冰块!”

  经过它这一提点,我们确实在冰块中发现猫腻。那冰块中都有极细微的缝隙,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我的天啊,这些都是一块块的冰块堆叠起来的?那这个工程有多浩大!

  我看过一些资料,就是关于古代藏冰的。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专门负责采冰的官员名叫凌人。《诗经》中也有关于采冰的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说得便是这会事。

  夏季享受冷饮,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王公贵族一样可以拥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部门,对千阳县战国时期的尚家岭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发现存在大范围的夯土和陶质井圈,古籍记载叫做凌阴,是古人用来存放食物和藏冰的,类似现代的冰箱。

  古代的藏冰条件不如现代人,但他们自有一套法子。到了每年深冬,采冰人就会进入深山中,极为干净的水池里,采取冻结牢固的寒冰,裁切成块状。通过人力或畜力运送到深山幽谷之中,终年常阴的洞穴里。或在地下凿深井,以稻草铺地,将冰累起来,再覆盖大量的隔绝热源材料。尽管如此精心保存冰块,但到了盛夏,还是要消融掉三分之二。只有拥有无限人力的王公贵族才能享受。

  根据《大清会典》记载:当时紫禁城内有五口窖,藏冰两万五千块,景山西门有六口窖,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三口窖,藏冰两万六千七百块。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五千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的体积,这令人惊叹!

  古代藏冰、取冰和颁冰的过程,都显得很神圣。

  藏冰时,要用黑色的牲畜和黑色的黍祭拜司寒。司寒就是水神,民间传说他所用的东西都是黑色的。取冰时,要在冰室内设桃木做的弓和棘做的箭。桃、逃谐音,寓意逢凶化吉;棘有刺,是古人避邪之物。颁冰仪式上,朝廷按照官员级别,把不同分量的冰分给王族、臣僚,分到冰的人都把这当做一种荣耀。

  古人藏冰,主要目的就是在夏天制作冷饮冷食。宫廷夏季设宴时用冰,在周朝已经是常事。古代的酒都是酒精度很低的原浆酒,夏天温度较高时,会继续发酵进而变酸,所以王公大臣在夏天设宴都要饮冰酒。唐代,杨国忠得势的时候,夏天在家里设宴,曾用大块的冰雕成山,围于宴席四周,结果大伏天在里面喝酒都还要穿薄棉衣,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空调。

  至于用做藏尸,这是闻所未闻的。一般的冰封大概也就保存三四年,绝对会全部消融。而这片按照不化骨的说话,已经有上千年了,上千年不化。这得有多浩大的工程。

  我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于是开门见山的问“老东西,这些冰块怎么能保存这么多年?”

  “年轻人,要懂礼貌。这些冰块能保存住,完全就靠这个阵法。不瞒您说,这国王墓葬,也是那个道士布下的。”

  我擦!那道士到底活了多久,从西汉到唐朝,少说千余年了。这老家伙一定是在胡说八道。“我不管你怎么说,这前面就是一堵墙,你让我们穿墙吗?”

  “年轻人,稍安勿躁,困难只是暂时的。我有法子进去!”

  “少放屁了,快把法子说出来……”

  接下来,不化骨的一番说辞,竟把我们都吓得一跳,如果不是出于他的嘴里,我完全会把这个当成胡说八道。虽然出于这种千年老妖精之口,但这些说法,也还是让我震惊了一把!


第0077章,冰封甬道

  “其实法子很简单!只要把冰门给破了,就能进入冰封甬道!”不化骨轻描淡写的说。按照我的估算,这块冰窖大概有一个足球场大小,没有足够的体量,就算有阵法护持,也无法长期保持。

  “老家伙,你既然知道门,怎么饶了半天弯子?”

  “欲速则不达!这冰窖完工以后,就将入口封闭,之后在外墙淋上一层清澈无比的山泉,使得表面完全合为一体。一千多年了,我哪里还记得门的具体位置!”我一听这话,心里不住骂娘:“他姥姥的,要你何用?这不是等于废话吗?”

  不化骨皱眉沉思,忽然抬眼盯着冰墙。“小子,你用那颗珠子照一照冰面!”用公冶珠照冰面,我一下就醒悟了。如果在野外滑过冰的人,应该记得一句俗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也就是说冰的厚度,到每年三九寒冬时,人就可以在上面行走。

  但下冰之前,用肉眼测试冰块厚度,一般会造成十五到三十厘米的误差,这种误差是由水质和冰炸导致。经验不足的人,最好打一个口子,用卷尺测量厚度。显然这种法子,不适合我们现在。要在这一面冰墙上打多少口子呢?所以老辈中还有一种险法子,便是取灯来照冰面。根据光的深入程度,大体测定厚度。

  我抬起珠子,向冰面照下去。冰层表面纯净得就像玻璃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