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158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58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郎可否引领本王前去拜会卢尚书?”卢毓虽是一直没有提及卢植的名讳,刘辩却已然看出了他的身份,赶忙向他追问了一句。
  “家父住在离此不远处。”卢毓转过身,朝着山林深处一指,对刘辩说道:“向林内走上五六里便到了!”
  与一旁的邓展对视了一眼,刘辩向卢毓点了下头,对他说道:“本王尚有两名伴当,且请小郎随我二人一同前去,与他们会合了,再去拜会卢尚书!”
  “不妨!”卢毓微微躬着身子,应了一句,跟在刘辩与邓展的身后,沿着刘辩早先做好的标记,朝着林子外侧走去。
  一路上,刘辩不时会扭头朝走在身旁的卢毓看上一眼。一直以来,他只知道卢植,却并不晓得卢植的儿子名叫卢毓。
  今日一见,他对卢毓倒是多了几分留意。这卢毓不过十岁不到,可举手投足,却都像极了成人,要比让梨的那位更是多了几分成熟。
  走在刘辩身旁,发现他不时的看着自己,卢毓那稚嫩的小脸上,不仅没有现出半点不自在,反倒是多了几分自豪。
  卢毓那挺着小胸脯,满脸得意的小模样把刘辩和邓展给逗的相视一笑,邓展有些打趣的向卢毓问了句:“小郎,某且问你。待到你长大一些,想要做些甚么?”
  “父亲常与我说,当今天下,董卓乱政,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诸侯却多是不服。”一边跟着刘辩和邓展往林子外侧走,卢毓一边满脸得意的对邓展说道:“家父还说过,各路豪强起兵攻打董卓,董卓定然要加害殿下。可殿下却成功脱离洛阳,这天下局势,是越发不太明朗了!我长大后,也要投靠殿下,帮着殿下匡扶汉室基业!”
  “懂的不少!本王等着你长大,届时你可得做本王的臂膀!”卢毓话刚说完,刘辩就笑着伸手搂住他小小的肩头,向他问道:“除此之外,卢尚书还说过甚么?”
  当刘辩问起卢植还说过什么的时候,卢毓的脸色突然变的有些难看了起来,他低下小脑袋,脸上现出一抹难过,对刘辩说道:“家父还说过,殿下虽是占据了河东,可他却是不能出山匡扶殿下了……”
  “卢尚书怎了?”从卢毓这句话中,刘辩听出了些许不太寻常的意味,赶忙向他追问了一句。
  “家父已然卧病仨月……”卢毓低着头,声音低低的对刘辩说道:“两日前,家父曾对我说,他的时日已是不多,要我在他离世之后,不许使用棺椁安葬,只须用草席裹上一裹……”
  “莫要再说!”搂着卢毓小小的肩头,刘辩抬眼望着前方的林木,脸上带着些凝重的对他说道:“小郎放心,卢尚书吉人天相,定然不会有事。大汉气数未尽,如何会少了尚书这般忠臣?”
  口中虽是说着这样的话,可刘辩心内却并不是这样想。他曾经看过三国类的演义,也晓得卢植在离开朝堂后不久,便病重身故。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安抚尚且年幼的卢毓。
  循着早先留下的印迹,刘辩等人很快找到了管青。随后,卢毓便引领着他们,再次钻进了山林。
  在林中穿行,卢毓一路上连一步都没停过,穿林过隙很是娴熟,显然是对这片林子已摸的十分清楚。
  跟在卢毓身后,刘辩等人一路朝着林子纵深走,走了大约不到十里,前方的一片林子中,出现了一排木质的小屋。
  小屋外,两名穿着百姓深衣的汉子,远远看到卢毓领着身穿蓟州兵衣甲的刘辩等人来到,齐齐抽出长剑迎了上来。
  “二位莫忙!”那两个汉子刚迎上来,给刘辩等人引路的卢毓就拦在他们身前喊道:“弘农王殿下前来探视家父。”
  听到“弘农王”三个字,两个汉子相互对视了一眼,却并没有将长剑收起。
  卢毓平日里虽说言谈举止与成人相差无几,可他终究还只是个十岁不到的孩子,肩负着保护卢植的职责,两个汉子还是不太敢轻易相信一个孩童的话。
  “本王乃是弘农王刘辩!”见那两个汉子并未退下,刘辩上前两步,站在卢毓身前,对那两个汉子说道:“听闻卢尚书隐居于此,特来拜会,还望二位方便则个!”
  “有何凭证?”身穿蓟州军衣甲的刘辩自称弘农王,两个汉子相互看了一眼,还是不太相信,其中一人对他说道:“若无凭证,阁下请回!”
  两个汉子找刘辩要凭证,刘辩还真是拿不出来。他微微拧了拧眉头,沉吟了一下,对那两个汉子说道:“本王方从渔阳脱身,着实未带凭证。当年卢尚书与本王也曾做过君臣,本王这张脸,想来尚书是认得的。”
  “阁下请回!”得知刘辩拿不出凭证,其中一个汉子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语气中透着几分冰冷的说道:“若无凭证,即便果真是殿下前来,我二人也只能请殿下离去……”
  一旁的卢毓见两个汉子不愿让开,仰头朝他们看了看,随后又看了一眼脸色已然有些铁青的刘辩,飞快的朝着他们身后那排木质房屋跑了过去。
  见卢毓跑向木质房屋,刘辩心知他是去向卢植通禀,于是也不再与那两个汉子纠缠,挺直了身子,虽不再说话,却也没提要走。
  果然,没过多会,跑进木屋中的卢毓又折了回来,还没回到那两个汉子近前,就冲他们喊道:“家父请殿下入内说话。”
  卢植请刘辩入内,那两个汉子也不便多说,只得侧身站到一旁,给刘辩让出了道路。
  在刘辩要向木屋走的时候,一个汉子朝他伸出手,对他说道:“请殿下解剑!”
  看了那汉子一眼,刘辩默不吭声的将长剑解了下来,转身扔给了跟在身后的管青。
  解下长剑,刘辩从那两个汉子身旁走过,邓展等人正要解剑跟着他走向小屋,两个汉子赶忙挡在他们身前,将邓展等人拦住,其中一人对他们说道:“卢尚书只请殿下一人入内,几位请在外面候着。”
  那汉子说话的时候脸上没有半点表情,语气也很是冰冷。邓展微微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发作。
  剑客的直觉让他感到木屋的附近,并不是只有这两个汉子。在这片林子中,至少埋伏了五六十名好手,若是与这两个汉子厮闹起来,恐怕那些蛰伏在暗处的好手,会立刻全都涌出来。
  看着刘辩朝木屋走去,被两名汉子拦住去路的管青伸长了颈子,脸上现出了浓重的担忧。
  管青并不晓得木屋里有些什么,她心内寻思着的是万一此处并非卢植的住所,而是别的甚么人布下了个局,刘辩进去,便是凶多吉少。
  “管姑娘莫要担忧。”从管青的脸上看出了担忧,憋着一肚子火却不好发作的邓展对她说道:“卢尚书忠于汉室,早年曾反对过董卓废黜殿下,他定然不会为难殿下。”
  望着已经跟随卢毓走到木屋外的刘辩,管青娇俏的眉头始终紧紧的拧着,一只手也按在了剑柄上,做好了一旦事情不对,立刻冲向木屋援救刘辩的准备。


第247章 兵书幄机经
  跟着卢毓到了连成一片的木屋前,刘辩立于门外,抱拳对屋内说道:“听闻卢尚书于此隐居,本王特意前来拜会……”
  刘辩的话尚未说完,房门就从里面打了开来,一名婢女开门,垂手立于一侧,微微躬着身子,对他说道:“尚书请殿下入内相见。”
  向那婢女点了下头,刘辩抬脚走进屋内。外面的这间屋,只摆放着几张矮桌和两支烛台,由于是白天,烛台上并未点燃白烛,在略显空旷的房间内,多少显得有那么点孤寂。
  进了木屋,站在内侧房间门口的另一名婢女躬下身子,向刘辩做了个请的手势轻声说道:“尚书身子不便,未能出外迎接殿下,还望殿下见谅!”
  从婢女说话的语气中,刘辩已听出卢植眼下定然是病重不起,她说的这句话,应是卢植方才吩咐了的。得知卢植就在里面房间,刘辩也没向那婢女多问什么,径直走了进去。
  站在门外的卢毓见刘辩进了卢植的住处,伸长颈子,正朝屋内张望着,为刘辩开门的那个婢女伸手将房门拉上,把他关在了门外。
  眼看着房门关上,卢毓有些失落的撇了撇小嘴,扭头从门口跑开,到近处的林子抓虫子玩儿去了。
  刘辩进了内侧房间,两名婢女则立在堂屋内,并未跟进去。
  卢植的卧房中,只有靠墙角摆放的几个箱笼,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任何人看到这样的房间,也不可能将它的主人与曾经在朝堂之上叱咤风云的忠臣相提并论。
  进了屋内,刘辩看到躺在铺盖上的一位老者强撑着用胳膊肘支着铺盖,想要坐起身,可他的身子骨太过虚弱,只撑了两下,他又无力的倒了下去。
  那老者面色灰黄,脸颊干瘦,可他的身量却是很高。躺在铺盖上,盖着一张雪白的丝绢薄被,就如同一根长长的枯木被覆盖在褥子下面似得。
  不过从他长长的身形,能够看出,当年他应该也是身高马大,很是英伟。
  “卢尚书!”见了那老者,刘辩快步走到铺盖旁,跪坐在他身前,双手扶着他的颈子,让他躺好,轻声对他说道:“尚书乃是汉室老臣,如同本王同宗长辈一般,无须如此多礼。”
  躺在铺盖上的老者,正是因反对董卓而被罢黜官职,来到军都山隐居的卢植。
  “殿下……”躺在铺盖上,卢植扭过头望着跪坐在他身旁、帮他扶正了睡姿的刘辩,刚一开口,两行老泪已是顺着刻满了风霜的脸颊滑落,他的喉结动了几动,颈部没有半点光泽的皮肤随着喉结的滚动牵扯了几下,哽咽着,后面的话竟是连一个字也没能说出来。
  “本王在呢!”跪坐在卢植身旁,刘辩帮他盖好了褥子,轻声对他说道:“本王日前占了河东,此番来到上谷郡,乃是前来延请老尚书为本王镇国……”
  “不中了……”卢植轻叹了一声,任由老泪顺着脸颊滑落在铺盖上,缓缓的摇了摇头,有气无力的对刘辩说道:“老臣已是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今日能见殿下,余生心愿已了……”
  “老尚书恐是在林子中住得久了,毕竟上了年岁,容易染上风寒。将养一些时日,当可康复!”帮卢植掖好了褥子,刘辩跪坐在他身旁,低头看着他,轻声说道:“本王只在河东候着老尚书便是。”
  “殿下费心了!”卢植摇了摇头,望着屋顶,有气无力的对刘辩说道:“老臣等着殿下,只是要告诉殿下一些天下大势……殿下莫要……殿下莫要……”
  刚说到“殿下莫要”这几个字,卢植就大张着嘴巴,好似喘不过气来一般,两眼圆睁,瞪着房顶,两只手不住的在喉咙上抓挠着。
  “老尚书……”卢植如此情状,刘辩心知不可能再继续说下去,赶忙向屋外喊道:“快来人!”
  堂屋内的两名婢女听到喊声,赶忙进了屋,其中一个婢女手扶着卢植的后背,将他扶了起来,轻轻的为他捋着后心。另一个婢女则倒了一小碗水,端到卢植面前,喂着他喝了。
  “老尚书且歇息着。”看着两个婢女手忙脚乱的照料卢植,刘辩站起身,双手抱拳,朝卢植深深一躬,转身退出了房间。
  刘辩刚走到门口,屋内一名婢女就飞快的跑了出来,对正朝管青等人走去的刘辩喊道:“殿下,尚书请殿下在此暂住几日!”
  回头看了那婢女一眼,刘辩点了下头,并没说话,继续朝管青等人走了过去。
  婢女的喊话已印证了刘辩的身份,早先拦着他们的两个汉子,待到刘辩走到近前,齐齐抱拳向他行了一礼,其中一人对刘辩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殿下请随我来!”
  与一旁的邓展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刘辩朝那汉子点了下头,在那汉子的引领下,向离卢植住处不算太远的几间木屋走了过去。
  到了木屋前,汉子推开其中一间房的房门,再次对刘辩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山野之中,比不得城内,殿下莫嫌粗鄙!”
  房门打开,刘辩站在门口,看了看屋内。
  这是一间不算很大的木屋,屋内铺着一张干净的褥子。褥子叠的很是齐整,应是没人睡过,而且每日又都有人负责打理。
  除了褥子,屋内只有一架可以摆上两根白烛的烛台和一张矮桌,除此之外,只有角落的一只木质箱笼上,放着几卷竹简。
  “多谢了!”看了看屋内的摆设,刘辩扭头朝引领他来到这里的汉子点了下头,语气很是平淡的道了声谢。
  那汉子抱着拳,深深躬下身子,退出了为刘辩安排的房间,又给领着邓展等人进他们的房间去了。
  待到那汉子从屋外把房门关上,刘辩走到摆放在屋内墙角边的书简旁,拿起一支竹简,展开看了一眼。
  刚看到竹简上的第一行字,刘辩就拧起了眉头,快步走到矮桌旁,将竹简铺了开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卷名为《幄机经》的竹简,讲述的是战场上的八种阵法,它的字数不多,却将八种在战场上常用的阵法介绍的是头头有道。
  看着竹简上的文字,刘辩的脑海中好似浮现出了战场之上,千百万大军对峙,两军列出阵型,即将爆发一场大战的场面。
  以往刘辩行军,大军摆出的阵列,只不过是寻常的犄角之阵。中军于正中指挥全局,两翼分为左右两军以为策应。
  这种阵法最为简单,也很是行之有效,可在战场之上,却达不到奇兵致胜的效果。
  大小经历过十数战的刘辩,在征伐之中,已是了解到两军对峙,与他熟悉的单兵为主的特种作战不同,两支军队,谁有完善的阵法,谁在战场上就是得了先机。
  这部《幄机经》恰好介绍的就是八种远古的战阵摆列,外加奇兵战法,共计九种刘辩以往虽然有所耳闻,却从来没有真正见过的战术。
  跪坐在矮桌旁,刘辩逐字逐句的研究着这卷只有不足四百字,却包罗了许多战争内容的兵书,整个心神都被这卷兵书那寥寥数百字吸引了进去,一时之间,竟忘记了时辰。
  两个时辰转眼过去,刘辩的视线还停留在兵书之上,在他看书时,身旁的一切好似都完全与他没了半点关系。他甚至不晓得,管青在引领他们的汉子安排过房间之后,一直手按剑柄立于他的门口,替他守卫着房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