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342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342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是已经允诺父亲,明日一早入城?”公孙度突然提起洛阳王不入城的事,公孙兰紧紧的拧起柳眉,对公孙度说道:“莫非此间另有深意?”
  “洛阳王在观望,观望我等与袁氏兄弟可有冲突!他要的乃是幽州安宁,以此节制中原诸侯。我等只须小小搅闹一场,便可表明须得些好处的心迹!”一边缓辔向前走,公孙度一边微微眯了眯眼睛,对公孙兰说道:“稍后回到军营,你即刻安排一些兵士,到冀州军与我军驻地之间擒几个袁家的兵士,务必要向行事之人交代清楚,切不可伤了他们性命!”
  “诺!”公孙兰冰雪聪明,公孙度的话已是说的再明了不过,她自是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赶忙应了一声,跟着公孙度,加快了一些速度向辽东军的军营奔去。
  半个多时辰之后,在辽东军大营和冀州军大营之间的一块空地上。
  三个冀州军兵士,正手持着弓箭,猫腰蛰伏在草丛内,静静的望着前方不远处的一处草窠。
  那片草窠不时的会抖动两下,草叶儿抖动时,发出与风掠过时完全不同的“沙沙”声。
  趴在最左边的冀州兵,是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当草窠动起来的时候,他紧紧的攥着拳头,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视着前方,手心里竟是都攥出了汗珠。
  在他身旁趴着的,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兵。感觉到一旁年轻士兵紧张的浑身微微发抖,老兵伸出手,朝年轻士兵的手上捏了一把。
  手被老兵捏了一把,年轻士兵小心翼翼的扭过头,朝老兵看了一眼,虽是没说话,眼神里却流露出些许感激。
  “崩!”正扭头看着一旁的老兵,另一名将长弓拉成满月状的冀州军突然松开了拉着弓弦的手,随着一声弓弦颤动的响声,一支箭矢如同闪电般穿过草丛,飞向了颤动着的草窠。
  “射中了,射中了!”箭矢飞入草窠,紧接着一支身上扎着羽箭的兔子便从草窠中蹿了出来,没跳两步倒地死了,那年轻冀州兵见状,欢叫着跳了起来,抬脚就朝那只兔子跑了过去。
  “站住!”刚跑到被射死的兔子旁,几名早就蛰伏在草丛中的辽东军就蹿了起来,将那才弯腰把死兔子提在手中的冀州兵给团团围住。
  “到我辽东军驻地,竟敢张弓搭箭,将他们擒了!”领着这队辽东军的军官,跨步走到年轻兵士的身前,劈手从他手中夺过了那支身上还插着箭矢的死兔子,向身后的辽东军兵士们低喝了一声。
  十多名辽东军兵士齐齐应了,其中六七人转身朝那两个眼看着同伴被辽东军抓住,却不晓得发生了什么,正愣在那边的冀州兵。
  几名辽东军冲到那两个冀州兵身旁,其中俩人蹿到那两个冀州兵身后,抬脚便朝他们腿弯踹了过去。
  腿弯被踹,两个冀州兵“噗嗵”跪倒在了地上,就在他们要站起身与那几个辽东军理论时,另外几个辽东兵上前按住了他们的肩膀,随后便把他们手臂拧到了身后。
  “你等作甚?”被扭住了手臂,一个冀州军兵士扭头瞪着领头的辽东军,向他吼道:“此处乃是两军驻地交界,我等只是来擒只兔子给兄弟们打打牙祭,为何擒拿我等?”
  “带走!”由于擒住这三个兵士的地方,离冀州军大营很近,辽东军军官不敢耽搁太久,生怕出了什么意外,朝扭住那几个兵士的辽东军一招手,下令将人立刻带走。
  “站住!”就在辽东军擒了人,要把人带走的同时,冀州军军营方向,传来了一声大喝,一员武将领着数十名冀州军,飞快的朝他们这边跑了过来。
  见有冀州军来了,领头的辽东军军官赶忙把手一摆,带着这十多个辽东军,押着被他们擒获的三个冀州兵,飞快的朝辽东军的军营跑去。
  被他们扭住的三个冀州兵,一边被拖拽着向前跑,一边还挣扎着,想要挣脱辽东军的控制。
  可辽东军终究人多,他们的挣扎显得很是无力,最终还是被拖拽着跑向了辽东军的军营。
  领着一队冀州兵跑过来的,是个满脸络腮胡子,脸上皮肤都打着许多褶子的魁梧将军。
  冲到刚才那几个冀州兵被抓走的地方,那将军止住脚步,向身后跟着的一群兵士喊道:“回去!点齐兵马,随本将军前去要人!”
  “诺!”眼看着同伴被辽东军抓走,这群冀州兵早已是义愤填膺,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有人做主,领着他们去和辽东军打上一架,得了将军这声喊,立刻便有好几个人应了一声,掉头朝军营方向奔去。
  几个冀州军兵士正往回跑着,从冀州军军营内冲出一骑快马,马背上坐着的,正是先前曾到洛阳军军营,向刘辩告状的袁熙。
  “你等且住!”从冀州军军营冲出,袁熙一边策马朝着带领数十名兵士追赶辽东军的将军飞奔,一边喝住打算回去叫人的兵士,并向那将军喊道:“文丑将军!洛阳王殿下已然扎营,我等可寻殿下讨个公道,切莫造次!”
  听到袁熙喊话,文丑眉头紧紧的拧着,见那几个正打算返回军营的兵士停下了脚步,拧着眉头,朝那几个兵士喝到:“你等还愣着作甚?还不快回去叫人!”
  被文丑这一喝,那几个已经停下脚步,满脸不甘的冀州军兵士,顿时喜上眉梢,再不顾袁熙就在当前,赶忙扭头朝军营跑去。
  眼见着那几个兵士往军营方向跑,袁熙也是无可奈何。他虽是袁绍二子,可在军中,威望要远远低于身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文丑。
  河北名将,虽说是号称四庭柱,高览、张郃二人的威望只是寻常,平日里还要顾忌些袁氏兄弟。
  可颜良、文丑二人,由于常年领军打仗,彼此关系又相当紧密,且向来被袁绍倚重,并不是很看待袁绍的几个儿子。
  眼见着麾下兵士被辽东军抓了去,文丑早已是暴怒不已,只等人马到齐,便要一举杀进辽东军之中,将人营救回来,挣回颜面。哪里还会听得下去袁熙对他说些甚么。
  是以在袁熙喝住那几个报讯兵士的时候,他当即便给了袁熙个没脸。
  骑马冲到文丑近前,袁熙虽说是觉着脸面有些挂不住,却还是勒住缰绳,低头看着站在马旁的文丑说道:“将军,公孙度乃是要激我等动怒,他好从中渔利。将军一时不忍,定会坏了大事!”
  “大事?鸟大事!”文丑双手叉着腰,仰脸望着还骑在马背上的袁熙,瞪圆了环眼,冲他吼道:“辽东军方才抓了我军三个兵士,公子当晓得,若是不将那几个兵士个捞了回来,将士们如何会心服?公子怕惹出了祸事,末将倒是不怕!待到末将领人将那几个兵士救出来,再拧了公孙度的头颅,给公子盛夜香!”
  “万万不可!”晓得若是不拦着,以文丑的火爆脾性,定会惹出一场大祸,待到文丑话音刚落,袁熙就赶忙喊道:“将军断不可如此莽撞……”
  “有甚莽撞!”袁熙的喊声尚未落下,后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两个穿着鳞片甲的冀州军将领正策马朝袁熙这边奔来,二人一边狂奔,跑在前面的那人一边喊道:“兄长若是不愿担这干系,小弟一力承担!”
  策马跑在前面的不是别个,正是袁熙的三弟袁尚,跟在袁尚身后的将军,体格与文丑相差无几,只是脸面上的皮肤要比文丑细腻了许多。
  这将军面皮微微呈着紫膛色,下巴上飘着一缕约莫五六寸,并不算很长的胡须。
  “三弟,颜良将军!”听到喊声,袁熙回过头,向刚勒住马的二人抱拳拱了拱,对袁尚说道:“三弟此言谬矣,若是我军大举向辽东军逼近,双方难保不会厮杀一场,届时殿下责怪下来……”
  “自小我便尊敬二哥!”不等袁熙把话说完,袁尚就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几许讥诮的说道:“不想二哥如今竟是没了血性!让我这做弟弟的,很是汗颜!”
  说着话,袁尚向站在袁熙马旁的文丑和跟在他身后的将军喊道:“颜良、文丑二位将军!即刻点齐兵马,随某前去辽东军阵前讨人!若是殿下怪罪下来,本公子一力承担!”


第519章 一触即发
  洛阳军帅帐中,刘辩跪坐于主位,王氏兄妹笔直的立于他的身后,管青跪坐于他左侧下首。
  在刘辩对面一张草席上坐着的,正是此次出征的军师庞统。
  “今日袁熙来到军中,向本王状告公孙度!”盯着庞统那张生的很不规则的脸,刘辩躯干挺的笔直向他问道:“那公孙度来此,却是半句未提与袁氏的过节,只是请本王早日入驻渔阳,说是渔阳临近夷狄之地,不可长久无主。以军师看来,此事何解?”
  “我军到得城下,却不入城,以公孙度之阅历,定是晓得殿下出于何意!”与刘辩对视着,庞统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对刘辩说道:“公孙度深知殿下不入城,便是要观望辽东、冀州两军形势,以防辽东军占据幽州。”
  “殿下未有入城,那公孙度定会惹些事端!”静静的聆听着庞统说话,刘辩并没有插嘴,庞统则接着说道:“他无非是想从殿下这里得些好处,断然不敢将事态搅大,以致难以收手。殿下不必介怀,想来不出今晚,辽东与冀州两军必会生出一些搅闹!”
  “袁氏兄弟对公孙度早是心生不满,若他搅事,本王恐怕须去调停?”庞统说出辽东与冀州两军会生出事端,刘辩微微一笑,脸上带着一丝不甚介意的神色,对庞统说道:“未想到,本王没有即刻入城,也会惹出这些麻烦!”
  “殿下万不可前去!”刘辩的话音才落,庞统就赶忙阻止道:“若是殿下前去,公孙度便是抓住了殿下的软肋,届时漫天要价,殿下该当如何处置?”
  “军师何意?”原本打算假若公孙度真如庞统说的那样惹出事来,他便要亲自前去调停的刘辩,听得庞统如此一说,连忙向庞统问道:“本王若是不去,两军真个开战,如之奈何?”
  庞统尚未来及回答刘辩,帅帐外便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待到脚步声在帐外止住,一个兵士的声音从外面飘了进来:“启禀殿下,袁尚领着颜良、文丑,率万余冀州军抵近辽东军大营,眼见便要打进辽东军军营。公孙度命人前来,恳请殿下前去调停!”
  “入内说话!”听到兵士说的话,刘辩先是和庞统相互对视了一眼,心内不免也暗自佩服庞统的料事能力,随后便向帐外喊了一嗓子。
  得了刘辩吩咐,带回消息的龙骑卫掀开帐帘,跨步走入帐内,先是抱拳向帐内众人分别行了一礼,随后躬身对刘辩说道:“辽东军一队巡逻兵士,在两军交界处擒了冀州军三个猎捕兔子的兵士。袁家三将军闻之勃然大怒,已是率军前去讨要被擒的兵士去了!”
  龙骑卫带回的消息,让刘辩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公孙度惹事,竟会找了如此蹩脚的法子。在两军驻地之间的野地中擒了三个抓兔子的冀州军,但凡明眼人,都能看出公孙度是在故意找茬。
  若是刘辩想要粗暴解决此事,只须命人前去公孙度军营,将人搜出便可安抚袁氏兄弟。不过这样一来,恐怕公孙度心内却是会有另一番考量。
  也正是因此,刘辩并未当即做出决断,而是朝那龙骑卫摆了摆手,待到龙骑卫退出帅帐,才向庞统问道:“军师以为如何?”
  “殿下若不调停,无论袁氏兄弟还是公孙度父子,心内对殿下难免都会轻视!”低头略略沉吟了一下,庞统才对刘辩说道:“殿下可请子龙前来!”
  “来人!”庞统提起赵云,刘辩立刻便向帐外喊了一声。
  待到守在帐外的兵士进入帐内,不等那兵士向他行礼,刘辩就对那兵士说道:“你即刻去请赵云将军前来!”
  “诺!”兵士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帅帐。
  刘辩与庞统在帐内等候赵云,辽东军军营外,数万冀州军,在袁尚的率领下,列起了整齐的整列,与军营内的辽东军对峙。
  站在冀州军阵列最前面的,是手持大盾的重步兵。所有重步兵,都将大盾挡在身前,手中提着短矛,短矛的矛尖斜斜向上,指着辽东军军营。
  在重步兵背后列阵的则是手持长弓的弓箭手。每个冀州军的弓箭手,都是左手握着弓柄,右手捏着一支羽箭,做好了随时搭箭向辽东军发射的准备。
  辽东军的军营内,虽是有五万将士之多,可前来阻截冀州军,与冀州军对峙的,不过寥寥数千人。
  而且来到军营边缘的辽东军,并无重步兵和骑兵,清一色的全是弓箭手。
  如此阵势,只要冀州军发起冲锋,以双方近到几乎鼻息相闻的距离,顷刻间,在军营内侧列阵的辽东军便会被冀州军杀个干净。
  驻马立于袁尚身旁,望着辽东军军营,颜良微微蹙起眉头,向袁尚凑近了一些,小声对袁尚说道:“公子,以末将看来,好似有些不对!”
  “有甚不对?”不待袁尚说话,立于他另一侧的文丑就睁圆了眼睛,朝颜良瞪了一眼,没好气的对颜良说道:“莫非你也如二公子一般,一心只等着那洛阳王前来为我等主持公道?”
  “鸟!”文丑的话才出口,颜良就回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对他说道:“你我领军多年,可曾见过两军对峙,只以弓箭手为前阵者?若非公孙度傻了,便是其间有着阴谋,公子聪慧,定可看出端倪。你这丑厮,在此只管聒噪甚么?”
  被颜良骂了一句,文丑又瞪了他一眼。不过转念一想,颜良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于是也就没再说话。
  驻马立于二人中间的袁尚,一手提着缰绳,另一只手按在剑柄上,望着辽东军的军营,眉头始终是紧紧的拧着。
  辽东军摆出的阵列,着实颠覆了他对作战阵型的认知。尤其是辽东军阵列前面那一身戎装、骑着一匹枣红骏马的女将军,更是让袁熙感到心内憋闷不堪。
  摆出这样的阵列,只能说辽东军是在向袁尚透露两个讯息,一个讯息是辽东军并不想厮杀,另外一个,便是辽东军压根没把袁尚等人放在眼中。
  若辽东军只是不想厮杀,那便罢了,假如他们并非不愿厮杀,而是根本没将袁尚放在眼中,无论是出于颜面还是为了救回那三个兵士,袁尚都是不得不领军杀进辽东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