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258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258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本初!”朝袁熙缓缓点了下头,刘辩对他说道:“本初发兵,本王也不会坐视不理,久闻公孙瓒与黑山黄巾有些勾连,本王将会发兵进攻黑山黄巾,以绝冀州后患!至于蓟州、渤海,本初若是拿下,便交于你等袁氏打理便是!”
  早先刘辩曾表露过会将蓟州、渤海交给袁绍的想法,如今他再次提及,正是要让袁熙晓得,他要的只是公孙瓒的人头,对北方的疆土却是没有多少兴趣。
  要称雄一方,土地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刘辩允诺待袁绍攻破公孙瓒,便让他领蓟州、渤海,无疑是以汉室的名义,替袁绍正名,袁熙如何不喜?
  “多谢殿下!”刘辩话音刚落,尚未归座的袁熙,便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家父与袁氏宗族,定不负殿下所望!”


第394章 要躲的终究躲不过
  贾诩与袁熙得了刘辩的指示,离开厢房,一同出了洛阳王府。待到二人离去,刘辩也出了厢房,领着几名羽林卫,走向后园。
  在他经过正门时,扭过头无意中看到在入门处的空地上,停靠着三辆厢体乌黑的马车。
  那几辆马车的车厢显然都是刚刚漆刷过,车厢上的漆皮油光呈亮,在阳光下甚至还折射的闪亮的光泽。
  每辆马车旁,都还分别站着四名身穿崭新战袍、全副武装的兵士。
  三辆马车旁的十二名兵士虽说穿着与洛阳军相同的红色战袍,可他们的头上,却并没有戴洛阳军的制式头盔。
  洛阳城中,除了吕布府上的卫士,其余官员府上家将,也都配有头盔,虽说各府浆浆的头盔与正轨军的头盔稍有不同,却绝不会缺少,唯独吕布府上的卫士没有配备。
  “那可是吕布将军府中车驾?”看到那三辆黑色马车,刘辩扭头向身后跟着一名羽林卫说道:“你过去问问,来到府中的乃是何人?”
  “诺!”得了吩咐的羽林卫抱拳躬身应了,快步朝着停靠在空地上的几辆马车跑了过去。
  那羽林卫与守在马车旁的几名兵士对了番话,又快速的折了回来。
  “启禀殿下!”到了刘辩面前,前去探查的羽林卫抱拳对刘辩说道:“乘车前来的,乃是吕将军的三位夫人!”
  自从前几日吕布来到洛阳,刘辩就晓得他已是娶了包括貂蝉在内的三位妻室。
  貂蝉为吕布平妻,正是当初刘辩恳请刘协赐婚,她才得以与吕布的正妻严氏平起平坐。
  让刘辩想不太明白的是,依照他以往的了解,吕布的第三位妻子曹氏,应是应入驻沛县,与曹豹联姻之后才娶了过门。
  如今吕布并未去过沛县,那他的第三位妻子,又是从何而来?
  刘辩并不晓得,他在汉末做的许多事情,虽说并没有达到逆转整个历史走向的效果,却促使很多事情提前或推后发生,甚至有些事情,已经在暗中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
  吕布诛杀董卓后,在长安城内俨然是兵马元戎的地位,而那时恰逢曹豹也在长安,为了巴结吕布,曹豹在前去吕布府上拜见后,便将女儿许给了吕布。
  曹豹返回沛县,为免夜长梦多,失了这桩婚事,片刻也没耽搁,便将曹氏送到长安。可在那之后不久,李傕、郭汜便奉了牛辅之命,对长安展开了围城。
  也正是因为如此,来到洛阳投靠刘辩的吕布,才会有着三位妻室。
  “她们来此作甚?”得知来到府中的,是吕布的三位夫人,刘辩微微蹙起眉头,小声咕哝了一句。
  “回殿下!”那名探清了原由的羽林卫,听到刘辩嘴里咕哝的话,赶忙说道:“吕将军感念殿下收留之恩,特地要三位夫人前来拜见几位王妃……”
  “哦!”听了羽林卫的回话,刘辩点了点头,低垂着眼帘略一寻思,随后便快步向着后园走去。
  进了后园,刘辩就好似在赶甚么紧要的事体一般,迈着大步,走向蔡琰的寝宫。
  前往蔡琰住处,完全是出于刘辩的盲目选择。外界都晓得,洛阳王的正室王妃乃是唐姬,而且唐姬眼下怀有身孕,吕布的妻室前来拜会王妃,自是会去唐姬寝宫问安,借机巴结这位即将做母亲的贵人。
  想起当日在长安与貂蝉分别时,貂蝉那满是怨恨的眼神和她绝望的誓言,刘辩就有种此时不宜与她相见的想法。
  刘辩走的飞快,几名跟在他身后的羽林卫是满心的纳闷,却也不敢多言语,只得一溜小跑,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到了蔡琰的寝宫前,刘辩停下脚步,伸长了脖子,朝离此处稍远一些的唐姬寝宫望了望,见并无异状,才抬脚进了蔡琰寝宫。
  刚穿过前院,正要进入正室,屋内突然传出了一阵悠扬的琴声。伴着琴声,还有一个女子婉转而优美的吟唱。
  听到女子吟唱,刘辩止住脚步,朝一名在正门外伺候的婢女招了招手。
  那婢女见刘辩招手,不敢怠慢,赶忙迎了上来,向刘辩福了一福,轻声招呼道:“殿下!”
  “屋内何人吟唱?”抬手朝门内指着,刘辩压低了嗓音,向那婢女问道:“昭姬何时有这般优美的歌喉?”
  “回禀殿下,屋内吟唱的并非王妃!”躬身立于刘辩面前,那婢女怯怯的说道:“吟唱者,乃是吕将军之妻安阳公主,此番来到王府,得知蔡王妃精通音律,因此前来讨教……”
  听了那婢女的话,刘辩顿时怔了一怔,来到蔡琰寝宫,本就是想要避开貂蝉,却没想到,越是怕遇见谁,便越是要撞见那人。
  得知屋内吟唱者乃是貂蝉,刘辩赶忙转过身,抬脚就要朝外走。
  他刚转身,可巧的,两名在屋内伺候的婢女恰好出门,见了刘辩,那两名婢女赶忙朝着他的背影福了福,没心没肺的招呼了一声:“殿下!”
  两名婢女的招呼才出口,刘辩就如同被电击了一般,身子一震,整个人都怔在了那里。
  两个婢女招呼他,并不是像门口这个婢女一样小声,而是脆生生的唤的很是响亮。
  她们的招呼才落音,屋内的吟唱声便戛然而止,紧接着,瑶琴的弦音也止了下来。
  已经转过身的刘辩听得吟唱和瑶琴都止了下来,心知不好,赶忙跨步就要跑,就在他刚跑出一步,第二步才只迈开一半时,身后却传来了一个柔婉且甜美的嗓音:“兄长既然来此,因何不与妹子相见?莫非在兄长心中,妹子竟是不值一见?”
  听出说话的便是貂蝉,刘辩很不情愿的收起已经迈出的脚,转过身,望着与蔡琰并肩站在门口,如今已是出落的越发成熟、卓约的貂蝉,嘿嘿一笑说道:“怎会,本王并不晓得安阳公主在此,只是想到有些急务须前去处置……”
  “既是来了,兄长何不入内一叙!你我兄妹许久未见,理应好生叙谈一番。些许事务,稍晚处置,当不至耽搁大事!”刘辩的话尚未说完,貂蝉就朝他甜甜一笑,声音很是轻柔的说道:“妹子这些天习练了一支新舞,不晓得兄长可有兴趣一观?”
  “安阳公主歌舞冠绝,本王有幸一观,今生便是无憾!”两句话说下来,刘辩已是不像刚听到貂蝉说话时那般尴尬,他微微一笑,向貂蝉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公主请!”
  再次向刘辩福了一福,貂蝉很是亲昵的拉起蔡琰的手,向蔡琰问道:“本公主今日要为洛阳王歌舞,不知姐姐可否亲自抚琴一曲?”
  “公主为殿下起舞,妾身自当抚琴!”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向貂蝉微微点了点头,蔡琰在应了一声之后,朝刘辩投来了个柔情似水的眼神。
  看着蔡琰那抹温柔的目光,拉着她小手的貂蝉美目微微眯了眯,晶莹的眸子中,瞬间闪过了一抹怨恨。
  不过这抹怨恨只是一闪即逝,她脸上始终保持着淡然的微笑,与蔡琰牵着手,返身进了屋内。
  走到前厅门口,刘辩停下脚步,迟疑了片刻,还在犹豫着究竟该不该进去。
  就在他犹豫之时,先一步进入屋内的貂蝉回过头来,朝他露齿一笑说道:“兄长如何还不入内?可是怕妹子的舞姿不美?”
  “安阳公主说的哪里话!”听得貂蝉唤他,刘辩硬起头皮应了一声,抬脚跟进了蔡琰寝宫的正厅。
  进了屋内,蔡琰快步走向一张摆放着瑶琴的矮桌,坐下之前,分别朝刘辩和貂蝉福了一福。
  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给蔡琰回了一礼,貂蝉柳腰轻拧,转过身再次向刘辩福了福,对他说道:“兄长请坐,妹子这便为兄长舞来。”
  “劳烦公主!”抱拳朝貂蝉拱了拱,刘辩跨步走到厅内正座,跪坐了下来,只等欣赏貂蝉歌舞。
  待到刘辩坐下,那两名因呼唤他而给他惹来不小麻烦的婢女捧着托盘进入屋内,在屋内的几张矮桌上,摆起了茶水果脯。
  当一名婢女为刘辩斟茶时,刘辩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却并没有说话。
  这两名婢女虽说是给他惹了不小的麻烦,让本不该晓得他来到此处的貂蝉将他迎头拦住,可她们终究也是无心犯下的过错,着实也是怨不得她们。
  待到婢女退出前厅,貂蝉朝已经跪坐在瑶琴前的蔡琰微微一笑,欠了欠身,柔柔的说道:“姐姐请吧。”
  向貂蝉缓缓点了下头,蔡琰将葱葱玉指轻按在琴弦上,右手食指轻轻拨弄了一下琴弦。
  琴弦微微颤动着,发出了“铮”的一声颤音,紧接着,蔡琰的十根手指便完全活跃了起来。
  雪白如玉的手指灵巧的拨弄着琴弦,一曲凄婉、柔美的旋律随即在厅内飘扬开来。
  当琴音响起,貂蝉也缓缓的抬起了玉臂,随着宽大衣袖的滑落,她那只雪白莹润的手臂,一览无余的呈现在刘辩的眼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纤腰慢拧,玉臂轻舒,貂蝉翩翩起舞的同时,轻启檀口,一曲刘辩耳熟能详的汉乐府歌谣自她那樱桃般小巧红润的唇儿中飘飘而出。
  那轻柔且带着几分幽怨的歌调,和着蔡琰弹奏的琴音,就犹如天际飘来的天籁之声,在房梁间萦绕,久久不肯散去。
  观赏着貂蝉的舞姿,聆听着她吟唱的歌谣,刘辩从她唱出的那首曲子中,听出了几分哀怨。
  或许蔡琰并不晓得貂蝉为何哀怨,也许她会以为这是貂蝉吟唱歌谣时的真情流露,可刘辩却绝对不会那么想。
  他还清楚的记得,当初在长安城内的洛阳王府,貂蝉最后与他相见时那哀怨的眼神和临别时那句满含着恨意的誓言。


第395章 河东军报
  吕布领军来到洛阳,转眼已过去旬月。
  自从在蔡琰寝宫与貂蝉相见,貂蝉几乎每日都会来到王府。起先她还只是借着与蔡琰探讨琴律的由头,到了后来,竟是直接探访刘辩。
  最初一段时日,貂蝉来到王府,刘辩总会刻意的避开她。经过一些天,刘辩发现貂蝉与他相见时,神态很是坦然,只是会谈些在长安城内受他照料的往事,从未提及当日离别时的那番誓言,心内便也坦然了几分。
  时光荏苒,一转眼,初秋已过,金秋悄悄的伸出触手,抚摸着大地。
  秋风掠过田间地头,轻轻摇曳着成片成片金灿灿的谷子。饱满的谷穗压弯了茎秆,谷子随风摆动,发出阵阵“沙沙”的轻响,就犹如一片片正涌动着的金色浪涛。
  农夫们赤着脚,只穿着深衣,裸露着健壮的小腿,在田地间挥舞起镰刀,收割着他们一整年的辛劳。
  眼见日头上了半中天,许多妇人抱着盛了饭食的陶罐,彼此说笑着自小村赶往田地间,给她们家正劳作的男人送去午餐。
  一骑快马从远处疾驰而来,惊起了树梢上的鸟儿。一群群被惊着了的鸟雀,扑腾着翅膀,发出“吱吱喳喳”的惊叫,蹿上了蓝天。
  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田间祥和的丰收画卷,给这份自然的宁静,带来了几分压抑。
  怀中捧着陶罐的妇人们,闪身撤到路边,眼看着那匹快马从身前蹿过。正在田间忙碌着的人们,也都直起了腰,远远的眺望着一名洛阳军骑兵策马远去。
  骑在马背上的,是个头盔上没有红缨子的洛阳军偏营骑兵。他胯下的战马,虽说也是北方马种,却要比主力的战马脚程差了许多。
  自河东郡出发,他晓行夜宿,一路上人马不歇,尚未到达洛阳,胯下那匹战马已是口喷白汽,显是体力有些不支了。
  从洛阳郊外穿过,远远的已能望见高耸的城墙。马背上的骑兵双腿朝马腹上用力一夹,扬起马鞭,虚空里甩了一下,在马鞭发出“啪”一声脆响的同时,他还大喝了一声“驾!”
  战马加快了些速度,可马匹终究也是有体能极限,连续奔驰了数百里,这匹马种本就低劣的战马,已是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勉强加速,也只是拼着最后一口气的回光返照而已。
  眼见离洛阳城只有百余步,战马突然悲鸣一声,两条前腿一软,翻了个跟头,朝前栽了出去。
  马背上的骑兵猝不及防下,整个人被战马给甩了出去。他的身体凌空翻转了几圈,当战马那沉重的躯体重重摔倒在地,掀起一股烟尘时,他也面部朝下,四腿八叉的栽了个结实。
  这一下摔的可是不轻,若不是戴着头盔,恐怕他的脑袋已是被坚硬的地面撞成了个烂西瓜。
  浑身的骨头都好似被摔的散了架,骑兵强撑着抬起头,一条殷红的血迹从他的脑门上流下,糊住了他的眼睛,他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赤红。
  两只手臂微微哆嗦着,硬撑着站了起来,他先是双腿打着颤,摇摇晃晃的在原处站了片刻,待到感觉稍好一些,才踉跄着朝城门跑去。
  守卫城门的兵士见一个浑身是血的洛阳军士兵跑了过来,其中俩人赶忙迎了上去。
  见有同伴迎面来了,那骑兵终于卸下了强撑着奔跑的最后一丝力气,一头摔倒在地上。
  “兄弟,兄弟!”两名迎上来的洛阳军赶忙上前,其中一人抱着那骑兵的颈子,大声的呼唤着他。
  “快……快给殿下……”听得有人呼唤,骑兵幽幽的醒转过来,将手放在胸口,好似想要掏出什么,可他浑身的力气已经耗尽,话没说完,又昏迷了过去。
  “快来人!”见骑兵昏了过去,扶着他颈子的那名洛阳军扭头朝着城门口大喊了一嗓子。
  另一名兵士则将手伸进那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