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947部分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94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巧,司马懿和赵云离去后不久,一直在益州的徐庶和身在辽东的庞统,都是完成了手中的事务,返回洛阳向刘辩复命。
  徐庶回到洛阳,给刘辩带来了南蛮臣服的消息,而庞统从辽东回到洛阳,给刘辩带来的,除了辽东平定、乌桓臣服的消息之外,还有着一颗人头。
  汉军数百里追击,终于攻破乌桓都城,将乌桓王蹋顿斩杀阵前。
  矮桌上摆放着一个用麻布包起的包裹,包裹呈圆球状,摆放在桌面上,底部还隐隐的有些血渍。
  大殿正中,庞统双手抱拳面朝着刘辩,神色间极尽恭谨。
  眼睑低垂,看着桌面上圆溜溜的包裹,刘辩向身后的王榛摆了下手。
  跨步上前,将包裹打开,展现在刘辩面前的,竟是一颗人头。
  看到这颗人头,刘辩轻叹了一声说道:“昔日朕领军讨伐匈奴,蹋顿也曾率军相助,没想到,最终取了他人头的,却是朕!”
  “陛下!”抱拳躬身立于大殿正中的庞统,在刘辩说出这么一番话之后,开口说道:“天下纷繁,无论各路豪雄,还是边关蛮夷。对我大汉均是虎视眈眈!当年蹋顿之所以协助陛下,无非觉着大汉军力不济!依附大汉,他可获取更多好处!如今大汉强盛,蹋顿惧怕地位不保,因此才与我汉军为敌!如今楼班已是做了乌桓王,向我大汉万世称臣!陛下出师南下,乌桓也会出兵相助!”
  “万世称臣!”微微一笑,刘辩摆了摆手,待到一名卫士走到桌边,将蹋顿的人头取走,他才对庞统和殿内的大臣们说道:“江山社稷,数百年一更迭!自来乃是强者为王,又何来万世称臣一说?朕匡复大汉,为的不过是天下黎民苍生,不再收战祸之苦。至于数百年乃至数十年之后如何,朕也是理会不得了!”
  正说着话,殿外进来一个卫士。
  站在临门处,卫士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启禀陛下,司马懿着人送来书信!”
  遣派司马懿和赵云前往江东,一直没有得到消息,刘辩近来也是着实牵挂着江东事务,得知司马懿着人送来书信,连忙向那卫士吩咐道:“呈上来!”
  卫士双手捧着一封书信,微微躬着身,快步走到离刘辩尚有六七步的地方,王榛则迎了上去,从他手中接过了书信。


第1474章 不怕老婆的赵将军
  接过王榛递给他的书信,刘辩展开浏览了一边,嘴角突然牵起了一抹淡然的笑容。
  “赵云江东一行,倒是交了场桃花运!”微微一笑,刘辩对王榛说道:“将书信给众臣僚看上一看!”
  “诺!”应了一声,王榛拿起书信,先是走到徐庶身前,双手捧着递到了徐庶的面前。
  很是恭谨的从王榛手中接过书信,徐庶先是飞快的浏览了一遍,又递给了陈宫。
  大殿内的众人传递着司马懿着人送回来的书信。
  看完书信,众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极尽复杂。
  有些人脸上流露出了欣然,也有些人则是眉头紧蹙,好似在寻思着什么。
  书信传了一圈,最后落到了庞统的手中。
  将书信浏览了一遍之后,庞统双手捧着,递还给了王榛。
  王榛将书信放在桌上,刘辩则环顾着殿内臣僚们问道:“司马懿意欲撮合大乔与赵云,你等以为,朕该如何抉择?”
  “陛下!”刘辩的问题刚问出口,侧旁便有一个人站了起来,抱拳躬身对他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应允!那司马懿乃是要坏我大汉社稷,陛下当速斩之!”
  站起来的这个人,并不是别个,正是举荐司马懿等人的荀彧。
  荀彧率先发话,刘辩目光转到了他的身上问道:“赵云乃是世之良将,大乔也是倾城美色,正所谓郎才女貌,司马懿所言,也是不无道理,因何要将之斩杀?”
  “陛下!”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荀彧语气诚恳的说道:“司马懿只见其一,却不晓得其二!那大乔乃是孙策之妻,与孙策之间情谊相谐,如今孙策虽是已是,其心又怎会轻易悖离孙策?”
  看到司马懿书信的时候,刘辩还赞同着他的看法,可听了荀彧的话之后,他也是多少有些动摇了。
  荀彧说的并不错,大乔是孙策的妻子。
  孙策当年与她也是情谊深重,虽然如今孙策已是不在了,大乔心内难免不会记挂亡夫。
  假若大乔对亡夫还有情谊,对孙策一手打下的江东,必定也是有着感情。
  将她留在赵云的身边,对刘辩来说,着实不是什么好事!
  微微蹙起眉头,刘辩正纠葛间,又一人站了起来,抱拳说道:“陛下,司马懿之计,当即刻行之!”
  抬头看向说话的这个人,刘辩的目光又转道了他的脸上。
  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陈宫。
  见刘辩看向他,陈宫接着说道:“赵云将军乃是勇将,居家之中,妇人言语从未对他有过半点动摇。将军并不惧内,一妇人即便对亡夫有着记挂,又如何动摇将军意向?”
  赵云追随刘辩,也是有了不少的年头。
  对赵云的个性,刘辩还是十分的了解。
  赵云生的俊俏,平日里身穿银甲白袍,并不像是个征伐沙场的将军,反倒有几分像是个俊俏的书生,洛阳城内许多女子,找寻夫君也是巴望着能寻个如他一般风流倜傥的。
  以赵云的样貌和勇武,与大乔成亲之后,想来大乔也是定会倾心于他。
  想到这一层,刘辩点了点头,又把目光转到了其他臣僚脸上。
  殿内众人见刘辩看向他们,文臣们一个个抒发着自家的看法,武将则都不吭声。
  大乔美艳,名声早已流传在外。
  能够迎娶她,许多将军心内甚至暗暗的有些羡慕。
  文臣考虑的那些事情,他们这些身为武将的,倒是懒得费脑子去想。
  将军要做的事情,不过是皇帝决定向谁开战,他们便领军前去征伐,至于其他,着实不是他们想去思考的问题。
  臣僚们各自说着自家的看法,大殿内闹哄哄一片。
  环顾着众人,刘辩朝他们虚按了两下手。
  当他虚按下手掌时,殿内很快便安静了下来,一双双眼睛全都看向了他。
  目光最终落在了徐庶和庞统的身上,刘辩向他们问道:“二位丞相,以你二人之间,朕该当如何抉择?”
  先是与徐庶相互看了一眼,庞统想了一下,才抱拳对刘辩说道:“陛下,臣以为,赵将军这桩婚事,陛下可以成全!”
  “哦?”庞统也赞成促成赵云和大乔的婚事,刘辩向他问道:“此话何解?”
  “大乔虽是孙策之妻不假,那孙策却是早已故去!”放下抱起的双拳,庞统对刘辩说道:“孙策离世,江东本应是大乔母子继承。孙权却是暗中使了手段,将江东夺去,对大乔母子也并非十分照应,大乔对江东之情,如今怕是所剩无几!”
  庞统的一番话,剖析了大乔的心思,刘辩听了之后,也是点了点头。
  不过他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又把视线转到了徐庶的脸上。
  见刘辩看向他,徐庶也是抱起双拳说道:“陛下,士元所言不差。孙策已死,大乔母子在江东,也是危若累卵。对一女子来说,世间可守护的,无非是孩儿、夫君!陛下只须将他们母子迎至洛阳,保那孙昭安稳,大乔必定不会暗中协助江东,甚至会巴望着江东自此归于王化。臣也是赞同促成这桩婚事!”
  徐庶和庞统都表示赞同促成婚事,刘辩呵呵一笑,对他们说道:“以朕看来,你等并非思量着那大乔会如何与赵云相处,而是想着赵云迎娶了她,你等好讨盏喜酒,朕所说是也不是?”
  由于先前臣僚们相互争执,殿内气氛很是紧张。
  庞统、徐庶摆明立场,更是把气氛催生到了紧张的巅峰。
  刘辩一句话,连消带打,却是顿时将紧张气氛消弭,让臣僚们的情绪,多少放松了下来。
  “朕意已决!”臣僚们的情绪才放松,刘辩就开口说道:“即刻下旨,赐婚赵云、大乔!促成这桩天造姻缘!”
  刘辩下旨,要促成赵云与大乔的婚事,虽说还是有些人认为这件事情做的不妥,却并没再坚持反对。
  赵云与大乔的婚事,牵涉到朝廷平定江东,同样也是他二人之间的事体。
  并不晓得赵云和大乔心内做何念想的臣僚们,也是不愿在没有弄明白究竟的情况下,因这件事开罪赵云。
  出言反对,那是说出自家想法,可强势坚持,意义便是完全不同!
  刘辩下达旨意,随后便有两名卫士,带着圣旨一路赶往江东。
  自打小乔与司马懿见过,周瑜军营倒是也安稳了几日。
  小乔整日里与大乔厮混在一处,姐妹二人商议着什么,也是不告诉周瑜。
  晓得大乔心思,同样也明白小乔因何要与司马懿说出那些话来,周瑜并没有太多责难她们,只是听凭她们在一处。
  两个女子,毕竟也是掀不起甚么大浪。
  司马懿和赵云,也好似浑然不晓得有这么一桩事似得,整日与周瑜在一处,并没有人提起关于赵云和大乔婚事的事情。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过上多久。
  先是羽林卫抵达了周瑜驻地,协同周瑜防范着可能从南北两侧杀来的江东军以及荆州军。
  正因羽林卫的进驻而感到欣喜的周瑜,很快便接到了一个他不甚期待的消息。
  洛阳来了使者,声称带来了皇帝的圣旨。
  得知洛阳来了人,司马懿和赵云都是晓得,必定是刘辩令人送来了赐婚的圣旨。
  而周瑜却是满头的雾水,不晓得洛阳因何又派人前来。
  使者来到,周瑜也是不敢怠慢,赶忙与司马懿、赵云、周泰等人迎出了军营。
  到了军营外,周瑜一眼便看见两个穿着汉军铠甲的汉子牵着战马,并肩立于他的眼前。
  两个汉军,身上的铠甲与来到驻地的羽林卫相差无几,若是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便是他们头盔上的缨子。
  羽林卫头盔上,插着的是一根又粗又长的红色羽毛,而眼前这两个汉军,头盔上虽然也是插着羽毛,但羽毛却要细小的多,而且是分为两根。
  司马懿和赵云当然晓得,来到军营外面的,是两个守卫皇宫的卫士。
  周瑜与他麾下的一众将军,却是并不知晓汉军序列以及铠甲不同。
  尤其皇宫卫士,极少出现在世间,他们的存在,对很多豪雄麾下的将军、幕僚来说,就像是个谜一般。
  并不晓得眼前这两个卫士是什么身份,周瑜也是没敢造次,毕竟他们送来的,是刘辩的圣旨。
  见周瑜等人迎了出来,两名卫士先是抱拳躬身向他们行了一礼,随后其中一人说道:“众位将军,陛下着我二人送来圣旨,可要宣读?”
  朝那卫士点了下头,司马懿最先抱拳躬身做出了行礼的态势。
  晓得卫士要宣读的是刘辩的圣旨,赵云也是赶忙躬身行礼。
  见二人如此情状,周瑜等人不敢怠慢,纷纷向卫士做出了行礼的姿势。
  众人都抱拳躬身,做好了接旨的准备,一名卫士从怀中掏出那卷圣旨,当着众人宣读了起来。
  起初还以为刘辩是对江东战事有甚指示,可听着听着,周瑜就觉得事情好像有那么点不对劲。
  圣旨只字未提江东可能面临的态势,而是直接切入得到赵云和大乔的婚事上。


第1475章 赶着鸭子上架
  卫士宣读完圣旨,周瑜已是满脸铁青。
  谢恩接旨之后,他朝司马懿瞟了一眼。
  特意吩咐过司马懿,莫要传扬出去,没想到,竟是传到了刘辩那里。
  大乔垂青赵云,知道此事的也是有不少几个人,有能力上达皇帝的,却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
  被周瑜瞟了一眼,司马懿脸上却没有半点愧疚。
  不仅没有半点愧疚,他反倒是朝周瑜咧嘴一乐,险些没把周瑜给恼的背过气去。
  心中烦恼,周瑜却又不好当着别个说出口,只得把脸扭到一旁,不去看司马懿。
  刘辩已经下了旨意,要赐婚赵云、大乔。
  身为刚得了朝廷册封江东大将军的周瑜,此时也是骑虎难下。
  孙权他已是注定开罪了,若是反对大乔与赵云的婚事,朝廷恐怕也是会对他有些想法。
  在大乔与赵云婚事这件事上,他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皇帝已经赐婚,莫说他只是大乔的妹夫,即便是亲弟,也是没有否决的可能。
  相比与周瑜的满心烦闷,司马懿则是一脸春风得意。
  促成赵云与大乔的婚事,从中得到好处最多的,看似赵云和周瑜,实则是他。
  仅仅以一将军婚事为媒,便可少去许多平定江东的困扰,事情若是进展的顺利,在刘辩眼中,他的地位必定会是如日中天。
  站在司马懿身旁的赵云,虽说是这道圣旨的核心人物,脸上表情却是一片淡然,就好似这件事与他毫无关联一般。
  双手捧着圣旨,递到周瑜面前,宣读圣旨的卫士对他说道:“请大将军促成此事!”
  对这件事情是满心恼火,没想到刘辩竟然还会点名要他促成此事,周瑜更是一心烦闷。
  接过圣旨,周瑜向司马懿问道:“仲达可否与某一同商议,如何为赵将军和大夫人筹备婚事?”
  “大将军有所驱遣,某无不上前!”周瑜摆明了是要找司马懿的晦气,让他没想到的是,司马懿几乎连想都没想,就满口应承了下来。
  满心狐疑的把司马懿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周瑜眉头微微一皱,抱拳朝他拱了拱说道:“请仲达随某前来!”
  周瑜只招呼了司马懿,一旁的赵云也不便跟上,只得目送着二人离去的背影。
  “赵将军!”周瑜和司马懿离去,前来宣旨的两名皇宫卫士同时抱拳笑着对赵云说道:“听闻大乔有着倾城倾国之容,恭贺将军江东一行,抱得美人归!”
  皇宫卫士,由于伺候着刘辩,在汉军序列中,身份自不是寻常兵士可比。
  二人向赵云道贺,赵云也是抱拳给他们回了一礼,笑着说道:“此事乃是陛下促成,本将军返回洛阳之后,当面见陛下谢恩!”
  “那是自然!”其中一名卫士咧嘴一笑,对赵云说道:“我二人即刻便要返回,不知将军可有什么嘱托,待到我二人回了洛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