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107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0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刀劈中他盾牌的那个刘辩军兵士,见他临死还刺死了一个同伴,怒吼一声,手中朴刀划出一道银亮的光弧,狠狠的朝着双腿已然软了,跪倒在地上的河东军兵士颈子上劈了过去。
  刀光划过,一蓬鲜血飚射而起,手中还握着矛杆的河东军兵士跪在地上,他的头颅翻滚着从颈子上掉落,剩下的只是一具腔子里喷溅着热腾腾血浆的无头尸体!


第169章 涑水河畔静悄悄
  涑水静静的流淌着,低浅的河床中,偶尔露出一两块乌黑的河底。
  斜阳残照,落日余晖映射着浅浅的小河,清粼粼的河面泛着橘色的光芒。
  河岸边上,一支刚刚打了败仗的军队搭建起成片的营帐,官兵们正垂头丧气的围坐在篝火边烹煮着饭食。
  炊烟袅袅、灶火升腾,挂在篝火上的陶罐冒着蒸腾的白汽,可坐在篝火边的官兵们,却一个个都是满脸如丧考妣的颓丧。
  主帅大帐中,王邑神色黯然的跪坐在矮桌后,紧拧着眉头,好似在思忖着什么,半晌也没言语一声。
  坐在两侧的几名河东官员也都没有说话,每个人脸上的神色,都浮现着一抹掩饰不住的惨淡。主帅大帐之中,弥漫着一股几乎能让人窒息的压抑。
  “鸟!”终于,坐在王邑右侧下首的武官忍受不住这种沉闷,猛的一拍大腿站了起来,粗声粗气的说道:“不就是打了一场败仗!我军死伤无算,弘农王的军队伤亡也是不少!这一仗,将士们打的可是没给河东军丢人!郡守莫要烦忧,末将今晚带上一支兵马,偷偷摸上去干他娘的!”
  “夏侯将军!”武官的话刚说完,王邑就拧着眉头抬眼瞪着他,冷声说道:“将士勇猛,却依然是打了败仗,那就是我等指挥不力!到了夜间,我军官兵多不能视物,你如何领军前去偷袭弘农王?”
  被王邑训斥的夏侯将军,正是协助他镇守河东的武官夏侯英。此人身形魁伟,勇武非常,只是性格稍显莽撞了一些。平日里除了王邑,别人也拿捏他不住!
  此战身为先锋,却最后出战,夏侯英也是满心的烦闷。可看出王邑脸上神色不好,夏侯英又不敢再多聒噪,只得缩了缩颈子,向后退了一步,重新坐回桌案后。
  坐在夏侯英对面的黄伯玺眼珠转了转,站起身抱拳对王邑说道:“启禀郡守,此番我军将士人人死战,尚且落败,弓箭手更是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可见弘农王麾下兵马着实强悍。不过这也并非一件坏事……”
  “此话何解?”听了黄伯玺的话,王邑皱紧了眉头,向他问了一句。
  “首战失利,我军再行撤回河岸以北,弘农王定然不疑!”黄伯玺嘴角微微撇了撇,眼睛眯了一眯,眸子中闪过一抹森冷的寒意,对王邑说道:“届时只要涑水破坝,河流……”
  “启禀郡守!”黄伯玺的话还没说完,帐外突然传来了一个报讯兵士的声音:“河岸对面发现弘农王麾下骑兵!”
  “什么!”听说河岸对面发现了刘辩军的骑兵,王邑猛然站起,快步朝营帐外面走去。
  黄伯玺与夏侯英相互看了一眼,心知出了大事,也是一脸惊惶的跟在后面,走出了帅帐。
  众人刚出帅帐,远处又有一名河东军兵士飞跑过来,刚到王邑身前,就“噗嗵”一声跪倒在地上,仰头望着王邑,带着哭腔说道:“郡守,河流上游突遭弘农王骑兵袭击,堵截河道的一万将士已是溃不成军。”
  “轰!”兵士的话音刚落,王邑突然听到一阵如同雷鸣般的巨响从河道上游传来,接着他又听到了许多靠近河岸驻扎的官兵高声喊叫了起来:“洪水来了!兄弟们快跑!”
  只是顷刻间,河东军阵营一片大乱,许多官兵顾不得拿起放在地上的兵刃,抱头朝着远离河岸的地方跑去。
  “郡守快走!”河东军官兵乱了起来,站在王邑身后的夏侯英大喊了一声,也顾不得什么尊卑,上前一把拽住王邑的胳膊,扯着他就跑。
  一旁的黄伯玺见二人跑了,好似突然忘记了他已老迈,跟着二人一阵狂奔,竟是比寻常年轻人还要迅捷一些。
  雷鸣般的轰响越来越近,被夏侯英拉着狂奔的王邑,听到轰响中传来一阵人的惨嚎。
  铺天盖地的水朝着他们先前驻扎的军营涌去,一大片溅起的水花扑向王邑等人,将他们打的浑身透湿。
  到处都是狂奔的河东军官兵,腿脚快的,已是跑出了老远,那些反应迟钝些的,则是还没来及离开军营,就被巨浪给掀进了河中。
  原本王邑是想借着涑水泄洪,将刘辩军在此处一网打尽,却没想到,到了最后竟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涑水泄洪发出的轰鸣声如同阵阵滚雷一般,率军背靠中条山驻扎的刘辩,听到这阵轰鸣,也走出帅帐,望着涑水方向,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过了许久,远处的轰鸣声渐渐消退了下去,涑水已然止息了它的暴怒。天尽头的斜阳也落下了山巅,铺洒在大地上的余晖渐渐的消退了它的色彩。
  经历了一整天的厮杀,中条山与涑水之间的旷野上,遍地都是死去的双方官兵。
  血珠挂在碧草上,在尚未完全消退的阳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
  一队手持短剑的刘辩军兵士在遍地的死尸中来回走动着,每走过一具尸体,他们都会将躺在地上的人翻个身,仔细的查看还有没有气息。
  “抬走!”一名持着短剑的军官在翻找了几十具尸体之后,发现了一个尚有气息的刘辩军兵士,连忙朝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士兵招了招手,对那几个士兵说道:“这兄弟还有救!”
  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士兵赶忙上前,其中俩人抬起那已奄奄一息的重伤患,快速向刘辩营地跑去。
  与刘辩军重伤患所受的待遇相比,那些在战场上并没有死透的河东军官兵,就要凄惨了许多。
  一名查看尸体的刘辩军兵士,正翻找着地上的死尸,想要找出那些还存活着的同泽。
  突然一只沾满了鲜血的手抓在了他的脚踝上,脚踝突然被抓,把这名刘辩军兵士给吓了一跳。
  他连忙回过头向后看去,只见一个满身鲜血的河东军兵士正趴在地上,使足全身力气仰着头,可怜巴巴的望着他。抓着刘辩军兵士的,正是这受了重伤的河东军。
  “救我……”手抓着刘辩军兵士的脚踝,受了重伤的河东军士兵强撑着以极其虚弱的声音说道:“大哥……”
  “唉!”抬头朝四周正翻找着尸体的刘辩军官兵们看了一眼,脚踝被抓着的兵士轻叹了一声,扭过头对那河东军士兵说道:“这声大哥叫了,兄弟也不能看着你受罪!大哥行行好,送你一程吧!下辈子可莫要再与殿下作对了!”
  说着话,他伸手揪住那河东兵的发髻,持在另一只手中的短剑在那河东兵的咽喉上一划。
  短剑划过,求救的河东兵咽喉上顿时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口子,一股鲜血如同喷泉般喷涌而出。
  他圆睁着双眼,随着鲜血的喷涌,眸子渐渐的失去了神采。
  “殿下,此战我军重伤及死亡者逾五千人,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刘辩正看着远处官兵们清理战场,杨奉走到他的身后,小声对他说道:“河东军战力不俗,若带着伤患……”
  “不能丢下任何一个有可能医好的将士!”望着正清扫战场的官兵们,刘辩对站在身后的杨奉说道:“将士们追随本王,要的无非是能吃饱肚子,将来能有份安定的家业!只要有战斗,就会死人!许多将士会死在战场上,可我们绝不能把那些不该死的将士活活的丢在这里。”
  听着刘辩说的话,杨奉脸上现出一抹愧疚。
  当年黄巾军转战各地,与官兵作战。许多时候,为了能尽快摆脱官军的追击,他们不得不将一些老弱或伤兵丢下。
  那些被丢下的人,几乎没有例外,都被官军抓去砍了脑袋。
  在杨奉看来,与黄巾军的冷漠相比,眼前的这位弘农王,却是要仁义了许多。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经过一场大战的野地中,熊熊燃烧着一堆堆篝火,许多刘辩军的官兵正借着篝火的亮光在野地中挖着深坑。
  数名兵士将尸体抬到坑边,一具具的丢进坑内。
  生满野草的旷野上,飘荡着一股股浓重的血腥气。无数尸体被丢进深坑,可血腥味却久久没能消散。
  “传令下去,将士们今晚好生歇息,明日一早,再战河东军!”望着北面涑水方向,刘辩向身旁的杨奉吩咐了一句。
  “诺!”杨奉抱拳躬身,应了一句,随即转身离去。
  野地上的团团篝火还在燃烧着,许多刘辩军官兵还在火光中寻找着散落在草丛中的死尸,不时的还会有几名兵士自草丛中抬出落下的尸体,丢进早已堆满了死人的深坑。
  远处河东军所在的方向一片死寂,甚至连一团篝火都没燃起。
  搜索、掩埋死尸和寻找伤患整整进行了一夜,当野地中一团团篝火纷纷熄灭、搜索也接近尾声时,东方的天空已是现出了薄薄的晨曦。
  阵阵觱篥声在军营中回荡,沉睡了一夜的官兵们已是纷纷起身,从营帐中钻了出来。
  许多人收拾着行军帐篷,还有一些人,正在空地上搭灶埋锅、生火做饭。
  “每人吃得七分饱!”刚睡醒的刘辩才从营帐中钻出来,就听到军营里传来了杨奉的喊声:“待到击溃河东军,我等再好生饱餐一顿!”
  听到杨奉的喊声,刘辩向守在帐外的一名亲兵说道:“请韩将军过来!”
  亲兵应了一声,飞快的朝着韩暹所部官兵驻扎的营寨跑去。
  没过多会,全副武装的韩暹小跑着来到刘辩身前,抱拳躬身向刘辩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昨日乃是混战,今日才是你显山露水之时!”看着站在面前的韩暹,刘辩对他说道:“你率两千弩手、三千朴刀营,前去挑战河东军,本王亲自为你压阵!”


第170章 点火夜战
  河风掠过旷野,洪水虽已退去,可湿漉漉的地面却还很是泥泞。
  两万多名幸存的河东军背倚着涑水,列起方阵,遥望着正向他们缓慢推进的刘辩军阵列。
  经历过一场大败,又遭受了涑水决流的冲击,前一天还精神奕奕的河东军,如今已是一片萎靡。
  他们虽然还能排起整齐的阵列,可官兵的战意却是低靡到了极点。包括王邑在内,所有河东军都不认为此战他们能够获取最终的胜利。
  正向他们推进的,是韩暹率领的五千刘辩军先锋。
  在这五千人的身后,数万刘辩军主力列着方阵远远与河东军对峙。
  领着五千名官兵,推进到离河东军尚有百余步的地方,韩暹提了提缰绳,勒住战马,随后将持枪的手举了起来,高声喊道:“强弩手,推进!”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两千名强弩手跨步上前,踏着整齐的步伐,朝河东军推进过去。
  强弩手仅仅只向前推进了二十余步,韩暹就接着高喊了一声:“止!”
  两千名强弩手随即止步,端起手中强弩,瞄向了对面的河东军阵列,一支支锋锐的箭镞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水波般的流线型光纹。
  强弩阵刚刚止住步伐,对面河东军的大阵中就跑出了一骑快马,一员手提湛金斧的武将策马朝着强弩阵疾驰而来。
  冲出河东军阵列的不是别人,正是河东先锋夏侯英。
  当他冲出来的那一刻,站在第一排的强弩手纷纷将手指放在了强弩的机簧上。
  “且慢!”驻马立在强弩阵后面的韩暹,将对面阵营只冲出一个人,抬起手臂大喊一声,止住了已经将弩箭瞄准夏侯英、只等发射的强弩手。
  到了离强弩手还有二十余步的地方,夏侯英提着缰绳,一勒战马,战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待到战马的两只前蹄重新落在地上,夏侯英抬起持斧的手臂,用斧头指着韩暹的阵营,高声喊道:“来将可敢与某单打独斗?”
  “有何不敢!”夏侯英的话音刚落,韩暹大喝一声,双腿朝着马腹上一夹,策马冲到了离夏侯英只有十多步的地方,抬枪指着夏侯英骂道:“董卓逆贼,恃强欺君,人人得而诛之!你等为虎作伥,尚不晓得悔悟。今日本将军便斩下你的头颅,为弘农王殿下祭旗!”
  “好大口气!”韩暹的一番话刚说完,夏侯英抡起大斧,双腿往马腹上一夹,策马朝着韩暹冲了过来。
  夏侯英策马前冲,韩暹也不惧他,两腿同样朝着马腹上一夹,大喝了一声,挥舞着长枪迎了上去。
  两马相交,夏侯英手中大斧猛力朝着韩暹的头顶劈来。韩暹双手持着长枪,用力向上一架。
  眼见大斧就要劈在枪杆上,韩暹心知木质的枪杆无法抵住大斧的劈砍,在斧刃即将劈中枪杆的那一瞬,他将两只手腕一翻,长枪一搅,把劈向头顶的大斧搅到了一旁。
  挑开大斧,韩暹手臂一转,长枪随即朝着夏侯英的腰肋扫去。
  那夏侯英也不是等闲之辈,当长枪扫向他腰肋时,他把斧柄向下一沉,堪堪的挡住了韩暹的这一枪,随即手臂一拧,大斧划出一条弧线,向着韩暹的胸口劈了过来。
  二人在马背上你来我往,足足厮杀了近半个时辰,竟是没分出个胜负。
  驻马立在中军观战的刘辩望着正在战场上厮杀的二人,虽是距离甚远,他却能看出若是让这俩人继续厮斗下去,恐怕一时半会真不会有什么结果。
  背靠河岸列阵的河东军主阵中,关注着二人厮杀的王邑也是眉头紧皱。
  夏侯英在河东军中,算得上是一员猛将,可遇见韩暹,二人却是战了个平分秋色。
  原本想要凭借夏侯英斩了刘辩麾下一员战将,也好扳回些颜面,却没想到,此番与刘辩军拼斗,他竟是连这点小愿望都难以实现。
  沙场之上,夏侯英与韩暹打了一个多时辰,竟是没能分出胜负。二人心内不免都有些焦躁,当夏侯英再一次朝韩暹劈来一斧时,韩暹将长枪横着朝前一顶,把大斧顶了回去。
  顶回了夏侯英的大斧,韩暹也不纠缠,兜转战马向后退了几步,对夏侯英说道:“你我战了这半日,也未能分出个胜负。且各自回营,吃些肉食再战,如何?”
  “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