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电子电路大全(PDF格式) >

第59部分

电子电路大全(PDF格式)-第59部分

小说: 电子电路大全(PDF格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信号性能可由图 4…2 模型中用gm2vout=0(考虑M2 的栅极交流接地)来求得。小信 



号电压增益为:  



                                  1 

       v       …g       2K ' W  2  …1       1 

         out =    m1  =     N  1         ∝ 

             g  +g                 +   

        v                 L I D      λ λ 

         in    ds 1 ds 2   1      1     2   I D 

                                                                (4…4)  



    取决于器件尺寸、电流和使用的技术,这个电路的典型增益在-10~-100 的范围内。 



为了用电阻性负载得到类似的增益,必须使用远远高于 5V的电源电压。电阻性负载方法还 



会大大提高功率损耗。但是,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对于低增益、高频率级,(如果不需要大 



量硅面积)用电阻负载会更理想,因为它们一般都有较小的寄生电容。它们通常还比有源 



负载噪声小。  



    这是个有意义的结果:随着直流电流的减小,增益上升。这是因为输出电导正比于偏 



置电流,而跨导正比于偏置电流的平方根。增益随ID减小而增加可一直保持到电流接近亚 



阀值工作区,即弱反型层出现,此时跨导变为正比于偏置电流且小信号电压增益成为偏置 



电流函数的常数。如果我们假设亚阀区发生在电流近似为 1μА的时候,又如果(W/L) 



1=(W/L)2=10,使用 0。8μm模型的参数值可给出图 4…1(b)所示的电流负载CMOS共源放大 



器的最大增益近似为-521V/V。图 4…3 示出了电流源负载作为直流偏置电流的函数的典型 



关系(假设亚区效应发生在近似等于 1μА的时候)。  



               

                                                            

                   图 4…3 漏极电流对电流源共源放大器的小信号电压增益的影响  



32    


…………………………………………………………Page 481……………………………………………………………

    电流源负载CMOS共源放大器的小信号输出电阻抗可从图 4…2(gm2vout=0)求得:  



                   1             1 

        Rout = g   +g    =I D (λ+λ) 



                                 1    2 

                 ds 1  ds 2 

                                                                       (4…5)  



    如果ID=200μА,沟道长度为 1μm,采用 0。8μm的模型参数值,电流源CMOS共源放 



大器的输出阻抗近似为 56kΩ,与有源负载CMOS共源放大器相比此输出阻抗较高。然而, 



此结果导致带宽降低。  



    例:在上面电路中,晶体管W/L=100um/1。6um。假设unCox=90uA/V2, upCox=30uA/V2,  



Ibias=100uA,rds…n='8000L(um)'/'ID(mA)', rds…p='12000L(um)'/'ID(mA)',这一级 



的增益是多少?  



    解:gm1 的值由下式得出  



        gm1='2unCox(W/L)ID1'1/2=1。06mA/V  



    同时  



        Rds1=8000*1。6/0。1=128kΩ  



       Rds2=12000*1。6/0。1=192kΩ  



                                     vout    …g m1 

                                         =            = 

                                有    vin   g ds 1 +g ds 2 …1。06(128||192)=…81。4  



                                与电流源负载CMOS共源放大器对应的是电流漏共源放 



                            大器,如图 4…4 所示结构。  



                                它的特性和电流源负载相似  



                              



        图 4…4 电流漏           4。3 推挽共源放大器  



    如图 4…1(a)和图 4…1(b)中M2 的栅极接到M1 的栅极,即为图 4…1(c)所示的推挽 



S共源放大器。比较电流源和推挽共源放大器,可以得出,采用同样的晶体管,推挽共 



源放大器具有更高的增益。这是由于两个晶体管都由vIN驱动的缘故。推挽共源放大器的另 



一个优点是它的输出可以端到端的满摆幅工作。  



    推挽共源放大器的小信号能取决与它的工作区。如果假设M1,M2 都处于饱和区,就能 



得到最大电压增益。我们可以借助图 4…5 来分析小信号性能。  



                                                               



                            图 4…5 图 4…1(c)小信号模型  



      



                                                                           33  


…………………………………………………………Page 482……………………………………………………………

    小信号电压增益是:  



                                     K ' W1  + K ' W2   

          g    +g    )                 N               P 

     vout = (m1      m2  = 2         L1            L2  

     v      g   +g            I D                 + 

      in                                         λ λ 

              ds1   ds 2                          1   2             

                                                                       (4…6)  



    我们注意到与电流源/漏共源放大器一样,电压增益同样受直流电流的影响。  



4。4 HSPICE 仿真分析电流源负载共源放大电路  



 (1)电路结构  



                                            



                                           (2)直流分析  



                                          电路如图 4…6 所示,试用HSPICE仿真器得到 



                                     Vout作为Vin函数关系的曲线。确定Vout=0V时 



                                     Vin的直流值。  



                                          EX 4。1 mon source amp  



                                          。option post=2 numdgt=7 tnom=27  



                                          M1 2 1 0 0 nch W=5u L=1u  



                                          M2 2 3 4 4 pch w=5u L=1u  



                                          M3 3 3 4 4 pch w=5u L=1u  



                                          R1 3 0 100k  



                                          Vin 1 0 dc 5  



                                          Vdd 4 0 dc 5  

    图 4…6 电流源负载共源放大器结构 

                                            



    。MODEL nch NMOS VTO=0。7 KP=110U GAMMA=0。4 LAMBDA=0。04 PHI=0。7  



    。MODEL pch PMOS VTO=…0。7 KP=50U GAMMA=0。57 LAMBDA=0。05 PHI=0。8  



    。dc vin 0 5 0。1  



    。print dc v(2)  



    。end  



    分析结果:  



                                                                            

                      图 4…7 电流源负载共源放大器直流特性仿真  



34    


…………………………………………………………Page 483……………………………………………………………

 (3)交流分析  



    假设输出端接 5PF的电容,当放大器被偏置在过渡区时,试用HSPICE获得 



Vout(ω)/Vin(ω)的小信号频率响应,给出从 100Hz到 100MHz范围内的幅度和相位响应。  



    EX 4。2 mon source amp AC analysis  



     。option post=2 numdgt=7 tnom=27  



    M1 2 1 0 0 nch W=5u L=1u  



    M2 2 3 4 4 pch w=5u L=1u  



    M3 3 3 4 4 pch w=5u L=1u  



    CL 2 0 5P  



    R1 3 0 100k  



    Vin 1 0 dc 1。07 AC 1  



    Vdd 4 0 dc 5  



     。MODEL nch NMOS VTO=0。7 KP=110U GAMMA=0。4 LAMBDA=0。04 PHI=0。7  



     。MODEL pch PMOS VTO=…0。7 KP=50U GAMMA=0。57 LAMBDA=0。05 PHI=0。8  



     。ac dec 20 100 100MEG  



     。op  



     。print ac vm(2) vdb(2) vp(2)  



     。end  



    分析结果:  



                                                                                   



                                                                                   



                     图 4…8 电流源负载共源放大器交流特性仿真  



                                                                                     35  


…………………………………………………………Page 484……………………………………………………………

 (4)瞬态分析  



     当电路输入脉冲信号时的瞬态响应,仿真时间从 0 到 4us。  



    EX 4。3 mon source amp TRansient analysis   



     。option post=2 numdgt=7 tnom=27  



    M1 2 1 0 0 nch W=5u L=1u  



    M2 2 3 4 4 pch w=5u L=1u  



    M3 3 3 4 4 pch w=5u L=1u  



    CL 2 0 5P  



    R1 3 0 100k  



    Vin 1 0 PWL(0 0v 1u 0v 1。05u 3v 3u 3v 3。05u 0v 6u 0v)  



    Vdd 4 0 dc 5  



     。MODEL nch NMOS VTO=0。7 KP=110U GAMMA=0。4 LAMBDA=0。04 PHI=0。7  



     。MODEL pch PMOS VTO=…0。7 KP=50U GAMMA=0。57 LAMBDA=0。05 PHI=0。8  



     。tran 0。01u 4u  



     。print tran v(2) v(1)  



     。end  



     分析结果:  



                                                                                      



                         图 4…9 电流源负载共源放大器瞬态响应仿真  



      



36    


…………………………………………………………Page 485……………………………………………………………

             第 5 章 共源共栅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  



                               5。1 共源共栅放大器原理及分析  



                                    



                                   与反相放大器相比,共源共栅放大器有两 



                               个显著的优点:首先,它提供更高的输出阻抗, 



                               类似于共源共栅电流漏和共源共栅电流镜。其 



                               次,它减小了放大器输入端的米勒电容效应, 



                               这一点在设计运算放大器的频率性能时是很重 



                               要的。图 5…1 示出由晶体管M1、M2 和M3 构成的 



                               简单共源共栅放大器。除M2 之外,共源共栅放 



                               大器与电流源CMOS反相器一样。M2 的主要功能 



                               是使M1 漏极的小信号阻抗变小。从M2 的漏极看 



     图 5…1 简单共源共栅放大器                               r g  r 

                               进去的小信号电阻近似为 ds 1       m 2 ds 2  ,比从M3 



                     r 

的漏极看进去的小信号阻抗 ds 3 大的多。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大约是共源反相器 



          R 

的两倍,因为  OUT   为原来的两倍。  



 (1) 共源共栅的小信号特性  



                                             

   图 5…2(a)忽略 M2 体效应后的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小信号模型  



                                                        

          图 5…2 (b)共源共栅放大器的简化等效模型  



    图 5…1 所示的简单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小信号性能可以用图 5…2(a)的小信号模型来分 



析,此模型简化后如图 5…2(b)所示。为简化起见,我们忽略了M2 的体效应。这里的简化采 



用了电流源拆分和置换原理。采用节点分析为:  



       (g   +g    +g   )v  …g  v    =…g   v 

         ds 1  ds 2  m 2 1   ds 2 OUT   m1 in 

                                                                (5…1)  



                                                                 37  


…………………………………………………………Page 486……………………………………………………………

          …(g      +g     )v  +(g       +g     )v      =0 

               ds 2    m 2  1       ds 2    ds3   OU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