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792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792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中,刘表、刘璋等人,均是难以成事。那刘备眼下虽说手中并无兵马,在荆州却是上蹿下跳,整日招揽人心,用不多久,便可得了荆州!江东孙氏,更是凭借长江天险,与中原豪雄对峙,我军日后南下,渡过长江也是不易。早些占据巴蜀,以巴蜀为根基,向江南挺进,着实要比平定北方之后再挥兵南下稳妥的多!”
  领军多年,吕布征战沙场也是有些经验。
  可若是要他运筹帷幄,他却是要弱了一些。
  庞统说的这些话,吕布并不是十分明了,也不晓得该说些什么才是。
  见他脸上还带着迟疑,庞统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到他面前说道:“殿下写了封亲笔信,要某转交温候!”
  听说刘辩写了封亲笔信给他,吕布心头一喜,一阵荣耀感,顿时从心底生起。
  他连忙接过书信,匆匆拆开,展开后细细浏览了一遍,才抬起头对庞统说道:“殿下既是已然下令,军师说当如何,便是如何!”
  刘辩在书信中说的十分明白,自庞统到达之日,吕布率领的这支大军,一应行军,都由庞统决断。
  吕布所承担的,只是与敌军遭遇之后,排兵布阵领军杀敌。
  权力被庞统分去了多半,若是早年的吕布,怕是早已经对刘辩心生隔阂。
  经历了许多事情,吕布早已不像当年那样心思不稳,且刘辩又曾救过他的性命,对刘辩,他是除了信服便只有尊崇!
  刘辩亲手给他写了书信,纵使吕布对秦军太早南下还是有些不解,却也不会轻易提出相悖的意见。
  微微一笑,从吕布手中接过书信,庞统也把书信上的内容简单浏览了一遍。
  书信是他带给的吕布,不过却是封了口,吕布没有拆开,庞统自不会将之拆开,是以信上的内容他并不是十分清楚,只能猜测到,刘辩是要吕布听从他的决断,领军北进。
  看完书信,庞统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对吕布说道:“殿下如此安排……”
  “殿下如此安排,必有深意!”不等庞统把话说完,吕布就打断了他的话头,接着对颜良、文丑说道:“劳烦二位将军整备兵马,我军克日出城!”
  “诺!”在黎阳驻扎了不少时日,大军也是许久未逢战事,颜良、文丑也是憋闷的紧,得到吕布的命令,二人连忙抱拳应了一声。
  官渡之战中,二人险些丧命在曹操之手,对曹操,他们早就是恨之入骨。
  早先曹操领军从容撤走,二人心内就不太爽利,如今有机会开赴辽东将曹操赶尽杀绝,他们又哪里会又半点迟疑?


第1227章 重新扎营
  庞统入了河北,驻扎在黎阳的秦军,整备数日之后,便踏上了赶赴辽东的征程。
  秦军赶赴辽东,率领另一支大军的诸葛均,则带着队伍,正赶往巴蜀。
  洛阳前往巴蜀,自长安一线,经秦岭,便可抵达川北。
  路途虽说算不得十分遥远,可路上却是山峦叠嶂,道路很是难行。
  将士们骑着战马,往往走到难行之处,便须下马步行。
  如此一来,队伍的行进速度是十分缓慢。
  走了十数日,刚过长安,离咸阳已是不远,前方探路的一名斥候骑着战马折了回来。
  到了诸葛均面前,那斥候勒住缰绳,抱拳对他说道:“启禀将军,前方便会进入川北!”
  得知前方将要进入川北,诸葛均嘴角漾起一抹笑意,抬手往前一指,对身旁的高顺等人说道:“诸位将军,巴蜀之地虽说山川秀美,地形复杂,我军常年征伐北方,将军们可有信心击破刘璋?”
  “秦军所向无敌,还能惧了那刘璋?”撇嘴一笑,典韦满不在意的说道:“殿下要某驯养象兵数年,一旦遇见川中兵马,只须象兵冲杀一阵,敌军必溃!”
  回头看了一眼走在队列中的战象,诸葛均微微一笑,便没言语。
  出征的象兵,足有战象千头,每头战象的背上,都坐着三名象兵。
  其中一名象兵坐在前侧,充作御手,另外两名象兵,则是手持长弓,在战象的身上,还绑缚着一支足有三四支短矛长短的长矛。
  身躯庞大的战象,每走一步,脚板踏在地面上,都会发出“轰”的一声闷响。
  战象生于南蛮,一般来说,只有南蛮才会驯养大象。
  秦军竟是在这几年之中,驯养出了一支千余头大象的军队,诸葛均也是觉着有些不可思议。
  跟在战象后面的,则是五千名头盔上插着大红羽毛的羽林卫。
  羽林卫将士们骑在马背上,胯下战马每行进一步,他们头盔上的羽毛都会颤上一颤,与寻常秦军骑兵比较起来,更是威武了几分。
  除了象兵和羽林卫,跟随诸葛均出征的秦军主力,却是只有两万两千人。
  这支队伍,若是论人数,与巴蜀兵马相比,着实是少了一些。
  秦军将士每个都是沙场上的百战勇士,相比于许多年未有征伐过的巴蜀兵马,他们的战力却是更加强横。
  从典韦的言语中,诸葛均听出了他的自信。
  环顾了一圈跟随他出征的将军们,他发现,高顺等人也都是满脸的自信,就好似挺近巴蜀,根本不会有多少悬念,就可击破刘璋。
  深深的吸了口气,他眉头微微蹙了一下,却很快又舒展了开来。
  带着队伍前进,走到一片稍稍开阔些的地界,诸葛均抬头看了看天空。
  夕阳已经落到了天际,残霞把天空映照的一片艳红,就好似沙场之上飚溅的鲜血一般扎眼。
  勒住战马,抬起右臂,诸葛均喊了一声:“就地驻扎!”
  “将军有令,就地驻扎!”一名亲兵听到他下令,兜转战马,一边向队伍后面疾速飞奔,一边向队伍中的秦军传达着诸葛均的命令。
  三万人的大军,纷纷下了战马或战象,在空旷的原野中,搭建起了行军帐篷。
  常年行军,将士们搭建帐篷的手法已是十分娴熟,没用多会,一顶顶紧密排列的帐篷便出现在原野中。
  看着秦军将士们搭建帐篷,诸葛均眉头一拧,向身后的亲兵问道:“何人教授他们如此搭建行军营帐?”
  “回禀将军,乃是殿下教授!”抱拳躬身,亲兵应了一句。
  听说是刘辩教授将士们如此搭建行军帐篷,诸葛均没有再接着问下去,只是对那亲兵说道:“传令下去,要将士们把帐篷拆了重新搭建,每顶帐篷之间,间距不得少于十步!”
  “诺!”抱拳应了,亲兵飞快的跑向已经搭建起帐篷的秦军将士们,高声喊道:“将军有令,帐篷拆卸,重新搭建。每顶帐篷之间,间距不得少于十步!”
  刚搭建起帐篷,诸葛均便要他们拆了,秦军将士们一个个扭过头,满脸不解的望着他。
  被将士们望着,诸葛均并没有给他们任何的解释,只是面容肃穆的等待着。
  将士们搭建帐篷时,高顺等人也是在军营之中。
  一个搭起帐篷的兵士,眼看着忙活了好一会才搭造完成的营帐,竟是说拆就要拆,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搭建帐篷的法子,是殿下亲自教授。说要拆便拆,这整日拆来拆去,还打个甚仗!”
  兵士正嘀咕着,一只手拍在了他的肩头上。
  被人拍了下肩头,他有些不耐烦的把搭在肩膀上的手拍开,回头说道:“作甚?莫要乱……”
  正想说莫要乱拍,看到站在他身后的人,兵士愣了一下,连忙抱拳躬身,忐忑不安的说道:“高将军,小人不知……”
  “即便不知本将军就在你身后,也不可私下议论主将!”盯着那兵士,高顺脸上没有半点表情的朝他摆了下手说道:“遵从军令,莫要迟延!”
  “诺!”诸葛均只是刚投效大秦,就被委以重任,在秦军之中,他并没有太多的威望,是以将士们才对他心有不服,可高顺等人,却是追随刘辩有了年头,将士们对他们倒是心中惧服,兵士没敢再多言语,赶忙应了一声。
  又瞟了那兵士一眼,高顺这才转身走了。
  见他离去,刚才发牢骚的兵士抬起衣袖,擦抹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心内还是有些后怕。
  行军途中,置疑主将,是个很大的罪名。
  假若高顺方才同他搬真,即便不会被砍掉脑袋,他也必定会受上一场不小的责罚。
  高顺离开之后,一旁的另一个兵士轻轻拍了下先前发牢骚的兵士手臂,小声说道:“莫要多说,还是拆了帐篷重新搭建,反正也费不了多少事儿!”
  没有吭声,那兵士老老实实的拆卸帐篷去了。
  训斥了发牢骚的兵士两句,高顺心内对诸葛均的命令也是有些腹诽。
  秦军每逢驻扎,将士们都会依照方才的布局去扎下营寨,从未有人提出过异议,也从未因帐篷相距甚近而吃什么亏。
  诸葛均下令让将士们把帐篷拆掉,重新搭建,不仅兵士们心中不服,就连高顺,也觉着无甚必要。
  走在军营内,高顺检视着将士们搭建营帐,典韦和许褚迎面朝他走了过来。
  “高将军!”还没到高顺面前,典韦就粗着嗓门嚷道:“诸葛将军这是作甚?因何要下令拆卸帐篷重新搭建?如此岂非要将士们多一番劳累?”
  朝典韦摆了摆手,高顺并没有说话。
  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诸葛均离他们甚远,才小声对典韦和许褚说道:“殿下有令,要我等诸事均听从诸葛将军,我等只管听命行事便是!”
  高顺一副投鼠忌器的模样,让典韦和许褚越发的不爽快。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典韦对高顺说道:“高将军既是如此说了,我二人与你说也是无用,便去向诸葛将军问问,因何要让将士们重新搭建营寨!”
  “二位将军!”典韦丢下一句话,和许褚一道朝诸葛均那边去了,高顺连忙开口想要唤住他们,可她们哪里会听高顺的劝,径直走向诸葛均。
  双手负于身后,诸葛均正看着秦军将士们搭建营寨,典韦和许褚并肩朝他走了过来。
  “诸葛将军!”才到他面前,二人抱拳向他行了一礼,典韦劈头就问道:“因何要令将士们将依然搭建妥当的营地拆除?”
  “营帐相距太近!”看了二人一眼,诸葛均淡然的说道:“若是有人点上一把火,三军将士连战场都是没上,便会葬身烈焰之中!”
  “呵!”诸葛均话音才落,典韦和许褚就相互看了一眼,许褚冷笑了一声说道:“此处并无巴蜀兵马,何人会来点火?”
  “大军对峙,如何点火?”没有直接回答许褚,诸葛均向他反问了一句。
  被他问的一愣,许褚张了张嘴正要说话,一旁的典韦又把话头接了过去说道:“大军对峙,着实是难以点火。可此处根本无有人烟,且我军尚未同巴蜀大军接战,彼不晓得我军意图,断然不敢……”
  “断然不敢轻易挑衅!”嘴角微微一牵,诸葛均说道:“本将军也是晓得这个道理,只是我军假若不养成每逢驻扎,便在营帐之间留下空隙的习惯,怕是巴蜀大军一旦前来挑衅,再做筹备,便是晚了!”
  诸葛均倒是耐心给二人做着解释,可典韦和许褚,还是觉着他事情做的很不妥当,站在他面前,虽是没再言语,却也没有离开。
  看着正在拆卸营帐的秦军将士们,诸葛均对二人说道:“二位将军之所以前来质问,乃因某新投大秦。二位将军放心,此番前往巴蜀,某定为殿下夺下此地,只要将军们鼎力相助,假若兵败,某将此头献于殿下面前!”
  说出这种话,诸葛均也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典韦和许褚不好再说什么,双双抱拳朝他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第1228章 法正献巴蜀
  三万秦军,个个心中都不爽快,却还是依照诸葛均的吩咐,将建好的营寨拆除重新搭建。
  夜晚总是很容易过去,当第一抹晨曦铺洒在大地上时,诸葛均领着大军,继续向着巴蜀腹地推进。
  再往前走上不远,便会到达他们进入巴蜀之后所见的第一座城池。
  正行进间,诸葛均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支人马。
  出现在前方的人马不多,看起来不过只有百余骑。
  见了那支人马,他连忙勒住缰绳,抬起手臂,止住了身后的秦军。
  当他抬起手臂时,数万秦军纷纷止住步伐,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朝前方出现的那队人马望去。
  秦军将士们心内很是疑惑,假若巴蜀大军发现他们的意图,前来迎战,也断然不会只有几百人而已。
  将士们心中疑惑,诸葛均也是微微蹙着眉头。
  来到巴蜀之前,他原先的计划,是尽快领军推进到腹地,尽快击溃巴蜀大军,夺取蜀地。
  迎面过来的数百骑快马,显然不可能是秦军斥候。
  唯一的解释,就是巴蜀方面来了人!
  驻马立于诸葛均身旁的高顺等人,也是个个攥紧了兵刃,一双双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视着前方。
  朝他们这边过来的,假若是前来盘问的巴蜀官员,诸葛均的一个念头,便可决定战争的从何时发起开端!
  大军停了下来,静静的等候着迎面过来的人马。
  数百骑快马一路飞驰,在诸葛均等人的视野中,是越来越近。
  当他们到达离秦军只有七八十步的地方,诸葛均看清了策马走在最前面的,乃是个穿着长袍的文士。
  见到这一幕,他的嘴角微微牵了牵,向一旁的高顺等人说道:“诸位将军,稍后若是本将军未有下令厮杀,将军们断不可轻易拔剑!”
  “诺!”并不晓得诸葛均有什么盘算,高顺等人还是应了一声。
  迎着秦军疾驰的队伍,在到达离秦军尚有三四十步的地方停了下来,领着那支队伍的文士,则加快了速度,朝着诸葛均奔来。
  还没到诸葛均近前,两个秦军兵士便策马迎了上去,挡住了他的去路。
  见有秦军拦住去路,文士将战马一勒,抱拳向诸葛均喊道:“新都县令法正,求见大秦将军!”
  “某乃大秦将军诸葛均!”抱起双拳,朝着法正拱了一拱,诸葛均高声问道:“县令来此,所为何事?”
  策马过来之时,法正就从秦军阵列中看出诸葛均是这支大军的主将,从他口中得了确实的消息,连忙翻身跳下马背,对他说道:“将军引领大军来到巴蜀,不知可同益州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