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电子电路大全(PDF格式) >

第126部分

电子电路大全(PDF格式)-第126部分

小说: 电子电路大全(PDF格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age 813……………………………………………………………

 ·142 ·                     射频集成电路芯片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  



    查询电路周期性地使信号通道工作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位检测逻辑鉴别是否出现有效 

发射信号。当检测到有效信号时接收电路保持工作状态,并将数据传送到相连的微控制器uC 。 

如果没有检测到有效信号则接收电路大部分处在低电流消耗的睡眠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查询 

方式。在查询时间,所接uC 是不使能的。  

    查询逻辑的所有相关参数都可以由相连接的uC                    设置。这一灵活性使用户能得到需要的 

电流消耗,系统响应时间,数据率等参数。与uC 连接的接线方法,可以采用单一的双向线以 

节省连接uC 的端口,也可采用三条单向线端口。  

    数字电路和模拟滤波器的全部定时都是来自一个时钟,如图 2。7。8                         所示。这一时钟周期 

TClk 是从晶体振荡器经分频器得到的,分频次数由  MODE 引脚端的逻辑状态控制。MODE=L , 

美国(÷10);MODE=H,欧洲(÷14)。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是由RF 输入信号决定的,它也 

同时决定了本地振荡器的频率( 

                           f LO )。  



                                                     



                            图2。7。8    基本时钟周期的产生  



    时钟周期 TClk 控制了下述有关应用参数:位检测查询电路的定时;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 

的定时;寄存器编程的定时;复位时标的频率;IF 滤波器的中心频率。  

    应用最多的两个发射频率:f send=315MHz 主要在美国用,f send=433。92MHz 用在欧洲。为 

方便使用电气特性中与 Tclk 有关的所有参数,对每个参数给出三个条件。  

    在美国使用:  

                   f    =4。906 25MHz;MODE =L; T   =2。038 3us   

                    XTO                         Clk 



    在欧洲使用:  

                   f    =                  = T    =       u   

                    XTO  6。764 38MHz;MODE   H;  Clk 2。069 7 s 



    其他应用:  

          Tclk 取决于f XTO 和 MODE 引脚端的逻辑状态,电气特性是 Tclk  的函数  

    一些功能块的时钟周期与所选择的波特率范围(BR…Range )有关,波特率范围在  

OPMODE 寄存器中定义,时钟周期 TXCLK  由下述公式定义。  

                    BR_Range=BR_Range0 :TXClk=8 ×TClk  

                             BR_Range1 :TXClk=4 ×TClk  

                             BR_Range2 :TXClk=2 ×TClk  

                             BR_Range3 :TXClk=1 ×TClk  

    接收电路以三种不同方式的连续地周期地停留在查询方式上。在睡眠方式,信号处理电 

路,被停止工作一个 T           时间周期,此时仅消耗电流I  =I             。在启动周期 T         所有信号处 

                   sleep                       S  Soff           startup 



理被启动并进入稳定工作状态。此后的位检测方式,将进入的数据串对照有效发射信号逐位 

分析。如果没有出现有效信号,则经过周期 TBitcheck 后接收电路返回睡眠状态。这一周期时间, 



  


…………………………………………………………Page 814……………………………………………………………

                         第2 章    射频接收器芯片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                              ·143 · 



                                             T      的平均值在电气特性中给出。在T 

随不同的检测而变化。因为它是一个统计的过程。Bitcheck                                                    startup 

和T       期间电流消耗是I  =I         ,在查询方式中的平均电流消耗取决于工作方式中工作周期, 

    Bitcheck             S  Soff 



可由下式计算:  

                              I Soff ×TSleep +I Son ×(TStartup +TBitcheck ) 

                       I    =                                    

                        Spoll 

                                    T    +T     +T 

                                     Sleep  Startup Bitcheck 



    在 Tsleep 和 Tstartup 期间接收电路不响应发射信号。为保证对发射的命令的接收。发射机必 

须在发射电报码开始前先发射一个合适的前置脉冲。前置脉冲的长度取决于查询参数 Tsleep 、 

Tstartup 、TBitcheck 及所接uC 的启动时间 Tstart…uc 。因此 TBitcheck 也就与实际的比特率和被检测的位 

长 NBitcheck 有关。  

    前置脉冲长度:  

                             TPreburst ≥TStartup+TBitcheck+TStart…uC  

    TSleep 周期长度由 OPMODE 寄存器中的 5 位 Sleep 字,按规定的扩展系数X sleep  以及基本 

时钟周期 TClk 定义,可计算如下:  



                              TSleep=Sleep×X Sleep×1 024×TClk  

    在美国和欧洲应用中,如果 X sleep 置为 1,Tsleep  的最大值仅为 60ms 。在这种情况下,时 

间分辨率为2ms 。通过设置,X sleep 为8 可使Sleep 时间扩展到0。5s 。通过对X sleepstd 位或对X sleeptemp 

位的设置,X sleep 可设置为 8,其结果是作用在不同的模式,如下所述:  

    X sleepstd=1 为标准扩展系数,睡眠时间总是被扩展。  

    X sieeptemp=1 为暂时扩展系数,只要每个检测都正确,将使用扩展睡眠时间。如果位检测 

发现有错,这一位就被自动置回为 0,为常规的睡眠时间。这样当出现与预期的发射信号相 

似的干扰调制时仍能使用,以节省电流。在这种情况下,uC 也很少被启动,如果干扰消失, 

接收电路转换回常规查询,只对适当的发射信号敏感。  

    可设置寄存器的值,置接收电路处于永久睡眠状态。接收电路保持在该状态直到另一个 

状态被编程存入 OPMODE 寄存器,当有几个器件共享一条数据线时这一功能是很有用的。  

    U3745BM 工作状态是由 OPMODE 和 LIMIT 的两个 12 位 RAM 寄存器进行设置的。寄 

存器可由双向 DATA  口编程。如果寄存器内容由于掉电而改变,这一状态由一个称为复位标 

识(RM )的输出表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电路必须重新编程。在加电复位(POR ) 

后,寄存器被置为默认模式。如果接收机工作默认模式,不需对寄存器编程。寄存器的结构、 

各设置字的定义见器件手册。  

    寄存器的编程是通过双向数据线,按图 2。7。9 和图 2。7。10  串行编程的。  



                                                                             



                              图2。7。9    寄存器的编程时序关系  



  


…………………………………………………………Page 815……………………………………………………………

 ·144 ·                   射频集成电路芯片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  



                                                            



                          图2。7。10    单线连接到微控制器  



    编程启动,串行数据线 DATA 被uC 下拉到“低”,并保持 t1 时间。当 DATA 放开后, 

U3745BM 变为主控器件。当编程延迟周期 t2 消失后,它发出 14 个序列同步脉冲,脉冲宽度 

为 t3 。编程窗出现在每个脉冲之后,编程窗开始之前的延迟由t4 确定。持续时间由 t5 定义。 

在编程窗中每一位都被设定。如果uC 在 t5 周期将 DATA 拉低 t7 时间,则相应位置为“0 ”。 

如果没有编程脉冲即发出 t7,这一位被设置为“1”。全部 14 位都是这样顺序编程的。编程 

一位的时间由 t6 定义。  

    第 14 位跟随着等效时间窗 t9,在此窗口期间如果刚刚编程的方式字与已经存储在寄存 

器中的方式字相同,就出现等效证实脉冲 t8               (E…ACK ),E…ACK 用于验证方式字已经正确地 

传送给寄存器。在这种情况下,寄存器必须编程两次。  

    接收电路在休眠状态或在工作模式都可以对寄存器编程。在编程期间,LNA 、LO 、低通 

滤波器,IF 放大器和 ASK 曼切斯特解码器不工作。  

    编程开始脉冲 t1 启动寄存器的编程。如果第 1 位置为“1”表示是OFF 指令,同时将接 

收机设置回查询方式。对编程开始脉冲 t1 的长度,应注意下面的变换:  



                            t1(mi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