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871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871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程昱说的这些,刘辩顿时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凝视着程昱,刘辩吞咽了两口唾沫,有些迟疑的说道:“仲德,以你之意,朕要疏通黄河、洛水,甚至要将渭河、清河等河道悉数连通?”
  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程昱没有吭声。
  他心中所想的,也正是这样。
  如果能够人工开凿出许多河道,使得河南、河北境内河道纵横,中原一地的用水困难,便会彻底得到解决。
  只不过他也晓得,这项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做,一旦开工,就要做好百年大计的筹备。
  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至少也是需要两三百年,才能在中原一带形成密布的河道网。
  紧紧的拧着眉头,刘辩沉吟了许久,才向程昱问道:“若不开通河道,只是将黄河水流分岔,引至下游宽阔地界,至于缺水之处,由各地出资开凿水井……”
  刘辩的话一出口,程昱和荀彧都是吃了一惊,俩人相互看了一眼,程昱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陛下英明,罪臣只是思量假若在中原形成密布河网,将会解决旱涝,却是忽略了耗费巨大。假若依照陛下所言,耗费不过是罪臣预料之一毛,且各地均可解决用水,着实是百年大计!”
  点了点头,刘辩嘴角牵起一抹笑意,对荀彧和程昱说道:“朕做这皇帝,也是很不容易!朕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可天下太大,万里江山,又岂是些许才贤便可掌控?”
  说着话,刘辩站了起来,双手负于身后,走到窗边。
  望着窗外的庭院,刘辩悠悠的说道:“朕有时真的很憋闷,天下才贤无数,因何不可都为朕所用!戏志才、郭嘉之流,若是肯归顺于朕,天下何愁难安?曹孟德乃是治世之贤才,却偏偏要做那一方豪雄与朕为敌,究竟朕做错了什么?”
  刘辩的一番话,带着强烈的自我反省,荀彧和程昱再次相互看了一眼,二人均站起了身,抱拳躬身面朝着刘辩的后背,有心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大汉社稷倾颓,刘辩力挽狂澜,终于平定了北方。
  中原平定,关中、关东等地也是牢牢掌控在大汉的手中,可边境却还是有着胡人作乱,大汉将士依然没有少歇的余地。
  更让刘辩烦心的是,长江以南,各路豪雄尚未平定。
  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氏,如今还在相互攻伐,虽说对大汉已经没有了威胁,可要一统天下,刘辩就不能坐视他们割据一方。
  与南方豪雄的战争,早晚要摆在这位年轻皇帝的眼前。
  看着刘辩的背影,荀彧、程昱都觉着他那年轻的后背显现出了无尽的苍凉。
  身为大汉皇室,这么多年刘辩是如何历经坎坷,终究成就了一番大业,荀彧和程昱都是不敢想象。
  “陛下,司马懿到!”屋内众人沉默着,都不知该如何打破眼前的宁静,门外传来了一个卫士的声音。
  听说司马懿来了,刘辩转过身,朝荀彧和程昱微微一笑说道:“文若推举司马懿,朕今日便要看看他的才干如何!假若果真名不虚传,破格重用,又待如何?”
  “陛下英明!”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荀彧对刘辩说道:“当年曹操不肯重用司马懿,只因此人有枭雄之相,才始终不肯委以重任。陛下若觉着此人可用,当可重用,假若觉着此人不可用,不若趁早杀之!”
  荀彧一开口,就建议刘辩若是不用司马懿便将他杀了,刘辩也是一愣。
  看着荀彧,刘辩微微一笑,并没有给他任何回应,只是朝屋外喊了一声:“唤他进来!”
  立于门外向刘辩报讯的卫士听到屋内的招呼,撤步站到一旁,向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人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司马先生请!”
  抱拳朝卫士拱了拱手,向他谢了一声,司马懿才跨步进入屋内。
  待到司马懿进入屋内,刘辩将他仔细的打量了一遍。
  此人与他早年想象中的司马懿差距甚远。
  或许是由于电视剧的作用,早年刘辩想象中的司马懿,长相应该是极其成熟,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
  可站在他眼前的,却是个二十刚刚出口,面白如玉、身量颀长的翩翩美少年。
  穿着一身雪白长袍,司马懿的体格并不显得多么强壮,在颀长的身高衬托下,他甚至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抱拳躬身立于入门处,司马懿始终没敢抬起头来。
  自打被汉军俘虏,他早就有投效刘辩之心,只是荀彧等人没有发话,地位卑微的他,也是不敢轻易说出向汉军投降的话来。
  晓得荀彧这些日子每天都会劝说曾经在曹操麾下行事的将军和幕僚们投效刘辩,司马懿等待的,就是刘辩将他们这些人全都召集到一处,把他们收进大汉的编制。
  早就想到了终究会有那么一天,司马懿倒也不是十分着急,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刘辩还没召集曹操麾下众人加以收编,就专程令人前去将他唤到了荀彧的住处。
  得知刘辩要见他,司马懿当时的心情是极为复杂。
  在曹操麾下之时,他始终都是夹着尾巴做人,从未敢显山露水的表现出太多的才能。
  相比于荀彧等人,司马懿曾经可谓是籍籍无名,历数曹操麾下的人才,比他有名的是比比皆是。
  他实在没能想明白,这位登基不久的大汉皇帝,究竟想要做什么,又想从他的身上得到什么。
  心内虽说是十分忐忑,司马懿却是不敢违拗刘辩的意思,得到召唤,几乎连耽搁都没敢多做耽搁,就跟着卫士来到了荀彧的住处。
  进入屋内,司马懿双手抱拳,躬身向刘辩行了个大礼说道:“罪臣司马懿,叩见陛下!”
  “抬起头来!”朝司马懿虚抬了一下手,刘辩对他说道:“文若向朕推举你,说你是经天纬地之才,朕此番请你前来,便是想听听你,对这天下之势有何看法!”
  刘辩这番话说的是轻描淡写,可听在司马懿耳中,却是别有着一番滋味。
  他没想到荀彧竟然会在大汉皇帝的面前推举他,更没想到眼前这位大汉皇帝,竟然会因为荀彧的推举,破格与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见面。
  放下抱起的双拳,司马懿先是朝荀彧投去了感激的一瞥,随后态度十分恭谨的对刘辩说道:“回禀陛下,罪臣无才,不过对天下大势,倒真的还是有些看法!”
  凝视着司马懿,刘辩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只是默默的在听着他说话。
  站在他眼前的这位,就是依照原本历史发展走向,应该同诸葛亮拼斗多年,保住了曹魏基业,最终却撼动了曹魏根基的司马懿。
  司马懿的身高,甚至要比刘辩还长上两寸,他的脸色是白皙中透着红润,给人一种健康阳光的感觉。
  额头宽阔,一双眼睛并不是很大,却是炯炯有神。
  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应是他的鼻梁。
  鼻梁高挺,而且是棱角分明,仅仅只是从鼻子,便可看出他的性格与柔弱的相貌完全没有交集。
  生着一张俊俏的脸蛋,此人却是有着极其刚毅的性格。
  凝视着司马懿,刘辩心内也是有些纠葛起来。
  站在他眼前的这个人,是连曹操都不敢加以重用的世之枭雄,若是委以重任,究竟日后能不能驾驭?
  满心纠葛,刘辩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半点变化,依然是一片淡然。
  面朝他立着的司马懿并不知道,此时的刘辩,心中在盘算的,并不是他将要说出的治世之法,而是究竟是该杀他,还是该将他留下并委以重任!


第1352章 司马懿的平定江东之策
  并没有从刘辩的神色中看出什么,司马懿也没敢轻易说出他心内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笔直的面朝刘辩立着,司马懿等待的是刘辩让他说出对征伐天下的看法。
  汉军已经平定了北方,日后要面对的,仅仅只是割据南方的各路豪雄,在司马懿看来,面对强悍的汉军,南方豪雄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大军只须采用战法得当,平定南方,并不需要耗费太多周章。
  刘辩就在眼前,司马懿心内有着许多话想说,可刘辩不问,他却是不敢轻易说出口。
  以往在曹操麾下,他也是有着不少破敌的良策,可惜曹操对他始终有所忌惮,从不委以重任,他也只能将那些想法都憋在心内。
  凝视着司马懿,过了好一会刘辩才微微一笑,对他说道:“仲达有话,但说无妨,朕洗耳恭听便是!”
  刘辩发话,要他将心中所想说出来,司马懿赶忙抱拳躬身向他行了个大礼。
  礼毕直起腰,他向刘辩问道:“陛下,可否着人送张地图?”
  点了点头,刘辩朝王榛摆了下手。
  王榛抱拳一拱,转身走向门口。
  站在临门处,王榛向门外的卫士吩咐了一句什么,又折了回来,站到刘辩身后。
  没过多会,卫士便取了一张地图送进屋内。
  司马懿双手从卫士手中接过地图,平铺在墙壁上,用唾沫沾了下地图的四角,把它粘在墙壁上。
  唾沫的粘性终究不好,地图在墙壁上,刚粘了一个边角,另外的边角立刻就会脱落。
  看到这一幕,刘辩微微一笑,向王榛使了个眼色。
  “来人!”见了刘辩的眼色,王榛朝门口喊了一声。
  随着王榛的喊声,两名守在屋外的卫士跨步进入屋内抱拳躬身立于临门处。
  “扶住地图!”看着那两个卫士,王榛语气漠然的吩咐了一句。
  两名卫士应了一声,走到地图前,一左一右站定,伸手按住了地图的边角。
  卫士扶住了地图,司马懿朝他们投去感激的一瞥,这才指着地图上靠近长江流域的地方说道:“陛下已然平定中原,北方虽有胡人扰边,胡人却只是肌肤之痒,不足为患!而今陛下急切要做的,只是平定南方,一统天下!”
  听着司马懿所述,刘辩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司马懿所说,他大多还是赞同,唯一不太赞同的,就是胡人只是肌肤之痒。
  如今大汉国力还算强盛,胡人难以进入中原,在许多人看来,着实是肌肤之痒。
  可刘辩却是晓得,若是历史依照应有的轨迹发展,东晋之后将会进入南北朝。
  那时掌控着中原的割据势力中,有许多都是胡人的政权。
  假若轻视了胡人的存在,胡人早晚会纵横中原。
  刘辩一直致力于民族融合,为的便是将胡人彻底灭族,让他们融入到汉人之中,最终避免南北朝割据的出现。
  扭头看向刘辩,见他点头,司马懿心内的忐忑多少放松了一些,接着说道:“刘表占据荆州,荆州乃是在长江以北,水军与江东水军不相上下,陛下若是南下,所要面对的最强敌人,正是江东水军!夺取荆州,收编荆州水军,即便在长江江面上,大军得不到甚么好处,也是可将江东水军系数引到水战之中!”
  听了半天,还是没太明白司马懿的意思,刘辩侧头看着地图,向他问道:“占据荆州,我军即便吸引了江东水军,又如何击破江东?”
  “陛下!”转过身,抱拳向刘辩行了一礼,司马懿说道:“听闻汉军已然进入益州,并且向南蛮地界挺进。南蛮地界,多有雨林,且道路难行,却是自背后绕到江东的捷径!”
  诸葛均当初向刘辩提议占据益州,也是考虑到了这一层,听了司马懿的一番话,刘辩点了点头,还是没有言语。
  司马懿所说这些,与诸葛均当初提到的并没有什么差池,若是仅仅只看这些,司马懿的才干也不过如此!
  心内多少有些失望,刘辩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仲达莫非无有其他法子击破江东?”
  “有!”心内已是打算不重用司马懿,让刘辩没想到的是,他这句话刚问出口,司马懿就冒出了一句:“陛下若是觉着此法太过繁杂,尚有一法,可击破江东!”
  听了司马懿这句话,刘辩这才愣了一下。
  敢情站在地图边,分析了这么久的战局,他说出的只是常规的打法,真正出奇制胜的法子,还被放在了后面。
  “仲达请说!”朝司马懿比划了个请的手势,刘辩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双手抱拳,朝刘辩躬身一礼,司马懿才对刘辩说道:“长江有数处渡口,大军南下,可先击破荆州,尔后进攻江夏!”
  看着司马懿,刘辩晓得他说的这些,不过是战前的部署而已,并没有插嘴说话。
  见刘辩还是没有吭声,司马懿接着说道:“占据荆州、江夏等地,水军可调拨到江夏渡口。江夏水流平缓,适宜大军展开,江东水军必定以为我军会从江夏渡江!”
  话只说到这里,刘辩就已经想明白了司马懿的计策。
  这条计策,不过是个声东击西的计略而已,在战争中,并不出奇。
  想到这些,刘辩脸上不由的流露出了一抹失望。
  从刘辩脸上看出失望,司马懿压低了声音说道:“陛下可知江东孙权是如何得来爵位?”
  他这么一问,倒是真的把刘辩给问的一愣。
  眨巴了两下眼睛,看着司马懿,刘辩并没有说话,只是脸上流露出了疑惑。
  “孙策有后!”面朝刘辩低下头,司马懿说道:“此人名为孙绍,只因孙策年少殒命,孙权才夺取了他的爵位,继承了江东!”
  “即便孙策有后,此时恐怕也是尚且年幼,又可有何作为?”微微蹙起眉头,刘辩对司马懿说道:“仲达莫非是要利用孙策后人,先使得江东乱起?”
  “正是!”抱起双拳,将身子再度躬下,司马懿说道:“江东周瑜,同孙策乃是故交。陛下可着人前去探访周瑜,与他商议册封孙策之子为江东王一事……”
  “那周瑜怕是不会轻易上当吧?”眼睛微微眯了眯,刘辩说话的时候,语气中也是带着一丝古怪。
  “周瑜与孙策乃是故交,且又是连襟。”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司马懿说道:“陛下着手处,可从孙策亡妻大乔与周瑜之妻小乔着手!那周瑜号称江东才子,与小乔琴瑟相谐,只须小乔吹上几句枕边风儿,何愁他不英雄气短?”
  司马懿一番话,把刘辩说的是再次愣了一下。
  许多日子以来,他一直在为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