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

第101部分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第101部分

小说: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也得写个什么——”
  老人手持拐杖,在水面上流畅地写了一个“凤”字。
  仿佛在追逐龙字,水面上的凤字,突然离开水面,向天空盘旋飞舞。
  “太厉害了!”
  “你看那个。”
  变成了大骚动。
  向天空攀升的龙字,其后紧紧跟随着凤字,然后在蔚蓝的天空,彼此缠绕,水花四溅。
  那水花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不久,水花消失了。
  不知何时,老人、僧人及其同伴身影,已从河岸消失了。
  空海、逸势同那位拄杖老人,一起漫步在洛阳市街上。
  仿佛很滑稽似地,老人的喉咙深处发出了咕噜咕噜的低笑声。
  “丹翁大师,好久不见啊。”空海说。
  “是呀,好久不见了。”
  丹翁脸上浮现愉快的笑容,回答道。
  空海和逸势认识的丹翁,相貌已变得有如其他人了。
  那张脸孔变得柔和,丝毫没有邪气。
  逸势虽已认出丹翁,但不能马上会意过来。
  “空海啊,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逸势问。
  “一见到时,马上就知道了。”空海响应。
  “空海,我一直在等你。”丹翁说:“我听到青龙寺大阿闺梨要回日本的风声。我想,比起长安,在这儿用这样的方式见面较好。”
  “是的。”
  “若没在那儿相遇,今晚我打算去客栈找你们。”
  前次入长安之前,空海一行人曾投宿的地方。
  “话说回来,丹翁大师,我必须向您致谢。没有向您致谢就告别大唐,将会是我的遗憾。”空海说道。
  “致谢?谢什么?”
  “青龙寺那件事。你操弄了珍贺的梦境。”
  “喔,那回事啊。哪里,反正是你,你迟早也会设法解决,是我多管闲事了。”
  “不,如果丹翁大师没有私下运作,今天我也不可能这样回去,恐怕还得继续待在长安。”
  “能帮上你的忙,我欢喜之至。”丹翁说。
  “对了,杨玉环呢?”空海问。
  一直饶舌的丹翁,忽然闭住了嘴。
  静默无语地,三人一起漫步在洛阳人群之中。
  丹翁眼中流下泪水。
  仰望天空。
  “过去了。”丹翁低语。
  “往生了吗?”
  “嗯。”
  丹翁顿步,向下俯视。
  “她死在我怀里,像沉睡般逝去……”
  地面泥土,犹沾泪痕。
  “虽然不到一年光阴,却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日子。”
  丹翁再度仰望天际。
  “空海啊,我要向你致谢。托你的福,如果没有你,我哪能拥有这样幸福的日子。”
  两颊顺流下来的泪水,丹翁并未拭去。
  “不过,我们碰面得真巧。有件事我正想告诉你。”空海说。
  “是什么呢?”
  “嘴巴说,还不如直接看的。是这个——”
  空海自怀中取出纸卷。
  “请看。”
  “这是?”
  “自乐天的诗作。”
  打开纸卷,丹翁开始拜读。
  《长恨歌》。
  灞桥边,白乐天与玉莲的月琴共鸣之物。
  其后,临别之际,“请您务必收下这个——”
  白乐天如此说,递交给空海之物。
  丹翁凝睛细看《长恨歌》,白发在微风中摇曳。
  读毕掩卷。
  “真是了不起。”丹翁说:“与李白相比,白乐天又是不同的才能。他迟早会成名的吧。”
  “正是。”空海点了点头,说道:“请您收下《长恨歌》。”
  “可以吗?”
  “我已全部默背下来了——”
  “那我就收下了。”
  丹翁将《长恨歌》纸卷收人怀中。
  插入怀中的手伸出来时,握住一个与方才纸卷不同,用纸包裹着的物品。
  “这是?”
  “玉环的头发。”丹翁回道。
  “请把它带到你的故国——也是晁衡的故国埋藏吧。先前,我说有事请托,就是这事。那儿本来就是我们和晁衡大人要一同前往的地方。我的头发也混在其中。”
  空海双手捧取,说道:“我先保管了。”
  随即将头发纳入怀中。
  看到空海确实收入怀中之后,“那,我走了——”丹翁道。
  “您现在就要走了?”
  “嗯。”
  “我本来打算今晚一起饮酒——”
  “算了。我不想让你看到我二度的眼泪。”
  “你要去哪里?”
  “任风之所去。”
  丹翁泪痕已干。
  “我的一生了无遗撼。且任风而行,四处飘荡吧。”
  “——”
  “风吹往何方,就往何方去,或许,也会到你的故国。”
  “随时候驾。”空海说。
  “且说,丹翁大师,杨玉环殿下的墓地在哪儿?”
  “终南山附近的村子。仅有我知道——”
  “那,我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我有个东西想作为供品,能否请您代我供奉在贵妃殿下的墓地——”
  “是吗?”
  “是华清池的石子。”
  “石子?”
  “是的。当作那件事的纪念,我本来打算将石子带回日本,但如果能供奉在贵妃殿下的墓地,我认为更好。”
  “石子呢?”
  “在这儿。”
  空海伸手入怀,取出一粒小石子。
  “请务必带到。”
  “知道了。”
  丹翁接过石子,收入怀里。
  “连同这首诗,就拿来供奉玉环吧。”
  空海和丹翁依然站立对望。
  “有朝一日,这阵风也会吹到倭国吗——”
  “或许有可能,”丹翁响应,“我走了。”
  丹翁转身,跨步走向人群中。
  身影渐行渐远。
  空海和逸势站在原地,凝望丹翁的身影。不久,他便卷进入的漩涡,不知去向了。
  “走掉了。”逸势说。
  “嗯。”空海颔首。
  “不过,真想不到你会有那样的东西。”
  “那样的东西?”
  “华清池的石子啊。”
  “那个吗?”
  “是啊。没想到你也会做出这么可爱的事。”
  空海经逸势这么一说,“呵呵。”
  微微一笑。,“空海,哪里奇怪了?”
  “不,我在想象丹翁大师的事。”
  “丹翁大师的事?”
  “嗯。”
  “什么样的事?”
  “今晚再告诉你。”空海说。
  “他若看到那个,或许会突然改变念头。”
  “什么意思?”
  “逸势啊,今晚说不定你会梦见四大天王踩你的可怖梦境。你小心点——”
  空海跨步走去。
  一边走一边开怀大笑着。
  漫步在洛水河畔的丹翁,突然回神察觉,怀中有种微妙的触感。
  某个跟方才不同触感的东西。
  “奇怪——”
  丹翁边走边伸手往怀里摸去。
  有个圆嘟嘟的玩意儿。
  是方才空海交给他的石子。
  丹翁将它取了出来。
  “这是?!”
  放在丹翁手中的东西,不是石子,而是一颖荔枝。
  杨玉环最钟爱的水果。
  丹翁呆立原地。
  他凝视着手中的荔枝,简直要把荔枝看穿。
  “能否代我供奉在贵妃殿下的墓地?”
  “原来他要报复狗头一事……”丹翁喃喃自语。
  一会儿,丹翁大笑了起来。
  他那夸张的笑声,几乎让身旁走过的路人,惊吓走避。
  空海那小子,竟然是这种男人。
  竟然对我使出这种花招。
  丹翁纵声开怀大笑。
  真是有趣——空海啊。
  你,真是有趣呐。
  在洛阳的人群之中,丹翁独自一人,大笑不止。
  后记
  啊,我写了多么精彩杰出的故事啊。
  哎,实在,真是受不了。
  对不起。
  请原谅我。
  且让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如何?终于写出来了。
  很了不得的故事。
  是个强而有力的故事。
  从故事的最根本处源源不绝流泻出来的力量。
  读下去,会响起大地的震动声响,故事不断自前方逼近。
  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震动声啊!我很想读到这样的故事。
  所以自己写了。
  我到底做了一件怎样的事啊?真是花了我好长的时间。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第一回刊载在《SF冒险》杂志一九八八年二月号。
  换句话说,此书第一行文字出炉,是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的事。
  连载完毕,则是去年二○○四年发行的《问题小说》六月号。
  前后花费十八年光阴。
  就故事内容而言,花了十七年功夫。
  花费这么多时间,值得。
  因诸多事情而四度变更连载杂志,所幸一直持续下去。
  没有半途而废,真好!刚开始写的时候,身边几乎没有书写中国题材的作家。
  现今,提到中国题材,不但在书店随处可见,更成为小说流派之一了。
  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犹如丢石子到黑暗中的十七年。
  只因不知读者反应如何。
  这是当然的。
  连载杂志几度更迭,追随辗转连载的小说十七年,这样的读者可说绝无仅有吧。
  可是,却不能因为如此,而停止书写。
  我只能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持续不停地写下去。
  途中也有几度受到诱惑。
  “写好的部分,要不要先出书?”编辑这样劝诱我。
  可是,现在出书,下一本将会是好多年以后的事。于是我决定在写完前绝不出书。
  “再二百页就结束了。”
  一直说再二百页、再二百页,说了十年——结果又写了一千页以上的稿纸。
  我内心恐惧的是,这篇故事还没完成,自己会在某处发生事故而死掉了。
  如果我死了,那谁来继续写下去呢——谁也不会写。
  谁也无法写。
  不仅是《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此人世间的故事大抵如此。
  所幸一直忍耐着。
  书写完时的感情净化,世间无物可取代。
  因为有此净化作用,所以就算十七年或二十年,也能忍耐下去。
  写下《阴阳师》第一行,是一九八六年,大约一年之后,我便着手进行这篇故事。
  坦白说,开始书写时,我以为只需二、三年时间便能完成。
  首先,主人翁决定了。
  就是我以前一直很想写的空海故事。
  空海在长安和妖怪决斗——那时我正开始领略密教的趣味,算是迫不及待就发车了。我自信可以写成。
  然而,老实说,写第一行时,我还未想过要让杨贵妃出场。
  连载不断累积,凭着摸索和直觉,“这应该是杨贵妃了。”
  “这里该让李白出场。”
  十七年来,我就是如此这般一点一滴地创作出故事来。
  连作者都不知道结局,读者在读毕第一卷时,当然也无法想象结局会如何吧。
  也因为这样,不是更有趣?我想,一定有这样的写法吧。
  写完这故事,我安心下来,又在随心所欲书写别的故事。
  接下来的《大江户恐龙传》,此刻正在努力书写中。也终于可以再度动手续写中断许久的九十九乱藏之《宿神》。
  真是开心!《最终小说》也开始动笔了。
  等我啊,《明治大帝之密使》。
  我将加速前进,《水户黄门传奇行》。
  《恶太郎》。
  《大江户钓客传》。
  新故事已预定连番书写。现在,我正全力投入。
  役小角、空海的日本篇、果心居心,改天一定都会写。
  要写的书,堆积如山,或许倾我余生之力也写不完吧。
  啊,这真是令人难以想象。难道我无法全部完成想写的故事,就死去了吗?或许。
  所以——我会写一辈子。
  我想跟读者约定这点。
  一直写到踏入棺木的那天。
  因此缘故,我还想再说一次。
  这故事,真的是至今为止没人写过的杰作呐。
  二○○四年四月十二日于小田原
  附录
  空海年表
  宝龟五年(七七四)
  生于赞岐国(今日本香川县)多度郡,幼名佐伯真鱼。六月十五日,不空圆寂。不空是中国密教集大成者,法名智藏,受灌顶号“不空金刚”。据说空海是不空转世。
  延历七年(七八八)。十五岁。
  入京,跟随舅舅阿刀大足学习《论语》、《孝经》、史传等。阿刀大足是桓武天皇皇子伊予亲王的家庭教师。
  延历十年(七九一)。十八岁。
  入大学明经科,学习《春秋左氏传》、《毛诗》、《尚书》等。“大学”是官吏最高学府,基本上,五品宫位以上的贵族才有资格入学,地方豪族子弟的空海,能入大学,算是极幸运之事。
  延历十二年(七九三)。二十岁。
  毅然退学,入山修行。根据《空海僧都传》记载,空海常谓:“我之所习古人糟粕,目前尚无益,况身毙之后,此阴已朽不如仰真,因作《三教指归》三卷。”
  延历十六年(七九七)。二十四岁。
  十二月,著儒教、道教、佛教三者比较思想论《聋瞽指归》,后改名《三教指归》。直至延历二十三年入唐之前,行踪不明。《三教指归》中记载:“望飞焰于钻燧,跻攀阿国大泷岳,勤念土州室户崎,谷不僭响,明星来影,遂乃朝市荣华念念厌之,岩薮烟霞日夕。”这段时期,应该都在深山中修行。
  延历二十二年(八○三)。三十岁。
  以藤原葛野麻吕为遣唐大使的遣唐使船,自难波出发,途中遭暴风雨返回。
  延历二十三年(八○四)。三十一岁。
  空海正式出家,四月九日在东大寺戒坛院接受具足戒。这一年,再度以藤原葛野麻吕为遣唐大使,空海为遣唐留学僧之一,渡唐期间预计二十年。为何空海能成为留学僧之一,原因不详。五月十二日自难波出发。第三艘遣唐使船遭暴风雨,沉没。第四艘遣唐使船行踪不明。八月十日,遣唐使船漂流至福州长溪县赤岸镇,但福州官员不相信一行人是遣唐使。时值长官交替时期,直至新长官阎济美赴任,一行人在岸边整整待命了约五十日。空海代遣唐大使写了一封《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一首》请愿书,一行人才得以洗清嫌疑。十月三日抵达福州。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