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622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622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妨耍胛廾H肭疤氡就跸嗉 
  得了刘辩这条命令,卫士愣了一下,却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一脸纠葛的望向王柳。
  “殿下!”看出卫士心中纠葛,王柳抱拳对刘辩说道:“无名虽说处处留手,早先却是给殿下下了书信,殿下与此人相见,还要他带剑入厅,若是……”
  “身为剑客,将军可愿长剑离手?”不等王柳把话说完,刘辩已是向她问了一句。
  被刘辩这么一问,王柳愣了一下。
  刘辩说的没错,对于剑客来说,剑就是性命。
  让剑客卸剑,无疑是要了他们的性命!
  王柳和邓展之所以有时会依照大秦的规矩,在某些特定的场所卸剑,那完全是因为他们已经成了大秦的将军,再不是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的剑客!
  要无名解剑,与杀了他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刘辩说出这样一句话的时候,王柳心内不禁有些愕然,这位秦王不仅晓得如何治理天下、如何训练强悍的大军,甚至连剑客的心理,都能掌握的如此通透。
  被刘辨反问了一句,王柳扭头看向还一脸迟疑站在门口的卫士,对那卫士喝道:“殿下已然下令,如何还在此处耽搁?”
  卫士本以为王柳会说服刘辩,至少让无名解下长剑觐见,却没想到,王柳竟然会被刘辩只用一句话便说服,只得抱拳躬身,向刘辩行了一礼,转身飞快的朝着王府前门跑了去。
  “殿下有令,众人散了,请无名先生带剑于前厅内相见!”跑到王府正门,那卫士脚还没站稳,就朝着围在无名身旁的百余名卫士喊了一嗓子。
  他这一嗓子,不仅让那百余名王府卫士愣住了,就连无名,一时半会也是没能接受刘辩的这条命令。
  卫士们散去,这是卫士们必定要走的场面。
  可没等无名搅闹,就直接说出要他带剑相见,着实是让无名感到愕然莫名。
  他本打算在卫士们要他解剑的时候,好生闹上一场,且看秦王会如何说,却没想到,这些打算都还没有付诸实施,就已经没了必要。


第959章 欲止征伐唯有征伐
  秦王府前厅内,刘辩端坐在上首主座,王柳手按剑柄笔直的站在他的身后。
  曾经和王柳对决过,晓得她剑术了得,无名端坐于同刘辩相向十步开外的地方。
  跪坐在矮桌后,刘辩一只手攥成拳头,凝视着十步开外的无名,沉默了许久,才从桌上拿起早先无名送来的书信,向他问道:“这封书信,可是先生所写?”
  刘辩拿起了书信,王柳跨步上前,从他手中接过那封信,走向无名。
  “殿下莫非不怕某突然发难?”王柳刚走出两步,无名就以一种冷冰冰的语气向刘辩说道:“大殿之中,只有这位将军可与某一战,若是趁着将军递送书信之时,某起而将之击杀,试问还有何人可拦阻于某?”
  无名突然说出这么一番话,王柳也是下意识的止住了脚步,手按着剑柄,回头朝刘辩看了一眼。
  “先生若要杀本王,本王怕是早已身首异处!”面带淡然的笑容,刘辩对无名说道:“若是先生今日有心刺杀,即便王柳将军与众卫士在此,先生也的断然有行刺的机会。”
  听了刘辩说的这些话,无名脸上依然是半点表情也没有,不过看着刘辩的时候,眼神中却流露出了一丝复杂。
  见刘辩神色坦然,王柳心内也是安稳了一些,双手捧着那封无名早先送来的书信,到了无名近前,将书信托至头顶,很是恭谨的递向了无名。
  并没有去接那封书信,无名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就对刘辩说道:“此信确是某所写!”
  “信上所说时日,乃是本月朔日!”王柳见无名没有接书信,又捧着它回到了刘辩的身前,从王柳手中拿过那封信,刘辩语气很是平淡的向无名问道:“先生因何朔日未至?”
  “朔日当天,某与殿下只有十步之遥!”与刘辩相互对视着,无名毫不避讳的说出了当日他就蛰伏在距离刘辩不远的地方。
  若是这句话出自一个狂生口中,刘辩断然是不会相信,可话是从无名口中说出,便是由不得他不信。
  愕然的看着无名,刘辩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那先生因何未有下手?”
  “只因殿下说了一句话!”视线停留在刘辩的脸上,无名对他说道:“殿下当日说了一句,愿世间再无征伐,某着实想不出,还有甚么理由刺杀殿下!”
  听完无名的这些话,刘辩想起当日搂着唐姬说的那些,顿时感觉到后脊梁上一阵阵的冷汗直冒。
  特种兵出身的他,向来都有极其敏锐的直觉,可那天,他却是什么都没感觉到。
  如果无名没有说出他那天说过的话,他或许还会怀疑无名是在有意诓他,可那句话若不是无名就在现场,根本不可能晓得。
  看着无名,刘辩第一次感觉到有人能让他浑身生起森冷的寒意。
  “先生既是未有动手,因何又在洛阳城内杀人?”虽说无名让刘辩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可他却还是向无名追问了一句。
  毕竟刘辩觉着,无名在洛阳城内杀人,必定是有他的道理。
  “某不杀殿下,任何人便都不能再杀殿下!”视线始终同刘辩对视着,无名以一种水波不惊的语调说道:“那些人意图行刺殿下,某便替殿下将他们杀了!”
  只是听过无名的名头,还从来没见过他的刘辩,在听了他的这些话之后,顿时有种此人断然无法留在身边的觉悟。
  从无名决定不杀他,转而到将那些原本打算行刺的刺客全都诛杀,能够看出这个人行事,从来都是不按常理。
  刘辩心内有个猜想,或许无名之所以让天下剑客如此忌惮,并非因为他高超的剑术,真正让天下剑客感到忌惮的,是他那想到哪里便做到哪里的性格。
  “某有一事,始终萦绕心头,殿下即便不张贴告示找寻某,某也是要来向殿下问个究竟!”刘辩没再吭声,无名却是以一种盛气凌人的语气向他问道:“殿下所言,愿天下再无征伐,不晓得以何种手段做到?”
  看着无名,刘辩的嘴角牵起一抹笑容,并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向他问道:“若是本王答的让先生不满意,先生是否要当场刺杀本王?”
  “殿下与某只有十步!”无名并没有直接回答刘辩是不是会刺杀他,只是对刘辩说道:“若要杀殿下,某在十五步开外,当是不会给任何人拦阻的机会!”
  说这句话的时候,无名根本没有去看立于刘辩身后的王柳,可王柳却是下意识的将手按在了剑柄上,目光中也流露出了一抹警觉。
  盯着无名看了好一会,刘辩突然仰头哈哈笑了起来。
  刘辩突然发笑,让无名也是觉着有些摸不着头脑,看着他的时候,不免神色中流露出了一丝疑惑。
  “没想到,救了本王一命的,竟只是一句发自肺腑的话!”笑了几声,刘辩手臂架在大腿上,身子微微向前探着,向无名问道:“敢问先生以为,本王会以何种手段使得这天下再无征伐?”
  “天下豪雄纷起,大汉早如迟暮落日,殿下若要这天下无有杀伐,想来是要有场更大的屠戮!”与刘辩相互对视着,无名语气异常平静的说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是殿下能使得这乱世早些终了,也不枉某为殿下诛杀刺客!”
  原本以为无名会说出一番大义凌然的言辞,却没想到,他竟然是将事情看的如此通透,刘辩心内也是一惊。
  “先生之言不差!”点了点头,刘辩站起了身,面朝着前厅正门,张开双臂,一副王者居高临下的态势,颇是豪迈的说道:“大汉倾废,本王身为大汉皇族,每每思及桓灵之时,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黄巾肆虐,豪雄纷起,便会心痛如绞!”
  保持着双臂张开的姿势,刘辩微微仰起脸,视线转到了前厅内那朱红的房梁上,以一种异常豪迈的语气说道:“本王不信放下杀戮,便可使得还内清宁!唯恐世间不乱者大有人在,若非将这些人悉数诛杀,宇内难宁、万民难安!要使得天下安定,唯一一途,那便是杀出一片乾坤,还这四宇清宁!”
  跪坐在刘辩的面前,无名的脸上始终没有半点表情,不过在刘辩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眸子中却是流露出了一抹欣赏。
  他能看得出,在内心的深处,刘辩和他有着同样的寂寞,也有着同样的桀骜和不羁。
  只要认定了是对的,那便去做,这就是无名和刘辩共同的性格。
  缓缓放下双臂,刘辩微微拧起了眉头,低头看着还跪坐在十步开外的无名,高声说道:“不瞒先生,本王要使得这天下再无征伐,就必定要先行征伐。本王要以麾下铁骑,踏平这大汉的每一寸疆土,万里河山,尽在本王胸中!终有一天,本王要以百万雄师,灭掉天下所有不臣,还百姓个康宁安乐,还江山个水秀山青!”
  抬头看着刘辩,无名始终没有言语。
  刘辩的话中满是霸气,不过霸气中却流露出了对乱世之中苦难百姓的怜悯。
  “殿下既有如此雄心,某当暗中护持!”过了许久,无名终于站起了身,双手抱拳朝着刘辩深深一躬,对刘辩说道:“只是请殿下谨记,若有一天,殿下忘记了今日之言,某定取殿下首级,以慰天下!”
  说完最后一句话,无名放下双手,转身朝前厅的正门走了去。
  当无名离去的时候,一旁的王柳先是看着他的背影,而后又看向了刘辩。
  刘辩的脸上,始终带着一片水波不惊的宁静。
  他与无名说的这些,正是他心内的渴望。
  乱世之中民不聊生,可要了结这乱世,却是非用刀兵不可!
  与无名只是短暂的接触,刘辩却已经能触摸到无名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感伤。
  他清楚的感觉到,无名并不是如同世间传言那样冷血无情,他之所以无情,是因为这天下亏欠了他太多,让他失去了太多。
  为了更强,为了在这时间生存下去,为了和老天博一把命运,无名选择的了孤独。
  而他刘辩,却是选择了奋起拼杀!
  同样的寂寥,在两个不同人的命运中,起到了不同的效用。
  刘辩没有提及要无名留下帮他,他晓得这个要求一旦开口,无名或许对他的感观就会一落千丈。
  与其开罪一个身处巅峰却终身寂寞的剑客,倒不如多一个云游天下、我行我素的朋友!
  “传令下去!”无名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前厅门外,刘辩向身后站着的王柳吩咐道:“大秦各地,凡是无名先生所经之处,均需好生照应,无论食宿,均由大秦官府供给!”
  “诺!”无名对刘辩不可谓是无礼,可刘辩却不仅没有因此而产生半点恼怒,反倒还下令要大秦各地官府在晓得无名到时好生照应,着实是让王柳吃了一惊,不过得了刘辩的这条命令,王柳却是并没有半点迟疑,赶忙应了一声。


第960章 不同的见解
  无名已经离去,刘辩站在前厅内,半晌都没有坐下。
  立于他身后的王柳,从他的神色中看出了几分萧瑟,小声问道:“殿下因何对无名如此大度?此人……”
  “此人尤为纯粹!”不等王柳的评价说出口,刘辩就扭头看着她,对她说道:“本王虽是不晓得他经历了什么,可从他的眼神中,却是能看出,他并非如同世人所说那般妖邪!”
  从刘辩口中听到这番话,王柳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何大秦的将士们对刘辩都是一心一意,从未有人有过半点悖逆的想法。
  刘辩太懂得揣摩人的心思,只是和无名见了一面,便已是看出无名并非大恶。
  走出秦王府,无名站在王府正门外,从怀中摸出了那块刻着一个“秦”字的木牌,嘴角竟是流露出了一抹笑意。
  许多年了,自从秦娘离世之后,他便再没笑过,可这一次,他却是发自内心的欣慰。
  他看出刘辩与他一样,在内心深处都有着难以向别人讲述的寂寥,他同样看出,刘辩虽说慷慨激昂,誓言要踏平天下,却始终记挂着黎民苍生。
  如果当年的汉家皇帝不是那般昏庸,世道不是那样灰暗,秦娘就不会死,他或许到如今,也不过是生活在城内的一个寻常剑匠。
  功名利禄,对无名来说,已经没有了半点意义。
  没了秦娘,他对世间任何女子,也是无有可能产生丝毫的情愫。
  这世间本已没了他可牵挂的事情,可是今天,与秦王相见之后,他却发现,他又有了可牵挂的事情,那便是要活着看到秦王一统天下,了却秦娘“世间再无征伐”的心愿。
  刘辩在王府内见了无名,远在百里之外的许都,曹操军师荀攸的府上。
  前厅之内,荀攸端坐于矮桌后,在他对面的一张矮桌上,坐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
  中年人面皮微呈紫棠色,下巴上生着飘飘长髯,看着荀攸的时候,他的目光就犹如两柄利剑一般,好似想要以目光当场将荀攸刺死一般。
  目光如刀看着荀攸的不是别个,正是他的叔父荀彧。
  论年岁,荀攸要比荀彧还长上六七岁,可辈分要比荀彧晚些,平日里也是不敢太过招惹荀彧。
  被荀彧盯着看了好半天,荀攸浑身都被看的很不舒服,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叔父因何这般看我?”
  “公达做的甚事,莫非以为天下人皆不知晓?”瞪着荀攸,荀彧眉头紧紧的锁着,冷声说道:“派出人手行刺秦王,可是公达所为?”
  请无名刺杀秦王,正是荀攸暗中促成。
  人已经去洛阳许多日子,到如今还未传回刘辩被杀的消息,荀攸心内也是有些忐忑。
  本以为此事只有曹操与他知晓,荀攸却没想到,竟会被他的这位叔父晓得。
  在曹操的谋臣之中,荀彧忠心汉室众人皆知,刘辩乃是汉室后裔,刺杀他,被荀彧晓得,必定会有一场不大不小的风雨。
  心知瞒不住荀彧,荀攸咧嘴一笑,一脸哂然的对荀彧说道:“叔父只晓得刺杀秦王,却是不晓得因何刺杀!”
  “秦王乃是汉室苗裔,而今汉室止有秦王与当今陛下,公达意图行刺秦王,岂非是寒了天下忠臣义士的心?”荀攸毫不掩饰的承认了他派出刺客刺杀秦王的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