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353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353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请坐!”朝庞统做了个请的手势,待到庞统落座,刘辩坐直了身子,面朝着他,对他说道:“请军师前来,乃是本王有一事不知该如何处置,因此才将军师请来,为本王拿个主意。”
  “殿下可是说这河东官员?”刘辩的话音才落,庞统就接着他的话头说道:“此地官员政声寻常,政绩更是无有。大军经过,不思如何替大军掩藏行迹,反倒怂恿百姓劳军,可谓是愚蠢至极!”
  “知我者,军师!”双目凝视着庞统,刘辩重重的点了点头,对庞统说道:“本王需要的,乃是能造福地方的官员,并非要一帮庸才治理地方,若是让这些人常年占据高位,人才必定流失,地方如何发展稳固?”
  “殿下所言甚是!”庞统点了点头,生的很是不规则的脸上,漾起一丝笑容,抱拳对刘辩说道:“殿下莫非是想要将此处官员悉数撤去,重新换上一些有才干者!”
  “正是!”刘辩毫不避讳的点了下头,对庞统说道:“本王请军师前来,一是给本王拿个主意,二是请军师寻求贤良,治理地方!日后但凡本王治下,均不起用庸官!”
  “不可!”让刘辩意外不已的,是他的话才落音,庞统就断然否决了他的提议,对他说道:“殿下任用贤良,本是无可厚非,可清廉却无政绩之人,也有他们的用处!”
  “哦?”听了庞统的话,刘辩眉头微微拧起,向庞统问道:“庸官有何用?本王倒是不晓得了,还望军师解惑!”
  “清正廉明,乃是风气!”放下抱起的双拳,庞统对刘辩说道:“自民间寻求贤良,委以重任,这些人起先未有在官场厮混,仍可保有气节,可若身边气息渐渐浑浊,难保将来不会结党营私、中饱私囊!贤才一旦品行沦丧,要比庸才更为可怕!”
  先是向刘辩简要分析了从民间寻找贤良为官的利弊,庞统接着对刘辩说道:“若是贤良进入官场,官场一片清明,虽说官员多为庸才,却无人结党、无人中饱私囊,试想新起用的贤良,谁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那些逆天之行来?”
  “军师所言甚是!”起先晓得地方官员多是无能之辈,刘辩心头早已是生起了一团熊熊的怒火,经庞统这么一说,他的怒火稍稍被压制了下去,微微前倾着身子,眼睛一眨不眨的凝视着庞统,向庞统问道:“以军师之意,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从民间寻找贤良,不可直接委任地方要职!”刘辩的话才问出口,庞统就对他说道:“先让他们在一些关乎民生的地方好生锤炼几月,若果真政绩显著且受清廉之风影响颇深,再行委以重任!”
  “言之有理!”刘辩点了下头,望着庞统说道:“本王太过冲动,只想到其一,却未想到深入,若非军师,险些误了大事!此事便交由军师处置,军师可着手筹办,大军返回洛阳之后,即刻施行!”
  “诺!”得了刘辩委派,庞统赶忙站起身,双手抱拳,躬身向刘辩行了一礼,对刘辩说道:“殿下放心,臣下定不负所望!”


第535章 初为人父
  浩浩荡荡的洛阳军,经过河东,渡过黄河,终于进入了河南尹地界。
  骑着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刘辩已是能看到远处隐隐浮现的洛阳城墙。
  夕阳斜下,大地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血色,眼见天色已晚,夜幕也将降临。
  跟在刘辩身后的管青,策马追了上来,小声向刘辩问道:“殿下,今晚是就地扎营,还是继续行进?”
  望着远方沐浴在夕阳下橘色光华中的洛阳城墙,刘辩微微一笑,对管青说道:“看山跑死马,虽说从此处能看到城墙,可真的走起来,却是不近。已是到了自家门口,纵然晚些回家,也是无妨。”
  得了刘辩这句话,管青扭过头,朝身后做了个手势。
  见到管青的手势,一名军官抬起手臂,高声喊道:“全军扎营!”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数万洛阳军止住了行进的步伐。虽说很多官兵对已经到了洛阳门口,却不加快速度入城,反倒在野外驻扎很是不解,却并没有人将疑问提出。
  得了就地扎营的命令,官兵们纷纷从辎重车上将帐篷拽下,就地搭建起了营帐。
  就在刘辩刚刚翻身跳下马背,正看着官兵们扎营时,一名亲兵突然抬起手臂,朝着洛阳城方向一指,向刘辩喊道:“殿下,快看!”
  循着那亲兵手指的方向,刘辩扭头一看,看到的竟是十多匹快马,正迎着夕阳朝他这边奔来。
  西下的斜阳,投射出的橘色光晕照在那十多骑快马上,他们虽是迎着残阳狂奔,战马和骑士的身上,却还是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橘红。
  十多匹快马朝着刘辩这边奔来,刘辩身后的亲兵们,立刻便手按剑柄,跨步上前,在刘辩身前不远的地方形成了一堵人墙,一双双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视着越来越近的骑士们。
  当那群骑士到了刘辩等人能够看清身形的距离,挡在刘辩身前的亲兵们才算是松下了一口气。
  领着十多人朝刘辩这边奔来的,竟是被刘辩从河东调到洛阳的陶虎。
  陶虎在洛阳军中,不过是个裨将,他的身份并不算高,但是他在洛阳军中,却是无人不晓的人物。
  原因倒是颇为简单,淘浣娘是刘辩的妻子,身为王妃之兄,陶虎自是会成为许多将士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陶虎虽是淘浣娘之兄,他却从来没有依仗刘辩的势力强压同僚,对属下官兵也很是爱护,正是因此,在洛阳军中,他的口碑也还算不差。
  策马奔到离刘辩尚有二十余步的地方,陶虎翻身跳下马背,领着十多名骑兵,飞快的跑向刘辩,到了刘辩近前,他与那十多名骑兵齐齐半跪在地上,抱起双拳,向刘辩行了个跪拜礼。
  “陶虎,本王明日一早便可返回洛阳,你来此处作甚?”见了陶虎,刘辩微微拧起眉头,很是有些纳闷的向他问了一句。
  “恭喜殿下!”保持着抱拳半跪的姿势,陶虎仰脸望着刘辩,对他说道:“今日午间,唐王妃临盆,为殿下生得麟儿!”
  “什么?唐姬生了?”陶虎的话刚说完,刘辩就愣了一下,眨巴了两下眼睛,虽说很是不敢相信,却掩饰不住满心欣喜的向陶虎问道:“因何这般巧合?本王方到洛阳城外,唐姬便生了!”
  “是啊!”从刘辩的神色和语气中,陶虎看出了惊异和欣喜,连忙接话说道:“末将前来,正是奉了军师之命,前来请殿下早些返回洛阳!”
  “领军之责要劳烦军师了!”陶虎口中的军师,自是镇守洛阳的徐庶,得知唐姬临盆,刘辩哪里还会多在城外耽搁片刻,连忙扭头向一旁的庞统说道:“明日一早,请大军入城。本王喜得王子,洛阳城要大庆三日,所有将士、百姓,一律与本王同乐!”
  “恭喜殿下!”双手抱拳,向刘辩躬身一礼,庞统对刘辩说道:“殿下只管前去,臣下明日一早便领军返回洛阳!”
  “殿下喜得王子,众军恭贺殿下!”随在刘辩身旁的将军们,在得知唐姬临盆,为刘辩生了个儿子之后,也都纷纷上前道贺,赵云更是高高的将拳头举了起来,朝正忙着搭建营帐的洛阳军将士们高喊了一声。
  赵云的喊声,传进了附近的许多洛阳军将士耳中。得知刘辩有了后人,听到赵云喊声的将士们一个个顿时喜上眉梢,齐声高呼道:“恭贺殿下喜得王子!”
  一个人的喊声,传出的并不会太远,可无数人同时向刘辩贺喜,喊声却是飘出了很远很远。
  在远处正忙着搭建营帐的洛阳军将士们,起先并不晓得发生了什么,直到他们的很多同泽向刘辩道贺,才一个个如梦初醒,愕然的回过神来。
  一时之间,数万名洛阳军齐齐向刘辩欢呼着道贺,场面倒也是颇为壮观。
  向庞统和将军们又简单交代了几句话,刘辩翻身跳上一名亲兵为他牵来的战马,与管青一道,领着龙骑卫,在陶虎的陪同下,一路策马疾驰,朝着洛阳去了。
  望着刘辩的背影,年轻的庞统脸上漾满了笑容,那张几近扭曲的脸上,一双眼睛也笑的眯成了两条狭小的缝隙。
  “军师何故发笑?”见庞统只是望着刘辩的背影发笑,赵云抱拳向他拱了拱,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殿下有后人了!”抬手捏着还没长出胡须的下巴,庞统故作深沉的对赵云说道:“虎父自是无有犬子,殿下之子待到成人,定会成为一代天骄!届时我等所做努力,才不枉费!”
  “是啊!”点了点头,把脸转向了洛阳城方向,赵云也接着叹道:“物是人非,想当初末将追随殿下,殿下只是占据了一座小小的卧牛山,如今世道轮回,殿下不仅诛杀了董卓,还攻破了公孙瓒,这大汉基业,想来不会为一班小人祸害了!”
  听着赵云的一番话,庞统没再做声,只是默默的点着头,脸上的笑意却是越发的浓了。
  得知做了父亲,刘辩心内已是欣喜莫名,平日里觉着脚程还算不错的坐骑,眼下在他看来,奔跑起来直如蜗牛一般缓慢。
  策马跟在刘辩身后,管青心内却是多少有些失落。
  行军打仗的这许多日子,刘辩经常会在营帐内宠幸于她,可不知为何,她的肚子始终没有起色,每月到了关键日子,月事总是如同商议好了一般,来的再准时不过。
  骑马飞驰,扭头看着刘辩的背影,管青的脸上现出了一抹淡淡的失落。
  她很羡慕唐姬,甚至有些妒忌唐姬。刘辩娶了四位妻子,如今为他生下麟儿的,却只有唐姬一人。
  飞驰在队伍最前面的刘辩,初次做了父亲,心内是欣喜莫名、激动莫名,一时只顾着拼命的抖着缰绳,双腿不住的夹着马腹,希望早些进入洛阳,竟是忽略了跟在他身旁的管青心内有何感想。
  “殿下回城,速速让开!”众人一路疾驰,斜阳尚有一小半残留在地平线上,天边那抹红霞正绚丽的让人心醉,刘辩等人便已到达了洛阳城外,一名龙骑卫加快了速度,冲向城门,一边策马狂奔,一边高声向守门的将士和城内尚且在街道上行走的百姓放声高喊。
  听得刘辩返回洛阳,街市上的百姓纷纷撤步站到了路旁,一双双眼睛眨也不眨的凝望着城门方向。
  还有许多原本已经回到家中的百姓,在听到那龙骑卫的喊声后,也从家中跑了出来,站在门口,伸长了颈子,朝城门张望。
  如同雷鸣般的马蹄声从城门外传进城内,百姓们正伸长颈子望着城门,数百骑快马便如同几百道闪电冲入了城内。
  快马疾驰,马蹄踏在青石路面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就犹如一个个滚雷,正在战马的蹄下奔腾。
  飞驰在这队骑兵最前面的,正是洛阳百姓连日来魂牵梦萦,希望再多看到一眼的洛阳王刘辩。
  可刘辩显然是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没等聚集在路边的百姓们回过神来,他已经领着队伍,从百姓们的眼前飞驰而过。
  从来没见刘辩如此在城内策马飞奔的洛阳百姓,被几百匹进了城还没放缓半点速度的骑士惊的满脸愕然,一个个原本已是做好了见到刘辩就下跪行礼的准备,双膝却都没来及屈下,刘辩等人的背影就已经在他们的视线中消失。
  “殿下这是怎了?”刘辩等人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远处还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站在路边的一个老汉扭头看着他身旁的另一个老汉,满面惊愕的说道:“从未见殿下在城内策马,今日因何领着数百人这般疾走?”
  “不晓得!”被问的老汉摇了摇头,也是一脸茫然的说道:“殿下为人沉稳,也是如此心焦的赶路,想来是出了甚么事情!”
  “千万不要是对殿下不利的事情才好!”先发问的老汉紧紧的皱着眉头,神色中流露出了浓浓的担忧,好似自言自语的说道:“若是真个有强敌来犯,我等纵然是把老骨头,也应拿起兵器,与年轻人一起上战场厮杀!”
  “说的是啊!”刘辩心急火燎的赶路,显然是给百姓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难以揭开的阴影,刚才被问话的老汉同样满脸的担忧,长叹了一声,接过了另一个老汉的话头。


第536章 粉嫩的小婴儿
  在管青和陶虎的陪同下,刘辩领着数百名龙骑卫,飞快的冲到了洛阳王府门前。
  翻身跳下马背,不等兵士前来接过战马的缰绳,刘辩就跨步冲进了王府正门。
  天色已然擦黑,得了徐庶吩咐,并没有将王府大门关上的守门兵士,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如同雷鸣般的马蹄声,连忙伸头向大门外面张望。
  当他们看到领着数百人出现在王府门外的正是刘辩时,连忙侧身站到门后,抱拳躬身,向跨步冲进正门的刘辩行着礼。
  若是平日,刘辩从门口经过,总会朝守门的兵士们点头示意一下。可今日,他却是没有理会守门兵士,跨步进了正门,径直朝后园方向奔去。
  跟在刘辩身后进了正门,管青与陶虎相互对视了一下,没敢耽搁,也紧紧的跟了上去。
  大多数龙骑卫进了王府大门,并没有跟着刘辩前往后园,而是很快散开,将那些负责王府警戒的兵士换下。
  还有一部分龙骑卫,虽是跟着刘辩等人进了王府后园,却并没有随同前往唐姬的寝宫,而是纷纷跑到各个角落,把后园的卫士也给换下。
  走在前面的刘辩,并没有去留意那些换下卫士的龙骑卫。此时他的心内,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些到唐姬的寝宫,早些看看才临盆不久的唐姬和他那刚出生的儿子。
  沿着后园的青石小路,刘辩几乎是一路小跑,径直奔向唐姬的寝宫。
  跟在刘辩身后,起初管青和陶虎还能跟的上,可到了后来,俩人却是小跑着都难以跟上刘辩的步幅,只得小跑一段便加速度冲刺几步。
  到了唐姬寝宫前,刘辩连停都没停,一头扎进了寝宫前院。
  几名婢女正在寝宫前院守着,见刘辩突然来到,怔了一下,连忙双手交叠于身前,纷纷给刘辩施了个万福。
  理也没理那几个婢女,刘辩如同一道闪电般,一闪身,进入了唐姬的寝宫正室。
  刚进入屋内,迎面就跑过来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女,那少女见了刘辩,先是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