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214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214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地的人之中,大多都是身穿黑色衣甲的西凉军,只有少部分是洛阳军的官兵。
  西凉军的防御圈越压缩越紧,与官兵们一同被洛阳军包围的胡车儿,手持着长剑,一边随着众人倒退,一边紧张的向四处张望。


第329章 愿走还是愿留
  双手紧握着刀柄,率领数千名朴刀兵截断西凉军退路的管亥,见胡赤儿躲在西凉军之中,糊满鲜血的脸上漾起一抹带着狰狞的笑容,大吼一声,抡起大刀,向胡车儿扑了上去。
  洛阳军三面夹攻,西凉军的防线在一点点崩溃。随着成片成片的西凉军将士倒下,剩下的西凉军,胸中仅存的那点战意,也已消弭殆尽。
  躲在西凉军人群之中,眼看着一片片官兵倒在洛阳军的战刀之下,胡赤儿心内也是生起阵阵难以抑制的惊惧。
  将他们包围起来的洛阳军已超过万人,山顶上还有黑压压根本分辨不出究竟有多少人的洛阳军正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参战。此时的胡赤儿,已是在心底把牛辅和董宪的祖宗八辈给问候了个遍。
  可即便他把牛辅和董宪的祖坟上都给骂的冒了青烟,眼下败局已定,对挽回西凉军溃势也是毫无帮助,唯一能让更多人活下去的办法,只有突围杀下山。
  “杀!”胡赤儿正向四下张望,找寻着洛阳军防御相对薄弱、可供西凉军突破的方位,他的侧面突然传来了一声大吼。
  听到吼声,他赶忙扭头向身侧看去,出现在他视线中的,是双手挥舞着大刀、浑身都是鲜血,就如同一个血人般的管亥。
  管亥手中的大刀,如同风车般左劈右削,大刀过处,挡在他面前的西凉军无不被劈的肚破肠流、横尸当场。
  自从率军冲出,管亥已不晓得他究竟杀了多少西凉军,此时正杀在兴头上,远远看见胡赤儿,他已是抑制不住心头的杀意,大刀翻飞,眨眼间便冲到了离胡赤儿只有三四步的地方。
  见管亥冲了上来,胡赤儿大吃一惊,赶忙抬起长剑,摆出了要与管亥厮杀的架势。
  可就在这时,山头上的洛阳军主阵中,却突然大旗翻动,打出了暂缓厮杀的旗语。
  看见大旗翻滚,所有洛阳军都是一脸的愕然。双方厮杀了半日,万余名西凉军已被斩杀了多半,剩下的少部,洛阳军只需再加把力道,便可将其一举击溃。
  胜利就在眼前,庞统却在这时下达了暂缓厮杀的命令,所有洛阳军都是满心茫然,不晓得庞统在搞什么鬼。
  就在山腰上的洛阳军将士纷纷后退,刚给残余西凉军留下一口喘息之机时,一骑战马从山头上缓缓走了下来。
  骑在马背上的,是虎背熊腰、身后背着两柄短戟的太史慈。
  “某乃东莱太史慈!”到了离战战兢兢缩成一团、满眼惊惧的西凉军只有二三十步的地方,太史慈勒住马,冷着脸向西凉军喊道:“殿下宅心仁厚,不忍生灵涂炭,欲放尔等一条生路,不知尔等欲生还是欲死?”
  被团团包围着,已经对活下去完全绝望了的西凉军,听到太史慈的这番话,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先是彼此相互看着,随后把目光都投到了太史慈身上。
  “殿下有言!”骑在马背上,太史慈一手提着缰绳,另一只手按在剑柄上,朗声向西凉军官兵喊道:“愿投效殿下者,悉数编入我军,与我军将士同吃同睡,军饷同等,军中伙食每日皆有肉食!不愿投效者,殿下也不强留,发放路费,资助返回西凉!”
  听了太史慈的一番话,所有西凉军脸上都现出了惊愕且茫然的神态,其中有些官兵,已是想要将兵刃放下,向洛阳军投降。
  “莫要听信此人妖言!”见许多西凉军已现出投降的意图,胡赤儿心内是一阵慌乱,赶忙向西凉军官兵喊道:“若是放下兵刃,我等也是一死……”
  “妖言惑众的是你!”不等胡赤儿把话喊完,太史慈已是拧着眉头,抬起手臂朝他一指,断喝一声将他的话头打断,对他说道:“殿下有心放你一条生路,你尚不知好歹,若依着本将军,今日便将你一戟打杀!”
  话说到这里,太史慈语气中突然多出了几分无奈,对胡赤儿说道:“本将军下山之时,殿下特意吩咐。若你愿投靠我军,殿下自会善待,以往怨仇一笔勾销!若不愿投效,便将你放走!你去吧!”
  说完这番话,太史慈把头扭向一旁,好似对放走胡赤儿很不甘心一般。
  瞪圆了眼珠子,望着太史慈看了好半天,胡赤儿心知若此刻他不离开,恐怕今日是真的要死在这山头之上。于是他双手抱拳,朝太史慈拱了一拱,朝西凉军招了下手,对西凉军官兵们喊道:“随本将军下山!”
  少数西凉军听到胡赤儿的喊声,提着兵器跟在他身后,就想朝山坡下跑。骑在马背上的太史慈却在这时喊了一声:“胡赤儿下山,只可带两名随从,其余人等,尽数在此等待!”
  听到太史慈这声喊,拦在山腰下侧的洛阳军赶忙上前,挡住了胡赤儿等人的去路。
  回头朝太史慈望了一眼,心知若是此时与太史慈争辩,定然得不到好处,胡赤儿眼睛微微眯了眯,冷冷的哼了一声,带着两名随从下山去了。
  数千名西凉军被洛阳军围在山腰,他们在丢下了兵器之后,满心惶恐的挤在一处,一双双充满恐惧的眼睛,不住的在四周洛阳军的身上游移着。
  胡赤儿下山后没多久,山头上又下来数匹健马。走在这队人前面的,是身穿黄金甲、头顶鎏金冠的刘辩。
  缓辔走到太史慈身旁,刘辩勒住马,面无表情的望着不远处挤作一团的西凉军。
  一旁的太史慈骑在马背上,双手抱拳,朝刘辩微微躬身行了一礼,刘辩这才扭头对太史慈说道:“子义,西凉军的将士们恐怕也是饿了。命人拿些粟米、肉食,让他们先吃饱了再说。”
  刘辩话说的是轻描淡写,可听在西凉军官兵的耳朵中,却不啻于晴空中炸响了个霹雳。
  若是刘辩有心想要杀死他们,定然不会浪费粮食给他们这些将死之人吃,虽然刘辩口上没说,可这个举动无疑是告诉了西凉军官兵们,他们已被赦免,不必担心会死于山头。
  “多谢殿下活命之恩!”丢下了一句话,刘辩勒转战马,刚要回山顶,一群反应快些的西凉军已是跪伏在地上,不住的向他磕着头道谢。
  有人带头,更多的西凉军跟着跪下,不过片刻功夫,数千名存活的西凉军就纷纷跪伏在地上,一个个撅高了屁股趴伏着,有些人甚至想到能被赦免而不用赴死,已是激动的恸哭出声。
  止住战马,刘辩稍稍向后侧了下头,没再说话,只是略显悲天悯人的轻叹了一声,双腿朝马腹上一夹,策马向山头上去了。
  跟在刘辩身后的几名卫士,也半步不敢落下的随着策马向山头上去了。
  抱拳目送着刘辩离开,直到刘辩走远,太史慈才回过头,看着跪伏在地上的西凉军,向他们喊道:“尔等也都看见,殿下宽宏,已是饶恕了尔等罪过。愿加入我洛阳大军者,起身立于右侧;愿返回西凉者,留在原地。至于伤患,不便返回西凉者,我军将会给予安置,将来分与农田,还望躬耕乡野,莫要再协助逆党!”
  “谢殿下活命之恩!谢将军成全之美!”所有西凉军都跪伏在地上,再次向太史慈道了声谢,这才纷纷站了起来。
  西凉军官兵站起之时,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几分迟疑。
  前一刻,他们与眼前这支身穿红色战袍的军队还在拼死搏杀,这一刻他们竟是要做出参不参加这支敌对军队的决定。这种选择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难免会有种落差很大的感觉。
  过了好一会,终于有两名西凉军相互看了一眼,怯怯的抬脚朝着右侧走了过去。
  这两名西凉军走向右侧时,不仅很是惶恐的看着太史慈,不时的还会战战兢兢的向身后数千名同伴看上一眼。
  当人们处在艰难抉择的过程中,一旦有人做了选择,便会产生连锁反应。很快,更多的西凉军朝着右侧走了过去,没过多会,还站在原地的西凉军,仅仅只剩下不足百人。
  “你等若是允诺返回西凉,从此不再踏足中原,本将军今日便发放铜钱,资助你等盘缠!”待到所有西凉军都做好了抉择,太史慈向那不愿投靠的不足百名西凉军说道:“待到吃罢饭食,你等便可领钱走了!”
  听了太史慈的一番话,不足百名西凉军赶忙跪伏在地上,跪在最前面的一人对太史慈说道:“我等并非不愿加入大军,只是离家日久,想念家中父母,故而……”
  “不用说了!”不等那西凉军把话说完,太史慈就抬起一只手,对他说道:“人各有志,殿下不会为难你等,本将军自是也不会为难你等。愿加入我军者,将来升官进爵衣锦还乡,你等届时相见,莫要嫉恨便是!”
  说完话,太史慈朝身旁一招手,一名兵士赶忙上前,抱拳躬身立于一旁。
  “去取些铜钱来!”骑在马背上,太史慈扭头朝那兵士看了一眼,对他说道:“另外让人送些粟米、肉食,新兵今日便于山腰生火造饭!”
  “诺!”那名兵士应了一声,转身向山顶跑去。
  “管亥、管青二位将军!”待到那兵士离开,太史慈又对满身血污,等在一旁的管亥、管青说道:“殿下先前下了命令,请二位将军率领本部兵马返回山头,让将士们好生休整歇息,待到来日,再与郑县城内敌军展开决战!”


第330章 只有三五天余粮
  手持大刀,俏脸上溅满了血渍的管青仰起头,看着驻马立于不远处的太史慈,有些狐疑的向他问道:“殿下莫非不欲留人看守此处?”
  “殿下有言!数千将士在此,何须留人?”朝管青微微一笑答了一句,太史慈勒转战马,缓缓朝着山顶行去,没走两步,他突然又停了下来,回头向那些愿意投效的西凉军说道:“众军取回兵器,待到将来凯旋,返回洛阳后,自会为众军配备我军兵刃!”
  “诺!”刚投效刘辩,原以为一举一动都会被严密监视的西凉军降卒,听了太史慈的一番话,心内莫名的涌起一阵感动,待到太史慈声音落下,他们便齐齐抱拳躬身,高声应了。
  早已回到山顶,正立于青石上俯瞰山腰的刘辩,见通红一片洛阳军离开山腰,缓缓朝山顶上爬来,他微微拧起眉头,向站在青石下的庞统问道:“军师,若是他们……?”
  “不会!”刘辩的问题还没完全问出,庞统就接过了话头,对他说道:“董卓已死,牛辅虽是统领西凉军,可他的威望却是不足。西凉军之所以攻伐朝廷,乃是因朝廷不给他们留下生路。如今殿下收留了这些西凉军,并且对他们丝毫无有顾忌,根本不派人手监管他们,此举若是传扬出去,郑县城内西凉军,定是人心动摇,思归殿下!”
  “军师既如此说,断然不会有差!”刘辩点了下头,抬手指着山下的郑县城,向庞统说道:“郑县城池虽说不算高险,可城内却是有着五万西凉军屯扎,我军强攻,恐怕不易!”
  “不必强攻!”仰头看着站在青石上的刘辩,庞统脸上带着看起来很是怪异的笑容,对他说道:“胡赤儿返回郑县,定会将我军实力夸大呈报。董宪因谎报军情,遭受责难已是不争的结果。至于那胡赤儿,虽是牛辅心腹,此番丢了万余人的大军,他却独自返回,也绝不会再被牛辅倚重,牛辅反倒会怀疑他乃是殿下故意放回作为内应!西凉军内乱,只是时辰的问题而已。可是若我军对郑县贸然发起进攻,西凉军同仇敌忾,我军不仅伤亡难以估量,就连可否攻破城池,也未可知!我军无须进攻郑县,只须命太史将军率骑兵焚毁敌军粮草,不日郑县可得!”
  “可西凉军粮草屯于何处,我军却是没有半点头绪!”望着山下的郑县城,刘辩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庞统说道:“如此拖下去,我军粮草恐怕用不多日,也会消耗殆尽!”
  “殿下莫忧!”庞统抬手朝着山腰上的西凉军一指,对刘辩说道:“而今殿下已是招揽数千西凉军,数千人之中,莫非连一个知晓屯粮之处的也无有……?”
  听了庞统这番话,刘辩眼睛陡然一亮,赶忙回过头,朝身后不远处站着的一名兵士喊道:“快去,叫几个新投诚的军官前来,本王有话要问他们!”
  “诺!”兵士应了一声,飞快的朝着山腰跑了下去。
  那兵士奉命下山时,已有一群洛阳军兵士,抬着粮食和铜钱到了山腰。厮杀了半日,已然腹中饥饿的西凉军降卒,也纷纷垒起锅灶,正领着粟米和肉食,生火造饭。
  “你!你!你!”得了刘辩命令的兵士,跑到西凉军官兵垒砌锅灶的地方,抬手指着三名军官,对他们说道:“随我上山,殿下有话要问!”
  得知是刘辩要向他们问话,那三名军官丝毫不敢怠慢,赶忙将手中捏着用来垒砌锅灶的石头丢在地上,甚至还把腰间的长剑也解了下来放在一旁的地面上,这才跟着传令的兵士,朝山顶跑去。
  站在青石上,刘辩面朝着郑县方向,看着郑县城墙,那个奉命领人前来的兵士,跑到石头下面站着的庞统身后,抱拳对刘辩说道:“启禀殿下,带来了三名军官!”
  听得那兵士禀报,刘辩转过身,朝离他足有十多步的三名军官看了过去。
  仨人身上穿着西凉军衣甲,由于经历了一场混战,衣甲上溅了不少血渍,抱拳躬身面朝着刘辩,虽说由于他们低着头,看不见他们的脸面,却能从他们微微发抖的身躯看出,他们此时是满心的惶恐和紧张。
  “你等过来一些!”站在青石上,刘辩朝那三个投诚军官招了招手。
  “诺!”仨人应了一声,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抬脚朝前走了几步,停在了离刘辩还有四五步开外的地方。
  跨步向前时,或许是由于紧张,也或许是因为恐惧,仨人的腿都有些微微发颤,迈步时也显得不太自然。
  见仨人不敢走的太近,刘辩脸上漾起一抹和善的笑意,又向他们招了招手,对他们说道:“离那么远怎生说话?过来,过来!离本王近些!”
  “殿下……”刘辩虽是要他们靠近一些,可仨人却是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