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690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6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贾诩的这番话,袁绍对刘辩的不满稍稍卸去了一些,不过他还是没有立刻答应让袁熙前往洛阳,只是对贾诩说道:“中郎且歇下,明日某再给中郎答复!”


第1066章 盖着缎子的托盘
  邺城,袁绍府。
  后园的花亭内,袁绍跪坐在一张矮桌后,扭头看着亭子外的一片水塘。
  水塘中铺满了碧绿的莲叶,莲叶下,一条条鱼儿正自由的游弋着,一尾大约一只巴掌那么大的小鲤鱼从水中浮出头来,在水面上啄出个气泡,然后又像是受惊了一般,一头扎进了水中。
  审配和逢纪笔直的站在袁绍的对面,俩人都是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面朝着袁绍。
  袁绍没有吭声,二人也没敢言语,静静的等待着袁绍说话。
  沉默了许久,袁绍才回过头看着二人,脸上带着无尽凝重的说道:“曹军势大,眼见便要到达邺城,秦王却在此时要某二子前往洛阳,依你二人看来,某究竟如何,方可抗拒曹军,又如何应对秦王?”
  “袁公!”抱拳躬身,审配先开口对袁绍说道:“官渡一战,秦王并未给袁公丝毫支持,反倒从袁公这里得了田丰、沮授、颜良、文丑,袁公对大汉一片忠贞,可秦王却是未必对袁公以诚相待……”
  抬头看着审配,袁绍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如果审配这番话是在官渡之前说出,袁绍定是会不以为然。
  可官渡一战,他独自率军与曹军对决,秦军虽说也在轩辕关一带同曹军展开厮杀,可建树却是不多,对官渡主战场,根本没有起到半点支持。
  尤其是田丰、沮授和颜良、文丑被秦王带到洛阳,更是让袁绍心内一阵阵的不爽快。
  虽说这四个人,若是当日秦王不把他们带到洛阳,必定已经死在官渡一战的过程中。
  可他们曾经毕竟是袁绍的麾下。
  秦王将此四人引到洛阳,并且招在麾下,对袁绍的颜面,着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袁公!”审配的话说完之后,袁绍正在迟疑着该如何回应,逢纪抱拳躬身说道:“虽说官渡一战我军惨败,可河北胜在人多,袁公可再招揽大军,与曹军展开决战!至于秦王那里……”
  逢纪话说了一半,没再接着说下去,而袁绍则是猛的抬起头望着他,微微蹙起眉头,用眼神催促着他把话说下去。
  见到袁绍的眼神,逢纪接着说道:“官渡一战,曹军虽是战胜,可主力折损也是颇多,袁公招揽兵马,不过两三月,便可凑足七八万人,人数也是要多于曹军!我军战力,依然不在曹军之下!”
  眼睛微微眯了眯,袁绍扭过头向花亭外喊了一声:“来人!”
  守在花亭下的一个卫士跨步进入亭内,抱拳躬身面朝着袁绍,等待着他的吩咐。
  抬头看着那卫士,袁绍吩咐道:“传令下去,即刻张贴招兵告示,招募河北男儿,不日与曹军决战!”
  “诺!”抱拳躬身,卫士应了一声,退出花亭,才转身飞快的走了。
  扭头看着卫士离去,待到卫士走远,袁绍才向逢纪问道:“元图之言颇为有礼,招募兵马倒是小事,只是那秦王……”
  “二公子乃是袁公亲生!”再次抱拳躬身,逢纪对袁绍说道:“田丰、沮授、颜良、文丑,虽是追随袁公日久,却终究只是外人。这天下间,岂有儿子背弃父亲?”
  被逢纪一句话问的,袁绍愣了一下,心内也是顿时恍然,猛的朝额头上一拍说道:“若非元图,某此番果真是要开罪了秦王!”
  “袁公!”袁绍话中的意思,显然是已经决定让袁熙夫妇前往洛阳,审配在一旁连忙说道:“秦王先对袁公不义,袁公莫非还要……”
  “正南!”朝审配摆了摆手,袁绍脸上难得的流露出了一抹笑意,对审配说道:“官渡一战,秦王虽说未发兵前往官渡,却也是在轩辕关折损颇多,我等也是无须要求太多,毕竟秦王乃是大汉正统,来日若是重登大宝,某也是少不得会有些好处!”
  袁绍都如此说了,审配便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立于一旁,再不吭声。
  虽说袁绍并没有对审配说话太过严厉,一旁的逢纪,却是瞟了审配一眼,满脸都是得意。
  奉刘辩之命来到邺城的贾诩,离开前厅之后,便在袁绍卫士的引领下先行入住了城内招待外客的会馆。
  秦王使者,按道理说,应该是在袁绍府宅中的厢房安置,可此番袁绍竟是把他安排到了会馆之中,贾诩已是感觉的到,这一行恐怕并不会如同他预想的那般简单。
  入住了会馆,引领他的卫士离去之后,贾诩走到窗边,推开了窗子。
  他入住的这间客舍,窗口恰好是对着街道,推开窗子,一眼便可看到窗外来来往往的邺城百姓。
  官渡之战的惨败,对整个河北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打击,可邺城毕竟是袁绍经营了许久的地界,城内依然是喧嚣如旧。
  枭雄之间的争斗,对于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紧要的意义。
  无论邺城将来是袁绍管理还是曹操进驻,这里的百姓,也不过就是换了个统治他们的主家罢了。
  跟随贾诩来到邺城的卫士,都是从秦军主力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壮。
  每个卫士,剑术都是十分的老练。
  贾诩推开窗子的同时,两个站在他房内的卫士跨步上前,一左一右立于他身后不远的地方。
  “邺城,好一派喧嚣!”看着窗外的街市,贾诩轻声赞了一句:“只是不晓得,三十年后,这座城池,可否归于殿下统辖!”
  “殿下文成武德,必定匡复大汉!”抱拳躬身,立于贾诩身后的一个卫士说道:“邺城也是大汉疆土,如何不会归于殿下统辖?”
  扭头看了那卫士一眼,贾诩微微一笑,对那卫士说道:“尔等晓得殿下文成武德,却不晓得,这天下间,枭雄无数,殿下虽是力保大汉基业不毁,可各路枭雄哪家不是要从大汉倾颓中分得一杯羹!我等追随殿下匡复大汉,任重而道远啊!”
  听了贾诩的一番话,两个卫士相互看了一眼,便都没再言语。
  “敢问中郎可在?”贾诩刚扭头重新看向窗外,门口便传来了一个浑厚的声音。
  回头朝房门看了一眼,贾诩向身后的一个卫士使了个眼色。
  见了贾诩的眼色,那卫士转身走到房门后,将房门打了开。
  站在房门外的,是个身穿明黄色华服男子。
  此人大约三十多岁,嘴唇上蓄着两撇八字胡,体格也是颇为魁梧,一眼便可看出他是常年在马背上领军的将军。
  贾诩也是认得此人,此人不是别个,正是袁绍长子袁谭。
  见站在门外的是袁谭,贾诩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跨步朝着门口迎了过去,抱拳给袁谭行了一礼说道:“不知显思公子来到,有失远迎,还望公子莫怪!”
  贾诩迎到门口,袁谭也是不敢怠慢,赶忙抱拳给他回了一礼说道:“中郎来到邺城,家父礼数颇为不到,在下特来代家父向中郎赔个不是!”
  袁谭一开口,就说出代袁绍向贾诩赔不是的话来,贾诩连忙说道:“公子太过谦逊,下僚只是奉了殿下之命,前来邺城请二公子夫妇前去为管王妃庆贺生辰!”
  提起贾诩来到邺城的目的,袁谭的脸上稍稍流露出了一抹不自然。
  他微微一笑,向贾诩问道:“当日殿下与我等兄弟均为相识,只是不晓得因何只请二弟,而不请在下与三弟?”
  贾诩没有想到袁谭竟会直接问出这种话来,先是冷了一下,而后连忙笑着说道:“显思公子莫非不晓得殿下因何不请二位?”
  被贾诩反问了一句,袁谭愣了一下,眨巴了两下眼睛,才嘿嘿一笑,并没有言语。
  贾诩说了话之后,看着袁谭的表情,着实是有些太过玩味。
  只是从他的神情中,袁谭就能看出,贾诩没有说出口的理由,定是关于他与袁尚之间争夺袁绍家业的事情。
  河北袁氏二子争夺家业,虽说一直都被袁绍刻意压制着,不向外界传扬,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身在洛阳的秦王晓得这些,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
  袁谭脸上表情很是有些尴尬,贾诩晓得此事不可再说的太过深入,连忙对袁谭说道:“公子莫要站在门外,且入屋内说话!”
  抱拳向贾诩谢了一声,袁谭跨步进入屋内,跟着他一同进入屋内还有一名随身的卫士。
  跟在袁谭身后的卫士,手中捧着一只托盘,托盘上覆盖着一张明黄色的缎子。
  看到覆盖着缎子的托盘,贾诩脸上顿时流露出了笑容。
  跟随秦王已是有了许多时日,贾诩也是做了好些年的清水官,事情做的不少,好处却是没有多少。
  虽说袁谭还没有让卫士将托盘上的缎子揭下,贾诩却已是晓得,那托盘上放着的,必定是袁谭送给他的好处。
  大秦的事情,终究只是秦王一个人当家,就算是收了袁谭的好处,顶多也只是回到洛阳给他说些好话,至于成事不成事,那便要看秦王。
  晓得袁谭意图,贾诩却是心内一片坦然。


第1067章 贿赂贾诩
  进了贾诩下榻的房间,袁谭先是环顾了一圈房内的摆设,随后笑着对他说道:“中郎下榻这等房舍,着实是有些寒酸了,不若随在下前往府宅,于在下家中住上数日,如何?”
  微微一笑,贾诩抱拳朝袁谭拱了拱,对他说道:“公子好意,在下心领。只是袁公已然安置,在下若去公子府上,于袁公颜面上也不好看……”
  贾诩如此一说,袁谭顿时想到此时他正与袁尚争夺着袁绍继承者的位置,若是在这个时候不给袁绍颜面,着实是不太妥当。
  咧嘴一笑,袁谭对贾诩说道:“若非中郎提点,在下着实是大意了!”
  “中郎!”朝跟进屋内的卫士一招手,待到那卫士走到近前,袁谭伸手捻着托盘上面覆盖着的锦缎边角,对贾诩说道:“中郎远道而来,在下也是无有甚么相送,早先曾得了两颗珠子,今日赠送于中郎,也是与中郎相交一场!”
  说着话,袁谭伸手掀开了盖在托盘上的锦缎。
  当明黄色的锦缎被袁谭掀开时,两颗璀璨的夜明珠出现在贾诩的面前。
  而今还是白昼,夜明珠的光华在阳光下显得暗淡了许多,可纵然如此,那两颗珠子莹润、顺滑的表面,却还是让贾诩不由的心中暗暗赞了一声。
  这两颗珠子都不算是十分的大,每颗只有大拇指的指肚一般大小,表面顺滑,一眼便可看出难得的极品。
  抬手朝托盘上的两颗珠子比划着,袁谭对贾诩说道:“这两颗珠子,乃是在下早先偶然所得。家父管教甚严,此种奢华之物向来不许在下与兄弟们把玩。放在在下府中也是糟践了,今日便将它们送于中郎!”
  “大公子馈赠如此贵重之物,下僚如何敢收?”早就看出袁谭来到这里,必定是要贿赂他,贾诩却还是装出一副大吃一惊的模样,双手摆着对袁谭说道:“如此贵重之物,在下万万不敢收受!”
  “中郎!”贾诩推辞不受袁谭送来的明珠,袁谭顿时大急,连忙对他说道:“此乃是在下与中郎交好之物,中郎莫非看不上在下不成?”
  “这……”袁谭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贾诩装出一付迟疑的模样,一脸为难的看着他,过了片刻才点了点头很是纠葛的说道:“公子既是如此说了,某便收下!”
  闻得贾诩愿收下他的好处,袁谭立时大喜,赶忙对捧着明珠的卫士说道:“快为中郎敛起来!”
  捧着托盘的卫士得了袁谭的吩咐,赶忙应了一声,跨步走向屋内的一张矮桌,蹲在矮桌前,将托盘放在桌上。
  先是拿起托盘边上摆着的一只小木匣,将木匣打开口,卫士把那两颗明珠小心翼翼的放进匣子,这才拿着空托盘,侧身站在一旁。
  “在下只是前来探望中郎,既是中郎不便随在下前往宅中,在下先行告辞!”并没有对贾诩说太多那两颗珠子的好处,待到卫士将珠子放进匣子,袁谭抱拳向贾诩告了个退。
  “有劳公子前来探访!”抱拳给袁谭回了一礼,贾诩并没有挽留他,一直将他送到了门口。
  待到袁谭在几名卫士的护送下离去,贾诩才返回了屋内。
  “中郎!”刚进入屋中,负责保护贾诩的一个卫士就抱拳对他说道:“袁绍二子争夺继承之权,而今早是闹的水深火热。中郎此时收了那袁谭的好处,殿下若是知晓……”
  “告知殿下便是!”咧嘴一笑,贾诩对屋内的两个卫士说道:“即便殿下晓得,也是不会责怪于某!”
  听了贾诩的话之后,两个卫士相互看了一眼,都是一脸的茫然。
  “稍后袁尚必定也会前来!”看出两个卫士面带茫然,贾诩面带微笑,对他们说道:“袁绍之子之所以意欲结交于某,只因某乃是殿下使臣。他们给某好处,为的便是要殿下在袁绍决断由何人继承基业之时,出手干预!”
  贾诩说的一番话,两个卫士也是能听的明白,只是一时半会还想不清其中的关键。
  见他们还是有些茫然,贾诩说道:“殿下插手河北之事,断然不会太过明显。袁谭、袁尚之争,对殿下来说乃是无关紧要。殿下要的,只是袁熙能够前往洛阳,日后扶持袁熙稳定大局!至于那袁谭、袁尚,给某送些好处,某如何不收?”
  话说到这种境地,两个卫士若是再不明白,那便是正个愚蠢到了极致。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是没有说话。
  袁谭、袁尚都会前来与贾诩拉近关系,或许贾诩没有猜测错误,可秦王竟会在得知他得了好处之后不闻不问的猜想,在两个卫士看来,着实是贾诩太过自信了一些。
  秦王刘辩,自从坐镇洛阳,掌控了大秦诸地,向来对下属官员管控甚严。
  凡徇私舞弊者,一旦查实,无论后台如何,秦王都会严加惩处,从未有过手软。
  贾诩收受好处的行为,在两个卫士看来,无疑是秦王无法容忍的。
  可贾诩却说出秦王不会追究此事,让两个卫士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袁谭离去后不久,贾诩刚要吩咐卫士退下,他想在房中歇息片刻,门外又传来了一个声音:“敢问贾中郎可在?”
  听到门外传来的声音,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