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667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66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大的挤压力将秦军压缩在了一处,一个个秦军倒了下去,而他们脚下,躺着的青州军尸体,绝不比他们战死的人数更少。
  人数的悬殊,使得战斗结束的进程加快了许多,青州军重步兵发起冲锋不过一盏茶的光景,战斗就已经到了尾声。
  喊杀声止歇了下来,山坡重归于一片宁静。
  无数青州军站在山坡上,他们的视线却都是停留在伫立于他们之中的两个人身上。
  立于人群之中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身上衣甲已经是残破不堪,浑身也沾满了血污,就连脸颊上,也是留着一条条的伤口。
  脸颊上的那一条条伤口深可见骨,却已经不再流淌鲜血。
  他站在人群之中,一只手掐着一个青州军的颈子。
  被他掐着颈子的青州军,面皮呈现着青紫的眼色,眼珠突出舌头也微微外吐,已是死去有一会了。
  掐着那青州军颈子的不是别个,正是率领这支秦军骑兵的偏将。
  糊满了血污的脸上,神色一片凝重,他的眼睛平视着前方,眸子里却是没有了半点神采。
  他已经死去,死在了无数曹军的短矛之下。
  在临死的那一刻,他还紧紧的掐住了一个青州军的脖子,拉了一个垫背的敌人。
  山坡上的青州军望着他,离的近些的,在看着他的时候,眼神里还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恐惧。
  鲜血的味道萦绕于山坡,死亡的气息在每一个活着的青州军心头缠绕。
  没有人上前将那秦军偏将推倒,四周的所有青州军,在看着已经死去的他时,心内都难免涌起了一阵阵的恐慌。
  山坡之上,孙观与荀攸并肩而立。
  望着被青州军团团围住的秦军偏将尸身,他们的脸上也是一片凝重。
  被敌人包围,还能如此勇猛厮杀,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们的前进?
  一股凌冽的山风在山岗上刮过,吹的每一个青州军浑身都感到一阵阵森冷的寒意。
  山风掠过僵立于杀场的秦军偏将,偏将的身体微微晃了一晃,终于直挺挺的朝侧面倒了下去。


第1030章 洛阳来的军令
  站在山岗上,望着那直挺挺倒下的秦军偏将,孙观取下了头盔,将头盔环保在臂弯中。
  他的脸色一片凝重,站在他身旁的荀攸,也是同样的满脸凝重。
  “传令下去,厚葬秦军!”沉默了许久,孙观终于从口中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立于他身后的一名亲兵应了,飞快的朝着山坡下跑了去。
  在那亲兵传达了孙观的命令之后,一群青州军纷纷将兵刃收起,为秦军战死的双方将士收尸。
  一具具尸体被青州军丢进挖好的深坑中,当两个青州军兵士抬起秦军偏将的尸身,也打算和其他尸体丢在一处时,一个青州军军官拦住了他们。
  抬头朝山岗上望了一眼,那青州军军官缓缓的摇了摇头。
  见军官摇头,两个青州军兵士轻手轻脚的把尸体摆放在地上,而后到一旁,用铁锹另外又挖了个坑。
  独立的墓穴挖开,两名青州军兵士扭头朝军官看了一眼,见军官点了点头,这才再次抬起秦军偏将的尸身,将他摆放在了那个刚挖开的墓穴中。
  一捧捧泥土填进深坑,埋葬秦军偏将的两个兵士,很快就垒砌起了一个小小的坟茔。
  与一旁埋葬双方战死将士的两个鼓包挤在一处,这个坟茔显得有些渺小。
  不过它的地势却是在两个鼓包的上方,就好似一员威武的将军,正站在点将台上,凝望着台下的大军一样。
  山岗上的孙观和荀攸都没有说话,远远望着那座刚刚垒砌起的坟茔,俩人的心底都涌起了一股崇敬和担忧。
  他们崇敬的是,秦军将士竟是有着如此强悍的战意,一场厮杀结束,千余名秦军,竟是无一生还。
  而他们担忧的是,还有近六万秦军在轩辕关附近,随时可能来到。
  六万秦军,与一千秦军自不是同等概念。
  在人数上,青州兵并不占有优势,双方一旦正面厮杀,青州军绝对会以极快的速度溃败。
  稍有不慎,许都危矣!
  虽然都没有说话,可两个人的心底,却是涌出了一个同样的念头。
  此时的轩辕关内,近六万秦军列着整齐的阵型,正看着驻马立于他们面前的五位将军。
  两支秦军会师,大军人数翻倍,对强行攻破青州军,也是多了几成把握。
  会师自有会师的好处,同样也有着会师的弊端。
  率领这两支秦军的,并不是同一位将军,而刘辩又没有下达指示,告诉他们一旦会师,由哪支秦军的主将统领全军。
  魏延与张辽并骑立于秦军将士们面前,俩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将士们的身上。
  在派出一千名探路骑兵之后,二人已是商议过,无论骑兵有未返回,都引领大军经过嵩山,直捣许都。
  由于有着吕布和贾诩的前车之鉴,俩人并没有擅作主张,已是派出信使,前去请示刘辩。
  只不过信使已然去了一天有余,至今尚未返回,也正是因此,二人集合了大军,却迟迟没有下达出发的命令。
  洛阳城内,刘辩正端坐在前厅之中,在他的面前,笔直的站立着一名秦军军官。
  站在刘辩面前的秦军军官,正是魏延和张辽派来向他请示可否进攻许都的信使。
  端坐在前厅中,刘辩的一只手捏着下巴,在听了信使的请示之后,他已是足足沉默了一盏茶的光景。
  麾下的幕僚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轩辕关一带,六万秦军已是不小的战力,进攻许都,只要开展的顺利,也不是没有可能。
  考虑到这些,刘辩并没有派人去将幕僚们请来,只是自家分析着进攻和防御的利弊。
  若是死守轩辕关,秦军着实是可将战果保持,但是对曹军的威胁,也就会减少到最小,于整个官渡之战,并没有半点好处。
  如果进攻许都,曹军于嵩山一带拦截,秦军必定会有不小的伤亡。
  两相权衡,刘辩终于做出了进攻许都的决断。
  只要攻破许都,曹操便是被断绝了后路,中原一带的战争,也将会随着曹操的消亡,而进入尾声。
  与其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而放弃进攻许都,倒不如一举将许都击破,从而提前结束乱世,将来死在战争中的人,便会更少。
  心内有了决断,刘辩望着迎面站在厅内的秦军军官,对那军官说道:“告诉魏延和张辽,只要能击破许都,本王不管他们用什么法子。不过他们的所有军事行动,只能围绕在许都周边,不得乱来!”
  “诺!”刘辩的这句话,无疑是告诉军官,他已经同意了进攻许都,军官心头一喜,连忙抱拳应了一声,躬身倒退着走了两步,才转身跨步向厅外走去。
  军官离去之后,刘辩坐在厅内,半晌也没言语。
  允许魏延和张辽率军进攻许都,刘辩总觉着还少了点什么事没有吩咐,过了半天,他眼睛猛然一睁,向身后的王柳说道:“快差人追上信使,要他告知魏延和张辽,大军会师之后,由魏延统一调配全军!”
  从刘辩的语气里听出了几分焦急,王柳不敢怠慢,赶忙应了一声,飞快的跑出了前厅。
  聚集了大军,一直在等待着信使回归,魏延与张辽带同太史慈等人驻马立于大军前,俩人不时都会朝着嵩山的方向望上一眼。
  “将军,不好了!”就在俩人望着嵩山方向,等候着信使回归的时候,一骑快马从嵩山方向奔了过来,马背上的骑士还没到他们近前,就带着掩饰不住的慌乱高声喊叫着。
  听得那骑兵的喊叫,魏延和张辽不由的都皱了皱眉头。
  策马冲到魏延和张辽近前,骑兵翻身跳下马背,抱拳躬身对二人说道:“我军探路骑兵,遭遇青州军伏击,全军覆没!”
  “可有活人?”听得兵士的禀报,张辽和魏延以及他们身后的太史慈等人都是一愣,魏延连忙追问了一句。
  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前来报讯的骑兵对魏延说道:“千余名将士悉数战死,无一人生还!”
  千余名将士全都战死沙场!
  听了骑兵的这句话,魏延等人全都是一脸的瞠目结舌。
  派出一千骑兵,还是由一员偏将率领,竟然也落了个全军覆没无人生还的境地。
  可见青州军在事先就已经设下了埋伏。
  得了这个消息,张辽将战马的缰绳一提,就要招呼麾下兵马随他前去进攻青州军。
  “张将军作甚?”刚提起缰绳,张辽还没来及招呼麾下将士,魏延就连忙向他问了一句。
  “千余骑兵,竟是在青州军的伏击中悉数战死!”脸颊肌肉剧烈的抽搐着,张辽对魏延说道:“某且领军前去与青州军厮杀一场,将军可待到殿下命令传达,再行尾随而来!”
  “张将军!”张辽说着话,就要招呼麾下将士们随他前往嵩山,魏延一把扯住他的缰绳,向他喊道:“将军乃是领军之将,如何可这般冲动?”
  张辽也算得上是一个打仗会用脑子的领军将领,之所以冲动,是因为听说千余名秦军悉数战死。
  被魏延喝了一声,张辽一愣,满脸不甘的把脸扭向一旁,长叹了一声。
  与魏延相比,张辽的年岁要长了不少,在全军将士面前,被魏延喝了一声,他的颜面也是有些挂不住。
  不过驻马立于二人身后的太史慈、颜良和文丑,却是并没有半点觉得魏延所为不妥。
  青州军刚伏击了秦军探路兵马,此时士气正壮,若是在这个时候前去寻仇,张辽麾下的将士,定是会有不小的伤亡。
  得知一千秦军遭到青州军伏击全部阵亡,在场的秦军将士们,一个个也都是满脸的义愤,许多人都扭过头看向了洛阳方向。
  他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前去向刘辩请示的信使带回可以进军许都的命令。
  时间一刻一刻的过去,数万秦军列着整齐的队列,等待着信使的回归。
  不晓得过了多久,秦军阵列中传出了一个欣喜若狂的喊声:“回来了!信使回来了!”
  这一声喊,无疑是给所有秦军带来了值得期盼的消息,每一个人都伸长了脖子,朝着洛阳方向望去。
  轩辕关的关口静静伫立着,关口敞开的大门处,一骑快马正飞快的朝着秦军大阵奔来。
  马背上骑士的大红战袍,在风儿的撩动下上下翻飞,就犹如一团正熊熊燃烧着的火焰,燎灼着每一个望着他的秦军的心儿。
  从关口奔向秦军大阵的骑兵越来越近,当那骑兵到了大阵队尾的时候,魏延和张辽几乎是同时认出了他正是前往洛阳向刘辩请战的信使。
  认出了信使,俩人提着缰绳的手,都下意识的攥紧了一些。
  “报!”策马朝着魏延和张辽飞奔而来,到了距离二人只有五六步的地方,信使一提缰绳,将战马止住,向二人抱拳说道:“殿下有令,大军可向许都进发!”
  得知刘辩允许大军向许都进伐,不只是魏延很张辽,在场的所有秦军都是一片欢腾。
  “二位将军!”秦军将士们还在欢腾的呐喊着,那信使保持着抱拳的姿势,对张辽和魏延说道:“殿下还有一条命令,此番大军东进,由魏将军统领全军,张将军辅之!”


第1031章 知耻而后勇
  得知刘辩明确指出要魏延统领大军,一旁的张辽愣了一下,随后便抱拳对魏延说道:“末将谨遵魏将军之命!”
  有了寿春一战战胜的先例,魏延从偏将直接晋升为牙门将,也算得是入了秦军最低级的将官序列。
  在张辽等人面前,若论官职,他恐怕给任何人做副手都还是不够资格。
  可刘辩却偏偏下令让他统领大军,着实是让魏延受宠若惊。
  传达命令的只是魏延与张辽早先派回洛阳的信使,魏延也不便向信使表示什么,先是给张辽回了一礼,而后双手抱拳,朝着半空拱了拱说道:“殿下委任某为主将,某定要将青州军击破,不辜负殿下知遇之恩!”
  “出发!”并没有向秦军将士们多说什么,魏延在向天谢了一声之后,便招呼大军出征。
  阵阵号角响起,张辽等人紧随在魏延身后,朝着嵩山方向进发,数万大军也随后开拔。
  秦军将士们在行进的时候,队伍中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战意。
  前去探路的一千秦军,遭受了青州军伏击全军覆没,对于这支秦军来说,那是必须要用鲜血来偿还的血债!
  数万秦军向嵩山挺进,轩辕关上,两千留守的秦军远远望着离去的同泽,一个个脸上都流露出了对战斗的渴望。
  大军出征,同青州军遭遇那是必然的事情,同泽们能上阵厮杀,而他们却只能留在此处镇守轩辕关。
  关口上的秦军并不晓得,他们的同泽离去,遇见青州军虽说是必然,而他们将要面临的战斗,却是要比离去的秦军更加残酷。
  一万青州军松松散散的站在歼灭了秦军探路兵马的土坡上面,他们身上的衣甲简陋,与秦军的精良装备相比,他们并不像是一支军队,而更像是一支临时拼凑起的流民。
  持着简陋的盾牌和兵刃,每一个青州军的目光,都直视着他们面前的孙观和荀攸。
  荀攸双手背在身后,微微眯缝着眼睛,下巴稍稍上扬,他的目光并没有逗留在眼前的青州军将士身上,而是看着天空的白云,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站在荀攸前面的孙观,则是按着腰间长剑的剑柄,一双虎目,于面前这一万青州军将士的脸上游移着。
  无论孙观的视线在哪个角落逗留,那一处的青州军将士,都会将腰杆挺的更直一些,就好像是想让孙观看看他们的精气神儿。
  青州军才打了一场胜仗,虽说敌军不过区区一千人,而且还是在进入伏击圈遭受了伏击之后,才被人远远多于他们的青州军歼灭。
  可这场战斗,对于和秦军厮杀无数次的青州军将士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如同久旱甘霖的及时雨。
  无数次的与秦军作战,无数次的失败,青州军几乎已是快要丧失了与秦军厮杀的勇气。
  歼灭了一千秦军,让青州军将士们看到的是,秦军并非不可战胜!
  环顾在面前的青州军将士们,孙观脸色一片凝重,抬手朝着轩辕关的方向一指,向在场的所有青州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