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459部分

化工大唐-第459部分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离阴山两百里的地方扎营。”
  “给他察觉了?”陈晚荣非常担心的问道。要是给默啜察觉唐军所图,他必然率军远遁,唐军就会功亏一篑,陈晚荣不由得很是紧张。
  这正是杨思他们担心的,不由得目光炯炯地望着张守。
  张守摇摇头道:“那倒没有!默啜狡猾似狐,性多疑。他是怕万一他越过阴山的话,我们堵住阴山通路,他就没有退路了。他把大营扎在这里,派右厢察默矩率军十万越过阴山,攻击受降三城。”
  “他这是投石问路!”王忠嗣一口道破默啜的用意。
  “没错!是投石问路!”众人齐声附和。
  杨思眉头一拧,道:“如此一来,我们就不能给受降三城增兵,让他们去打,能顶多久是多久。”
  “我也是这样想的。”张守点头赞同:“最初,我还想在受降三城里藏他几万军队,幸好没有这么做。要不然,默啜一定发现,那就麻烦了。”
  默啜发现的后果,肯定是北遁。
  陈晚荣摇头道:“第一招是对了,我们还是要增兵。当然,是在打响之后再增兵。数量不能太多,要不然,就反常了。”
  “这是必要地!”张守赞同,接着道:“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默啜地近百万口人全部调到阴山以南来。”
  “百万口人?”杨思大吃一惊:“他哪来那么多军队?”
  这话正是陈晚荣所疑,眼晴瞪大了。王少华笑着解释道:“杨将军,你没在北地呆过,不清楚突厥人的做法。突厥人打仗是会拖家带口地,象这么大规模的进军,默啜肯定会把突厥地人口带来。四十万军队,加上他们的家人,就近一百万口人了。”
  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征战,其实就是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陈晚荣恍然,紧接着就是大喜:“既然他们来了,我们就不能让他们跑掉。这几十万人口要是逃掉了,也是个大祸害。”
  说没错,没有老百姓哪来的军队?要是给这几十万口逃掉了,就会繁衍生息,后患无穷。想想当年的匈奴,迁移到伏尔加河流域休养四个世纪,重新强大起来,最后灭了西罗马帝国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监军说得没错!绝不能让他们跑掉!”张守很是赞同这话,紧接着,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默啜老奸巨猾,要如何才能让他越过阴山呢?要是他们不越过阴山,我们即使通过阴山,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默啜这老狐狸,太狡猾了!”
  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关系全局的难题,众人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我倒有个主意!”王忠嗣稚嫩的声音响起。
  众人一齐盯着他,急切的催促起来:“快说,什么主意?”
   第三十二章 激战受降城
  王忠嗣正要解说,一个将领急急忙忙冲进来,大声禀报:“大帅,突厥人进攻了,烽火已经点燃!”
  “走,去看看!”张守大手一挥,站起身,率先出了山洞。在张守的带领下,陈晚荣他们来到高处,举目北望,只见北方烽烟四起,此处距离有些远,看不太清楚。
  虽是如此,略一估算,点燃的烽火有一千多两千处,如此规模的烽火堪称一绝,陈晚荣不得不暗赞我们祖先的力量。
  三座受降城分别是西受降城、中受降城和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距东西二城各相距四百里左右。这三座受降城是防止后突厥南下的中坚,张仁愿当年修建时下过一番功夫,三城互为犄角,一处受攻,另外两城必然驰援。
  为了传讯,张仁愿还修了一千八百所烽候,后突厥南下,烽火点燃,那场面极为壮观。
  这次三座受降城均受到攻击,一千八百烽候点燃,一眼望去,到处都有是烽火,让人叹为观止。
  默啜非常清楚受降城对他们的威胁有多大,虽是投石问路,也是投入了十万兵力。默矩是一员不错的将领,深知受降三城的犄角之势,一处受攻,另外两处必然来援。要想不让别处来援,只有三处同时发起进攻,牵制住另外两城,集中重兵攻打中受降城。
  中受降城地处中段,若是给攻下,受降城三城一体的格局就会给打破,相互不能增援,然后就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不得不说,默矩的想法非常正确,他在东西两城各投入两万兵力来牵制这两处,集中了六万大军猛攻中受降城。
  受降城是唐朝在北方重点经营地战略防御设施。派驻地兵力也不少。再加上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两万兵力来牵制是有些不够。考虑到此点。默矩命令突厥军队在东西两座受降城外构筑壕垒。以此来阻挡唐军地进攻。
  有了壕垒地辅助。东西受降城地唐军没有实力冲破后突厥军队地包围去增援中受降城。
  此时地中受降城下。激战一触即发。默矩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铁铠。在城下叫阵:“张所将军听着:我是大突厥右厢察默矩。奉可汗之命。率军三十万南下。前来攻打受降城!你们已经被团团围住。若是放下武器。归降我大突厥。我保你荣华富贵!若是不识顺逆。妄图与我大突厥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张将军。你应该仔细思虑!”
  张所五十来岁。脸膛黝黑。双睛明亮。个头高大。当年跟随张仁愿征战。在拿下漠南地战役中立有大功。是一员老将。对突厥情况了若指掌。站在城头上。指着默矩哈哈大笑:“默矩啊默矩。你让我好笑!”
  “有何可笑之处?”默矩脸一沉。喝问起来。
  张所讥笑道:“可笑之处甚多。要是右厢察愿意聆听地话。我不妨细说与你知晓。”
  阵前言词,多为气势而用,若是不敢听的话,无异于在气势上输于张所,默矩想也没有想,点头道:“愿聆高见!”
  张所哈哈一笑,这才语含讥讽的道:“你们突厥人历来喜欢直来直去,不爱绕***,更不喜欢阵前说教,右厢察何时变成了喜欢唠叨的老妇人,在这里絮叨?”
  这是在骂默矩是老女人,聒噪,默矩如何不懂,眉头一挑,怒气上来,眼睛一瞪,旋即忍住,哈哈一笑,反唇相讥:“张将军,这还不是拜你们汉人所赐。和你们的交道打多了,自然而然的就学到了些。要说聒噪,你们汉人比我们更为不堪。”
  “哈哈!”张所笑得前仰后合,不住摇头,好象听到天下间最好笑的话语一般:“右厢察,自从利被擒以后,朝廷待你们不薄呀,不仅教你们圣贤之道,仁义之本,还让你们住在草肥水美的河套之地。你们不感恩图报,反叛朝廷,现在,你们只好处于漠北苦寒之地。漠北很苦,把你脑子也给冻坏了,居然忘了圣贤之道,仁义之本,尽学些没用地言词。”
  “你……”默矩不由得语塞。
  张所不去理他,接着道:“好笑之处二,天下谁不知道你们突厥人只有四十万军队,你怎么可能带领三十万大军前来?默啜会这样信任你吗?还是你利用你是咄骨禄儿子的便利,杀了默啜,窃取了汗位?”
  这话是在挑拨,万一传到默啜耳里,说不定有杀头之祸,默矩大急,喝道:“住口!四十万大军是以前的事,现在,我大突厥有百万雄兵!张所,你要是再不识时务,休怪我无情!”
  “突厥背信弃义,掳杀我边民,何时对大唐留过情了?你尽管来好了!”张所根本不在乎,嘴角一抹冷笑。
  原本是劝降,没成想反给张所讥嘲一番,默矩心下很是气费,右手一挥,喝道:“攻城!投石机,准备!”
  “投石机?突厥人有投石机?”张所对后突厥实在是太了解了,知道这些游牧民族对科技是一窍不通,他们拥有的攻城机械还是归顺唐朝时得到的,早就用光了。要张所相信后突厥拥有攻城利器投石机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
  “今日之大突厥非昔日之大
  ”把张所的错愕劲头看在眼里,默矩很是得意,扯扯马回归本阵。
  张所根本就不信他说的是真的,摇摇头,不屑地道:“吹牛!”然而,一阵巨大的响动传来,定睛一瞧,一台台高大的投石机给突厥兵士推了出来。
  “这这这……他们哪来的投石机?”张所不知道这是大食为了增加后突厥的攻击力,特的派了工匠帮着造的投石机,彻底懵了,眼睛瞪得老大。
  突厥人善长野战,缺乏攻城机械,这是游牧民族的通病。要是突厥人拥有大量的攻城利器的话,受降三城就不会给他们造成那么大地威胁了。
  “我倒想看看,是你们地投石机厉害,还是我们地城墙坚固!”唐朝拥有非常发达的筑城技术,受降城在构筑时就曾考虑到这里会是激战的前沿,即使后突厥没有犀利的攻城器械,激战过多也会毁坏不少。
  因而,受降三城修得极为坚固,张所很有信心的想。
  几十架投石机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从城头上望去,甚为壮观。
  突厥兵士忙前忙后,把投石机准备好,默矩得意的下令:“给我轰!把城墙轰掉!”
  几十架投石机一齐发威,数十颗石块腾空而起来,挟着劲风朝城头上落去。落下时,发出砰砰地响声,很是骇人,一时间,城头上乱石崩飞,石屑四溅。
  等到烟尘散尽,张所站到被石块所砸之处仔细打量起来,只见城头上出现一些白点,并无让人担忧的损坏,不由得笑起来:“突厥人这东西不过是玩意罢了!”
  唐朝时期,投石机这些攻城器械虽然用于攻城,其效用却不大,象唐军地车弩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攻城利器了。
  自古至今,“攻城为下”是兵家地经典格言,尤其是在宋朝以前,这更是兵家遵循的教条,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攻城,原因就在于攻城器械的威力不足。
  真正打破这一教条的时代是宋朝。到了宋朝,大量的攻城器械出现,而且威力巨大。宋朝的抛古机比起唐朝前进了一大步,威力大得太多,那些坚固的城市已经不能抵挡了。
  更重要地是,宋朝还大力推广火器,出现了爆炸性的火器,这使得战争更加复杂,杀伤力更大,城市的抵抗能力减弱,不得不革新筑城技术。陈规在这方面的贡献非常杰出。
  当时的阿拉伯帝国虽然比起后突厥实力强得太多,但在科技与文明方面才刚刚起步,就连政体也还在向拜占庭帝国学习,还在模仿,还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政体。投石机技术也是刚刚起步,至于忽必烈攻下襄阳使用的“回回炮”,那是在几百年以后去了。
  突厥人很少使用攻城器械,唐军兵士乍见之下,先是惊奇,继而就是吃惊。现在,了解了投石机的威力,根本就不放在心上,相互之间打趣道:“突厥人吃饱了撑的,这玩意费力无用,不如爬城头!”
  默不管那些,只管下令要投石机猛轰。一轮接一轮的扔石头,也不知道扔了多少轮,终于,城头上地女墙轰然倒塌,溅起无数的烟尘。
  “哈哈,终于垮了!”默矩信心大增,很是高兴。
  不过,他这高兴劲头没持续多久,只听城头上地唐军兵士齐声大叫:“五十多轮了,才轰垮一座女墙,默矩,你打算轰到一百年以后去吗?”
  女墙是修在城头上的突出部分,成山形,比城墙要高,为的是保护兵士。女墙退出历史舞台,是在宋朝的事情。五十多轮才轰垮一座女墙,等到把城墙轰开,一百年要不了,至少需要一两个月。
  一两月以后,唐朝的援军完全可以赶到。以唐军地快速机动能力,赶到的唐军没有十万,也有五万。就算是五万唐军,后突厥想取胜,至少要投入三十万大军,那是不可能地事情。
  “蠢笨的大食猪!费了那么大地功夫,居然没有用!”默矩很是泄气,不由得把这口怨气撒在大食人身上,暗中咒骂起来,大手一挥,喝道:“架云梯,攻城!”
  突厥人骑射娴熟,善长野战和骠掠,攻城非其所长。不过,现在是势成骑虎,不得不为了,谁叫寄予厚望的投石机拿唐朝地城墙没有办法呢?
  想轰城门,可是中受降城的城门是精钢铸就,更加坚固,想都别想。
  一想起这事,默矩就很郁闷,非常郁闷,吼声如雷,尽情的发泄着不满。
  命令一传下,突厥兵士下马,整顿好队形,抬着云梯,呐喊着朝城下冲了过去。
  “要是在马上对砍,突厥人还有些战力,说到攻城,就非他们所长了!”张所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
  说没错,突厥人的单兵砍杀是最强的,真要在相同装备下进行单兵砍杀的话,唐军不见得能胜过他们。不过,唐军有着精良的装备,良好的协调与配合,这不是突厥人所能有的。
  以己之短击敌之长,那是兵家大忌,可是形势所逼,默矩是不得不为。
  唐军不仅进攻犀利,方法多样,守城也是一绝。张所手一挥,弩手们开始忙碌起来,装填好箭矢,瞄准了行进中的突厥兵士。
  等到
  士进入射程,张所令旗一挥,弩箭齐发,不计其数如同雨点一般,直朝突厥阵中飞去。
  唐军地劲弩就连大食的重装骑兵都抵挡不住,身着皮甲的突厥兵士哪里禁受得了,箭雨一到,突厥兵士成片成片的倒下,给箭雨打击过的地方仿佛掉进水里的巨石砸出的窟窿一般,出现一个大洞。
  这不过是后突厥攻打受降城惨烈事件的重复罢了!
  “整队,整队,保持队形!”默矩在远处大喊,手一挥,号角响起,把他的命令传下去。
  行进中的突厥兵士得到命令,努力收拢队形,继续前进,迎接他们地仍然是箭雨。越是往前,唐军的弩矢越是密集,杀伤得越多。等到进入弓箭手的射程,唐军的箭手加入,这箭雨就更加密集了。
  等到突厥兵士冲到城下时,至少伤亡了三成。如此沉重的代价,在受降城下多次上演,唐军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突厥兵士把云梯往城墙上一靠,开始爬城头了。
  唐军的箭雨不断,弩箭主要负责射杀远处的突厥兵士,弓箭手负责城下的突厥兵士,光是这密切配合的箭雨就够突厥兵士受地了。
  唐军的攻进手段多样,同样的,他们的防守也是多样。滚木、擂石自是不用说,最让突厥人受不了的是唐军的“猛火油”,沾到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