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最有本事的皇帝(I II III3部全) >

第8部分

最有本事的皇帝(I II III3部全)-第8部分

小说: 最有本事的皇帝(I II III3部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眼下治安太差,所谓“寇盗蜂起”,地方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加大力度维护治安,严办案件。拘捕刘秀,目的是为了查办刘縯。

刘縯早就心怀光复汉室之志,此时已是南阳豪强的领军人物,也是一些新莽干部的眼中钉。他仗义疏财,好侠养士,宾客朋友中免不了有人干些“小盗”的勾当。看到三弟蒙难,刘縯一面想方设法营救,一面迅速在家乡加快筹备举兵的步伐。

邓晨也很着急,动用一切力量营救内弟。

刘秀在狱中很是吃了一些苦头。

新野县宰想来个枪打出头鸟,拿刘秀兄弟开刀,看能不能挖出几个大案来,安排下去:一定要好好折磨刘秀。那时的多数衙门就是这个德行:打官司的有理没钱也不行,进大狱的不论青红皂白先让你脱一层皮再说。

刘秀在狱中受尽百般折磨,还经常饿得头昏眼花。

这时,新野县衙的一个机关干部(市吏)名叫樊晔,在关键时候帮了他一把。樊晔是新野本地人,在县衙上班,在县尉手下办案。他办案公正,严谨,在县里是出了名的。他与刘秀素不相识,但对刘縯兄弟为人处事的名望多有耳闻,很是钦佩。现在,樊干部看县里为了一起抢劫案拿刘秀这个不相干的人开刀,心里颇不以为然。

有一天,狱中正是樊晔值班。

在狭窄、潮湿、昏暗的牢房里,刘秀饿得奄奄一息。他瘫在地上,望着天花板发愣。

“我曾经无忧无虑,曾经秉烛苦读,曾经土里刨食,曾经奔走四方。我曾经心怀天下,曾经指点江山,曾经韬光养晦,曾经豪情万丈!今天,我的人生画卷刚刚展开,我的宏图大业尚未开始,我决不能倒下!现在,我饿,我想吃饭。”

这时,樊晔走了过来,瞅瞅近处没有人,偷偷地将一块饼儿送给刘秀。

俗语说:“饿了给一口,强过饱了给一斗。”有的史家说这块饼救了刘秀一命。因为,刘秀确实快要饿死了。如此大恩,刘秀没齿难忘。

多年后,刘秀打下了江山登基称帝,仍然念念不忘樊晔的一饼之恩。

为了报答樊晔,刘秀先后封他做侍御史、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郡都尉,后又提拔重用他做扬州(治今安徽和县)牧、天水(治今甘肃甘谷东)太守,成为封疆大吏。

侍御史秩禄六百石,都尉比二千石,州牧、太守则二千石,眼看樊晔在步步高升。

有一天,刘秀在南宫云台宴请樊晔。

刘秀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沧桑之变,见到自己的救命恩人,仍然十分激动,问寒问暖,还赏赐他一些皇宫中的宝物。

席间,刘秀给樊干部开玩笑,问道:“一块饼换个都尉,你感觉如何?”

事实证明,刘秀并没有用错樊晔。

樊晔本来就为人诚恳厚道,办事公正严谨,认识刘秀之后,又深得刘秀做人为官的真传。

他治理地方时,把朝廷的决策部署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整肃吏治,让官员都为老百姓办事;发展经济,手把手地教老百姓耕田种树,治家理财;维护治安,严厉打击豪强恶人,接受讼告善恶立断。

他在扬州工作,扬州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对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称赞声不绝于耳;他在天水工作,史载天水路不拾遗,还有人专门创作《凉州词》歌颂他的卓越政绩。

樊晔去世在天水太守任上,刘秀自然对他褒奖有加。就是多年之后,刘秀的儿子明帝也常常追念他治理一方的不俗业绩。

刘秀对樊晔知恩图报,委以重任,樊晔则投桃报李,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成为后汉初期的名吏,真是一段君臣佳话。

当然,这都是后话。

由于导致刘秀被捕的抢劫案始终没有破掉,刘秀本来就是局外人,加之亲朋好友到处打点,他在狱中吃了一阵苦头就被放了。

这个案子应该很明白,冤有头、债有主嘛。但是,它对刘秀兄弟来说稀里糊涂,最后不了了之。

刘縯不干了!

他本来就是恩怨分明、性情刚烈的汉子,对三弟的被捕十分恼火,迅速加快举兵反莽的步伐。

这时,天下武装反莽的烈火已经到处蔓延了。而刘秀,则似乎仍然无动于衷。他出狱后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每天不慌不忙地做他的贩卖粮食生意。

有一次,邓晨实在忍不住了,干脆直接问刘秀:

“现在王莽倒行逆施,残暴横虐,竟然违背只有在秋冬季节才能杀人的祖制成规,在盛夏便大开杀戒,这说明老天爷灭亡他的时候到了!过去我们在宛城蔡少公那儿聚会时,谈起的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难道不该只在你身上应验吗?”

他想用这一番话激发刘秀的强烈反应。不料,刘秀只是对他笑了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

刘秀对自己蒙难新野,包括被捕入狱这段经历,历久未忘,也是以冷静、平常的心态对待的。这从他登基后报答樊晔可以看出来,也可以从刚才他微笑面对邓晨的鼓动看出来。

一个读过书、见过世面、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无端被铐入狱,还差点儿饿死,摊在一般人身上都会气个半死,出来说点儿愤激的话、做点儿愤激的事儿是很容易的。

但是,刘秀就是刘秀。

他表面上看来政治上没有什么想法,甚至邓晨拿话激他表态,他也笑而不答,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不露而已。他之所以表面上隐含不露,是因为火候未到。

逆时隐晦,一飞冲天。

这既是一种超出常人的水平能力,也是一种超出常人的心理素质。刘秀的这种心理素质帮助他走得很远。

那么,火候是什么?又在哪里?

就在刘秀往来于新野、宛城之间,做贩卖粮食生意的时候,宛城人李通找上门来。他不仅与邓晨一样,在刘秀是个穷光蛋时就看好刘秀,而且还在刘秀君临天下之途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李通是宛城当地人,家族世代经商,是宛城的富豪。他的父亲李守身材魁梧,容貌非凡,为人严肃持重,在家里也像在官府一样一丝不苟。李守早年是刘歆的侍从,喜欢星象历法和谶纬符命一类的玩意儿。

王莽称帝后,刘歆被拜为国师,他则做了宗卿师,是个办理宗室郡国事务的小干部。李通受父亲的影响,没有继承祖上的传统去经商,而是走上仕途。他起初做了五威将军从事,不久又外放为巫县(今重庆巫县北)县丞。在县丞这个岗位上,他很能干,也颇有政绩。

但是,身置乱世,优秀年轻干部在王莽的政权里是没有什么出头之日的。

不久,王莽惹恼天下人,到处一片乱象。

李通从父亲那儿经常听到“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便牢牢地记在心里,不时地反复琢磨。

由于家境富裕,称雄一地,世道不太平,远离家乡去做个县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出头之日,李通心里很不平衡,便自动辞职回家。

当时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南阳一带也受到影响,颇不平静。

李通有个从弟名叫李轶,是个不愿安分守己的人。

有一天,李轶对李通说:“现在到处混乱,新莽必定灭亡,汉室必定复兴。南阳的刘氏宗室中,只有刘縯、刘秀兄弟乐善好施,又能团结人,不妨与他们谋划谋划大事。”

李通听了,笑着说:“我正是这么想的!”

舂陵发轫,刘秀终于出手了

当公元22年10月,刘秀在宛城告别李通,与李轶一起回到家乡南阳舂陵时,大规模武装反莽起义已经很有规模了,绿林起义、赤眉起义都已经爆发有几年了。

刘秀蒙难新野时,刘縯就悄悄开展反莽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了,刘秀和“素好事”的李轶的到来,起到了拾柴加火、火上浇油的作用。

有一天,刘縯召集亲朋好友和当地豪杰人物,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

“王莽暴虐无道,民不聊生。现在又枯旱连年,到处兵荒马乱,老百姓根本没有活路。这正是老天爷要灭新莽王朝的时候。大家都应该起来抗争,复兴汉室,建立万世功业!”

其实他说的这些,已经私下里跟大家酝酿、探讨多时,现在顺势聚兵,众豪杰一致赞同。于是,刘縯、刘秀兄弟迅速安排亲朋分头几处,招兵买马,置办兵器。

公元22年,刘秀已经27岁,这个年龄已经不算小了!他望着村前高高的狮子山,听着山脚下蜿蜒的白水河潺潺流过,想象着山上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而又四季变幻的,到底还有什么景致呢?

刘秀及其家族起来反莽是比较晚的。

这谁也没有办法,有年龄因素。比如公元6年4月,安众侯刘崇在南阳打开武装反莽第一仗时,刘秀才11岁。

同时,这也与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有关,他们一般情况下还不要为吃饭发愁,还不必为了生存而冒死犯难。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与刘秀的性格素质有关。

刘秀办事,向来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动,没有成功的把握,一般不莽撞行事。而只要他看准的事,一旦火候成熟,条件具备,他便迅速行动,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

这种性格素质就是:谋后而断,慎思敏行。

性格决定命运。

虽然表面看起来,刘秀起兵,是一个由被人推动,到自觉行动的过程,而且起事之初,他还活动在大哥刘縯的旗帜下,但是,他心中始终自有主见。

这种自有主见、坚韧内敛的心理素质,和多谋善断、慎思敏行的性格素质,使他走得很快,少走弯路,一般人还撵不上;使他走得很有水平,脚步时隐时现,一般人看不出门道,他就走到前面去了;使他走得很远,一般人达不到那个境界。

刘秀与刘縯认真磋商后认为,舂陵子弟是最能靠得住的,必须首先迅速发动起来。同时,安排在别的几处响应的朋友中,比较有把握又靠得住的就是李通在宛城的兵变。

于是,兄弟俩很快在舂陵竖起反莽大旗,组织起七八千舂陵子弟,刘縯自称“柱天都部”,就是自喻为统率大众的擎天之柱。这支起义军起自舂陵,以舂陵子弟为骨干,被称为“舂陵军”。他们又明确提出复兴汉室的口号,也被称为“汉军”。

刘縯、刘秀兄弟只等立秋日到来,与宛城李通的兵变相呼应,大家合兵一处,闹他个天翻地覆!

但是,没有几天,宛城那边传来的却是令人震惊的噩耗:李通事发逃亡,被官府满门抄斩!

大事开头难,所以成功者总是那么少

宛城李通家变故是偶然的。

李通作为刘秀最早支持者付出了极为惨重、而又不可挽回的代价,它使刘秀异常悲愤,又使他更加清醒和冷静:自己将走上一条不可回头的道路。

他觉得,在这条道路上,可能因为自己的君子之风而看到两旁无数美丽的风景,但也必然充满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杀伐!

原来,李通与刘秀密谋之后,派自己的侄儿李季去京城向父亲李守报告。

不料,李季在半路上不幸染病身亡。这多少要耽误一点儿时间,好在李守消息灵通,从别的渠道知道了儿子即将举兵反莽的消息,打算逃回家乡与儿子会合。

李守对儿子起事也早有思想准备,他早就经常给李通讲解“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鼓励儿子寻找机会帮助刘氏宗室光复汉室。

可以说,李通在世事纷乱之际,能义无反顾地舍弃富足的家业助刘反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老爸多年辛苦教育的结果。

这时候,李守的同乡好友黄显知道他要逃,就劝说道:“现在各个城门关卡都防备得很严,您身材相貌出众,谁不认识您?您又能跑到哪儿去?您不如向朝廷辞官。起兵的事情毕竟还没有发生,或许可以免于一难。”

李守听了黄显的话,认为有道理,立即上书朝廷,要求辞职回家养老。

不料,李守的辞职报告还没有递上去,南阳郡却向朝廷报告:李守的儿子李通等人图谋在立秋都试日发动兵变!

王莽立即下令把李守逮捕入狱。

黄显时任中郎将,勇敢地站出来为李守向王莽求情:“李守为官一直忠于职守,听说儿子不像话,不敢,也没有逃亡,而是坚守为官之道,按组织程序向朝廷报告,请求告老还乡。臣愿意拿命作担保,与李守一起去说服他的逆子罢事谢罪。如果工作做不好,让李守北向自刎,也不辜负朝廷多年栽培之恩。”

王莽同意了黄的请求。

但正在这关键时刻,南阳郡又送来报告:李通起兵谋反,事败批捕在逃。

王莽勃然大怒,下令立即杀掉李守。

在紧要关头黄显也没有装孬,舍命据理以争,被王莽连同李守一起斩首。

王莽对待异己向来凶残无度,这次也不例外:李守在京城的家眷被满门抄斩。

南阳宛城这边,除李通与其弟弟李轶、李松逃脱外,家属及族人64人全被南阳太守杀掉,并在宛城焚尸扬灰。

李通家族为这次起兵反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在宛城侦知李通起事、报告王莽、追捕李通并灭其满门的,是南阳太守甄阜,时称前队大夫。他并不是赤脚医生。王莽改革官制时黔驴技穷,为改而改,把南阳郡改称“前队”,太守改称“大夫”。

这个甄阜不久跟刘秀还有激烈的厮杀。

宛城李家因造反惨遭灭门的消息传来,在舂陵引发一阵强烈的恐慌。

造反的代价太高了!不光要掉脑袋,灭门也是难免的,如果官府刀锋一偏,灭三族、灭九族也是完全可能的。特别是舂陵子弟,作为刘氏宗室,固然与王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真要带上全家抄家伙起来造反,也不是简单的事儿。

更要命的是,宛城没戏,舂陵子弟就孤立无援,形势十分不利。一时间,很多舂陵子弟惊恐万状,逃的逃,藏的藏。不少人还大呼上了刘縯兄弟的当,差点儿被害死了!其实,不光是刚当兵的“子弟”如此,一些刘家的长辈和亲属也很不理解。不稳定的情绪和混乱的局面迅速形成,很快蔓延。

比如刘秀的叔父刘良,就是曾任萧县县长,抚育刘秀兄弟姐妹七八年,后被王莽政权罢官返乡的那位。

刘秀刚把打算与大哥一道起兵的事儿告诉他,他就十分生气,大声斥责刘秀:“你与伯升志向性格都不一样,现在他要造反就快要把家毁了,你怎么能跟他合谋当败家子!”

这里倒有点儿小小的戏剧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