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499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499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眼倒在河中的袁胤,高顺把手臂一挥,向羽林卫将士们高声喊道:“原地扎营,将俘虏悉数捆缚,静待殿下前来处置!”
  得了高顺这道命令,数千名羽林卫纷纷应了一声,许多人翻身跳下战马,提着绳索跑到那些已经投降的淮南军近前,将淮南军兵士一个个如同捆猪猡般捆了。
  高顺击破袁胤,并且得了许多俘虏,早先曾被淮南军洗劫的各个村庄,都集中了大量粮草,由村民送到羽林卫的军营。
  不过在淝水岸边驻扎了两三日,羽林卫军营中的粮草便已堆的比小山还要高些。
  看着在军营内装成一个个麻包,堆的如同小山一般的粮草,高顺、邓展和陈宫仨人相互看了一眼,同时发出了一阵笑声。
  数日之后,洛阳城内开出了一支数万人的大军。
  走在大军最前面的,正是穿着一身金色铠甲的刘辩。
  跟在刘辩身后的,是手提方天画戟,已经换上了一身崭新铠甲的吕布。
  由于在徐州丢了赤兔马,吕布胯下骑着的只是一匹寻常的北方骏马。
  骑着寻常骏马,虽说不如赤兔马来的威猛,可吕布那魁梧的身躯坐在马背上,却还是能给人带来一阵强烈的威压感。
  除了吕布,刘辩身旁还跟着一员大将。
  此人胯下骑着一匹深棕色骏马,穿着一身熟铜战甲,在他的身后,背着两柄短戟。
  阳光照射在熟铜战甲上,战甲泛着略带些红色的金光,给他整个人都多添了几分威仪。
  两柄短戟,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好似正向世人诉说着它们追随主人,在沙场之上夺去了多少敌军的性命。
  与吕布并骑而行的并非承担训练象兵之责的典韦,而是太史慈。
  由于曹操正在讨伐淮南东南部,刘辩认为讨伐淮南,根本无须所有将领全部出征。
  因此大部将军都留在了洛阳,只有少数几员大将跟随刘辩前往淮南。
  七万人的大军,主将正是如同刘辩所说那样,是由吕布担任。
  太史慈随军出征,并不会上战场与淮南军厮杀,他的职责只有一个,带同卫兵,护卫刘辩周全!
  “奉先!”离开洛阳,向南行进足有百多里,刘辩向跟在身后的吕布问道:“讨伐寿春,奉先可有破城之策?”
  刘辩问起他可有破城之策,吕布低下头略微沉吟了一下,便对他说道:“回禀殿下,末将以为,曹操正于扬州一带讨伐淮南军,袁术从各地调兵不及,寿春只是一座孤城。我军到了彼处,只须将寿春团团围住,不出旬月,城内缺粮必定大乱!”
  扭头看着吕布,刘辩微微一笑,先是点了下头,随后又摇了摇头对吕布说道:“近日淮南军横征暴敛,也是积攒了许多粮草。而我军,尚未等到田间粮草收获,军中缺少军粮,长久围城,怕是对我军不利!”
  晓得刘辩攻城,向来不愿让兵士强攻,听了他的一番分析,吕布愣了一下才向他问道:“殿下有何计较?”
  “奉先想来也是晓得投石车?”一边骑马往前走,刘辩一边向吕布问道:“奉先以为,那投石车可否击破城墙?”
  “殿下的意思是,以投石车向城内淮南军投掷大石……?”刘辩提起了投石车,吕布眨巴了两下眼睛,对刘辩说道:“城墙高厚,恐怕投石车不经旬月,也是难以轰坍城墙!”
  “假若不轰城墙,而是专注于城门,又待如何?”吕布对投石车能产生的效用并不是十分看好,刘辩却向他追问了一句。
  “投石车怕是无有这般精准!”摇了摇头,吕布对刘辩说道:“投石车一般都是相距城墙百步开外,所投巨石落下之处难以把握。要以投石车轰击城门,怕是难以奏效!”
  几个想法都被吕布否定,刘辩没再说话,一边向前行进,一边思忖着该如何才能将城墙轰坍,以免兵士们强登城池。
  “殿下!”刘辩正思忖着,跟在他身后的太史慈抱拳对他说道:“末将离开洛阳之前,庞军师曾交给末将三个锦囊,说是但凡殿下遇见困扰之事,可逐个拆开!”
  “又是锦囊!”听说庞统给了太史慈锦囊,刘辩微微一笑,对太史慈说道:“士元等人别处倒好,就是这喜欢故弄玄虚,着实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刘辩说出庞统等人喜欢故弄玄虚,跟在他身后的吕布和太史慈相互看了一眼,彼此一笑,太史慈才从怀中掏出了一只锦囊,双手捧着,递到了刘辩的面前。
  接过锦囊,刘辩解开扎住口的细绳,从里面拿出了一张丝绢。
  展开丝绢,看了一眼上面的几个字,刘辩愣了一下,把丝绢递给了一旁的吕布,好似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此计虽是甚妙,却也忒毒辣了一些。想来此计不是士元所想,而是出于文和!”
  从刘辩手中接过锦囊,映在吕布眼中的是“决断水源”四个字。
  “决断水源?”手里拿着写着字的雪白丝绢,吕布想了一下,对刘辩说道:“寿春坐落于淮河南岸,江淮一带向来雨水充沛,这水源……”
  “城中虽有水源,却是不足以全城人使用!”扭头看着吕布,刘辩眉头微微皱着,对吕布说道:“我军若是将城外溪流截断,城内缺水,可用水配给也是可以撑上许多时日。军师所说决断水源,怕是要我等在水源之中投毒!”
  刘辩如此一说,吕布和太史慈都是愣了一下,太史慈连忙向他问道:“若是投毒,城内军民饮用,岂非……?”
  话只问了一半,太史慈就没再把话问下去。
  并没有接太史慈的话,刘辩向他伸出手,对他说道:“军师并未说要顺序打开锦囊,想来锦囊之中计策只是击破寿春,子义可将剩余两只锦囊也拿出观看。”
  “诺!”心内也是觉着决断水源的计策太过毒辣,太史慈连忙应了一声,从怀中又摸出了两只锦囊,递到了刘辩的面前。
  从太史慈手中接过锦囊,刘辩的两只手松开缰绳,一边骑在马背上,由着战马带他向前行进,一边将其中一只锦囊打开。
  刘辩打开锦囊的时候,吕布和太史慈都没有言语,两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他手中刚刚从锦囊中抽出的丝绢。


第765章 围城打边
  展开第二张丝绢,刘辩看了一眼上面写着的字,扭头对身后的吕布和太史慈说道:“三位军师怕是在考验本王!”
  刘辩说出三位军师怕是考验他,吕布和太史慈都是一脸的愕然。
  见俩人满脸迷茫,刘辩把丝绢递给了吕布,对他和太史慈说道:“你二人看看,这条计策,击破寿春,本王要那寿春城作甚?”
  接过丝绢打开看了一眼,吕布也是满脸的愕然,又把丝绢递给了一旁的太史慈。
  看了丝绢上写的四个字,太史慈一脸迷茫的向刘辩问道:“殿下,军师这是要作甚?”
  “第三个锦囊,恐怕才真正是他们的深意!”低垂下眼睑,刘辩打开了第三个锦囊。
  当她看了一眼第三个锦囊内丝绢上所写的字后,眉头微微皱起,好似自言自语的说道:“原来如此!”
  “殿下,怎了?”见刘辩脸上现出一片若有所思的神色,太史慈在一旁问了一句。
  “你二人且看看,莫要声张!”把丝绢递到太史慈手中,刘辩小声向他们吩咐了一句。
  看了一眼丝绢,太史慈和吕布都看到丝绢上写着八个蝇头小字“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这是何意?”俩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明白这八个字究竟是何意思,几乎是异口同声向刘辩问了一句。
  “旁敲侧击,围城打边!”扭头看着吕布和太史慈,刘辩微微一笑,对他们说道:“军师的意思很明了,要我等将寿春周边彻底清除,从淮南军手中,我军可夺得粮草,正可用以助大军攻城!”
  听了刘辩的一番分析,太史慈和吕布都是一脸的愕然。
  淮南边境已是被羽林卫清理干净,寿春城就犹如一个完全袒露着躺在壮汉眼前的妇人。
  秦军南下,完全可以直逼寿春,围城打边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实在是让太史慈和吕布有些想不明白。
  发现俩人脸上都是一片迷茫,刘辩微微一笑,对他们说道:“淮南军无有援军,围城也是无处打援!我军到了寿春城外,只须以少量兵马将寿春围起,尔后大量兵马扫清四野。如此一来,将来曹军攻破扬州,也是不敢到寿春附近搅扰,我军又能积攒足够军粮,与城内淮南军对峙!”
  “殿下的意思是,要在寿春城外打一场持久之战?”刘辩的话音刚落,吕布就一脸茫然的看着他,向他问了一句。
  “嗯!”点了点头,刘辩朝吕布一笑说道:“奉先乃是主将,届时如何与淮南军作战,尚须温侯做最后决断!”
  “末将一切听凭殿下吩咐!”刘辩说出需要他做最终决断,吕布连忙抱拳低头对刘辩说道:“末将乃是待罪之身,如何敢妄言主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看着吕布,刘辩语气平淡的说道:“本王既然任用奉先为主将,便是以奉先为股肱!股肱之将,如何做不得决断?”
  听了刘辩这句话,吕布心内就犹如打翻了一只盛满了调料的瓶子,五味杂陈,一古脑的全都涌了上来。
  他翻身跳下马背,快步走到刘辩战马前,先是双手抱拳仰脸望着刘辩,随后两腿一屈,跪倒在刘辩的马头前,对刘辩说道:“殿下待末将恩重如山,末将日后若是再敢悖逆殿下,当遭天谴!”
  “奉先请起!”吕布跪在地上,刘辩并没有下马,而是骑在马背上朝他虚抬了一下手,对他说道:“奉先之心,本王已是了然!自今往后,奉先再不可提及当日之事!”
  心内本就不是滋味,刘辩又说出不让他提及当日叛逆之事,吕布仰起脸望着刘辩,过了好一会才应了一声:“诺!”
  刘辩率领七万秦军出了洛阳城,此时寿春城内的袁术却是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听闻秦王以吕布为主将,率七万大军进逼淮南!”寿春城内,袁术的皇宫大殿上,身穿墨色皇袍的袁术双手背在身后,在大殿内来回的走了数圈之后,向殿内的淮南军将领与他的一众文臣问道:“你等可有退敌之策?”
  “陛下!”袁术满心焦躁,已是被南下的秦军吓的慌了神,早先曾一力怂恿他称帝的杨弘站了起来,抱拳躬身对他说道:“张勋眼下正在九江一带,陛下可传令张勋,前来寿春,与秦军于淮水对峙!”
  “秦军已然出发,自寿春到九江,尚有许多路程。”看着杨弘,袁术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向他问道:“待到旨意传至九江,张勋可否按时赶到淮水,尚难定论!”
  “陛下!”袁术的话刚落音,纪灵就站了起来,抱拳对他说道:“眼下寿春城内精兵五万,末将愿引领两万兵马,先去淮水南岸驻扎,阻挡秦王渡河!”
  “将军之言不差!”纪灵的话音刚落,另一员淮南军将领便站了起来,先是抱拳躬身向袁术行了一礼,随后向纪灵问道:“只是将军可有想过,秦军羽林卫已然到了淝水!将军引领两万兵马在淮水一线驻扎,羽林卫若是从背后向将军发起突袭,该当如何?”
  问话的将军也是袁术手下一员猛将,此人姓刘名勋,在淮南军中也是颇有威望。
  刘勋的一番话,把纪灵问的愣了一愣,迟疑了一下才说道:“秦军羽林卫既是已到了淝水一线,本将军便引领大军,先将羽林卫剿灭,尔后再去淮水一线布防!”
  “剿灭羽林卫?”纪灵的话刚说出口,刘勋就撇嘴笑了笑,对他说道:“将军或许不曾听闻秦军羽林卫击破袁胤将军之战。”
  刘勋提起袁胤,袁术眉头越发拧的紧了。
  袁胤在淝水岸边被秦军羽林卫击破,战报早已传到了袁术的手中。
  那一战,两千淮南军竟然只有两百多人成功逃进淝陵,被羽林卫诛杀的兵士,多大四五百人,其余悉数被俘。
  最让袁术心生烦闷的,是他向来引以为傲的淮南军,在那一战之中,竟然只是被羽林卫压着打,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
  整场战斗,据说羽林卫一人未有折损。
  “以刘将军之意,此战该当如何?”扭头看着刘勋,袁术脸色铁青的向他问了一句。
  “纪将军独自领军前往淮水,自是无法抵御身后之敌!”袁术向他问起该如何应对秦军南下,刘勋连忙抱拳躬身对袁术说道:“纪将军率领两万大军于淮水岸边布防,末将愿引领一万大军,在纪将军身后列阵!”
  “如此一来,城内便只有两万兵马!”刘勋提出要引领一万兵马为纪灵守住后阵,袁术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朕还是下旨要张勋尽速返回寿春!”
  袁术拒绝了纪灵和刘勋在淮水岸边布防的提议,俩人脸上都是现出了一片失望的神色。
  常年领军作战,纪灵和刘勋都晓得,寿春临近淝陵,秦军若是进入山中,随时可对寿春发起进攻,而城内的淮南军想要出城寻敌却是要多了许多难处!即便届时秦军攻城不下,淮南军想要肃清寿春周边秦军,也是相当困难。
  假若在淮水一带布防,等到张勋大军赶来,便可一举击破已经过了淮水的秦军羽林卫,尔后淮南军同秦军在淮水两岸对峙,秦军长期无粮,必定退回洛阳。
  可袁术却根本没想这么多,他只想到了城内若只余下两万兵马,一旦秦军围城,寿春城将会少了许多防御力量。
  “来人!”心内已是做了决断,袁术向大殿之外喊了一声。
  一名守殿卫士听到袁术的召唤,赶忙进了殿内,站在临门的位置,抱拳躬身,等待着袁术下达旨意。
  “即刻着人前往九江,传达朕的旨意!”看了那守殿卫士一眼,袁术对他说道:“令张勋率领大军回援寿春,在秦军到达之前,务必进入寿春城内!”
  “诺!”得了袁术的旨意,守殿卫士退了出去,寻人前往九江传达旨意去了。
  “众位!”待到守殿卫士离去,袁术环顾着大殿内的众人,对他们说道:“秦军势打,曹操又在东南一带与我军作战,我军兵马多在战场厮杀!这寿春城是我等最后的屏障,若是丢了,不但是朕,就连你等怕也是要落个身首异处!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