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175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75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为吕布同乡,李肃很清楚吕布勇武过人,虽说他的武功也是不弱,可与吕布比较起来,却是根本不够看。更何况眼下他身陷司徒府,外面尽是王允的人,想要从吕布剑下逃脱,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哪里还有半点勇气反抗。
  “吕将军!”吕布用长剑逼着李肃,端坐于厅内的刘辩抬起双手,朝他虚按了两下,对他说道:“李将军生为汉臣,心内自是晓得该当如何决断。吕将军且收起兵刃,看李将军如何说。”
  得了刘辩吩咐,吕布才撤下逼在李肃颈子上的长剑,将剑插回剑鞘,睁着环眼,朝李肃狠狠一瞪。
  “李将军追随董卓多年,如今除虎贲中郎将之外,可有名爵?”待到吕布收起长剑,刘辩微微前倾着身子,一只手按在桌案上,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向李肃问了一句。
  被刘辩如此一问,李肃愣了一下,随后叹了一声,把头侧向一旁,一脸懊恼的说道:“末将职务卑微,殿下何故取笑?”
  “以李将军之能,竟无名爵!”刘辩撇了撇嘴,语调中带着几分惋惜的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说道:“着实可惜!”
  “董卓老贼,不晓得用人!”不等李肃回话,一旁的吕布就瞪着眼睛对他低喝道:“当年若非你我同乡,某又如何会投效老贼?某等为虎作伥、倒行逆施,如今已是天怒人怨。待到报应来时,李将军莫不是要于老贼殉葬?”
  话说到这里,见李肃还在犹疑,吕布又接着说道:“当日我等追杀殿下,可殿下却丝毫未有记恨,反倒给我等将功赎罪之机缘。李将军只要促成此事,殿下定会呈禀陛下,为李将军请功!封妻荫子,只在眼前,李将军还在犹疑甚么?”
  李肃本就是贪恋功名之人,当年说服吕布杀了丁原投效董卓,他原以为董卓会给予封赏,却没想到,董卓竟从未提及此事,心内对董卓也是记恨已久。
  如今吕布又提及此事,勾起了李肃对董卓的记恨,他拧着眉头沉吟了片刻,重重的点了点头,抱拳对刘辩说道:“董卓老贼祸乱朝纲,末将早欲杀之,无奈势单力薄,不可成行。如今殿下坐镇,末将岂有不从之理?”
  “好!”不等刘辩说话,吕布抬起手,重重的朝李肃的肩膀上一拍,对他说道:“既然李将军已投效殿下,我等今日便好生商议此事。若是有人敢向董贼告密,某定杀之!”
  吕布最后这句话,无疑是对在场众人的威胁,众人听李肃说愿意入伙,悬着的心刚落下一些,吕布这句话,又把他们给惊的心底发寒,一个个噤若寒蝉,哪里还敢多言语半句。
  李肃也已表态愿参与诛杀董卓,立于刘辩身侧的王允晓得,此番杀董大业,只差寻个由头,将董卓身边卫士拦住,便可一举成事。
  “众位,众位!”王允抬起双手,朝厅内众人虚按了两下,对众人说道:“我等皆是大汉朝臣,世受汉禄。今日既定下诛董大计,众位以为何时动手,方为妥当?”
  “禀司徒!”王允的话音刚落,李肃就双手抱拳,对他说道:“末将今日方才得到消息,殿下联合曹孟德、袁本初,三路大军进逼长安,如今已然到了洛阳一带,不过旬月,兵锋便可直抵长安。董卓派出徐荣、张济、牛辅等将,前去迎战天兵,如今长安周边空虚,正可行事!”
  “殿下!司徒!”李肃的话音刚落,杨瓒又站了起来,抱拳对刘辩和王允说道:“陛下新近大病初愈,我等可于未央宫庆贺,届时董卓前来,必定不会带同太多卫士……”
  “好计!”不等王允应声,跪坐于矮桌后的刘辩伸手朝桌案上重重一拍,对众人说道:“此事宜早不宜迟,诛杀董卓,便定于三日之后,请众位臣僚即刻便着手安排!”
  “诺!”刘辩做了决断,厅内众人全都站了起来,抱拳躬身应了,目送刘辩起身领着邓展、吕布向侧门去了。
  刘辩离开后,王允又与众人商议了具体行事的细节,并将书写讨伐董卓檄文的任务交给了士孙端,一直到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厅内众人才商议妥当各自散去。
  长安城内,贾诩还在心急火燎的寻找着吕布,他晓得若是寻不到吕布,将会酿出大祸。可他哪里知道,此时的吕布,早已被王允藏在司徒府中。
  跟着刘辩进了小门,吕布扭头朝内室另一侧的出口瞟了一眼,恰好看到一个穿着大红罗裙的身影从敞开的房门外飘过,那身影就犹如一团火苗般,红的鲜亮、红的晃眼。
  看到那身影,吕布伸直了颈子,一双眸子中也流露出了几分柔情。
  朝臣们来到司徒府之前,刘辩就已向貂蝉交代过,要她等在内室外侧的出口,待到吕布随他进入内室,即刻从门外走过。
  一切都是刘辩于背后做了安排,吕布的眼神哪里还能躲的过刘辩?见他神色中带着浓浓的期待,就好似想要立刻冲出去,追逐那个刚刚飘过的红色身影一般,刘辩朝吕布摆了下手,微微一笑,对他说道:“眼下大计已成,吕将军且去歇着吧。”
  见到像是貂蝉的身影飘过,吕布的魂儿早随着那身影去了,听得刘辩如此一说,哪里还会不肯,赶忙抱拳向刘辩告了个退,快步朝着屋外走去。
  待到吕布离开内室,立于刘辩身旁的邓展向前一步,凑到刘辩耳边,小声说道:“殿下,这吕布好色成性,且见利忘义,此人……”
  “不要管他人品如何!”不待邓展将话说完,刘辩就摆了摆手,轻声对他说道:“纷繁乱世,只要可为我用,我便用之。至于将来如何,待到将来再说。”
  走出后堂内室,吕布一手按着剑柄,扭头朝左右看了看,只见那红色身影并未走远,而是立于后堂外的水塘边,凝望着水面,好似在沉思着什么。
  从水塘上掠过的风儿在清凌凌的塘面上掀起一片片皱褶般的涟漪,撩起那红色身影的裙裾,大红的罗裙随风飘舞,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团正在水塘边熊熊燃烧的烈焰。
  罗裙的束腰处,一条艳红的丝绢紧紧勒着那纤柔的腰肢,原就柔若无骨的柳腰,越发显得纤细轻软。
  凝望着那大红的身影看了片刻,吕布舔了舔嘴唇,快步向着水塘边走去。
  可能是听到有人走近的脚步声,立于水塘边的貂蝉扭过皓月般明婉的脸庞,向吕布投来无限深情的一瞥,很是娇羞的用一只手托着脸颊,低下头,踩着小碎步飞快的向不远处了一片树丛走去。
  见貂蝉走了,吕布停下脚步怔了一怔,就在他发怔的同时,貂蝉又回过头,甜甜的朝他莞尔一笑,随即钻进了树丛。
  这一笑,带着无尽的柔情;这一笑,笑的是倾城国色!心内早就对貂蝉有所觊觎的吕布,哪里还会有半点耽搁,赶忙加快了步伐,追貂蝉去了。
  进了树丛,吕布抬手拨开挡在身前的树枝,隔着树枝,他看到貂蝉依在一株垂柳下,正羞红着脸,好似在等待着他一般。
  “小姐!”顾不得有树枝阻挡,吕布快步冲到貂蝉身前,抓起她那双柔若无骨、嫩葱般白嫩的手,怀着无限柔情的轻唤了她一声。


第272章 入宫道贺
  背靠着垂柳,貂蝉仰起脸,一双如同潭水般清澈的眸子,满是柔情的凝望着眼前的吕布。
  吕布也如她一样,低头凝视着她那张满月般莹润的俏脸,目光中透着几分惊艳、透着几分钦慕。
  “你真美……”紧握着貂蝉那双嫩白的双手,吕布缓缓抬起手臂,把二人的手抬到胸前,胸口几乎要贴在貂蝉的身上,声音轻柔的说道:“布能得小姐为妻,实乃三生幸事!”
  “将军!”仰脸望着吕布,貂蝉轻轻的将脑袋依偎在他胸口,脸颊贴着吕布举在胸前的手,轻柔的说道:“奴家能嫁于将军,今生便有了依托。还望将军日后好生怜惜奴家……”
  松开貂蝉那双滑若凝脂的手,吕布双臂环绕,搂着貂蝉的香肩,将她揽在怀中,对她说道:“小姐便是布今生的依恋,布定以终身,守护小姐……”
  依偎在吕布的怀中,俏脸贴着他宽厚的胸口,虽说坚硬的鳞片甲硌的貂蝉脸颊略略的有些疼痛,可吕布这番满是柔情蜜意的话,却还是让貂蝉一阵骨软筋麻,整个人几乎虚脱了过去。
  感觉到怀中貂蝉的身躯在微微颤抖着,吕布伸手挑着她的下巴,将她的脸仰起,一双看别人时从未流露过柔情的眸子满含着浓浓的蜜意凝望着貂蝉。
  柔嫩的下巴被吕布挑着,貂蝉仰起头,羞红了脸,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潭水般清澈的眸子,被白皙的眼睑遮挡,长长的睫毛低垂。或许是貂蝉太过紧张,她虽闭上了眼睛,睫毛却在不住的轻轻颤动。
  凝望着貂蝉那张完美到毫无瑕疵的脸庞,吕布的心儿就如同要从胸口蹦出了一般。
  他缓缓低下头,将嘴唇慢慢的朝着貂蝉的红唇上凑了过去。就在二人火热的嘴唇即将触到一起时,感觉到吕布已经快要碰到她嘴唇的貂蝉,猛然睁开了眼睛,低下头,轻轻推着吕布的胸口,柔声对他说道:“将军莫要如此,你我……尚未成亲……”
  貂蝉的举动,让吕布颇为失望,看着貂蝉,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无奈。
  “奴家的身子,早晚是将军的……”可能是觉着伤着了吕布,貂蝉红着脸,主动拉起吕布的双手,柔声对他说道:“待到将军迎娶奴家,奴家便将一切都交予将军……”
  生为女儿家,貂蝉说出如此露骨的话,已是不晓得鼓足了多少勇气。她以清甜的嗓音说出这番带着少女羞怯的话语,听在吕布的耳中,吕布只觉得浑身的骨头都好像酥了一样,心内的郁闷霎时一扫而空,赶忙将貂蝉紧紧搂进怀中,就好似担心只要一松手,貂蝉就会生出双翼,从他眼前飞走一般。
  风儿轻柔的从树丛中掠过,柳绦轻轻摇摆。吕布与貂蝉相拥着,感受着微风从身边拂过的轻柔,两颗心儿也好似在这一刻,贴的更近。
  自从王允以过寿为名目,摆宴延请朝中重臣,长安城陷入了自打迁都以来,从未有过的宁静。城内不仅百姓惧怕西凉军搜查,家家闭户,就连官员们也好似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搜捕有所惧怕,几乎都是闭门不出。
  失去了往日喧嚣的街市上,西凉军还在逐门逐户搜捕着刘辩等人。与此同时,贾诩也心急火燎的寻找着吕布。他自信只要能够找到吕布,定然可以说服吕布回心转意,重投董卓帐下。
  可吕布偏偏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贾诩日夜相继的寻找了三日,却始终不见吕布踪影。贾诩甚至有些怀疑,吕布是不是已然离开了长安。
  正领着几名西凉兵走在街道上,试图查探到吕布的行踪,一名西凉军兵士飞快的从街道尽头朝贾诩跑了过来,到了他近前,那兵士抱拳半跪在地上,对贾诩说道:“启禀贾中郎,相国请中郎前去府中叙话!”
  听说董卓请他前去府中叙话,贾诩愣了一愣,随后朝报讯的兵士摆了下手,对他说道:“烦劳回禀相国,本将军这便去相国府!”
  “诺!”报讯的兵士应了一声,起身飞快的朝着相国府跑了过去。
  见那兵士跑的远了,贾诩向跟着他的几名西凉军一招手,对他们喊道:“去相国府!”
  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奔往相国府,刚到相国府门外,他就看到一辆黑色车篷的马车停在相国府大门外。
  马车旁,立着两队全副武装的卫士,每个卫士都挺直着身板,微微仰着头,凝望着前方,就有如雕塑一般。
  看到马车,贾诩心知是出了大事,赶忙朝府内奔去。
  刚进入相国府,还没跑进内院,迎面他就看到董卓在几名官员的陪同下从内院走了出来。
  “相国这是……”见了董卓,贾诩抱拳躬身,先是给董卓行了一礼,随后向他问道:“车仗齐备,相国莫不是要进宫?”
  “陛下大病初愈,朝中臣僚皆要前去恭贺!”见了贾诩,董卓朝他摆了摆手,对他说道:“本相要中郎前来,并非紧要事务,乃是请中郎陪同本相前去宫内走上一遭。”
  向陪同董卓的几名官员看了一眼,贾诩微微拧起眉头,对董卓说道:“温候尚未寻着,弘农王如今也还在城中,相国这一去,当多带卫士……”
  “本相了然。”提到吕布,董卓点了下头,对贾诩说道:“中郎骑马随行,待到恭贺陛下圣体康愈,再寻奉先不迟!”
  出了相国府,董卓上了马车,贾诩则翻身上了马车后的一骑健马,跟着队伍缓缓向皇宫行去。
  长安皇宫,曾毁于王莽之乱。董卓迁都之前,命人重新翻造。虽说经过工匠日以继夜的修造,如今皇宫却仍旧是只修造了一部分,大半还是处于待建之中。
  纵然大多没有建成,可皇宫终究不是寻常官邸可比。队伍尚未到达皇宫,跟在马车后的贾诩,远远的便望见了一片巍峨的宫室。
  远望过去,皇宫内的飞檐相接、角楼林立,乌墨般的瓦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晶莹的亮光。皇宫外院的墙壁上,均匀的抹着雪白的石灰,白色的墙壁,在一片青砖绿瓦的民宅对比下,尤为扎眼。
  渐渐靠近了皇宫,皇宫外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河缓缓的流淌着,发出淙淙的水流声。纵然在长安做官,贾诩却也不晓得,这条小河源于何处,又流往何方。他只知道,自从他来到长安,这条小河便一直在皇宫外潺潺流淌,从不干涸。
  小河上,搭造着三座白玉造就的石桥。石桥两侧的护栏上,每隔两步,便雕琢着一只栩栩如生,如同要横空飞起的白玉飞龙。
  御手架着马车,上了白玉石桥,队伍来到皇宫正门前,三名守卫皇宫的虎贲迎了上来,领先的军官抬手止住队伍前进,向马车拱手抱拳行了一礼说道:“陛下新愈,圣体违和,经不得惊吓,恭请相国下车进宫!”
  坐在马车中,董卓微微拧起了眉头。他往来皇宫已有无数遭,还从来没被人拦阻在宫门之外。
  不过转念一想,那虎贲说的也是,刘协如今大病新愈,着实是经不得惊吓。虽说朝政把持在董卓手中,可眼下他与刘协,尚为君臣关系,若要天下英雄归服,强行闯入皇宫,并非理智之举。
  想到这一层,董卓翻身跳下马背,贾诩于陪同的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