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554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554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出吕布神色中露出了一丝恼怒,于毒晓得若是话说的差了,恐怕吕布当场就会翻脸,并没敢立刻回应。
  见于毒没有说话,吕布眉头皱的更紧,追问道:“莫非将军不欲死守寿春?”
  “不!”吕布问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已是十分不善,于毒连忙说道:“末将只是以为,我军死守寿春,殿下怕是不会派来援军,至多只会令人前来接应!”
  “你是说……”于毒的话刚落音,吕布就一脸疑惑的问道:“殿下要放弃我等?”
  “末将并非这个意思!”见吕布想的差了,于毒看着城外还在攻城的曹军说道:“温候前来驰援寿春,半道遭遇曹军拦截,曹军恐怕已是早做好了围城打援的打算!”
  领军前来驰援寿春,竟于半道被曹仁打了个落花流水。
  这件事在吕布心头,始终是个耻辱。
  此时于毒提及,吕布心内已是一阵憋闷,直恨不得再次跳出城墙,与城下的曹军厮杀一场。
  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于毒既然会当着他的面说出那件事情,后面必定还有话要说,吕布也想听听于毒对战局如何分析。
  “殿下若是再发兵前来救援,半道怕是还会遭曹军伏击!末将若是猜测不错,殿下发兵那是自不消说,不过我军援兵,恐怕只会在淝陵一带等候,待温候领军杀出城去,他们再做接应!”看着吕布,于毒终于把他心底的话给说了出来。
  “某领兵出城?”听完于毒的这番话,吕布冷笑了一声,向他问道:“那么于将军要做甚么!”
  望着城外虽然还在进攻,可攻势已经消退了许多的曹军,于毒轻叹了一声说道:“末将奉命镇守寿春,自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只当于毒是有其他打算,根本没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吕布愣了一下,瞪眼看着他问道:“若果真如将军所说,将军莫非……?”
  “此时并非探讨日后之事的时候!”吕布问到于毒的打算,于毒咧嘴一笑,将两只短斧提起,对吕布说道:“待到援军来时,我二人再做计较不迟!”
  看着于毒,吕布虽说心内满满的都是疑惑,可他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曹军的攻势虽说消退了不少,却还在持续进攻着城墙,此时确实不是商量后路的时候。
  吕布同于毒死守寿春,两支大军也开出了洛阳城。
  寿春与下蔡只隔了数十里,从洛阳出发,一路上两支大军也是同行。
  张辽和太史慈领着大军,并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文远,曹操此番突然向我军发难,已是在殿下意料之中,可曹军竟能将吕布麾下三万大军击溃,着实出乎我等预料!”一边缓辔前行,太史慈一边对张辽说道:“下蔡乃是曹军占据淮南一地的要地,文远怕是……”
  “子义多虑了!”太史慈的话还没有说完,张辽就微微一笑,对他说道:“下蔡,乃在寿春以北,曹军若要进攻下蔡,须先击破寿春,尔后渡过淮河。此番出征,子义倒是须多加谨慎才是!”
  “文远所言不差!”点了点头,太史慈嘴角微微一牵,对张辽说道:“殿下要某到了下蔡,只须将大军驻扎于淝陵之上,尔后摇动战旗,让城内守军晓得我等到了!某这几日一直在寻思殿下深意,始终是难得要领!”
  “殿下打算放弃寿春!”太史慈的话刚说完,张辽就轻叹了一声说道:“寿春一战,我军着实伤亡太多。曹军未有围城之前,便已是做了打援的准备。眼下曹军已是将寿春围的铁桶一般,又如何不会打援?”
  其实早已经想明白了刘辩的意图,太史慈之所以这么说,为的是给下句话做铺垫,想知道张辽若是遇见这种事,会如何去做。
  待到张辽把话说完,他小声问了句:“若是某不在淝陵驻扎,而是领军攻击曹军背后,文远以为如何?”
  “怕是会全军覆没!”太史慈刚说出他的打算,张辽就毫不客气的说道:“殿下之所以如此安排,想来定是了然曹军部署,子义贸然行事,恐怕不仅不能将吕布等人从寿春救出,反倒还会将两万将士的性命葬送在寿春!”
  刘辩虽然安排太史慈只许在淝陵附近驻军,不许进攻曹军,可他却并没有把握住曹军的部署情况。
  在吕布军被曹仁击破之后,所有派往寿春一带的斥候,都没能带回有用的讯息。
  有些斥候,甚至到了寿春一带,便再没回到洛阳!
  刘辩如此安排,正是基于寿春附近曹军对伺候都剿杀的如此彻底,而做出的决断。
  听了张辽的一番话,太史慈愣了一下。
  他看出了刘辩的意图,晓得刘辩已经放弃了寿春。
  在他想来,若是突然袭击曹军背后,或许还能将曹军击溃,从而解除寿春之围。
  可张辽说的这些话,却是让太史慈心内有些犯起嘀咕。
  若曹军真的有所部属,他贸然行事,两万大军或许真会如同吕布早先率领的三万大军一样,全都落入曹军的陷阱!
  两支大军并做一处,朝着淮南地界推进,寿春城的攻城战,也暂且进入了尾声。
  曹军经过一整天的进攻,在城墙下留下了无数死尸,受伤的曹军更是数不胜数,可寿春城依然屹立,城头上秦军的旗帜,也在随风猎猎翻飞。
  伫立于中军,曹仁微微蹙着眉头,凝望着远处的寿春城墙,思索着如何才能将这座屹立于淮水之畔的城池攻破。
  寿春,在战国末年就是楚国的都城,当年秦始皇的大军进攻这座城池,也是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而今守城的军队,是以强悍著称的秦军。
  经过先前的截杀,秦军减员十分严重,而且将士的士气也是达到了从未有过的低谷。
  在这种情况下,曹军攻城,城上的秦军依然是誓死守城,攻城的曹军甚至连一个真正踏上城头的都没有。
  持续强攻,恐怕等到寿春城被攻破之时,曹军也已伤亡过半。
  就在曹仁望着寿春城一筹莫展时,一名兵士飞快的跑到他身后,抱拳对他说道:“启禀将军,军师着人送来书信!”


第852章 可想活下去
  听说郭嘉送来了书信,曹仁连忙向报讯的兵士说道:“速速将送信之人领来!”
  报讯的兵士应了一声,转身飞快的跑了。
  没过多会,他便领来了一个满脸尘土气息的曹军士兵。
  见了曹仁,满脸尘土气息的曹军士兵赶忙抱拳躬身向他行了一礼。
  朝那曹军虚抬了一下手,曹仁向他问道:“可是军师有书信交于本将军?”
  “正是!”直起身子,兵士伸手从怀里摸出了一封书信,双手捧着递到了曹仁面前。
  接过书信,曹仁朝那兵士摆了摆手说道:“你且下去歇着吧!”
  兵士应了一声,告了声退,在一名曹仁亲兵的引领下,进入军营歇息去了。
  展开书信,曹仁只是简单浏览了一遍信上的内容,一双眸子就顿时亮了起来。
  一直伴在他身旁的一员偏将见他两眼放光,脸上已是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欣喜,小声问了句:“将军怎了?莫不是军师有破城之策?”
  “正是!”手中捏着书信,曹仁点了点头,向那偏将问道:“日前我军击溃秦军,所得军旗可有丢弃?”
  “并未丢弃!”抱拳朝曹仁一拱,偏将先是答了一句,随后有些茫然的问道:“军师何计?因何要用秦军军旗?”
  将书信展开,曹仁把信摆在那偏将面前对他说道:“我军早先击破吕布,军师料定秦王还会发兵来救,只是此番秦军恐怕不会轻易中了我军围城打援之计!”
  “若是如此,我军岂非要被秦军包围其中?”听说秦军不会再中围城打援之计,偏将愣了一下,实在没想明白危机就在眼前,曹仁因何反倒显得异常欣喜!
  “看完军师书信再说!”面带笑容,曹仁令那偏将把书信看完,待到偏将脸上流露出一片恍然的时候,才问道:“怎样?可晓得军师如何谋划!”
  “若是依照军师所言,我军只须做下部署,寿春城便是手到擒来!”看完书信,已经明白郭嘉意图的偏将,也是一脸欣喜的看着曹仁说道:“将军日后返回许都,曹公必定重重厚赏!”
  “厚赏不厚赏的且是后话!”曹仁摆了摆手,对那偏将说道:“我等在秦军援兵到来之前,将寿春拿下方为紧要!”
  “此事交于你,明日一早,你便做好部署!”看着身旁的偏将,曹仁小声对他说道:“能否攻破寿春,便要看你如何领军了!”
  “将军放心!”曹仁将一桩功劳交给他,偏将晓得,若是这次事情做的好了,回到许都,升官进爵那是少不了的,赶忙向曹仁谢了一句说道:“承蒙将军栽培,末将即便丢了脑袋,也是要将事情办的稳妥!”
  朝偏将摆了摆手,待到偏将离去,曹仁望向寿春城的目光,已是多了几分炙热,就好似寿春已经在他囊中一般。
  经过白天血腥的厮杀,夜幕悄悄笼罩了寿春城。
  远处曹军的军营内,亮着一团团的火光,寿春城墙上的秦军,也点起了一支支火把。
  一个年轻兵士背靠城垛坐着,仰脸望着满天的星斗,手中捏着一捧粟米,却并没有将粟米填到嘴里。
  “怎了?”和年轻兵士靠坐在一处的,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兵,见年轻兵士捧着粟米没有吃,老兵小声说道:“趁着曹军未有攻城,能吃一些是一些。真个要打起来,也是要有体力才成!”
  “老哥,你说我们会不会死?”望着满天的星斗,年轻士兵好像是自言自语,却又明摆着是在向老兵发问的说了一句。
  “或许吧!”老兵嘴角牵了牵,将手中的粟米填到嘴里,等到把粟米咽下去,才对年轻兵士说道:“不过曹军会比我们死的更多!”
  “我想娘亲了!”望着夜空,年轻兵士的眸子中闪烁着一丝亮晶晶的光泽,虽说眼泪没有流出来,说话却也有了几许哽咽。
  “兄弟!”轻轻拍了拍年轻兵士的肩膀,老兵对他说道:“谁不想家呢?我小闺女再过几天足岁,我可是连家都回不去了!”
  说着话,他轻叹了一声,扭过头朝身后看了一眼。
  他是靠城垛坐着,回过头看见的也不过是城墙上的青石而已,根本不可能看见城外曹军的军营。
  “老哥,如果我们都能活着,那该多好!”咧嘴一笑,年轻兵士抬起手臂擦了把眼角的泪珠,对老兵说道:“我能回家看娘亲,你能回家见你的小闺女……”
  “总有人要死的!”摇了摇头,老兵语气带着些萧瑟的说道:“前些日子死去的兄弟们,哪个没有家?哪个家中没有亲人?”
  听着老兵的话,年轻兵士没再言语,脸庞上渐渐的浮现出一片悲楚。
  他也是跟随吕布前来驰援寿春的士兵之一,当日被曹军截杀,那一战是多么的惨烈,他是有着亲身的体会。
  若不是当时有个兄弟将他推开,他早已被曹军的乱箭射死。
  推开他的那个兄弟,已经倒在了战场上,而他却活了下来……
  老兵说的没错,谁没有亲人,谁又没有家?
  可他们生活在乱世之中,若不拿起兵器,他们就会被别人当成猪猡一般屠杀!
  “我们的亲人都在洛阳,都在大秦!”扭头看着年轻兵士,老兵并没有看穿他心内在想着什么,继续对他说道:“若是我们退缩了,曹军便会长驱直入,一旦攻破洛阳,亲人就会遭受多少磨难!想想当年董卓是如何残害乡亲们,到如今我后脊梁上都会直冒冷汗!”
  “老哥,你不用说了!”微微一笑,年轻兵士对老兵说道:“我都懂!只要殿下没有下令要我等撤走,就算是死,我也会死在这城墙上!到时候,至少娘亲会告诉乡亲们,她的儿子是为了大秦和乡亲们战死的!”
  话说到这里,年轻兵士已经有些哽咽了。
  他终究还是年纪太小,虽然道理已经明白,可想到会死在寿春,想到再也不能见他的父母双亲,心中的悲伤还是难以掩饰。
  伸出手臂搂住年轻兵士的肩膀,老兵托了托他捧着粟米的手说道:“吃吧,把粮食吃下去,等到曹军攻城,我等还有一场恶战!”
  “嗯!”年轻兵士应了一声,和着眼泪,把粟米凑到了嘴边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
  城墙上到处都是靠城垛坐着的秦军,虽然满城墙都是人,可四周却是静的出奇。
  除了偶尔会有几个人窃窃私语说些什么,城墙上只有火把上的火苗在风中跳跃时发出的“呼呼”声。
  插在城垛上的战旗猎猎翻飞,就好似正在给秦军将士们做着鼓舞。
  可此时的秦军,却并没有人有心思去在意翻飞的战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脑子里想着的,都是能不能活过明天!
  经历了白昼的厮杀,自从曹军退去,吕布和于毒就在商议着下一步该如何巩固城防。
  于毒已经想到了让城内大部秦军撤出,可外援尚未来到,此时撤出,无异于送给曹军屠杀。
  大致对援兵来到之前的布防做了规划,吕布和于毒决定先去城墙上巡视一番。
  从未吃过败仗的秦军,近日是连续战败,以往都是他们围城,此时却被敌军围在城内,秦军将士的情绪必定会有很大的波动。
  吕布和于毒都很清楚,他们此时巡视城防,对稳固军心有着极为紧要的作用。
  肩并着肩从城门楼上走下,吕布和于毒一路上看见的都是靠城垛坐着的秦军。
  当他们走过时,一些秦军兵士会抬起头看上他们一眼,但极少有人站起身向他们打招呼。
  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疲惫和萎靡,虽然每个人都晓得他们为什么而战,可士气却还是已经跌落到了最低点。
  看着城墙上的秦军将士,吕布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小声向一旁的于毒说道:“将士们已然疲累,且连番战败,此时士气正自低落,若是如此下去,曹军即便只是强攻,恐怕我等也是守不得几日!”
  于毒低垂下眼睑,沉默了片刻,才对吕布说道:“早先追随殿下作战,每有大战,殿下都会鼓动将士们一番,今日温候何不对将士们说些甚么?”
  吕布点了点头,没有再跟于毒说话,而是一手按着剑柄,挺直着身板,朝城墙上的秦军将士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