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111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11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在理!”看着赵云递过来的长剑,刘辩点了下头,接过剑系在腰间,继续朝郡府外院走去。
  “殿下身边有本将军,想来定是无恙!”刘辩已经走出了好几步,赵云扭头对几名守在门口的亲兵说道:“本将军与殿下只在这附近走走,你等也寻一些人手,换上百姓衣衫,远处保护!”
  “诺!”几名亲兵抱拳应了一声,其中一名亲兵飞快的跑去召集人手去了。
  刘辩并不知道,他心血来潮要在晚上出去逛逛,却会是让跟随他的亲兵们一个个如临大敌。
  从那名报讯亲兵口中得知刘辩与赵云已然出了郡府,百余名已回房睡下的亲兵赶忙换上深衣,带着长剑紧跟着追了出去。
  可当他们换好衣衫,跑出郡府大门的时候,已然被夜色笼罩着的街道上,哪里还有刘辩和赵云的身影!


第175章 妖人异术
  入夜的安邑城,与大阳、虞城等地并没有多少区别。
  街道上冷冷清清,除了青石路面上盘旋着的小旋风,整条街都沉浸在一片死寂中,一直快要走到街口,刘辩和赵云都没见到半个行人。
  “殿……”与刘辩并肩走过两条街,赵云总觉着心内好像有什么事似得,扭头看着刘辩,可他刚一张口,就被刘辩抬手止住。
  “叫我贤弟!”沿着街道继续朝前走着,刘辩压低了声音向赵云吩咐了一句。
  赵云点了下头,舔了舔嘴唇,嗫喏着说了句:“贤……弟……”
  这两个字从口中说出,赵云觉着浑身就好似被火炭烫了似得难受,心内泛起一股大逆不道的感觉。
  一员武将,竟然直呼曾经的九五之尊、如今的弘农王为“贤弟”,若是此事传扬出去,恐怕全天下的英雄都会对他群起而攻之!
  相比于赵云,刘辩则要坦然了许多,见赵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他扭头看了赵云一眼,小声问道:“兄长何事?”
  “街市上如此宁静,想来不会有酒肆开业……”说着话,赵云和刘辩又转过了一个街角,他本想说不会再有酒肆开业,请刘辩早些回去歇息,可刚转过街角,到了嘴边的话又被他给咽了回去。
  前方的街道上,四五家酒肆并排亮着火烛,微弱的火光从酒肆的屋内透出,将黢黑的街面也映亮了一小片。
  扭头看了赵云一眼,刘辩小声对他说道:“我二人找家客人多的酒肆!”
  赵云没有说话,跟着刘辩向那几家酒肆走的路上,他心内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他倒不怕城内残留王邑的死忠,只要他在,就算王邑死忠想对刘辩不利,也定然没有那么容易得手。
  让赵云感到有些忐忑的,是那几家酒肆让他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感觉,直觉告诉他,跟着刘辩进了酒肆,恐怕即将发生的事情即便是他也难以掌控。
  酒肆开业,街道上应该偶尔会有一两个醉鬼经过才是,可这几家酒肆门口,却干净的莫说是人,就连小旋风都没一个。
  最为紧要的是,自从赵云成人以来,他还从来没见哪座城池到了晚间,还有酒肆或店铺开业。
  汉末时期,鬼魂之说尚且不像后世一般风行,否则赵云此刻一定会将心内的不安与鬼魂之所联系到一起。
  在几家酒肆门口来回走了一圈,刘辩选了一家相对热闹些的酒肆走了进去。
  他和赵云刚进店内,坐在店里的客人和堂倌就全都把视线转到了他们身上。
  刘辩也不理会那些目不转睛盯着他和赵云的人,环视了一圈店内的摆设,选了处靠窗的矮桌大咧咧的坐下,向堂倌喊道:“店家,给我兄弟二人来两角好酒,另外再弄些下口的吃食!”
  堂倌看了刘辩一眼,也不理会他和赵云,转身走进后堂。
  “我怎么总觉着这地方让人感到浑身冷飕飕的!”扭头看着堂倌走进后堂,赵云在刘辩对面的一张矮桌后坐下,压低了声音对刘辩说道:“为何要晚间来到此处?白日来此,岂非更好?”
  “白天来,恐怕我要等的人不会到!”一只手放在桌面上,食指和中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刘辩扭头看着没有窗页的窗口,对赵云说道:“若是此处不古怪,我反倒会觉着奇怪了!”
  二人说话的当口,堂倌从后堂端来了两角酒和一盘成坨成坨的白水煮肉。
  酒与肉食摆在二人面前的矮桌上,刘辩和赵云都没有去吃,赵云警惕的环视着屋内正在喝酒的客人和堂倌,而刘辩的视线却始终停留在窗外。
  “来了!”过了好一会,刘辩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对赵云小声说了句。
  赵云愣了一下,随即扭头朝门口看了过去。
  出现在赵云视线中的,是个穿着青色麻布深衣的老者。老者进了酒肆,朝堂倌招了招手,把堂倌叫到面前向他问道:“客人可否来到?”
  “回先生话,客人已然来了!”堂倌躬身应了一句,抬手指着靠窗边坐着的刘辩和赵云,对老者说道:“已然在此等候多时。”
  老者点了下头,转身朝桌边走了过来,到了刘辩和赵云面前,双手抱拳躬身说道:“草民见过弘农王,见过赵将军!”
  “先生既已与本王相认,何不将此等障眼之术撤去?”抬头看着站在面前的老者,刘辩嘴角撇了撇,冷笑了一声说道:“当日先生不辞而别,可是让本王好生困扰了些日子。如今又要本王与赵将军平白的多走了许多冤枉路,心内岂能安稳?”
  “殿下果真与常人不同,竟能看穿草民法术!”老者尴尬的笑了笑,随后抬手朝身后一挥,笑吟吟的对刘辩说道:“当日草民只是临走之时留了个暗语,殿下便知要来此处寻找草民。聪慧如此,想来已是知晓草民意图……”
  老者挥了下手,四周的场景陡然变幻,酒肆中的客人和堂倌眨眼间全都消失不见,出现在刘辩和赵云眼前的只是一间点燃着白烛的民宅。
  房间里空荡荡的,甚至连张草席都没有。刘辩和赵云相向而坐,他们面前根本没有什么矮桌,更没有刚才向堂倌讨要的酒肉,环顾四周,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不过是一间空荡荡的小屋而已。
  跪坐在地上,刘辩神色一片淡然,赵云却“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一把抽出腰间长剑,剑尖直指着老者咽喉,厉声向他问道:“你是何方妖人?意图对殿下何为?”
  “先生好手段!”朝赵云摆了摆手,刘辩仰头看着站在面前的老者,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对他说道:“只是不知先生修习的算做妖法还是仙术?”
  见刘辩摆手,赵云将长剑插进剑鞘,立于一旁手按剑柄瞪着老者。
  “草民使的不过是些道家的障眼法而已!”站在刘辩面前,老者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可他的年岁终究是太老了些,笑容刚刚漾起,脸上就挤满了好似蕴集了中华五千年沧桑的褶子。
  抬头看着老者,刘辩沉默了片刻,过了好一会才嘴角撇了撇,向他问道:“你是何人,三番两次与本王纠缠,究竟意图何为?”
  “殿下当日在邙山,曾与草民有过一面之缘,如何竟是忘了?”听得刘辩发问,老者抱拳躬身,模样很是恭谨的对他说道:“当日殿下曾在草民住处留宿……”
  “你是于吉!”听得老者如此一说,刘辩两眼猛然一睁,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瞪着于吉说道:“若是你不提起,本王倒是忘了。当日既已离去,如今为何再次折回?”
  “草民离去后,替殿下卜算过一卦!”于吉放下抱拳的双手,直起身子,向一旁的赵云看了一眼,对刘辩说道:“草民算得殿下命理与人不同,且不日将有大难,因此才特意前来……”
  前些天抓住于吉,他的一些话已然让刘辩生起了疑惑,如今他又说出刘辩命理与人不同,着实是让刘辩感到心惊不已。
  于吉话只说了一半,后半截并没有说出口,只是脸上漾满了笑容,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刘辩。
  “有话只管说!”虽说于吉说的话让刘辩心头暗暗发惊,可他脸上却是半点惊愕也没表现出来,语气很是平淡的对于吉说道:“本王有何血光之灾,你今日倒是说说,若说得对了,将来你便不用云游,只管留在本王帐前,好生修习你的道术。若是说的差了,呵呵……”
  话说到这里,刘辩的眼睛微微眯了眯,朝站在一旁的赵云哝了哝嘴,对于吉说道:“赵将军想来你是认得的,他可没有本王这般好脾性!”
  “无他,只是殿下不宜东征而已!”从刘辩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威胁的意味,于吉没再多提关于刘辩本身的话题,而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殿下若是执意东进,宜速去军都山寻找卢植,否则定然葬身渤海一带!”
  话说到这里,于吉扭头朝赵云看了一眼,对刘辩说道:“草民之所以前来寻找殿下,并非为了功名,殿下无须担忧!只是草民在卦象中看出殿下乃是贵人,来日定可救草民于水火之中!”
  说完这番话,于吉双手抱拳,朝刘辩深深一躬,接着对他说道:“草民前来提醒殿下,只望殿下福寿绵长、霸业可成,将来方能救草民一命!”
  “你是否看到了自家死的那天?”于吉说出将来要刘辩救他一命,刘辩的眼睛微微眯了眯,对他说道:“若是你所言不差,本王便是欠你个人情,自是会去援救。只是本王不晓得届时该如何救你?”
  “到时草民自会前来求救!”得了刘辩允诺,于吉抱拳躬身再次给他行了一礼,对他说道:“草民且告退!”
  话刚说完,于吉已然倒退着向门口走了两步,快到门边,才转过身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看着于吉出了小屋,赵云抬脚走到刘辩身旁,压低了声音对他说道:“此等妖人,当着殿下之面尚敢妖言惑众,何须与他太多周旋?将他杀了便是!”
  “此人杀不得!”扭头看了赵云一眼,刘辩对他小声说道:“当年张角乃是得了南华老仙的三卷天书,才有了黄巾军!在未知真伪之前,此等人物还是莫要太多开罪才是!即便我等不惧妖术,还是少些麻烦为妙!”


第176章 招贤馆论战
  大军进驻安邑,转眼已是一月有余。
  这一个多月中,刘辩将训练兵马、接管各地城防和兴建村落分配土地等事,都交给了徐庶、赵云等人,他自家倒是落了个清闲。
  天气越来越热,真正的夏天即将来临。
  夏天带来燥热的同时,却也能给大地带来蓬勃的生机。
  花草焕发着葱翠的绿意,后院人力挖出的小水塘中,一朵朵莲花绽开粉嘟嘟的笑脸,给碧青的池塘增添了几分娇妍的韵味。
  刘辩蹲在水塘边,手中捧着一下把粟米,看着几尾鱼儿在水中嬉戏。
  在刘辩身后不远,两名侍女双手交叠在身前,低垂着头在一旁伺候。离侍女只有几步的地方,四名亲兵手按着剑柄,视线不住的在后院中游弋。
  捻搓了一小撮粟米,刘辩将那黄橙橙的细小米粒丢进水中,一群鱼儿翻腾起朵朵浪花,争抢着去吃他刚投下的食儿。
  “殿下!”正看着鱼儿抢食抢的有趣,刘辩身后传来了徐庶的声音。
  池边有人说话,鱼儿打了个惊,四散向水塘底部游去,很快就在刘辩的眼前消失了个干净。
  “把鱼都给吓跑了!”回头朝身后的徐庶看了一眼,刘辩笑吟吟的站了起来,对他说道:“军师整日劳碌,今日不妨陪本王坐在这荷塘之畔,看鱼儿嬉戏如何?”
  “殿下好雅兴!”徐庶笑了笑,抱拳躬身向刘辩行了一礼,随后走到刘辩近前,小声对他说道:“偏营换防已然完备,五万河东军交接完全,原河东军所部兵马如今已然到了安邑城北十里处驻扎!”
  “这么快!”听完徐庶的话,刘辩扭头看着他,向他问道:“东郡方面有何消息?”
  “刘岱杀死乔瑁,并了东郡兵马,指派王肱为东郡太守。只是眼下另有一事,殿下可借机出兵!”提起东郡,徐庶对刘辩说道:“青州黄巾军几日前已然北进,正向兖州一带进发,刘岱此时也在整兵备战,想来用不多久便会与黄巾接战!”
  “正是东进的绝好时机!”刘辩点了点头,微微拧起眉头,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向徐庶问道:“本王委托军师纳贤,不知如今可有大才?”
  “有便是有一个!”徐庶伸手捻着下巴,沉吟了片刻,才对刘辩说道:“此人乃是平原人氏,颇具才名。所作《鹦鹉赋》,更是世间绝唱。只是此人张狂,恐怕……”
  “名士多狂人,若是个真有能耐的,他便是张狂一些,又能如何?”看着徐庶,刘辩微微一笑,对他说道:“此人姓甚名谁?军师且领本王去见见他。”
  “此人乃是山东名士祢衡。听闻殿下招贤,特来投效!”回答刘辩时,徐庶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论年岁,他尚不及弱冠,可论才能,着实堪称大才。只是年轻气盛,说话张狂,恐他开罪了天下名士,才未安置官爵!今日会馆乃有一场论战,正是辩论治世之道!殿下可先去观看,若殿下认为此人可用,再用不迟!”
  “名士多为张狂所累,且去看看再说!”刘辩点了下头,对徐庶说道:“军师可先去备办,莫要说本王将至,本王今日且扮作儒生前去,方能看得通透!”
  “殿下说的是!”徐庶抱拳朝刘辩拱了一拱,对他说道:“臣下且告退!”
  刘辩点了下头,目送徐庶离开后院出了郡府,这才向不远处站着的亲兵喊道:“去请赵将军!”
  新建的招贤会馆,坐落于安邑城最为繁华的街道。街道两侧满是酒肆、茶舍,城内闲人多喜好到此处闲坐。走上这条街道,耳边满是酒徒们吆五喝六的喊声和酒肆中不时传出的歌女吟唱之声。
  与喧闹的酒肆相比,门头更为高大的会馆,则是要宁静了许多,与这条街道的喧闹浑然不搭,好似极为格格不入!
  穿着绛红色深衣的刘辩站在会馆门口,仰头看着门头上那三个鎏金大字,对身旁一身宝蓝色深衣装扮的赵云说道:“这招贤馆三个字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倒是颇为大气!”
  “此字乃是军师亲手所写。”站在刘辩身旁,赵云也仰脸望着门头上的三个大字,对刘辩说道:“不过只是招贤,则略显娘气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