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749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749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那时,整个中原便落入了刘辩手中,将来挥兵南下,一路扫平南方豪雄,匡复大汉指日可待。
  端坐在前厅之中,得了袁军再度失败的消息,刘辩并没有吭声。
  除他之外,前厅内坐着他麾下的幕僚和将军们。
  吕布与魏延夺取许都之后不久,刘辩也下令将他们调回了洛阳,此时二人也是坐于厅内。
  一双双眼睛全都看向刘辩,都等待着他做出应对河北战事的决断。
  刘辩却并没有再提河北战事,而是向厅内众人说道:“陛下日前曾同本王商议,定于下月行禅让大礼,众位以为如何?”
  “殿下登基,乃是国之大幸,我等恭贺殿下!”早就与刘辩商议妥当了登基的日子,心知刘辩提及此事,只不过是为了让登基更加名正言顺,徐庶站了起来,跨步走到前厅正中,拜服在地上。
  一众幕僚、将军,见徐庶拜服在地,也都纷纷起身,于他身后跪了一片。
  嘴角带着笑容,刘辩朝众人虚抬了一下手,对众人说道:“众位起身吧,待到本王登基之日,再行跪拜礼不迟!”
  众人应了一声,这才纷纷起身。
  “殿下!”刚站起身,徐庶就抱拳对刘辩说道:“向来祭天,乃是要登临泰山,只是眼下泰山并不在我军之手,殿下打算,于何处行祭天大礼?”
  禅让帝位,登山祭天是必备的礼仪。
  泰山之上有祭天台,是历代大汉历代皇帝祭天的所在。
  除彼处之外,其他倒是也有些祭天的所在,可与泰山相比,却都不是那般正统。
  沉默了片刻,刘辩锁着眉头,向徐庶问道:“元直以为如何?”
  “殿下登基,乃是天下大事,当夺取泰山!”抱拳躬身,徐庶对刘辩说道:“而今曹操兵抵河北,正专注于河北之事,并无闲暇分兵扼守山东。我军一旦出击,山东唾手可得!”
  “你等何意?”一手捏着下巴,刘辩并没有立刻回应徐庶,而是向其他人问了一句。
  “离殿下登基之日不过月余,时日怕是赶不及!”庞统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才对刘辩说道:“殿下不若亲征,待打到泰山,恰行登基大礼!”
  庞统提出要刘辩亲征,厅内众人顿时一片愕然。
  “不可!”自打投效刘辩,就一直没有太多建树的沮授站了出来,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殿下乃是万金之躯,如何可亲率大军出征?士元此言,也是太过儿戏!”
  对刘辩登基,众人并没有异议,可提及要他亲征,立刻便分为了两个阵营,相互理论了起来。
  刘辩自打做了秦王,还从来没见幕僚和将军们如此吵闹,坐在首座,饶有兴趣的看着众人,也不开腔。
  “殿下!”争论一番,沮授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殿下根基乃在洛阳,泰山不过是一祭天之处,若是殿下亲征,一旦曹操兵抵洛阳,大秦并是乱了!”
  “沮先生话说的未免有些耸人听闻!”沮授话音刚落,赞成庞统的陈宫便跨步上前,抱拳对刘辩说道:“洛阳固若金汤,曹军那点兵力,莫说进入洛阳,即便是入了大秦境内,也是走不多远。想要抵达洛阳城外,曹操也须有那实力方可!”
  “公台怕是太乐观了些!”同沮授一样反对刘辩亲征的田丰撇了撇嘴,对刘辩说道:“曹军即便入不得洛阳腹地,就在河东、弘农一带搅扰,殿下身在泰山,又如何顾及的过来?须知领军厮杀,同登临泰山行罢大礼便走,并非一回事!”
  幕僚们争吵,将军们的阵营却是十分明确。
  他们清一色全都反对刘辩亲征。
  赵云跨步上前,抱拳对刘辩说道:“殿下,我大秦如今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厅内将军,无论何人皆可领军出征,又何须殿下亲征?”
  “子龙言之有理!”赵云话才出口,吕布就上前接着说道:“殿下乃是万金之躯,且是大秦之主。沙场厮杀瞬息万变,我等身为武将,若是殿下在场,反倒要分心保护殿下,亲征倒不如要我等领军夺下泰山!”
  吕布话说的很是直接,且他的话听来,还十分的不入耳。
  当吕布这句话说出口时,厅内众人全都止住了吵闹,一个个都愕然的扭头看着他。
  殿下亲征,将军还须分心保护,这种话都被他给说了出来,若是刘辩当场暴怒,吕布怕的没什么好日子过。
  发现众人都扭头看着他,吕布先是满脸惊愕的一愣,随后寻思了一下他方才说的话,顿时觉着不妥,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从吕布的脸上看出了紧张,刘辩笑着向他摆了摆手,对众人说道:“奉先言之有理,方才你等所说,本王也是悉数听到!”
  刘辩所说的话中,并没有责怪吕布的意思,吕布这才松了口气,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
  止住了争吵的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刘辩,等待着他做出最终的决断。
  环顾众人,刘辩嘴角带着笑容说道:“祭天登基而已,又何须非在泰山?泰山遥远,我军出征,无有月余也是难以拿下!本王即便亲征,怕是也赶不上时辰!”
  说出这些话,刘辩的意图已是十分明显,他并不打算亲征夺取泰山。
  沮授、田丰等反对他亲征的幕僚,相互看了一眼,都松了口气。
  而庞统、陈宫等赞成他亲征的,则是脸上流露出了一抹失望。
  环顾了一圈众人,刘辩站了起来,对他们说道:“传令下去,即日在嵩山搭建封禅台,本王将在嵩山登基!”
  刘辩的命令下达,厅内众人纷纷抱拳躬身,齐齐应了一声。
  “散了吧!”朝众人一摆手,刘辩率先离开首座,在王柳和王榛的陪同下,跨步走向前厅门口。
  目送着他离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众人这才纷纷朝厅外走。
  领着王柳、王榛,刘辩出了前厅,进入后园,径直朝着唐姬的寝宫走了去。
  当年他做皇帝之时,见证过他在帝位的王妃,只有唐姬一人。
  而今他又要重登帝位,这种荣耀,除了唐姬,再无人可以领会。
  走在后园的小路上,刘辩一边走一边看着两侧的风景,好似自言自语的说道:“此处倒是同当年洛阳皇宫相差无几!”
  “殿下!王府便是当年的洛阳皇宫改建!”跟在刘辩身后,王榛小声说道:“虽是多有不同,可大多数地界,却是沿袭了当年的皇宫!”
  在前面走着,刘辩点了点头,对王榛和王柳说道:“本王每每于王府后园行走,总会想到当年逃离洛阳之时。若非当日九死一生,又何来今日大秦?”
  跟在刘辩身后,与他一同看着两侧的景致,王柳始终没有吭声,王榛却是对他说道:“殿下当日只身一人,带同手无缚鸡之力的唐王妃离开洛阳,此时后来传扬出去,天下间许多英雄,都是将殿下当做神人一般!”
  微微一笑,刘辩没再说话。
  他很清楚,王榛这句话,绝不是拍马屁。
  当年逃离洛阳时,九死一生的场面,到如今想来,还都是历历在目。
  每每回想起当日情景,刘辩就会觉着一阵无奈。
  好端端的大汉江山,竟被桓灵二帝给糟践成了这般模样。
  如果不是有那两个昏庸的皇帝在先,他来到这个时代,也能好好的做上数十年后宫种马,哪里需要如而今这般四下征战!
  在王柳、王榛和一众卫士的簇拥下,刘辩沿着小路,径直走向唐姬的住处。
  尚未到达寝宫门外,刘辩听到里面传来了阵阵瑶琴之声。
  他停下了脚步,细细聆听之后,对身后的王柳、王榛说道:“昭姬竟是也在此处!”


第1160章 教化王妃
  刘辩等人刚到唐姬的寝宫门口,立刻便有侍女跑进宫内,向唐姬等人禀报了。
  唐姬寝宫内,还真不是只有她一人。
  蔡琰、管青、柳奴、陶浣娘以及在王府内寄住的甄宓都在。
  刚进入寝宫外院,刘辩就看见唐姬等人迎面走了出来。
  一群王妃与甄宓出了前厅,到了他的面前,纷纷向他行了个万福礼,只有管青是抱拳躬身,行的男儿礼。
  朝众人虚抬了一下手,刘辩笑着说道:“本王来此,本想找唐姬说说话儿,不想你等都在,正好,也省得一个个前去找寻!”
  说着话,刘辩已是跨步向寝宫的前厅走了去。
  王柳、王榛紧紧随在他的身后,一众卫士则留在了院内。
  当年曾是刘辩的皇后,将来也是要做后宫之主,唐姬与刘辩并肩走向前厅,而其他人,则是等他们和王柳、王榛走出两三步,才纷纷跟在身后。
  进了前厅,刘辩与唐姬径直走向厅内正座。
  二人坐下之后,刘辩朝厅内众王妃和甄宓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众位爱妃、甄夫人,请坐!”
  再度向刘辩谢了,一群女人这才纷纷落座。
  被一众女子簇拥着,感觉和被一群幕僚、将军们簇拥着完全不同。
  前厅内弥漫着一股淡雅的脂粉香味。
  向厅内环顾了一圈,刘辩发现,就在厅中,摆放着一张矮桌,矮桌上还平平的放着一面瑶琴。
  “你等好生雅兴!”看到瑶琴,刘辩扭头面朝着唐姬,笑着说道:“唐姬可记得当年在角楼中,你为殿下吟唱的那支曲子?”
  他这么一问,唐姬愣了一下,随即便轻声说道:“记得倒是记得,只是那支曲子太悲,妾身而今早已不再吟唱。”
  “今日便唱于众人听听!”面带笑容,刘辩对唐姬说道:“若非那支曲子,本王又如何分得李儒之心,又如何将之诛杀,带同唐姬逃离洛阳?你我如今虽是性命已保,却不可忘了本!”
  “诺!”轻轻的应了一声,唐姬慢慢站了起来。
  “昭姬可否为唐姬抚琴?”她刚站起身,刘辩就将目光转向了蔡琰,微笑着问了一句。
  “可为唐王妃歌舞伴乐,昭姬不胜幸甚!”微微欠了欠身子,蔡琰也站了起来,轻移莲步,走向摆放着瑶琴的矮桌。
  蔡琰在矮桌后坐下,先是抬手轻轻拨弄了两下琴弦,待到调好音阶,便抬头看向刘辩。
  见蔡琰准备妥当,刘辩朝唐姬微微一笑,点了下头。
  已经站起身的唐姬绕过矮桌,走到前厅正中,双手交叠,向刘辩行福了福,尔后便摆起了起舞的姿势。
  当年的唐姬,舞姿优美,盈盈歌舞中,就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苗,透着奔放、热情的气息。
  就连刘辩险些被李儒毒死的那天,她的歌舞,都带着浓郁的生命朝气。
  或许是对当年刘辩带着她逃离洛阳那日的眷顾,唐姬这许多年来,始终都爱穿着大红的罗裙。
  身穿大红罗裙,摆起起舞势的唐姬,就犹如一尊批着红霞的绝美雕像,于厅内凝立不动。
  抚弄瑶琴的蔡琰低下头,纤纤素手在琴弦上轻轻拨弄。
  随着她的拨弄,厅内霎时飘荡起悠扬的旋律。
  瑶琴的旋律轻快且奔放,当蔡琰弹奏起这支曲子的时候,刘辩和唐姬的嘴角都牵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昭姬!”扭头看着蔡琰,刘辩面带笑容对她说道:“这支曲子不对。”
  “请殿下明示!”他说出曲子不对,蔡琰连忙止住了抚弄,欠着身子请他点名要奏那支曲子。
  “奏你当年所作的《胡笳十八拍》。”手捻着下巴,略略沉吟了片刻,刘辩对蔡琰说道:“那支曲子,倒是和的上唐姬这首词儿!”
  “诺!”已是多年没有奏过悲壮的曲调,听得刘辩如此吩咐,蔡琰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便应了一声,素手再度放在了琴弦上。
  素手纤纤抚瑶琴,丝弦颤颤绕仙音。当年胡笳入红尘,马似游龙戈如林!
  随着蔡琰的抚弄,一曲蕴含着悲怆与凄楚的曲子飘入了众人的耳中。
  唐姬尚未歌舞,仅仅只是听着琴音,厅内的一众女子,心中便不免生起了感伤。
  端坐在厅内,听着蔡琰奏响的音律,甄宓仅仅的抿着嘴唇,眼窝中涌动起了晶莹的泪光。
  她想到了将她留在洛阳只身离去的袁熙。
  夫妻一别近经年,小楼暖阁思肠牵。郎君百战征沙场,日日独坐难入眠……
  听着蔡琰抚弄的琴音,想到如今身在河北生死不知的袁熙,甄宓美艳的眼睛已是被泪水润湿。
  由于刘辩就在眼前,她深知不可太过造次,紧紧的抿着嘴唇,克制着心中的悲怆。
  端坐在首座的刘辩,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甄宓脸上的悲戚。
  他并没有喝止甄宓,更没有开口询问。
  夫妻离别,一别数月,到如今袁熙的音讯传进甄宓手中的是越来越少,也难为她能在洛阳安稳下来,并没有整日哀伤。
  随着琴声,唐姬的纤纤素手款款摆动,婀娜柳腰也随即舞起。
  大红的罗裙,就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厅内翩翩舞动。
  款摆柳腰,伴着曼妙的舞姿,唐姬轻启朱唇,唱起了她当年为刘辩唱的那支曲子。
  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何茕独兮心中哀……
  当年的曲子从唐姬的口中轻唱而出,厅内的女子们听着那悲怆的词儿,一个个都紧紧的抿着嘴唇。
  管青凝视着刘辩,在看着他的时候,她美艳的眸子中闪烁着点点泪光。
  跟随刘辩如此之久,她从未想过,当年刘辩在逃离洛阳之前,竟是与唐姬还有着这般悲怆的离别之音。
  “殿下!”女子们一个个都紧紧的抿着嘴唇,眼眶中泪珠儿直打转转,年岁最小的柳奴站了起来,跑到刘辩身旁,扑进他的怀中,愔愔的哭泣着。
  搂着柳奴的香肩,刘辩嘴角带着笑意,轻声向她问道:“居次因何哭泣?”
  “嫁于殿下也是有了许多时日!”仰起挂着泪痕的小脸,柳奴轻声说道:“妾身却是不晓得殿下当年与唐王妃竟是曾做过这般悲怆之曲。想到殿下当日必定是受尽苦楚,心中一悲便是有些忍不住……”
  搂着柳奴,环顾着厅内众女子,刘辩的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唐姬一曲舞罢,并没有返回座位,而是双手交叠于身前,侧身立在一旁。
  包括止住了抚弄瑶琴的众女子,都是脸上带着泪痕,为当年刘辩吃过的苦暗暗感伤。
  “今日本王前来,并非与你等忆苦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