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222部分

化工大唐-第222部分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持这东西,藏好,等敌人冲到近前,一齐出手。会是什么结果?恐怕突厥的骑兵也不是对手了。”
  突厥骑兵来去如风,骑射娴熟,一直让人头疼。经他这么一提点,太平公主附和道:“是呀。这东西应该大量制造,用来对付突厥骑兵再好不过了。”
  其实,在对突厥的战争中,唐朝一直处于优势。唐军之所以能占优,不仅仅是唐军的装备先进,铠甲轻便结实,弓努锐利。还在于唐军地骑兵不比突厥骑兵差,要是算上装备优势的话,唐朝骑兵的杀伤力比突厥骑兵还要胜上一筹。
  当然,没有人笨到不尽可能提高对敌人优势的程度。炸弹这么好用,要不用来对付突厥,李隆基就不够精明了。
  对李隆基这份洞察力,陈晚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赞道:“太子圣明!”
  李隆基接着道:“另一种用法。就是用来攻打坚城。石堡城横亘在前。阻挡大唐的进军,若有这东西要打下来不难。不过,依我之见,需要一个东西才能把炸弹扔到石堡城里去。投石机,还有一些。只是距离不够。若是需要的话,可以叫军器监再改进。不过。就算改进,也不见得能满足要求。”
  石堡城的位子非常特殊,从两边进攻,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连人都上不去。使用投石机距离又不够,是以只能强攻。陈晚荣看见王忠嗣做的模型,才决定用火炮,只有火炮才够得上距离。
  好快的反应!好惊人的洞察力!
  陈晚荣于李隆基地洞察力很是震惊,笑道:“太子说得极是,正是如此。才需要火炮。有了火炮。只要一发射,炮弹就能射好远。三五里不成问题。”
  “三五里?”睿宗有些惊奇了。
  对于唐人来说,最强的伏远弩最多射三百步,就是四百五十米,差不多一里,已经很远了。火炮能射三五里,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了,不仅睿宗吃惊,就连李隆基都有些惊讶。****
  现代火炮可以射几十公里,陈晚荣要造的铜炮水准不怎么样,相信三五里的射程还是不会有问题,笑道:“是呀。”
  李隆基的洞察力再一次表现出来了:“如此甚好。只是有一点,用来攻城的话,这东西的威力太小了,应该再做大些。”
  火炮有很多类型,野战炮和攻城炮是不同地。攻城炮一般是巨炮,口径很大。这话对现代人来说是常识,可李隆基没有任何火炮方面地知识,却能看到这点,极为不凡。
  陈晚荣笑道:“太子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如此,这才要造不同的炮。现在要打石堡城,以我之见,不必造太大的炮,只需要射程够,炮弹能落在城里就行了。毕竟石堡城只有那么一点大,驻守的人不多,一阵乱炮下去,就会炸死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也不足以抵挡我们地进攻了。”
  太平公主一笑道:“晚荣,看来你是信心十足。皇上,以依小妹之见,这事就让晚荣来负责吧。”
  负责这事,陈晚荣真没有想到,也没有这心思。依照陈晚荣的想法,他把造炮弹这事搞定就是了,因为火药我熟,也算尽了力。至于其他地东西就交给军器监来做了,顶多给点建议就是了。一听这话,不由得急了,忙道:“皇上,万万不可,这事,我可做不来。”
  睿宗并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李隆基,在征求他的意见。李隆基笑道:“父皇,姑妈所言,正是儿臣所想。晚荣来负责这事,正合适。”
  陈晚荣还没有说话,睿宗已经表态了:“既然小妹,三郎认为你合适,那晚荣你就负起这个责吧。^^首发 小说 ⑸⒛0 ^^”李隆基排行老三,睿宗是以称呼他为三郎。
  要是在以往,睿宗肯定称呼李隆基为太子,今天是高兴,才叫他三郎,叫太平公主为小妹。火炮一出,功业有望,他的心情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皇上,不行啊。我只会造火药,炮弹还能马马虎虎,至于火炮本身,我是一点辙也没有,还是由刘大人、寇大人负责的好。”陈晚荣可不想应这差事。除了这理由以外,还有一层想法。那就是一旦接手,就没有多少自由了。现在,陈晚荣的化工事业蒸蒸日上,要是给束缚住了,那损失就大了。
  刘怀德和寇义兵跨前一步,劝道:“陈大人,你就应了吧。这火炮是你提出来的,个中问题你比谁都清楚,你不负责,谁来负责呢?我们将作府。军器监都听你调遣,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你看中的人,我们没二话,给!”
  叶天衡他们也来相劝:“陈大人,这火炮还是你熟。我们可不太明白,要不,哪会搁两天呢。要是你不来。说不准又会出什么事呢。前方军情如火。不能再拖了。”
  睿宗笑呵呵的听着他们说话,这才道:“晚荣,就这样吧。需要什么东西,你尽管说。一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东西给东西。”
  太平公主笑着接过话头:“皇兄,以小妹对晚荣的了解。他不是个害怕困难地人。晚荣,你是不想给拘束吧?”
  这话说对了,陈晚荣承认:“公主圣明。”
  李隆基呵呵一笑:“这事好办,等你把火炮做好了,就让你舒服去。”略微一顿:“不过,我要提醒你,你想早点无拘无束,就得加把劲,早点把火炮做出来。”
  话都说到这份上,陈晚荣也不能再拒绝了。只得道:“遵旨。”
  睿宗很是高兴。冲王少华一招手,王少华上前见礼。睿宗道:“你就跟着晚荣。晚荣有难处,你就给朕说。”
  睿宗虽是喜欢玩平衡,一则太平公主,二则太子,事实上三巨头里面他地作用至关重要。王少华相当于他和陈晚荣之间地联络人,陈晚荣要是有困难,完全可以直达天听,也就是说陈晚荣做火炮一事“一路绿灯”。
  “遵旨!”王少华领旨。
  对于吐蕃,唐人真的恨,能好好教训一通最好,太平公主也不例外:“晚荣,若需要帮忙,你尽管开口。若是有人为难你,你尽管说。”
  “谢公主!”陈晚荣自然知道她打地什么主意。
  李隆基勉励两句而已,没有说帮忙之类的话,然后和睿宗、太平公主一道离去。
  等到睿宗一行离去,陈晚荣在刘怀德他们的簇拥下,去了军器监。军器监在光化门旁边的安定坊,车声辚辚中,很快就到了。
  陈晚荣一瞧,这是一个很大的院落,门口一队兵士。一进门,陈晚荣一瞧,房间不少,只听张德铭给他介绍道:“这是我们处理公务的地方。要是遇到难处,大家可以在一起商议。”
  在寇义兵地引领下,陈晚荣进了屋。这间屋子很大,摆着不少桌椅,立时有人送上茶水。
  良工里面,有几个年岁比较大,从校场赶回来,有些疲累,靠在椅子上,喝着茶水,歇息起来。
  寇义兵年岁不小,喝了一会茶,这才缓过气来,扫视一眼道:“这里没有外人,不是将作府就是军器监的人,都是老哥哥老兄弟,我就不说客气话了。你们,都得听陈大人的,陈大人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得二话。”
  刘怀德接过话头道:“寇大师傅说的极是,这火炮关系极大,我只说一句,谁不配合谁给我滚蛋。别以为在这里呆了几十年,就可以装老。”说到后来,已以很严肃了。
  一众良工笑呵呵的,没有人有二话。叶天衡笑道:“你们二位,不必板着脸。今天的事,大家心里都挺震惊呢。小友说什么,我们肯定做什么。”这里的人都是老兄弟,叶天衡又随便起来,称陈晚荣为小友了。
  “就是嘛,还是叶大哥说的话中听!”良工曹志雄笑着说笑一句。
  寇义兵本身就是良工,和他们地关系好。刘怀德虽不是良工出身,对这些国宝级地良工极是尊重,都笑了起来。
  笑过,叶天衡接着道:“在这里,我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你们听了不要叫。”
  “叶大哥,甚事?快说!别在那里神神道道的。”寇义兵催促起来。
  叶天衡笑呵呵的扫视一眼众人,这才道:“小友这次来,有两件事要做。一件是火炮。另一件就是教我们做刀具,就是做螺纹的刀具。”这事陈晚荣昨天和张德铭说起过,想必他回来告诉了叶天衡。
  “真的?”寇义兵手一颤,茶杯差点摔在地上,茶水滴在地上,发出轻微地响声,吃惊的看着陈晚荣。
  “没说笑?”刘怀德看着陈晚荣。幸好他手里没有端茶杯,要不然准和寇义兵一个样。
  良工们吃惊地盯着陈晚荣,眼睛一瞬不瞬。
  陈晚荣笑道:“我只知道一些方法,成与不成还不敢确定。”这是真心话。陈晚荣只是在学材料学时有所了解,没有做过,能不能做出来,还有待验证。
  “太好了!”屋里一片叫好声响起。
  曹志雄大笑起来:“这刀具我们想了一百年,都没有办法做出来。用一点,少一点,我们省了又省,眼看着就快用完了。没想陈师傅来了。这下好了。只要有办法做出这刀具,以后,我们就可以大量使用,可以做出好多东西出了。”
  这话正是大家要说的,齐声称是。
  陈晚荣昨天听张德铭说起。问过他这刀具如何得来的,他也说不太清楚。此时。这一疑问又上心头,问道:“我想知道这刀具是如何得来的?”
  良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还是寇义兵解说起来:“陈大人,这东西我们也不知道是如何得来的,只是在用。要说这东西,应该有一百多年了。太宗皇上攻下长安以后,始建大唐。当时战乱不断,朝廷需要很多军备。当然要良工来制造了。无意中。在前朝的将作府发现了这工具,还有不少刀具。当时的良工也没怎么在意。后来才发这刀具特别锋利,钢铁都经受不住。几经努力,方才发现可以在钢铁上做螺纹,而这螺纹的用处很大,只是限于刀具做不出来,不敢推广。”
  一片叹息声响起,当然陈晚荣也叹息了一声。
  可以想象得到,应该是隋朝的一个良工造出了这工具,只不过他身逢隋末战乱,也许给人杀害了,只留下了这个工具。至于技术,再也无人知道,让人痛惜。
  中国有一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分合之际,都要造成大震荡,不仅血流成河,积尸如山,还会摧毁文明。而史家只记得诗书给烧毁,读书人逃亡,却没有记下这些科技,历史的误会。
  陈晚荣想到西山中那位研究火药地无名前辈,在这里又发现一个,象他们这样地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可惜呀,可惜!
  对这工具,陈晚荣太想了解了,问道:“我可以看看么?”
  “当然!”寇义兵想也没有想就同意了,站起身就要给陈晚荣领路。
  刘怀德忙拦住道:“陈大人,你要看,也不必急在一时。你得先把火炮这事安排一下,然后再去看也不迟。”
  这倒是,陈晚荣一心想了解先辈奇迹,却忘了正事,有点不好意思道:“谢刘大人提醒。火炮这事,其实就两部分。一部分是火炮本身,另一部分是炮弹。火炮的铸造,我不熟悉,还请刘大人,寇师傅调派一下。他们二人对这里最是熟悉了,自然由他们安排比较好。二人没有意见,略一商量道,刘怀德站起身道:“要是铸造一事,还是得推叶哥哥了。叶哥哥地年岁不小了,我和刘大人的意思是由叶哥哥指点,张师傅、曹师傅、楚师傅,你们协助,有问题吗?”
  “没有!”叶天衡,张德铭,曹志雄、楚师傅齐声应道。
  寇义兵道:“陈大人。”坐了下来。
  陈晚荣眉头一皱道:“炮弹部分不会有什么问题,火药好办,弹壳也好办。只是,这硝石在哪里去找呢?”用于战场,硝石的用量很大,就是把唐朝所有药铺的硝石全收集起来也不够用。
  “硝石?你们谁知道哪里有硝石?”刘怀德也皱眉了。
  良工相互望望,不住摇头,七嘴八舌的道:“不知道。”
   第五十二章 解决问题
  在唐朝,由于火药处于萌芽期,在人们的印象中硝石除了具有药用价值以外,没有别的用处,是以不太重视。叶天衡他们不知道哪里大量出产硝石也很正常,陈晚荣想了想,只好去把西山的硝石矿开采出来。
  要开采西山的硝石矿,就需要人力,这要给太子说才行。主意一定,陈晚荣站起身来道:“我知道一个地方有硝石,只是这事非要太子同意不可,我这就去见太子。”
  刘怀德和寇义兵齐道:“有劳陈大人了。”
  陈晚荣暂别众人,众人把他送到门口,由王少华带着龙武军护送,直朝东宫而去。很快就到了东宫,一通禀进去,高力士迎了出来,远远就笑呵呵的道:“见过陈大人。”
  高力士虽是给后人诟病,陈晚荣和他接触这么久,不仅没发现他的毛病,反倒发现不少优点,为人亲切随和,没有架子,更重要的是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对他有不少好感,笑道:“见过高公公。”
  “陈大人,快请,太子等着呢。”高力士侧身相让。
  陈晚荣礼节性的应承一句,跟着高力士进去了。高力士把陈晚荣带到屋里,陈晚荣一瞧还是以前来的那间屋子,屋里除了李隆基还有沈榷。两人正在议事,一见陈晚荣到来,立即停下话头。陈晚荣见过李隆基,再和沈榷施礼相见。
  “说吧,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李隆基一如既往,直叩来意,没有任何闲话。
  陈晚荣了解他的为人,也不绕***:“太子英明!现在的问题缺乏硝石,没有硝石就没法造火药。我知道罗家甸的西山有硝石,只是听当地的老人说,很多年前因地裂而给埋了。要是开采的话,需要很多人力,这才来请太子帮忙。”
  李隆基眉头一皱道:“地裂给埋了。就算要开采,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问题,陈晚荣也想到了,只是除了这里也不知道哪里有,只能试试了。
  沈榷接过话头:“太子。臣知道有一个地方地硝石特别多。”
  就目前来说。硝石是制约火炮地唯一因素。陈晚荣眼睛特别明亮。忙问道:“沈大人。在哪里?快说。”
  这话正是李隆基要说地。也是死盯着沈榷。沈榷笑道:“臣闻绵州地青莲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