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607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60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咕哝着表示不满的卫士撇了撇嘴,望着小村内点点篝火便没再言语。
  就在这十几个卫士望着小村的时候,坐在最边角的卫士突然一把抽出了长剑,猛的站了起来。
  那卫士站起来的同时,另外几个卫士也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赶忙将长剑抽了出来站起身望着马蹄传来的方向。
  远处小村里还传来村民们载歌载舞的声音,可马蹄声在卫士们的耳中,却是异常的清晰。
  马蹄声并不杂乱,从那有序的踏动地面的沉闷声响,卫士们能听的出,朝他们这边奔来的,只有一匹快马。
  蹄声越来越清晰,终于,在卫士们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骑着快马的身影。
  马背上的那个人,身形很是高大,头上戴着一顶宽边的竹编斗笠。
  斗笠这种物事,只有南方多雨的江边才较为普及,在洛阳一带有人戴着斗笠,着实是会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看到那人的身影,十多个卫士不免都有些紧张了起来,纷纷持着剑,面朝着那个离他们越来越近的人。
  骑着马的汉子策马奔到离他们只有七八步远近的地方,猛的一提缰绳,胯下骏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离河边很近的地面,湿气很重,人立而起的骏马两只前蹄落在地面上,除了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根本是连半点尘埃也没扬起。
  持剑与那汉子对峙着,卫士们心内都是有些紧张。
  虽然对方只有一个人,可习练剑术也算是颇有几分造诣的卫士们,却是能看出,这个人的剑术造诣,绝对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可以比拟。
  “你是何人?”一个卫士持着长剑,在那人勒住战马的同时,跨步向前,向那人冷冷的问了一声。
  马背上的汉子并没有言语,他甚至没有将斗笠掀开,只是以一双如刀的目光,在眼前的十多个卫士身上逡巡着。
  看着这十多个卫士的时候,马背上的汉子就像是在看着一群待宰的羔羊,目光让卫士们浑身都感觉很是不太爽利。
  与卫士们对峙了片刻,马背上的汉子并没有向他们发起进攻,而是伸手到怀里,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书信,甩向了那十几个卫士。
  甩出书信之后,那汉子一勒缰绳,兜转战马,朝着一片浓重的夜幕策马奔了过去。
  他甩出的那封书信,在河风的吹拂中,就好似翩翩的蝴蝶一般,翻转着、舞动起靓丽的风姿,摇摇曳曳的掉落在地面上。
  一个卫士跨步上前,将书信捡了起来。
  展开书信,卫士看见上面并没有写太多的字,只是写着“朔日子时,秦王薨”几个大字。
  看到这几个字,卫士心中陡然一惊,连忙抬头朝夜空看了看。
  满天的星斗铺满了夜空,只有一轮如同女子眉黛般细小的月牙儿挂在半中天。
  下弦月已是快要被夜色掩蔽,朔日眼见就要来临。
  望着夜空中那轮月牙儿,那卫士再也不敢耽搁,赶忙向身旁的另外几个卫士喊道:“刺客传来书信,朔日子时刺杀殿下!我等快去禀报殿下!”
  十多个卫士听说是刺客前来传信,定下了刺杀秦王的日子,丝毫不敢多做耽搁,连忙跑到他们藏匿战马的地方,纷纷翻身跳上马背,策马朝着小村冲去。
  正在村内空地上狂欢的人们,听到村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都纷纷止住了狂欢的动作。
  女人带着孩子,飞快的跑进了家中,而男人们则从家里找处兵刃,在村子里摆出了一副迎战的态势。
  村民们的反应很快,原本还在狂欢的他们,只是在马蹄传来的那一瞬间,便做出了应对,显然平日里对应付外敌突袭没有少做工夫。
  淘浣娘和翠姑一同返回家中躲避去了,刘辩双手背在身后,眉头微微蹙着,望着传来马蹄声的方向,连一句话也不曾说过。
  王柳、王榛则早已抽出长剑,分别立于刘辩左右两侧,静静的等待着村外骑马的人来到此处。
  当十多个骑着骏马的身影出现在王柳、王榛视线中的时候,俩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的脸上都现出了一抹疑惑。
  她们认出了那十多个身影,那些人正在她们暗中安排在外围保护刘辩的卫士。
  这些卫士应该是守在外围,根本不应该贸然前来面见刘辩。
  他们来了,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外围出了问题,而且一定是他们无法应对的事情。
  王柳、王榛晓得来的是什么人,村民们却是不晓得,依然一个个摆出了如临大敌的架势,只等着来人到了,一旦侵犯村子,便展开一场厮杀。
  十多骑快马进了村子,片刻也没有耽搁,径直朝着刘辩这边奔了过来。
  到了离刘辩只有十多步的地方,卫士们纷纷跳下马背,其中一人飞快的跑到刘辩身前,半跪在地上,双手举着他们刚才得的那封书信说道:“启禀殿下,此处有书信一封,恳请殿下即刻返回王府!”
  卫士的一句话出口,附近的村民全都愣住了,一双双眼睛都看向了刘辩。
  村民们第一眼看见刘辩的时候,都觉着他和秦王生的十分相像,可转念一想,秦王日夜操劳,哪里有闲暇来到此处?于是便想当然的把刘辩当成了一个寻常的客人。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位看起来与秦王十分相像的人,恰恰就是秦王!
  “小民叩见殿下!”只是愣了一愣,百夫长立刻就反应过来该如何去做,赶忙跪伏在地上。
  百夫长一跪,包括朱三在内的所有村民全都跪了下去。
  转身朝村民们虚抬了一下手,刘辩并没有立刻去接卫士手中的书信,而是向村门们说道:“乡亲们今日丰收,本王也很是欣喜!本王只愿乡亲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河岸边上,本王布下的龙门阵,乃是守网待鱼之法,乡亲们可每隔两三日去检视一番,至于去河中捕捞,还是莫要荒废了!”
  “小民等谨记殿下教诲!”跪伏在地上,所有的村民都齐齐应了一声,不过却并没有人敢抬头多看刘辩一眼。
  就在村里的汉子们都跪在地上的时候,先前藏在屋内的妇人与孩子们也都纷纷走出家门,跪倒在汉子们的身后。
  翠姑陪着淘浣娘从屋内走了出来,听到村民们呼唤刘辩为“殿下”,翠姑即使再愚钝,也是晓得淘浣娘是秦王的女人。
  陪着淘浣娘出门,翠姑想要伸手去搀扶淘浣娘,却有惧怕唐突了,好几次都没敢真个将手伸出去。
  见翠姑如此模样,淘浣娘微微一笑,主动伸出手,与翠姑牵着,走出了家门。
  手被淘浣娘牵着,翠姑浑身陡然一震,就好似触电一般,却不敢将手给抽回去。
  与翠姑牵着手儿出了家门,淘浣娘走到刘辩身侧,先是松开了翠姑,尔后向刘辩福了一福。
  “王榛,本王以为,你该给翠姑一个解释!”看到淘浣娘和翠姑来到面前,刘辩嘴角牵起一抹笑意,向王榛说了这么一句。
  “诺!”刘辩的身份已经暴露,王榛也没有必要再隐藏她的真实身份,不过身旁全都是村民,若是把话说的太开,反倒会给翠姑招惹来许多麻烦,她先是抱拳应了一声,尔后走到翠姑身前,附在她耳朵上,小声说了句什么。
  听完王榛说的话,翠姑一脸愕然的看着她,眼窝中已是蕴集起了晶莹的泪光。
  “翠姑妹妹,末将日后定会常来看你与朱三哥!”在翠姑耳边说了一句话之后,王榛牵着翠姑的手,朝她甜甜一笑说道:“我等既是有缘,妹妹何妨叫上一声姐姐?”
  当王榛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时,心内明白究竟发生过什么的朱三是满脸的愕然。
  他为翠姑选的“男人”,没想到竟然是秦王身边的女将军,如此一来,可是真的闹出了个大笑话,好在村子里的村民们并不晓得这些,否则他与翠姑日后定是无颜在村内生活下去了。
  双手被王榛牵着,翠姑红着脸,轻声唤了一句:“姐姐!”


第936章 敢捋虎须的剑客
  从卫士手中接过书信,刘辩只是简单看了一眼信上的几个字,脸色就陡然冷了下来。
  他将书信叠起,递给了一旁的王柳,并没有多做任何表示,只说了一个字:“走!”
  刘辩领着淘浣娘等人跨上战马,策马离开小村,村子里的男男女女还都追到村口远远目送着。
  夜晚的视野,要比白天近了许多,十数匹快马进入夜幕之中,很快便消失在村民们的视线里。
  “哎呀!”正向村外眺望着,朱三猛的一拍脑袋,好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向周边的人喊道:“坏了!殿下留下的龙门阵,我等得要好生看顾着!”
  朱三这一喊,村子里的村民们这才像是想起了什么,赶忙一窝蜂的朝着洛水岸边奔去。
  刘辩留下龙门阵,为的不过是教会村民们一个不用下水也能抓住鱼儿的法子。
  起先村子里的村民们,只是将龙门阵保护了起来,几天后他们中的几个人无意间将龙门阵的网提起了一些,发现其间有着许多的鱼儿,自此之后,龙门阵便在洛水岸边流传了开来,很快在整个大秦的渔村普及。
  这些都是后话,只说刘辩领着王柳、王榛等人,借着夜色,策马朝洛阳方向一路疾驰。
  在他们即将到达洛阳的时候,路边上一个戴着大斗笠的人脸色阴沉,远远的望着策马疾驰而过的刘辩等人。
  此人头上戴着的宽大斗笠,将他的脸面遮住了大半,不过若是特别留心,却还是能看出,在他的嘴角到耳边,有着一条长长的刀疤。
  刀疤很长,从嘴角一直横亘到耳门,显得很是有些触目惊心。
  远远凝望着刘辩等人朝洛阳城方向奔去,直到他们的身影在视线中消失,戴着斗笠的汉子才双腿朝马腹上一夹,策马走上了官道。
  并不知道暗中有人跟踪他们的刘辩,领着王柳、王榛等人,一路疾驰,到了洛阳城外,跟随在他身后的卫士将城门叫开,一众人连片刻也没多耽搁,骑着战马,飞快的冲入了城内。
  这个时代的城池,自是没有后世那种夜生活的概念。
  到了夜晚,城内便是一片宁静,街道两侧的店铺,已是悉数打烊,城内的百姓们,也是家家闭户。
  十多匹快马奔驰在街道上,沉重的马蹄踏着青石路面,发出急促的“嘚嘚”声响。
  战马穿过数条街道,径直奔向秦王府。
  王府大门进入晚间,便会紧紧关闭,众人到了王府门外,刘辩刚翻身跳下马背,一个跟着他的卫士便飞快的跑到大门口,抓起门环,用力的拍打起来。
  “何人击门?”门环敲击着木质的大门,刚响了两声,里面就传出了一个卫士的声音。
  “殿下回府,快快开门!”敲打大门的卫士止住了手上的动作,向着府内喊了一嗓子。
  大门缓缓的打了开来,一个卫士伸出头朝外看了一眼。
  看到穿着一身百姓深衣的刘辩站在大门外,那卫士赶忙朝一旁摆着手喊道:“殿下回府,快快开门!”
  “这个门得装个猫眼了!”领着王柳、王榛等人进入府内,刘辩在走过大门的时候,嘴里小声咕哝了一句。
  他这句咕哝,说的是有些含混不清,守卫大门的卫士们,还以为他是责怪门开的太慢,一个个低头躬身,连吭都不敢多吭一声。
  进入正门,刘辩并没有立刻朝后园走,而是向身后跟着的一个卫士说道:“即刻讲徐庶和陈宫请至前厅,本王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卫士应了一身,折返回去,又出了正门。
  刘辩领着王柳、王榛,径直朝前厅去了,淘浣娘则在几名卫士的护送下,回了后园,前往她的寝宫。
  在王柳、王榛的护送下,刘辩刚走上前往正厅的阶梯,守着正厅的卫士已经将厅内的火烛点燃。
  诺大的前厅内,分作两侧摆放着二十多支烛台,每支烛台上,又都能点燃着八支白烛。
  夜晚的风儿,从前厅正门灌入,烛台上的白烛火苗摇曳,在扭动着腰肢的同时,在厅内铺满了金灿灿的烛光。
  进入正厅,刘辩径直走到主座坐下,王柳、王榛则分别立于他的身后。
  仨人都没有更换衣衫,依然保持着一副寻常百姓的装扮。
  待到坐下之后,刘辩朝一旁的王柳伸出手。
  他虽是并没有言语,王柳却还是很识趣的从怀中摸出了那封书信,双手捧着,递到了刘辩的面前。
  从王柳手中接过书信,刘辩将书信展开,默不吭声的看着上面写的七个大字。
  朔日子时,秦王薨!
  七个大字就好似染了鲜血一般,在刘辩的眼皮子前跳蹿着。
  对于刘辩来说,这七个大字,要比任何一方豪雄给他下战书来的更加震撼。
  邓展而今领着龙骑卫去了河套,刘辩的身旁还有着王柳、王榛两位剑客。
  王榛的剑术虽说比不得王柳,可寻常刺客也是不会被她放在眼中,至于王柳,那更是曾经与邓展拼了个平手的存在。
  什么人会如此托大,竟会在有着这等防御实力的刘辩面前,做出这样点明了他祭日的事来?
  刘辩百思不得其解,王柳、王榛也是一脸的茫然。
  身为剑客,俩人以往也曾与许多成名的剑客和刺客又过交集,只是挖空了心思,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人,竟会有着这样的胆气,明知她们在刘辩的身边,还下了这种挑衅的战术。
  来人是将书信直接递给外围保护刘辩的卫士,如果他想取刘辩的性命,当刘辩在小村时下手,是最为妥当不过。
  可那个人并没有急于下手,却好像是故意要玩弄刘辩一样,给他说了个具体的时间,明确了要杀他的时辰。
  虽说这样一来,刘辩就能有针对性的做出防范,可这种感觉却并不是很好。
  没有人喜欢做砧板上的肉,尤其是像刘辩这种,坐拥数十万大军,纵横捭阖少有敌手的豪雄,更是不喜欢这种被人戏弄的感觉。
  看着铺展在矮桌上的书信,刘辩的眉头紧紧的拧着,半晌也没有言语。
  就在他盯着矮桌上的书信没有吭声的时候,前厅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殿下!”脚步声在前厅的门口停了下来,接着刘辩就听到了陈宫和徐庶的声音。
  俩人原本已经睡下,得到卫士的召唤,不敢有片刻耽搁,赶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